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几乎决定了英国小说的道路,毕生在优雅和疯癫间游走



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跳进一条河中,结束了自己59岁的生命。她的墓碑上,刻着她撰写的小说《波浪》中的诗句:“哦,我将一头砸向你——不可征服、不可撼动的死亡!”


尽管半生被自杀念头缠绕,伍尔夫还是勇敢地向社会发出了女性主义的呐喊,为读者留下了珍贵的文字。今天,“十点人物志”将回顾伍尔夫美好、独立、富于挑战与勇气的一生。


【一】


当死亡在1895年第一次降临英国伦敦海德公园门22号以前,斯莱利·斯蒂芬和裘丽亚·达克沃斯夫妇的家中,还仍然拥有正常家庭应有的欢乐。英国女作家、“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弗吉尼亚·伍尔夫,也在这个家庭中降生,她是这对夫妇生的第三个孩子。


有关这个家庭的一系列前史,如果从头讲起,将会十分拖沓。简单说来,就是1877年,斯莱利坠入了爱河,他深深爱上的人是裘丽亚。这之前,他结过一次婚,第一任妻子梅尼“天真、不装腔作势、心底纯洁”。裘丽亚也有自己的丈夫,“风华正茂,英俊倜傥”。


斯莱利的第一任妻子死于1895年,留下了一个心智不健全的小女儿。婚后第四年,裘丽亚的也第一任丈夫去世了,他们夫妻育有三个孩子。那时,“裘丽亚遭受的打击,已使她对所有凄凉的、受折磨的人具有一种深切的、强烈的同情。”


这两个都曾失去过伴侣的人,拥有相同的共鸣。1877年,斯莱利向裘丽亚求了婚。寡居和失去丈夫的遭遇让裘丽亚“一直处于抑郁的麻痹状态”,她觉得自己不会得到恢复,也不适于结婚。但斯莱利向他保证,不会在生活上强迫她。最终,裘丽亚同意了,两个人婚后生了四个小孩。


伍尔夫遗传了母亲的美貌和父亲的智慧。斯莱利曾经是剑桥三一学院的牧师,后来成为一名出色的编辑、文学评论家和传记家。伍尔夫从小在家中接受教育,父亲的图书馆里丰富的藏书是她不断的阅读来源——这,也是伍尔夫成为一名作家的开端。



但在另一个层面,伍尔夫的成长环境却没能像她的知识来源那样理想。这个家庭成员的情绪状况,深深影响着伍尔芙。


一本名为《优美与疯癫:弗吉尼亚·伍尔夫传》的传记写到,伍尔夫是在爱的沐浴中度过了她的童年,但伍尔夫的母亲“对孩子们只提供较冷淡与疏远的监督”。父亲又非常关注自己去世后的声誉,一心扑在写作上。他的自信不足导致他总是“忧心忡忡”,自责自贬,“一味向家人索要同情”。等到伍尔夫进入青少年时期,她的父亲已经变成一个暴君。


1895年,伍尔夫的母亲裘丽亚因为严重的流感去世,小伍尔夫那年才13岁。母亲的去世,让这个家庭陷入了一种“非常抑郁”的氛围中。父亲斯莱利常常在家叹息和发泄,经常说一些“我希望我已经死了”这样的话。9年后,斯莱利也去世了。


父母的先后去世,以及这个家里常年弥漫的压抑情绪,让伍尔夫一直遭受精神病的困扰,变得越来越抑郁。她的自杀史,就是从父亲去世的1904年开始的。同一年,伍尔夫独自走上了文学之路。


这个文学的开端,是一篇发表在《卫报》上的论文。往后的日子,伍尔夫还会创作5卷论文和评论集、2部传记、2部倡导自由意志的小册子、1卷日记选集、9部长篇小说和1卷短篇小说。


她的这些创造,除了要归功于早年的阅读,还得益于她生活于其中的“布鲁斯伯里”精英圈子。这个圈子的其中一个核心成员伦纳德·伍尔夫,后来成为伍尔夫的丈夫。



【二】


1905年,伍尔夫搬离海德公园门22号,搬到了布鲁斯伯里戈登广场上的一所大房子里。这所房子“明亮、通风又宽敞”,让伍尔夫“赞叹不已”,这样的环境也有利于她调整心理。她那时已经显示出了自己的独立性,认为自己在伦敦“只需一间有书的房间,除了书以外,什么都可以没有。”


《卫报》在一周内接连发表了伍尔夫的两篇论文,“使伍尔夫血液中沸腾着创作的欲望”。通过公共创作,伍尔夫可以确立自己的身份与地位。稿费能让她获得收入,成为一个经济独立的妇女。1905年1月至1907年底,伍尔夫还得到了莫里学院的教职,在那儿教书。


“布鲁斯伯里”精英圈子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1905年3月,伍尔夫四兄妹在戈登广场举办了一次聚会,社会人士和艺术人士在这里结集,“布鲁斯伯里集团”就此诞生。每个周四晚上,这些怀有浓厚的理论兴趣的年轻人从剑桥而来,聚在一起,谈论善的性质和艺术美的本质。


“尽管还有点羞涩”,伍尔夫还是在聚会中得到了解放。作为女主人之一(另一个女主人是她的姐姐文尼莎),她获得了机会“以坦率和平等来享受男性的社会”。她的美丽,给她后来的丈夫伦纳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莎蒙德·莱曼描述过这张动人的脸:


“她美丽绝伦,颧骨与轮廓带着一种素朴的才情智识之美,有着如同雕刻的眼睑、鼻子与双唇,其间镶嵌着一双忧郁的大眼睛,在她那哥特式圣母般狭长的面颊上。她的声音轻柔、富于乐感,双手长得非常精致。她习惯于将双手伸向火边取暖,它们被照得如此透明,您尽可以想象鲜活的皮肤下那长长的易脆的骨头。”



布鲁斯伯里集团的人并非只是聚在一起谈论,同时也“非常勤奋、努力工作,给杂志投稿、写书、画画”,接连成名。独立美丽的伍尔夫,在1928年就“女性与小说”在剑桥大学发表演讲,它被称为伍尔夫的女权宣言,“奠定了女权领袖的地位”。伍尔夫大胆表达立场:“女人想要写小说,必须有钱,再加一间自己的房间。”


她鲜明地指出男女自尊的迥异:“千百年来,女性就像一面赏心悦目的墨镜,将镜中男性的影像加倍放大。……女性倘若不低贱,他们自然无从膨胀。这就部分解释了男人为什么常常如此需要女人。……一旦她开始讲真话,镜中的影像便会萎缩;他在生活中的位置也随之动摇。”


伍尔夫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写作上,她“纯粹为自己的心灵写作”,写作成了她的“全部世界”。1915年,《远航》出版,这是伍尔夫人生中重要的节点,是她第一次以小说家的面目出现。


《远航》的创作持续了六年,这几年间,伍尔夫经历了很多事。她先是在1909年与一个同性恋男人短暂订婚,又取消婚约。1911年,伍尔夫搬到布伦斯维克广场38号,成为这栋楼的女主人。伦纳德也搬来了,他住在顶楼,伍尔夫住在二楼。


在伦纳德为追求伍尔夫而写的信中,他体现出一种脱俗的坦诚。他向伍尔夫“自白自己的缺点,说自己自私、嫉妒、残忍、爱说谎”。伍尔夫也一样,她认为自己爱慕虚荣、不忠实、自我中心。


不过,伦纳德的热情还是“深深地改变了”伍尔夫对婚姻的想法。


▲ 伍尔夫作品《达洛维夫人》


【三】


1912年,伦纳德和伍尔夫成婚。婚后,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文学上,伦纳德都悉心付出。每天,他写下关于她的日记,记录她的健康状况,还为她的创作提出中肯的指点与批评。某种意义上,因为有了伦纳德的照料,伍尔夫才没有在更年轻的时候结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无法忽视的是,伍尔夫依然承受着精神疾病的折磨。她头痛,忧惧,不知道“作为一个作家自己是否能成功”。丈夫在1913年和1914年分别发表了两部小说,自己的处女作却已经写了六年……1913年,伍尔夫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接连精神病发作。1915年的那一次犯病“非常厉害”,持续了九个月。


而值得高兴的是,1915年底,随着伍尔夫身体的恢复,她不再频繁犯病,创作水准也随之提高。他们夫妇俩还创立了一个出版社,取名霍加斯出版社。


这个出版社的建立,让伍尔夫可以出版自己的作品,并且绕开出版方面的压力,不为迎合社会趣味而创作。出版社的印刷工作也“给了她一种拯救性的舒适的治疗感”,使得伍尔夫能够缓解写作带来的抑郁。经营了十几年出版社之后,再加上她的版税收入,伍尔夫夫妇被“迎至了一个舒服的高原”。


在这种愉快中,伍尔夫在1919年至1927年进入了她创作小说的高峰。其中最为关键的几本著作,如《雅各的房间》、《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都创作于这个时期。也正是这三部著作,将她推上“世界闻名的意识流作家”的位置。


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谈及《到灯塔去》,他说这“绝对是我读过的最美的小说”:


“它刺痛我,使我流泪,不停颤抖。她文字里的音乐感,她低沉而深刻的情绪,结构里微妙的节奏感,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以至于我想要尽可能地读得慢些,再慢些。”


对发表于1928年的那本带有浪漫自传色彩的小说《奥兰多》,博尔赫斯在为它写评论时,就说伍尔夫是“英国第一小说家”。这本书被认为是“文学史上最长最动人的情书”,但它却不是写给伦纳德的,而是给她的挚爱维塔。


伍尔夫与维塔结识于1922年10月《雅各的房间》出版之后,后者的丈夫是一位外交家,夫妇俩生了两个儿子。这对夫妻和其他人不一样的,维塔是女同性恋,而她的丈夫是一位男同性恋。


这种关系无疑是浪漫的。传记《优美与疯癫:弗吉尼亚·伍尔夫传》记录道:“她们互相爱慕。伍尔夫在写给维塔的信中,表现出一个焦急的恋爱者的迹象,会因对方一时的不在或自己被对方忽略而感到绝望;也会为另一时刻的重聚,或收到对方充满爱的信而亢奋。”伍尔夫对另一个同性的爱,被伦纳德完全包容了下来。


伍尔夫一生的创作,止于1941年的《幕间》。在这本书中,她从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对男权的反叛,上升到了“文明反对野蛮的战争”。那时伦敦正在经历二战,炮火中,他们的住宅被飞机炸毁,伍尔夫的“心境灰暗到了极点”。写完《幕间》,伍尔夫就自杀了。


她并没有自杀一次就离开世界,而是先在1941年3月18日企图自杀,但这次自杀失败了。第二次自杀是3月28日,伍尔夫称自己“越不过去了”。她给伦纳德留下了那封流传很广的辞别信。



对于在她的后半生给了她“完全的幸福”的丈夫,伍尔夫流露出感恩:“没有人能比你做得更多,请相信。……病魔袭来之前,我们幸福美满。这完全归功于你。没有人能如你一如既往地善良、好心,人人都知道。”


3月28日上午,正像电影《时时刻刻》所呈现的那样,伍尔夫趁伦纳德在花园里干活,留下一封永别信,然后溜出了家门。


在河岸边,伍尔夫留下了自己的拐杖,在衣袋里装满了石头,走向了河水深处。59岁的伍尔夫,最终踏上了那条没有回程的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必读之八十四——《到灯塔去》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优雅和疯癫之间游走
伍尔芙
精选书评第37期 ll 评《存在的瞬间》
以赛亚·伯林笔下的伍尔夫:在她面前出于纯粹的恐惧,我肯定结巴了 | 此刻夜读
伍尔夫:一个被净化的文学女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