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样夸奖孩子,可能正在伤害他

父母越淡定,孩子越优秀

“不生二胎就离婚”:我把你当老公,你把我当子宫

又一个孩子没了,家长赶紧检查下孩子书包里有没有

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和看到的“世界的样子”。

作者:花妈妈(爸妈精读主笔)

富书主播:迷路的九尾狐

主播荔枝号:所有关于我的安宁淡泊(FM1054030)

我女儿琰琰原本特别喜欢跳舞,每一次听说要去跳舞了,都特别兴奋。

认识的朋友都夸她:“琰琰,你真有天赋,跳得真好看。”

可是,有一天她怎么都不愿意去跳舞了,强行要求她去了,低着头站在教室里也不愿意动。

家人觉得孩子可能缺乏自信,为了让她更加自信。

我们曾频繁地夸奖她:“琰琰,你看,你刚刚做得很好,你是最棒。”“琰琰,你很棒,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很好的。”

然而,琰琰却碰到困难更加不愿意尝试了。

问她为什么,她说:“做不好,别人会不喜欢我了。”

我们一直希望孩子能够自信做自己,不怕困难,不怕挑战,哪怕能力不够,也愿意去尝试;

然而却事与愿违,我们的夸奖竟让孩子不愿再做自己原本喜欢的事情。

这让我想起了好友的儿子晨晨。

前几天,亲戚家有事,一群孩子在一起玩,期间晨晨跟另一个孩子争抢玩具。

好友连忙说:“晨晨,你是最棒的,你是好孩子,你让弟弟一下。”

晨晨一听妈妈的话,气愤地把玩具给砸了。

好友气得不行,她自认为是一个照顾孩子情绪的妈妈,孩子每次做事情,她都会及时夸奖孩子,希望强化孩子的行为。

可孩子现在大了,好像一听到她的夸奖就会很气愤,非要跟她对着干。

夸孩子好像是我们每天都会做的事情,可时间一长,我们发现事与愿违。

不当地夸奖,容易让孩子把自己被喜欢、被夸奖归因于自己做事成功,而且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也不愿意去尝试新的挑战。

常被夸奖,时间长了,孩子发现自己并没有夸奖的那么好,孩子就会用“行动”来反抗。

为什么这样的夸奖会让孩子的表现更糟糕呢?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研究,提出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

卡罗尔教授这样分析了两种思维模式对于人的影响:

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他们相信个人能力固定不变,他们害怕失败,不愿接受挑战,以及任何考验。他们只愿待在舒适区中。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他们认为能力是可以得到发展的,通过努力使可以改变现状的。

她做了一个拼图实验:

首先,让孩子做简单的拼图后,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比如,“你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这次有简单的和有难度的两种选择。

结果发现,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第三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

这次测试很难,孩子们都失败了,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而被夸聪明的孩子却很沮丧。

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

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

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孩子被夸聪明、漂亮,得到的夸奖都是因天赋,而这些孩子自己无法改变,这种夸奖会让孩子形成固定思维:我无法改变。

而正确的夸奖会让孩子明白,能力可以被改变,他们会形成成长型思维。

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生的格局,格局决定人生的层次。思维方式不同,世界就不同。

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和看到的“世界的样子”。

夸奖孩子的方式不同,得到的就是两种结果。

中国传统教育中并不提倡赞扬孩子,认为夸奖孩子会让孩子骄傲。

于是我们那一代人总是被父母泼冷水,考试考了98分,父母会说,你怎么没考一百分?

当我们取得了进步,满心欢喜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可得到的却是父母的不满意,我们要做得特别好,才能得到父母的赞扬。

心理学中有个「投射效应」的概念,我们看到的孩子,有时不是孩子,而是真实的自己,是那个曾经被指责、不被父母看到的我们自己。

当我们成为父母后,我们童年渴望被赞扬的潜意识就会投射到孩子身上,于是我们拼命表扬孩子。

孩子会自己穿鞋子了,我们夸奖:“宝宝,你真棒!”孩子上幼儿园了,我们夸他:“宝宝,你真棒。”

孩子会背一首儿歌了,我们夸他:“你真棒。”

是的,我们都认为只有持久地表扬孩子,就可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信心和足够的爱。

但是现在来看,过度的夸奖,或者夸奖不当真的会伤害孩子,甚至会毁了一个孩子。

当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燃起挑战的信念,反而会首先怀疑自己是否具有这个能力,当做的不好时候,就不去尝试,不去改变。

们认为能力是固定的。

我们表扬孩子,能给他带来愉悦的感觉,但不当地表扬,带来的愉悦很短暂:一旦遇到困难,他们自信就会被打击,积极性也会消失。

而作为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自信做自己,面对困难积极挑战,从失败中学习,不断地成长。

这就是一种成长型思维。

帮助孩子养成成长型思维,不要再用固定的标签来限制孩子,这才是最好的爱。

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写道: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没有鼓励,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孩子就没有归属感。

鼓励孩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重点在于给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

那身为父母,我们怎样去夸奖孩子,让孩子有自尊和成就感呢?

一、 多夸孩子的后天努力

邻居家有个小男孩三三,小的时候,胆小又内向,遇到一点事情就会哭鼻子。

后来三三喜欢上轮滑,第一天去上课的时候,三三胆子小,不敢上前,后来在教练的帮助下迈出了第一步,然而却摔了一跤。

遭此挫折,三三再不愿意去上课了,三三妈妈却告诉他:

我觉得你今天很勇敢,你从不敢上前到已经滑了几步,这就是进步,我相信经过努力,你会每天都有进步的。

三三一想也是,后来三三进步很大,自信心大大提高,他经常在小区里玩轮滑,很多认识的人都开始夸他:“三三,好有运动天赋,好帅啊!”

三三妈妈赶紧制止大家:“大家要夸他,就夸夸他的努力吧。”

如果我们一味地夸孩子的先天条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做得好事因为天赋。

我们夸奖孩子的后天努力,孩子就会明白:我只要努力,每天都会有进步的,这样孩子才会有更大的动力。

二,夸具体,而不要泛泛

如果我们笼统地地夸奖孩子,而孩子却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厉害,这就会让孩子怀疑自己,怀疑父母。

而且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你很好”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孩子帮助妈妈扫地了,妈妈与其夸他:“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扫地,妈妈很开心”。

有针对性的具体夸奖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三、实事求是,不评价人格

演员黄秋生千里寻父的故事让人感概良多:黄秋生4岁时,父亲就抛弃了他们,母子俩在香港艰难度日,爸爸和他们通信。

信中的一句话深深埋在黄秋生心里:“如果你是个good boy,我就会帮你搞定所有的事。”

后来父亲失联,每当遇到困难,他总在想:“是不是我不够好,他才没帮我搞定所有事?。”他用了45年的时间才与自己达成和解。

“好孩子”就是在夸人格,孩子被扣上“好”这一虚无的概念,很容易产生压力。

而多少人终身困在一个“好”字里,把别人的评价当成自己 的价值。

而且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

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海姆·G·吉诺特说,评价人品和性格的赞扬,是令人不快的,不安全的。

描述努成就和感受的赞扬,则是有益的、安全的。

我们描述性的称赞,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积极推论,构建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四、走心地夸奖,不要随意

如果你随意地夸奖孩子,你的夸奖可能张口就来,你的态度一定是心不在焉的。

这样的表扬还不如不表扬,孩子是敏感的,父母随意的夸奖,又怎能让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觉?

不当地夸奖会限制孩子,伤害孩子。

所以,我们要具体地、走心地夸孩子后天的努力,不要评价孩子的人格。

要实事求是地夸奖事实,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夸奖中获得归属感、自尊和成就感。

用对的方式夸奖孩子,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价值感和成就感,而不是用一遍遍地夸奖来填补孩子内心的空白,这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

(富书优品开业第二天,点击图片即可抢购好物)

作者简介:花妈妈,富书签约作者,80后幼儿园园长,坚信爱与专业是最好的教育,边育儿边育己,在成长里遇到最好的自己。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 shenduwenhua),转载请加fushuname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真棒”的夸奖方式已经out了,你还在用吗?
都是夸孩子,方法不对差别可大了!90%父母都没做对
当你想表扬孩子,从这些方面说才最有效!(老师父母都该看看)
杀死一个孩子的最好办法,是把他往死里夸
这样夸孩子,才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关键
如何正确有效的夸奖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