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胃肠病学会克罗恩病临床指南(壹):临床表现、自然史和恶性肿瘤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特发性炎症性疾病,受遗传、免疫功能和环境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克罗恩病的发病率稳步上升。


美国胃肠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ACG)定期会制定和更新关于克罗恩病诊断和治疗的官方临床指南。


制定临床指南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临床实践。通过对已发表文献的广泛综述,基于科学的解释和整理,针对特定医疗问题给出优选的实践建议。


在临床实践中,医疗专业人士应将此指南与患者的需求、愿望和价值观相结合,以便给予克罗恩病患者全面和适当的治疗。


本指南所有的证据和建议均给出了明确的等级,标明了证据的“可靠性”和建议的“强烈程度”,所有内容经“指南委员会”深入审查,并邀请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和其他相关人士共同参与。


最终的临床建议,基于当前所有可获得的客观研究数据,未来可能会随着研究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前  言


近几十年来,克罗恩病(CD)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一直在上升。与此同时,CD的治疗方案也正在迅速增加。


本指南的目的,是回顾CD的临床特征、自然病史、诊断和治疗措施。


制定本临床指南的参考文献,分别来自:

  • Ovid MEDLINE数据库从1946年到2018年文献;

  • EMBASE数据库从1988年到2018年文献;

  • SCOPUS从1980年到2018年的文献


文献搜索的范围,包括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自然史、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对于每个治疗部分,关键词包括各个药物名称。


在所有获得的文献中,仅选取原始临床试验、荟萃分析、系统评价和之前的临床指南。


为了评估证据的水平和建议的强度,我们使用了临床建议的“发展和评估”(GRADE)系统。


证据水平包括:

  • “高”(随后进一步的研究,不太可能改变之前的结论)

  • “一般”(随后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对先前的结论产生影响)

  • “低”(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对先前研究的结论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推翻现有的结论)

  • “非常低”(目前得出的任何结论,都是非常不确定的)


建议的强度包括:

  • “强”(遵照建议执行取得的获益,明显超过可能的不良后果)

  • “有条件”(遵照建议执行,仍存在不确定的权衡)


一、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


简要说明:克罗恩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和疲劳,疾病特征包括:体重减轻、发烧、生长发育障碍、贫血、反复发作的瘘管、肠外表现。


克罗恩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慢性腹泻,但有些患者可能不会出现这种症状。腹部疼痛经常局限于右下腹部,并逐渐恶化。


疲劳也是克罗恩病中非常普遍的症状,并且被认为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包括:炎症本身、贫血、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


一些患者会出现全身性症状,包括发烧和体重减轻,对于年轻患者,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


简要说明:克罗恩病的诊断基于综合的临床表现,目前还没有单一可用于确诊的疾病特征。诊断时需要综合评估内镜、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中的慢性肠道炎症证据。


临床医生必须整合多种信息流,包括病史和物理,实验室检查,内窥镜检查结果,病理学检查和放射学检查,以获得克罗恩病的临床诊断。


一般来说,存在慢性肠道炎症,可以佐证克罗恩病的诊断。


区分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炎症病变位于结肠时。


二者鉴别诊断的线索,包括:不连续的跳跃病变、直肠病变、深/纵形/铺路石样溃疡、狭窄、瘘管或非干酪样肉芽肿。但仅少数患者能在病变部位观察到非干酪样肉芽肿。


存在广泛结肠炎的患者确同时存在回肠炎,也有助于确定疾病类型。


克罗恩病的肠外表现,包括:

  • 关节病变(轴位和外周);

  • 皮肤病变(包括坏疽性脓皮病和结节性红斑);

  • 眼部病变(包括葡萄膜炎、巩膜炎和巩膜外层炎);

  • 肝胆病变(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其他克罗恩病肠外并发症,包括:血栓栓塞(静脉和动脉)、代谢性骨病、股骨头坏死、胆石症和肾结石。


简要说明:许多免疫介导的疾病也与克罗恩病有关,包括: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包炎、银屑病、乳糜泻、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


一项基于成年克罗恩病患者人群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发现克罗恩病患者骨折风险增加30-40%,血栓栓塞风险增加3倍。


克罗恩病患者中,可观察到各种肠外表现,包括: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强直性脊柱炎、葡萄膜炎、坏疽性脓皮病和结节性红斑。


此外,克罗恩病与其他免疫介导的疾病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包括:哮喘、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


二、克罗恩病的自然病史


简要说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和破坏性疾病。


克罗恩病患者的慢性肠道炎症,随时间进展可导致肠道并发症,例如狭窄、瘘管和脓肿。这些并发症可导致肠功能丧失或手术。


目前,临床上建立了Lémann评分指数,来量化肠道并发症和手术引起的肠损伤程度。这一指数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和内部一致性,评分随疾病持续时间而不断增加。


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对147名克罗恩病患者进行了中位时间为13.6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至少接受1次肠切除术,肠切除的中位累积长度为64厘米,肠切除的中位速度为每年4.2厘米。


简要说明:克罗恩病的病变部位一般趋于稳定,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延伸。


之前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表明,每年新诊断的克罗恩病患者中,回肠、回肠-结肠、结肠型患者各占约1/3,只有少数患者(6-14%)的病变部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简要说明:大多数(但不是全部)克罗恩病患者初始表现为非穿透性、非狭窄性疾病行为,但多达50%的患者,会在诊断后20年之内出现肠道并发症(狭窄、脓肿、瘘管或蜂窝织炎)。


回肠、回结肠或近端消化道受累的患者,比结肠孤立病变的患者更容易发展出现肠道并发症。病变区域广泛和深度溃疡,是发生肠道并发症的风险因素。


多个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表明,大多数克罗恩病患者(56%-81%)在诊断时表现为炎症性疾病行为,而5%%-25%的患者诊断时即均存在狭窄或穿透性疾病行为。


之前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显示,在克罗恩病诊断后20年内,之前炎症型患者发生肠道并发症的累积风险为51%。


多变量分析表明,回肠、回结肠或上消化道受累,与发生肠道并发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简要说明: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只有20-30%的克罗恩病患者病程表现为不进展或进展缓慢。因此,大多数患者需要积极的治疗,充分控制肠道炎症。


简要说明:疾病快速进展的高风险因素,包括:诊断时年龄小、初始肠道受累广泛、回肠/回结肠受累、严重肛周/直肠病变、存在穿透或狭窄性病变。内脏脂肪肥厚可能是增加穿透性病变的风险标志。


简要说明:克罗恩病的症状与活动性炎症并无直接关联,因此症状不应该是治疗的唯一的治疗参考依据。应定期进行内镜或影像学客观评估,以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的错误。


简要说明:在多达1/4的克罗恩病患者中,存在肛周瘘管性病变。


在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中,肛周病变的平均发生率为10%-26%。诊断后20年肛周病变的累积发生率为26%。诊断时存在肛周病变,提示该患者克罗恩病的临床病程更严重。


简要说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克罗恩病的症状为慢性间歇性发作,只有少数患者会长期持续出现疾病发作或症状缓解。


之前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使用马尔可夫模型模拟克罗恩病在各种疾病状态下的终生病程。


结果显示在克罗恩病终生的疾病过程中,24%的时间处于缓解状态,27%时间轻度发作,1%时间严重发作但药物有效,4%时间严重发作且药物依赖,2%时间严重发作药物无效,1%时间在手术,41%在术后缓解期。


一项1962-1987年的队列研究发现,在克罗恩病诊断后的第一年内,80%患者疾病活动高,15%疾病活动度低,5%患者临床缓解。


然而,在第1年后直至第25年,30%疾病活动度高活动,15%疾病活动度低,55%临床缓解。


简要说明:在没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的情况下,多达50%的患者会发生激素依赖和/或耐药。


基于人群的研究表明,在生物制剂未出现的时代,43%-56%的克罗恩病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超过50%的患者在接下来的1年内发生激素依赖、激素抵抗或需要手术。


简要说明:高达80%的克罗恩病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但在诊断后的几年内,每年的住院率会逐渐降低。


之前一项较早的研究表明,83%的患者在诊断后1年内住院,每年住院率约为20%。


另一项研究发现,高达70%的患者至少住院一次,并且诊断后的前10年,累积住院风险为62%。诊断后第一年的住院率最高。


简要说明:克罗恩病大型腹部手术10年累积风险高达40%至55%。生物制剂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手术率至30%。在首次手术切除后10年内需要第2次手术的风险是35%。


一项纳入30篇克罗恩病腹部手术风险文献的系统评价,发现克罗恩病诊断后10年的累积手术率为46.6%。但在1980年之后,手术风险降低至不到40%。


另一项系统评价,发现克罗恩病首次手术后10年,二次手术的风险为35%。但在1980年后,二次手术率显着降低。


简要说明:在克罗恩病患者中,手术切除后5年内出现有症状复发的比例约为50%。


在接受大腹部手术的克罗恩病患者中,术后5年出现临床复发的累积风险为40%-50%,内镜复发的风险接近90%。


克罗恩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术前病程较短、多次手术史和穿透性并发症。


简要说明:与一般人群相比,克罗恩病患者的总体死亡率略有增加,标准化死亡率为一般人群的1.4倍。死亡率升高的原因包括:胃肠道病变、胃肠癌、肺部疾病和肺癌。


2007年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13项克罗恩病患者死亡率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克罗恩病患者标准化死亡率为普通人群的1.5倍。


在近期的研究中,并没有发现死亡率出现变化的趋势。一些研究表明,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克罗恩病死亡率增加存在相关性。


三、克罗恩病与肠道恶性肿瘤


简要说明:结肠受累的克罗恩病患者,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


风险因素包括:疾病持续时间、结肠受累程度、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结肠直肠癌家族史、持续结肠炎症的严重程度。


结肠型克罗恩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


与溃疡性结肠炎相似,结直肠癌的风险因素包括:克罗恩病的持续时间、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结直肠癌的家族史。


简要说明:小肠受累的克罗恩病患者,发生小肠腺癌的风险增加,这可能难以在术前诊断。


克罗恩病患者小肠腺癌的相对风险显著升高(至少18倍),但绝对风险仍然很低,约为每1,000例患者年0.3例。


通常认为,小肠腺癌的风险增加是由长期慢性炎症引起。



未完待续,明天带来指南的第二部分:克罗恩病的诊断。敬请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到未来: 在发病之前预测炎症性肠病
经常腹泻、拉肚子,警惕这种肠病!
临床消化系统: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治疗需“量体裁衣”
吴世玉,肠道也发炎?经久不愈的腹泻可能是克罗恩病
常常排烂便,当心这一种病!比癌症还难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