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时俱进谈K-line——K-Line在OPLL中应用的再认识

作 者:刘啊晖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编 辑:温鑫鑫  ()

视频导读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是指因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产生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以及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当患者出现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且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行手术治疗。目前较常采用的术式是颈椎后路椎板成型术,其可实现对受压颈髓的间接减压,而K-Line又是该手术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关于K-Line在OPLL术中如何应用,本文进行详细讲解。

长按二维码观看完整视频

▼▼▼▼

视频重点

1.K-Line的诞生

2008年日本千叶大学骨科的Takayuki Fujiyoshi医生最早提出了K线这一概念。K线(Kyphosis Line,K line)是颈椎侧位X线片上C2与C7椎管中点的连线。

OPLL的椎管前方致压物范围未超过K线的称为K线阳性,K(+);范围超过K线的称为K线阴性,K(-)。研究发现,K(+)患者术后预后明显优于K(-)患者。K(-)的患者后路减压术后脊髓向背侧退让不足,神经症状改善不佳,这类患者宜采用前路减压手术。

2.关于K-Line评价指标目前存在的一些争议

  • K-Line概念的提出最初是针对颈椎后路椎板成型术而言,但是现在治疗OPLL的术式已经发展出更多类型,包括内固定矫形术、颈椎前路手术等。

  • K-Line是针对站立位颈椎侧位X线提出的,但是在颈椎过伸过屈位如何变化,以及平卧位CT、MRI的表现未作出具体相应阐述。

  • K-Line未考虑置入内植物后对颈椎力线和稳定性改变的影响。

  • K-Line缺乏对椎体前柱改变形成的间接减压进行判断。

3.有限元分析揭示OPLL颈髓受压机理

颈椎前方致压物压迫脊髓达到10%、20%和30%时脊髓的受压情况如下图,可以看出随着压迫情况加重,脊髓受压范围和压力也逐渐增大。

如果颈椎存在力线不良情况(后凸10°)时,同样的压迫范围,其脊髓受压明显加重。

当椎间盘存在活动度时(2.5°和5°),其脊髓受压随着椎间盘活动度增大而加重。

由此可看出,在OPLL中,脊髓受压范围、颈椎后凸程度和椎体不稳程度是与脊髓受压轻重相关的三个因素。

4.K-Line作为评价指标的新认识

(1)K-Line在屈伸位改变情况下的结果

除了颈椎中立位,屈曲位阴性也提示预后不佳;颈椎中立位阴性,但过伸位阳性,也可考虑行椎板成型术。

(2)K-Line和体位的关系

K-Line在颈椎中立位为阳性,但是仰卧位行CT检查时K-Line为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部分OPLL患者夜间症状加重的原因。

(3)K-Line和致压物位置的关系

MRI检查提示,当致压物在C4-C6节段,位于减压槽的中间位置时,脊髓向后移动的距离最大;而致压物位于其余节段时,减压效果会打折扣。

小结

当K-Line阳性时,推荐行颈椎后路椎板成型术。

当K-Line阴性时,推荐行内固定矫形手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

5.OPLL开门术后的自然病程

OPLL术后椎管前方致压物5年后增长3mm,11年后增长5mm。随访研究表明,OPLL术后,21.8%的患者其椎管前方致压物厚度增加,2%到35%的患者会有神经症状的加重。

J Neurosurg Spine在2012年发表的一篇报道中指出,在OPLL患者行椎板成型术后,70%的患者会有椎管前方致压物长度在增长,64%患者其平均增长长度为12.8mm,53%患者其平均增长长度为3.4mm。

6.围绕K-Line解读OPLL治疗新术式

K-Line阴性患者行后路融合,其后路的力线矫形实现间接前方减压,力线的恢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下图所示为C2-C7角度与JOA评分之间关系。

长征医院提出了可通过前路ACCF完成矫形,纠正K-Line。但是需注意,患者高龄、压迫严重、减压不足是神经症状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

韩国医生提出了一期行后路,二期行前后路联合矫形术恢复K-Line的手术方案。一期行后路侧块螺钉置入术,并进行后路适当的松解;一周后行前路部分节段椎间盘切除、将致压物做青枝骨折处理、椎间隙植入cage进行适当的撑开矫形,然后再行后路矫形固定。可满意的实现矫形和减压目的。

刘教授介绍了自己团队的手术方案,针对OPLL的K-Line阴性患者,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双侧进行松解,单侧固定,前路进行撑开矫形,对致压较严重的节段视情况行ACCF或ACDF。

可看到该患者术后颈椎K-Line得到恢复,颈髓受压也得到解除。

总 结

K-Line指标应该进行综合评价,涵盖X线中立位、过伸过屈位、CT和MRI结果。K-Line阴性患者应重视后路固定矫形的重要性;重度K-Line阴性患者以前路ACCF矫形或者前后联合入路的间接减压为治疗方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新型前路减压、椎体滑动截骨术
ACAF手术治疗多节段严重后纵韧带骨化的临床研究
骨科晨读会—颈椎前路术后食管瘘的诊治
术后颈5神经根麻痹多久可以恢复?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去避免?
根性症状的解除:前路还是后路?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