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是有多不着调,才心心念念想要一份”理想的工作“!

专注职场、心理与财商

更有一群上进积极的小伙伴

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一起活出自信美丽的自己

原文|王胜男

润笔|赵晓璃

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crystal_words)


写在前面的话:


有时候成长,需要一些痛苦的经历作为代价。


有句话说,谁年轻的时候还没遇到过几个渣男呢?


又有句话说,谁身边还没有几个妖艳贱货呢?


职场也是一样,大多数人都是磕磕撞撞过来的,一点点的积累经验,慢慢成长起来。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吃一堑,长一智”。

 

很多人吃了很多“堑”,也没能长一“智”。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又该如何梳理呢?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你带来启发。


“面霸”表弟居然换了七份工作!


我突然间想到了,我的表弟,“面霸”级别的大神。

 

同在一个城市,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打电话,除了常规性的问候,我们都有一个必问的问题。

 

  • 他问我:“姐,你在哪儿呢?”

 

  • 我问他,“弟,你在哪里工作呢?”

 

  • 科普一下,他的意思是“你又在哪里出差呢?”

 

  • 而我的意思是“你又换工作了吗?”

 

听说他即将换第七份工作后,我终于控制不住我体内的洪荒之力了,觉得把这个“不着调”的小P孩约出来谈个心。


找份理想的工作?

姐早已过了做梦的年纪!


“姐!”远远的就看见一个穿着黑色卫衣的大男孩风风火火的朝向走走过来。


我从菜单中抬起头,走心的问了句“你不冷吗?”


他回了句,“老年人才需要多穿点”然后坐到对面,拿过菜单反问我,“想吃什么?”


点过菜后,探起身子凑过来不好意思的说“姐,你帮我测测我应该找一份什么工作呗?”


我忍不住翻了个吐槽说:“我不是算命的,我是生涯规划师!”


“你先说,你为什么换工作这么频繁?”我直奔主题。


“废话,当然是因为没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啊?”他像看白痴一样看着我。


我思考了一下,他这个回答好像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仔细想想又有哪里不太对……


每次离职,

原来是“面子”在作祟!


理想的工作?问题在这里!


我的职业病犯了,我没有急着给他回复。


很多人的工作换来换去的借口,都是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那觉得什么是你理想的工作?”我接着问。


“我的优势和特长能充分发挥,展现我的能力啊!”这一次他稍微认真了些。


“还有吗?”我继续问到。


“钱多、开心。”他回答说。


我又一次没忍住翻了个白眼给他开玩笑说,“钱多、事少、离家近,是不是?”


“对对对”,他谄笑到。


“毕业两年,总共换了七份工作。水土不服,就服你!说说吧,近期三份工作是什么原因辞掉的?”


“第一个就别提了,天天干的都是跑腿打杂的事情,没有一件是能够体现出我伟大才华的。我坚持了两个月呢,觉得实在是太没劲了,简直是浪费生命啊,后来我就辞职了。”


“第二个,入职前和人力资源谈的挺好,说表现好试用期一个月就能转正。满一个月了,也没有给我转正。我问我领导能不能转正,我领导居然说都是三个月转正的。而且之前offer里写的年终奖什么的,我同事他们说,都没有年终奖。我觉得这个公司太不靠谱了。”


“第三个,还没辞职呢,不过也快了。我现在入职快三个月了,进了个项目开发组,我本来觉得挺好的,但是压力大,我领导特别强势,总骂人发火,我有点受不了想辞职。我做错了,就跟我好好说呗,我又不是不改,动不动就总骂我,刚刚开始忍了几次,昨天没忍住,跟领导吵了一架……”


听他说完,我内心不禁的OS了一下“真是年轻人啊,火力真旺!”换做是我,我是选择“认怂的。”不过这种情况,很多刚刚毕业的新人都会遇到。


初入职场,希望能够有一番作为,迫不及待的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只要遇到挫折,与自己预期不符的时候,就想着要退缩放弃。


“骂人确实是不对的,不过你脸皮不是挺厚的吗?”我调侃着说。


“我是男人,不要面子的吗?”他反击到,“天天被个女人骂,哪个男人受得了?”我笑着喷了口茶。


   职场是现实的,

人际关系是复杂的。


1、职场是现实的。


刚刚入职场的新人,都是满怀希望的,希望能够在职场上大展拳脚,做事情态度积极,空有一腔热血。


  • 工作完成为目的,而非成果。


  • 没有个金刚钻,幻想有个瓷器活。


如果工作性质简单,觉得太无聊琐碎,展现不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然而当工作有挑战时,内心焦虑惶恐不安。


不知道怎么做,该怎么学,怨这个没教你,恨那个没告诉你。


往往这个时候就会来反问自己,是不是选择错误了呢?


这个是不是我想要的呢?


这个工作是不是不适合我呢?


我看了一下他的表情,若有所思。


我顿了顿说“天下乌鸦一般黑的。你想想就算是换了100份工作,你没有调整好的自己内心状态,那么就有100个辞职的理由100个不符合自己内心的理想工作。”


2、人际关系是复杂的:


在学校的时候,周围的人际关系单纯简单通常与父母、老师、同学打交道。


有的父母离得远沟通的少,即使是观念不同,也可以不予理会。


大学老师,关注于知识方面讲解。


辅导员也是在生活方面给与关心,职场方面的少之又少。


同学,同龄人亦没有任何职场经验。


入了社会后,周围的人际关系往往复杂很多,有时候我们常说要想做好事,先做好人。


仔细分析,表弟上司批评表弟背后的原因其实有很多种


  • 1.工作频繁出错,单纯的被骂。


  • 2.平时行为出现了问题,连带着事情没做好,被骂。


  • 3.运气不好,遇到了个爱骂人的领导,逮谁骂谁!


表弟想了一下:“我遇到的似乎是第三个。小组的人其实都挨过骂的……别人都忍了,就我没忍住……就看不惯她那个颐指气使的样子。”


我又追着问“她是没事就没骂人,还是你犯错了才骂你的?”


“我上次就是犯了小错误,她就在开会的时候点名批评,完全是小题大做。”他有点底气不足。


重新审视这份工作,

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他紧接着补充“现在冷静想一下,我有点后悔自己太冲动了,不应该跟她吵架的,我是男人,应该有气量的。”


我接着问:“这个是你的理想工作吗?”


“如何领导不总骂我,其实也可以勉强算是理想工作了。”表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还有吗?”我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


“这个工作确实虽然压力很大,但是确实是能学到很多。这位灭绝师太虽然平时不太好相处,犯错了她骂起人来特别教人的时候很耐心。团队内气氛很僵,大家都不敢乱说话。不过,这份工作是我找到所有工作中,薪资最高的。”表弟开始认真思考这份工作的价值。


“对了,我刚新买了手机,最近钱挺紧的。我要是换工作的话,姐,你资助我一些呗~”表弟补充道。


听到这里,我心里一颤,暗叹,这一单,如果咨询不好的话,费用有点贵。


手边没有纸,我拿了一页餐巾纸要了支铅笔。


写出你觉得这份工作的不足之处或者说,假设说,会想让你萌发出辞职的理由。我把纸笔递给了表弟。


表弟写了几条,我找出来一个关键词,就是沟通。


我反问他,你看看,这些影响你辞职的因素,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他没有直接回答我,嘟囔了一句“我就是不喜欢和领导讲话。”


我没有直接回复,想了一下说:假如我们今天没有见面,假如我没有问这么多问题,假如你不愿意跟我讲,其实是很难了解你内心的真正想法的。第一份工作,如果你找个时机与领导谈谈,职位的发展路径,或许你就能明白这些打杂琐碎工作背后的意义了。领导不是白痴,他招人进来,不是养闲人,有没有思考或许你目前的状态只适合打杂跑腿呢?”


我没有给他机会辩驳接着说:


“第二份工作,这种状况遇到的人也不少,如果在入职签合同时候确认清楚,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乌龙的问题了。还有就是人资和你谈的是表现好可以提前转正,你的领导有和你明确讲过表现好提前可以转正吗?你要明确谁是你最直接的考评人,表现出值得让他给你提前转正的价值。”


......


  根据模型思考,

而不是乱想一气。


这时候菜上来了,我瞄了眼菜,又拿来一页餐巾纸,写了生涯规划中“三点一线的”三个问题同时解释给他听。


我告诉他,不要只局限在“被女人骂的怪圈里” ,要以这份工作为背景,想一下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这样就够明确当前的目标-优势-价值是什么了。


1. 有什么?


先盘点资源,打开视野。


比如看看自己有什么?或者你在当前岗位中的发展可能?


2. 凭什么?


能力优势。


想想自己有哪些能力和优势来支持你实现目标。


举个例子说,你凭什么拿高薪资,凭什么让领导和颜悦色的和你讲话?


3. 要什么?


明确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


比如,这份工作,有哪些东西吸引你?


最后,再想想,究竟要不要辞职,而且还是裸辞哦。


如果你也有辞职的念头......


表弟很认真的想,我很认真的吃。

 

在嘴上一直涂涂抹抹,突然间抬头笑了笑说“姐,这顿饭,我请!”

 

我不确信的问“还辞吗?”

 

表弟又恢复了欠揍的样子说“如果辞职哪有钱请你吃饭!”

 

“服务员…..再来一份酸菜鱼。”

 

如果你也有想辞职的念头也可以自问自答式重新梳理一下当前的状况:

 

第一步,了解自身情况。

 

第二步:明确当前需求。

 

第三步:找到能力提升点。

 

第四步,链接职业价值。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好用的模型工具,就是前文提到的“三点一线”,在你想要跳槽或职业定位时,不妨用这个模型评估下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力在哪里,以及大致能去向何处。



生活哪里是一层一层上台阶或下台阶,生活分明是踩着一块浮冰去另一块浮冰,却永不知岸在何处。”——吕彦妮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秘书的角度看《职场潜伏心理学》
凭什么要巴结领导?
如何灵活的处理好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呢?来这里看看能让你轻松应对
新人辛苦不是理所当然 和老员工聪明相处
职场潜伏心理学:全世界最权威的88个心理学定律
上下级 隔座山还是隔层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