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杜甫同一个梦想



 中秋节快乐



 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


前段时间网上兴起一项调查,“你有什么遗憾?”


有人说没有早点买房,有人说没有好好念书,有人说没有及时侍奉父母,也有人说年轻时没有选择最爱的人结婚。


长长的遗憾清单,尽是些朴素的愿望,却在日后多年,依旧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凡人性在,遗憾就在。


现代人对遗憾的苦恼,古人未必没有,他们或许更水深火热呢。


NO.1 缺房的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公元759年,安史之乱才刚平定,48岁的杜甫从同谷县赶往成都,一路上见惯百姓流离失所,作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注:((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抵达成都后,杜甫一家老小寄居在寺院,隔年在节度使裴冕等人的帮助下,建了杜甫草堂。


此后裴冕的资助成为了草堂的重要来源,杜甫也常以赠诗回报,还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及这位恩主。


在成都期间,杜甫的身体每况愈下,尽管仕途不顺,但这里有亲友相伴,也使他很感激。


好景不长,隔年裴冕被调离成都,杜甫一家失去了裴冕的帮扶,迅速陷入了贫困潦倒的地步。



在当时所作的《狂夫》中,颈联: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说的是,接济杜家的故人严武升任高官,与之断绝联系,家中断粮,长期挨饿的小儿子,面色岐黄。


此番,杜甫一家忍饥挨饿,屋破漏雨,他也体弱多病。身为一家之主,晚景凄凉,贫病交加,求人无应,他还惦念着能给“天下寒士”盖间“广厦”,能让众人皆不受苦。


到最后,却只能“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千多年前的诗圣杜甫,和我们一样都缺房,只不过他是为天下,而我们还连自己都顾不上。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希望那些有资本的人,在炒房、倒房时,想想杜甫先生的济世情怀,也想想无处安身的我们,割韭菜时能够手下留情一点。

 

NO.2 缺酒的陶渊明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前段时间,陶渊明火了,蹭了一个叫“王菊”的偶像女孩热度,感受了一把自媒体时代流量大腕的狂欢。


要是他知道,应该也不会在意吧,毕竟人家心里只有酒。



陶渊明有个好友颜延之,两人起先是邻居,相谈甚欢。后来颜延之做了太守,就常来找陶渊明喝酒,喝得不省人事,别人来找颜延之赴宴,等了一整天也没见踪迹。


这位老伙计就在陶渊明家酩酊大醉,喝完散席,还不忘给他留下二万钱,这钱不用明说,自然是陶渊明的买酒钱。


陶渊明醒来见到,也不客气,全部拿去送到了酒家,以后的酒钱就先提前结了。


颜延之与陶渊明是惺惺相惜的酒友,有人志向不投,陶渊明有酒也不喝。


江州刺史王弘一直想结识他,设酒宴,陶渊明也不去。


就想了主意,请老朋友庞通之在陶渊明去庐山的半道上摆席,正当陶渊明和庞通之欢饮时,他在中途赶来,陶渊明才知道是他设下的,不好驳人面子,继续喝完才走。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大家都知晓了,米可以用来酿酒啊,爱酒如命的陶渊明放弃的不仅是养家的口粮,还有自己的最重要的爱好饮酒。就可以知道他为了气节,牺牲有多大了。


写诗也是陶渊明的主业,怎么将爱好与写诗结合呢,于是他就以《饮酒》为题,一共做了20首系列诗。


其中《饮酒》(其三)中写道:“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也足以表现他的志向了。

 

NO.3 难做官的李白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和杜甫同时期的李白,在742年,迎来了人生政治辉煌时刻。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凭借写诗早已名满天下,道友吴筠将他推荐给了唐玄宗,李白终于走入了皇宫的围墙。


唐玄宗见到大才子时,亲自走下步辇迎接他,请他吃饭,为他调羹。人生若只如初见,刚来宫里的李白颇为动容,还写下“卿本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


唐朝时,但凡有一项才华突出,皆可能成为翰林供奉,才过两年,李白就受到当朝同僚排挤,放逐出京。



745年时,李白将告别东鲁,南游吴越,吴越之地有他倾慕的谢灵运。


这位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的前辈,称疾离朝,游历山水,成为了李白效仿的对象,他也常以谢公自比。


人在东鲁,心在天姥,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李白就给朋友留下了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飘然而去。


 

NO.4 怀念江南的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打小就读书刻苦,年纪轻轻就熬出了一头白发,后来如常所愿,入朝当了翰林学士。


写了很多讽喻朝廷的诗,最后被贬为州刺史。


同僚王涯雪上加霜,借口他母亲因看花坠井而亡,而他此后一再写赏花、观井的诗,有违孝道,不配治郡,白居易又被贬为江州司马。



公元816年,白居易做江州司马第二年,这天到浔阳江畔送别友人,偶遇一位歌女,感怀审视,写了《琵琶行》中的两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随后白居易又做了杭州刺史,在杭州兴修水坝,做了很多实事,深受百姓爱戴,而杭州的好风光也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好印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后来,白居易辞官回老家,身在洛阳,心在苏杭,由此作了三首《忆江南》。


由于年事已高,交通又不便,白居易竟再未回过江南。昔日盛景,都在这寥寥几十字中。


这告诫我们,年轻时,要多去想去的地方,很重要。

 

 

NO.5 思念丈夫的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爱情,古往今来都是恩爱夫妻的范本。


传说,赵家要为儿子择妻了,赵明诚心有所愿,于是暗示父亲,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里有本书,书上写的话,我现在只记得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知儿莫若父,父亲解梦说:“‘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


要当“词女之夫”,看来只有李清照了,于是登门提亲,促成好事一桩。



夫妻二人皆爱金石字画,赵明诚常去大相国寺搜寻珍宝,一旦看到好物件,就毫不犹豫脱下衣服抵押,回到家李清照也从不埋怨,两人摩挲观赏,赌书泼茶,好似神仙眷侣。


1103年,赵明诚走上仕途,时常外出,很久不归家,李清照这时的词就由闺中之乐转成思念丈夫的柔情。


赵明诚收到《醉花阴》这首词,闭门三日,立誓要写出一首词超过妻子,后来一共写了50首,将李清照的词也夹杂其中,请友人鉴赏。


来人并不知情,留下一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最好。”


后来北宋灭亡,赵明诚身亡,李清照又嫁给张汝州,遭受百般虐待,随后分开。


虽说是婉约派词人代表,但李清照也曾写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个弱女子,经历国破家亡,经历两任婚姻,半生收集古玩金石散失后,能保有这样的襟怀,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NO.7 渴望团圆的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71年,苏轼在杭州任职,由于与王安石变法的主张不合,回京无望,升迁无门,干脆自请到密州出任太守。


彼时,弟弟苏辙正在齐州,这样两人也能挨得近点。


苏轼初来乍到,没得及找弟弟叙旧,就遭遇了蝗灾,当时官吏愚昧之至,不但不治理,还宣扬“蝗不为灾”,甚至有人说“蝗虫可为民除草”。


而苏轼所见则是“流殍之余,其命如发”。手下不力,百姓流离,新太守压力颇大。


好在他鼓励百姓灭蝗取卵,以斗升计,多劳多得,取来的卵都能换成相应数量的米,既治蝗,又赈灾,一举两得。


除了当太守,苏轼在密州的两年间写出了几首巅峰之作,后世称之“密州四曲”。



打头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倾城随太守出猎,侧面写出在他的治理下军民情谊之深厚。


悼念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诗酒趁年华”的《望江南·超然台作》还有中秋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在密州期间所作。


仕途不顺,又与爱人生死两隔、亲人异地相顾,纵然苏子达观,也经不起思念的折腾。


 

NO.8 过中秋的我们



虽然隔了成百上千年,但古人与今人的遗憾其实很像。


他们也为吃饱穿暖发愁,也为惶惶不惑的前途担忧,有离家在外的思念,有对爱人、亲人的挂怀。


一句话来说,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天伦之乐远在天边。


有个前段时间流传很广的试验,“A4纸上看人生”,帮我们预览了下余生。


如果人生按照85年来算,每个月代表一个格子,一生下来总共1020格。每过一个月,就涂掉一格。


会发现我们预想的人生还有好多年,量化出来其实少得可怜,忽然间,那些未做的事都变得迫在眉睫。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使父母都60岁了,能够活到85岁,那么,能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还有多少呢。


如果每天见一面,那么还有300个格子,比人生三分之一略长些。


如果每个月见两面,每次一天,结果就迅速减少,只剩20个格子。


一年见一面呢,只剩不到一个格子的见面机会了。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有大把时间去做那些挂怀的事,其实并没有。


心动身不动,时间就这样日复一日地流逝走了,子欲养亲不在的悲剧草草收场,不是我们最初想要的。


席慕蓉在诗里把将做未做的事都比作“遗憾湖”,它们在心里凝固,不随着时间减缓,唯独日复一日观照、拷问。


在生命里,

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犯错。 


那所有应该做而没有做的,

逐日侵蚀沉淀之后,贮满泪水,

就成为遗憾湖。 


今天中秋节,愿各位得偿所愿,少点遗憾。


更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人对联
高考常考的诗句
大美中国(122)古代十大知音
高山流水遇知音,10个人们至今还在传说的知音故事……
关于《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7首诗词排行榜》的分析
对酒当歌 —— 评古代十大酒兴诗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