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届肺癌免疫治疗高峰论坛】刘晓晴教授: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免疫治疗的选择与获益

2019年3月17日,百时美施贵宝(BMS)首届肺癌免疫治疗高峰论坛在成都顺利召开,本次大会汇聚国内肺癌领域顶级专家学者,就国内肺癌免疫治疗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实践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现场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刘晓晴教授。刘教授围绕纳武利尤单抗二线治疗的疗效和免疫治疗的假性进展等问题分享了相关临床经验。同时,刘教授对首届肺癌免疫治疗高峰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希望这个好的开端能不断促进中国临床医师对免疫治疗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推进免疫治疗的研究探索与合作。 

               
刘晓晴
教授,博士生导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肺部肿瘤科主任医师
CSCO理事会理事
CSCO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精准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肺癌分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药学会抗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部肿瘤分会常委
全军放射肿瘤治疗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肿瘤资讯:2018年纳武利尤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获批开启了中国肺癌免疫治疗新时代。目前国内已有不少肺癌患者接受了肿瘤免疫治疗, 临床也累计了一些治疗经验。请刘教授谈下纳武利尤单抗二线治疗的临床经验。免疫治疗获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晓晴教授:第一个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自2018年6月进入中国以来,在真实世界观察到在晚期肺癌患者接受该药二线治疗疗效, 与其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如CheckMate 017、CheckMate 057研究等总体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还是一致的。 这些研究,以及其他PD-1/PD-L1抑制剂的III期临床研究一致显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剂二线治疗,缓解率和总生存时间(OS)都明显优于化疗,这使更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此外,PD-1/PD-L1免疫治疗的安全性也优于化疗,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不足10%。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总体发生率也比较低,而且大多数不良反应是安全可控的。

肿瘤资讯:您认为从临床研究到临床实践,我们该如何选择获益人群?

刘晓晴教授:从大型III期临床研究结果看,与化疗相比较,PD-1/PD-L1抑制剂的缓解率、OS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结果都非常好。目前临床医师以及患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哪些患者能真正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为此研究者不断在探索生物标志物能否筛选出获益于免疫治疗的患者。近几年来,关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较多,结果显示, PD-L1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肿瘤T淋巴细胞浸润、新抗原等都可能是免疫治疗获益的潜在标志物,但上述标志物还不能完全作为获益于免疫治疗的患者人群的指标,每种标志物均有不完善之处,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肿瘤资讯:在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阶段,您是如何看待PD-L1检测的?二线治疗PD-L1阴性的患者,是否也可以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刘晓晴教授:中国指南推荐意见,纳武利尤单抗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二线标准治疗,无需PD-L1检测。特别说明一点的是,从CheckMate 017、CheckMate 057以及中国主导的CheckMate 078研究来看, 在鳞癌患者中无论PD-L1阴性还是阳性,也不论表达水平如何,与化疗相比,纳武利尤单抗均能使患者的缓解率、OS获益。而在非鳞癌患者中,对于PD-L1阴性患者来说,虽然纳武利尤单抗与化疗相比,OS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安全性和疗效持久性均优于化疗。

肿瘤资讯:如何鉴别免疫治疗中的假性进展?

刘晓晴教授:与传统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相比,免疫治疗作用机制完全不同,只有免疫治疗会出现假性进展,这一点值得大家关注。最早是在黑色素瘤免疫治疗过程中观察到假性进展的发生,且假性进展在黑色素瘤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而现有回顾性研究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假性进展的概率不足10%。假性进展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T淋巴细胞浸润,导致原发灶增大或是出现新的病灶。鉴别假性进展主要是通过评价患者症状是否改善,一般情况是否好转;通过活检明确肿瘤增大是由于·免疫细胞浸润还是肿瘤细胞增多,最有助于鉴别假性进展,但临床实践中较难实行。如果通过临床症状判断是假性进展,则需要继续免疫治疗于4~8周后复查,来确认是假性进展还是真正的肿瘤进展。关注与鉴别假性进展主要是为假性进展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机会。

肿瘤资讯:免疫治疗病情稳定患者能从免疫治疗中长期获益吗?

刘晓晴教授:从CheckMate017、CheckMate057和CheckMate078研究来看,免疫治疗使20%左右的患者达到缓解,30%左右的患者获得疾病稳定,获得疾病患者的OS仍然优于接受化疗的患者。 临床研究还显示,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再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5年生存率达到16%,与化疗相比,提高了4倍以上。因此,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免疫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患者,生存获益也是非常显著的。 

肿瘤资讯: 刘教授对首届肺癌免疫治疗高峰论坛有什么期许或寄语。

刘晓晴教授:自2018年6月份第一个PD-1抑制剂进入中国临床实践以来,中国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也进入免疫治疗元年,2019年春暖花开之际迎来了首届BMS肺癌免疫治疗高峰论坛的成功召开,首先对此表示祝贺,希望这是个好的开端,将来能不断促进中国临床医师对免疫治疗的认识,并针对免疫治疗相关问题进行探索与合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D-1免疫疗法耐药后怎么办,三种不同的原因对应四种不同解决方法
PD-1/PD-L1免疫疗法的前世今生
最新PD-1全解答:你的肿瘤免疫治疗起效了吗?如何判断疗效?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免疫治疗)的患者,现状如何?
线下活动丨8月14日福州线下活动圆满结束
免疫肿瘤治疗突破晚期肺癌診治瓶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