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细胞肺癌治疗突破!DLL3或成精准治疗新希望

01

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困境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的15%左右,恶性程度高,进展快,转移早而广泛,预后极差。当前SCLC的干预手段仍十分有限,对比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不断涌现的新药、不断更新的治疗理念,SCLC治疗可谓困境重重。

临床上,SCLC的治疗上仍以放、化疗为主,虽然初期反应性好,但极易短期内复发。而EGFR-TKI、ALK-TKI等耳熟能详的靶向治疗也与其无缘。

在免疫治疗领域,尽管PD-L1抗体atezolizumab最近被美国FDA批准为SCLC一线化疗的联合用药,但对比单独化疗,其仅仅具有2个月的OS获益(中位OS 12.3个月VS 10.3个月),与NSCLC治疗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02

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的探索

——DLL3崭露头角

针对肿瘤分子机制的精准治疗研究是SCLC的突破口。例如,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安罗替尼、RNA 聚合酶Ⅱ抑制剂Lurbinectedin等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目前已进入临床探索阶段;而PD-1/PD-L1、CD47等免疫治疗相关研究同样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本文仅就SCLC其中的一个潜在新靶点DLL3进行探讨。

Delta-like ligand 3(DLL3)是Notch信号通路的抑制性配体,Notch通路是高度保守的细胞间信号传导通路,涉及生长发育的多个过程。早期研究发现,DLL3在80%以上的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在表达模式上,DLL3具有均一性,即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上都有表达,且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都高表达;与之相反,只有少数正常组织表达DLL3,但通常仅在胞内表达且含量低。这种差异性使得DLL3可能成为一种良好的干预靶点。目前在已完成或在研的临床研究包括抗体偶联药物 rovalpituzumab tesirine, 双特异性抗体T细胞衔接免疫疗法(BiTE) AMG 757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 (CAR-T) AMG 119。

03

困境中求生:首个靶向DLL3的抗体偶联药物

——rovalpituzumab tesirine

rovalpituzumab tesirine(Rova T)是一种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是将具有DLL3特异性抗体和强细胞毒性药物缬氨酸-丙氨酸(pyrrolobenzodiazepine,PBD)偶联而成的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兼具小分子药物强大的杀伤力和纯单抗高度的靶向性(图1)。Rova T首次进入大众视野是在2017年Lancet Oncol公布的Ⅰ期研究。研究数据显示,对于接受有效治疗剂量Rova T治疗的患者18%获得CR或PR,50%达到SD,中位OS为4.6个月。而在DLL3高表达(免疫组化DLL3≥50%)的患者中,35%例患者达到CR或PR。

图1  rovalpituzumab tesirine作用机制

但是,次年ASCO公布的三线治疗SCLC的Ⅱ期研究(TRINITY研究)结果显示,Rova T治疗有效率仅为16%,远低于预期的40%。即使是DLL3高表达(DLL3≥75%)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仅为18%,OS为6.7个月。更意外的是,最近Rova T在SCLC二线治疗的头对头Ⅲ期研究中(TAHOE研究),在与拓扑替康的对比中,Rova T组OS显著短于拓扑替康组。该研究目前已经停止招募患者,给原本期待Rova T可以改变SCLC治疗困境的想法泼了冷水。

作为SCLC精准治疗的先驱,Rova-T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克服。首先,其主要研究终点OS改善不理想被认为与Rova-T的毒性负荷大有关。Ⅰ期研究中治疗相关的发生率为88%,3级或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8%。改进抗体偶联的药物或调整给药剂量或者给药方式,可能有助于降低药物相关毒副反应。其次,既往研究多采用单药治疗效果欠佳,未来在靶向-化疗联合、靶向-免疫联合、靶向-靶向联合(表1)治疗能否进一步兼顾疗效和毒性,值得进一步追踪。最后,尽管从目前几项研究中看Rova-T治疗有效率偏低,但OS(所有患者5.6个月,DLL3高表达:6.7个月)仍优于传统化疗(4.7~5.1个月),因此对于目前SCLC缺乏标准三线及以上治疗的现状,尤其对于高表达DLL3的患者,Rova-T不失为一种选择。

04

希望之星:DLL3在SCLC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免疫治疗在SCLC的治疗中被寄予厚望,随着PD-1/PD-L1抗体逐步由后线治疗向维持、一线治疗,由单药向联合治疗发展,标志着SCLC正式进入免疫治疗时代;SCLC中针对CAR-T以及靶向NK、巨噬细胞等各类免疫细胞的药物以及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SCLC免疫治疗的内涵。

目前针对DLL3的两项免疫治疗均基于“引导T细胞重新定向”发挥抗肿瘤作用,包括双特异性抗体T细胞衔接免疫疗法(BiTE,AMG757疗法),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也就是我们熟知的CAR-T(AMG119疗法)。由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存在,肿瘤患者体内T细胞其实对肿瘤细胞视而不见,很多研究都尝试着把这些沉睡的战士“唤醒”。BiTE抗体能够同时靶向T细胞的CD3分子和SCLC特异性抗原DLL3,使细胞毒性T细胞靶定于肿瘤细胞并激活免疫反应(图2)。CAR-T疗法则更为直接,人为地在T细胞上加入了一个嵌合抗原抗体——CAR。CAR是一个人造的融合体:融合了DLL3识别区域和内部信号传导区域,由此改造后的T细胞可以一边识别肿瘤抗原,一边激活T细胞(图3)。

图2  双特异性抗体T细胞衔接免疫疗法路径

图3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模式

近期,AMG757和AMG119均已进入了Ⅰ期临床研究阶段,目前为止尚未释出实质性数据。虽然对其结果抱有无限遐想,但从既往该类T细胞免疫治疗在实体肿瘤中的战绩来看,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治疗效果远逊于治疗血液肿瘤。究其原因,实体肿瘤往往具有高度异质性,差异化的肿瘤抗原很容易逃过免疫系统的监视;此外,实体肿瘤内恶劣的微环境,让免疫细胞逐渐失活,失去抗肿瘤能力。好在技术迭代更新总会带来希望,T细胞免疫疗法在实体肿瘤方面也开始曙光初现,例如首个针对实体瘤新生抗原的TCR-T疗法已于今年6月获得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在宫颈癌及黑色素瘤也取得重大突破。此类细胞疗法能否成为撬动SCLC治疗困境的支点,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本期作者

王凌伟 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深圳市医学会呼吸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广东省医学会呼吸分会感染学组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呼吸与危重症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感染学组委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仅供医务人员参考

编辑 王文熙 | 责编 黄庆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ITSAC 2017] 程颖教授报告“小细胞肺癌新靶点新药物研究进展”
来了!小细胞肺癌最新治疗方式全盘点,多个新药显著延长生存期!
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进展
双抗免疫再战DLL3,小细胞肺癌能否迎来春天?
针对小细胞肺癌靶向DLL3的新疗法
小细胞肺癌首个靶向药物Rova-T 试治复发性 SCLC 安全有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