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小华教授专访:愿做源头活水,为妇瘤诊疗发展纳言谏策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9月5—7日,“第21届现代妇科肿瘤临床诊疗规范与进展研讨班暨第二届遗传性妇科肿瘤诊治及精准医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本届大会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和上海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会议现场,【肿瘤资讯】有幸采访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吴小华教授,吴教授畅谈了研讨班的发展历程与特色,详细介绍了本届研讨班的主要议题,分享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推动遗传性妇科肿瘤诊治所做的种种努力,最后吴教授强调,在妇瘤治疗领域,化疗仍是三大支柱治疗之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吴小华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
妇科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 首席专家
上海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 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候 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专委会 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理事
IGCS 国际委员会委员、亚太理事提名人
SGO 教育委员会委员、执行委员
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妇产科系 客座教授
NCCN Framework for Resource Stratification of NCCN Guidelines国际审阅专家
Int. J. Gynecol Cancer, Cancer Medicine, J. Gynecol Cancer, 中华妇产科学、中华临床解剖学等杂志编委


“现代妇科肿瘤临床诊疗规范与进展研讨班”发展历程与特色

吴小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举办的“现代妇科肿瘤临床诊疗规范与进展研讨班”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只是区域性会议,主要由学习归来的医师作规范性治疗的讲座;由于讲座内容的前沿性与规范性,会议影响不断扩大,规模也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会议,辐射全国妇科医师;近年开始邀请世界级的妇科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会议,进行手术演示,因为手术是妇瘤医师最根本的工作,所以这项内容成为会议的品牌,会议也逐渐走向国际化。由此可见,“现代妇科肿瘤临床诊疗规范与进展研讨班”从区域性会议发展壮大为全国性会议再到现在的国际性会议,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渐壮大的过程。

每年的研讨班都会邀请世界各个肿瘤中心的著名专家来现场讲课,并演示手术,我们选择会议讲者的要求非常高,他们必须是领域的佼佼者,他们不但能“说”(讲课)到,更重要的是还要能“做”(手术)到,这是我们会议一直坚持的特色。研讨班的第二个特色在于学习内容的不断更新,由最初单纯以手术演示为主,到现在结合热点问题,把新的治疗理念糅合进来。如之前为了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先后召开了两次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专题会议,卵巢癌术前评估是目前的热点问题,遗传性妇科肿瘤和精准医学治疗也是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这些内容在会议中都有大量体现。本次会议召开的同时,召开了遗传性妇科肿瘤诊治及精准医学论坛,这正是会议内容不断更新的一种体现。

手术、靶向、化疗,本届大会吸收最新进展,聚焦热点议题

吴小华教授:研讨班从小到大充分说明了会议内容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与支持,证实了我们的办会方向具有不断发展的生命力,以手术演示为品牌,结合当下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给所有参会医师带来多方面的获益,正是研讨班长办不衰的原因。今年是第21届会议,会议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聚焦靶向治疗,妇科肿瘤的靶向治疗近年非常火热,靶向治疗在临床如何更好地实施?如何选择最能获益的患者?妇科肿瘤里哪些是最佳适应证?这些都今年会议的热点议题。会议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建立在2018年的LACC研究结果之上,该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宫颈癌开腹手术与微创手术相较,微创手术不能使患者有更多生存获益,而且死亡风险增加。因此要重新回顾宫颈癌根治手术这一基本问题,如何切除原发灶?转移灶如何处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本届会议的第三个主要议题就是卵巢癌的手术治疗、靶向治疗与化疗,如何组合发挥最好的治疗作用。

从1997年到2019年,已经举办了21届研讨班,会议内容不断充实,不断完善,我们非常希望所有学员和同行,为会议谏言,为会议更好地发挥品牌效应助力,因为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才是我们发展的原动力。

推动遗传性妇科肿瘤诊治,复旦肿瘤身先士卒

吴小华教授:大家最早知道的遗传性肿瘤可能是林奇综合征,在1990年以前,大家并不清楚遗传性肿瘤与妇科肿瘤的关系。肿瘤发病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即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宫颈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作用的较好体现,其发病根本原因是致病的高危HPV持续感染,遗传因素在其中是否发挥作用目前还不明确。1994年和1995年国外发现了两个可能与遗传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相关的基因,即BRCA1和BRCA2基因,其后20年美国著名女演员安吉丽娜·朱莉因携带BRCA基因突变,将卵巢和乳房切除进行一级预防,其后25年,美国FDA批准了一系列PARP抑制剂用于治疗BRCA基因突变患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作为妇科三大肿瘤之一的子宫内膜癌与林奇综合征密切相关。这些都充分说明妇科肿瘤与遗传相关,只是大家对此认识比较晚,临床应用比较滞后。

2014年之前中国就有零散报道,认为部分卵巢癌可能与遗传相关。2014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牵头,全国多中心共同参与,与华大基因携手开展了卵巢癌BRCA基因突变的研究,2016年首次在葡萄牙会议上报道,中国有28.5%的卵巢癌患者携带BRCA1或BRCA2突变,比例相当高,自此揭开了中国遗传性卵巢癌患者比例这一重要问题,2019年北京协和医院吴鸣教授领导的北方卵巢癌患者研究再次证实了中国有很高比例的卵巢癌与遗传相关。

发现如此多的遗传相关卵巢癌之后,2016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始了遗传咨询门诊,指导患者以及 BRCA基因携带者如何进行处理,主要是根据遗传风险提出通行的治疗措施或预防措施,如密切监测,并于2016年同期开展了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和卵巢切除手术以降低癌症发生风险。遗传咨询门诊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精准医疗时代,妇瘤领域化疗地位依然不可动摇

吴小华教授:妇科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手术、化疗和放疗的地位,即便在精准治疗时代,仍不可动摇,不可替代。如卵巢癌除少部分I期患者外,大多数患者都需要术后化疗,紫杉醇联合卡铂的化疗是卵巢癌的金标准治疗。宫颈癌以同期放化疗为主,放疗同时联合化疗,以增加放疗敏感性,复发或转移的宫颈癌,仍强调以紫杉醇联合卡铂的化疗治疗为主,化疗有效后基于相应的生物标志物,可序贯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以维持疗效。对于子宫内膜癌,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晚期或复发转移时,仍然是以紫杉醇联合卡铂的化疗作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可以说,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精准治疗的出现,虽使得治疗手段多样化,但化疗的地位并未因此受到影响,三大支柱治疗,手术、化疗和放疗依旧占据重要地位,紫杉醇联合卡铂是卵巢癌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治疗。

精准医疗时代,更好地发挥化疗在妇瘤治疗中的作用

吴小华教授:虽然现在一直在提所谓的去化疗治疗,但就目前而言,这并不现实。以卵巢癌为例,现有证据显示,只有手术达到R0,同时术后规范化疗,生存率才会提高,手术加上紫杉醇联合铂类的化疗就是目前的金标准,这是很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内容。虽然有些BRCA胚系或体系突变患者化疗后采用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确实能延缓复发时间,但也只是作为维持治疗,手术后不化疗直接采用PARP抑制剂治疗缺少证据支持。对于铂类敏感复发,仍然是化疗后再采用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当然对铂类耐药或难治的患者,除了化疗以外,还可考虑免疫治疗、PARP抑制剂、血管靶向药物及上述药物的不同组合。虽然治疗手段有很多进步,但仍然不可忽视化疗的基础治疗作用。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年ASCO摘要妇科肿瘤合集10(中文翻译版)大放送-最权威的传递最新肿瘤治疗进展的宝典
【2018年最新发布】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
六种妇科肿瘤用药最新盘点
2019年妇科肿瘤领域回顾与展望
免疫治疗PD1药物对卵巢癌及其它妇科肿瘤效果如何?
每年2.5万中国女性死于卵巢癌,靶向治疗的真相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