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房颤总论:一文了解房颤全貌!

  什么是房颤?

正常心跳应该是心房先跳一下,然后电流往下传到心室,心室就跳一下。每分钟70次左右,只是心房先跳然后心室再跳,每一次心房跳动都能传到心室,引起一次心室跳动。

如果心房乱跳了,那就是房颤。心房乱跳后不是每一次都能传到心室,有时候能传下来的,有时候传不下来,所以心室跳动是不齐的,不规律的。脉搏体现的是心室跳动,所以房颤的人脉搏是不齐的。

房颤的诊断非常容易

自己感到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头晕、乏力、胸闷不适、脉搏不齐、失眠多梦、紧张害怕等,这就是房颤。花10块钱做个心电图就更能明确诊断了。也有人没有症状。

房颤有阵发的,有持续的。持续的好查,阵发的要在发作的时候做心电图才能看出来。我们治过的很多阵发房颤,患者在快要发作前自己都有感受。

房颤是怎么发生的?

心跳是心脏的肌肉跳(包括心房和心室),肌肉是被电刺激了才跳,电是心脏的神经放出来的。所以说心脏神经是司令部。

正常情况下,心脏神经在心房的较上边一个叫窦房结的地方开始放电,电流沿着电线(我们叫传导通路,实际就是电线)往下,往心室方向传,传到哪里,哪里的肌 肉就收缩,如果一个人的心率是每分钟60次,也就是一秒钟一次,那么可能电流用三分之一秒把心房传完了,心房就收缩,然后电流传到心房和心室之间(叫房室 结),继续往下,到心室,然后心室被电刺激,收缩。

心脏是肉长的,不是德国生产的精密仪器,当然德国的奔驰也有车门打不开外加发动机漏油的,所以心脏有时候就不那么精密了。有时候,心脏的窦房结放电不是一分钟60-70次了,而是放电100多次!同时,心脏的电线(传导通路)也不是真的电线,而是神经,神经到处都有,很多条,粗细不等,反正不是就只有一根电线,这些神经电线乱了套了,在心房里成了一团乱七八糟的电线,窦房结的放电不能沿着原来那一根往下传了,而是在心房里这一堆电线团中乱转,而又正赶上窦房结也不听话放电变快,这就成了房颤。

当然,电流在这堆乱麻中转几圈,就会有往下传到心室的,心室还会跳,只是不规律了,所以脉搏也就不齐了。

所以,心脏神经乱放电,心房神经从一根电线变成一堆乱麻,电流在这堆乱麻里乱转,转几圈高兴了就往心室传一个,这,就是房颤。

房颤有什么严重后果?

房颤的不良后果就有五个:

  1. 难受:心慌、气短、胸闷、胸疼、头晕、乏力、失眠、导致心理压力,紧张、害怕恐惧等等(也有不难受的);
  2. 心衰:心脏功能下降,舒张功能降低,心缓心衰,也就是心脏干活没劲了,所以人的运动也就没劲了;
  3. 卒中:房颤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栓塞,血栓不知道哪天掉下来,随血管全身流动,堵到哪里,哪里就出问题。最容易堵到脑血管形成脑血栓,半身不遂;
  4. 缺血:如果同时有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房颤会加重心肌缺血;
  5. 猝死:房颤属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猝死率一般都会比普通人群高5-6倍,这还不算吃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长期服用抗心律药物除了会促心率外也会增加猝死率;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当然这些就够严重的了。

曾有山东潍坊一42岁房颤患者咨询,说三甲医院(公立的)的心内科主任说他必须做射频消融手术,不然只能活5年,他快吓死了,问我们是不是只能活5年?什么说那是瞎扯!所以啊,哪都有胡说八道的。

房颤是怎么引起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心脏神经乱放电,心房神经从一根电线变成一堆乱麻”呢?

1、有的找不到明显的其他病,就是颤,这叫“特发性房颤”。

不要在意他特不特,西医把所有找不到明显原因的都叫特发性。其实也不是一点儿原因没有,根据北京行善堂的研究,所有影响心脏神经的事儿都是原因,比如:喝浓茶、大量喝酒、喝咖啡,生气,太高兴(有打麻将自摸一条龙高兴的房颤了的,真事!亲自碰到的病人!),总之,喜怒忧思悲恐惊都有影响。

有些老年人,心脏用了60-70年了,偶尔电线短路乱一下也可以理解。

有些中年人,工作压力大,电路出点问题也可以理解。

2、有的房颤是其他病造成的。

比如风心病:风心病的人心脏瓣膜有损害,心房变大,大家不要忘了,心脏的神经、血管、肌肉他是一家子啊,神经负责放电,放电心脏才跳,心脏跳血管里的血才流,才能给人的各个器官供应血液营养,神经再牛也要靠血管里的血提供营养!所以风心病的时候心脏的心肌也有问题,瓣膜也有问题,心房也变大,神经司令部也饿的犯迷糊了,神经电路也被牵拉变形了,绝缘层也不管事了,所以就房颤了。

比如甲亢:人身上的每个部件都是互相连着的,都是有用的,都是互相影响的,所以中医讲究“整体论治”啊。甲亢的人爱生气,爱出汗,拉肚子,消瘦,心跳快, 突眼……还有,容易房颤。不要问甲亢为什么引起房颤这个问题了,都连着,你分开来思考就治不好病了,甲亢还引起突眼呢?为什么?实际上,你听到的解释大多数也是不对的。西医的认识都在局部探索,中医的认识都在宏观把握,人不是机器,机器再复杂只要下功夫就能搞明白,人不是。

房颤的发展过程

根据我们的研究,房颤的发展过程是:偶发房早 → 频发房早 → 短阵房速 → 房扑 → 阵发房颤 → 持续房颤。

其中,因为偶发房早好多人自己感觉不出来,所以可能一发现就是频发房早;房扑因为比较有规律,也不容易被患者发现,如果患者自己没有感到难受就不会去做检查,也就不知道有房扑,也有患者没有房扑,从频发房早直接蹦到阵发房颤的;阵发房颤一开始都是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然后逐渐越来越多,越来越长,到最后连起来成为持续房颤。

绝大部分都是这个规律,都是逐渐发展,越来越严重,很少碰到突然一次加重的(突发恶性严重刺激除外),也几乎碰不到不治自己好了的。也有大约不到5%的房颤一开始加重,加重到一定程度后也不加重了,也不太难受了,做心电图检查显示是房颤,但心室率也不快,这是对房颤耐受了,心脏里的心电话语权完全被叛军统治,而且都服气了。

频发房早一定要治,不治的话几乎都在几年内变成房颤,到底几年呢?根据我们的观察,大概是1-4年,基本都是2-3年。

房颤的治疗  先说西医

房颤有几个危害,西医治疗就有几个原则。

一、药物控制心室率:

房颤有症状的、难受的,心慌主要(不是全部)是心跳快造成的,所以要控制心跳,控制心室的跳动。同时,心室跳的太快了不光难受,心脏功能也不行,60次的心率是散步,100次的心率是跑步,你不能让心脏一直在跑步。

所以,控制心室率是一个重要原则。

首先是吃药,倍他乐克,有效,无效就加量。但这药有两个问题:一是你不能停药,停药就会反跳,更严重,如果要停,也要缓慢的减量,不然受不了;另一个是不良反应,比如影响性功能,年轻男吃多了还是挺痛苦的。关于西药的问题,我们单独用一篇文章来详细说明:治疗房颤的西药中药大扫描

另一个方法非常容易理解,但也很笨(大多数人一看就懂的方法往往都是笨办法),就是把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 路完全切断,让心房的电一点也传不下来(心室自己是不会放电的,所以也就不会跳),然后单独给心室安一个起搏器,用起搏器放电刺激心室跳动。一个起搏器要 6-7万,天天时时每一秒都放电,电池也就是用个5-6年,没电了重新换新的,而且房室结彻底打断了,永远没有可能变好了。

二、抗凝药物防血栓:

防止形成血栓的治疗,主要是抗凝,有的还切除左心耳。

关于抗凝,西医经验比较多,当然观点也在变,原来见到持续房颤就抗凝,现在主张评估形成血栓的可能性,有些房颤评估的形成血栓的可能性略小,就不抗凝,为什么又主张能不抗的就不抗呢?因为人是活的吗,抗凝药是让血凝不住,所以不形成血栓,同时容易出血,所以血栓没形成,没得脑血栓,但是得了脑出血了,都是半身不遂,还不如血栓好办呢。所以,患者千万不要,千千万万不要,认为治疗是绝对的,要辩证的看问题啊。

至于切除左心耳,是因为左心耳那个地方是较容易形成血栓的,所以西医就直接切了,切了以后别的不容易形成血栓的地方到底长不长血栓,长的几率有多大,长了以后掉下来的机会有多大(不掉下来就没事),手术风险有多大,花的钱受的罪结合年龄,到底值不值?

抗凝的这些问题,我们行善堂没有非常有底气的经验,所以不给患者明确的建议,仅在治疗时告诉患者我们的观点,总体上患者自己拿主意,并要多听从大医院的安排。

三、射频手术治房颤:

接下来就是治房颤了,各种射频消融手术,原理都一样,就是“把那团乱麻剪断,不让电流在里面转个不停!”

有内科导管射频消融,有外科胸壁打眼儿微创射频消融,有开胸直视射频消融手术,别管叫什么了,反正都是把心房的电路烧断(电烧、冷冻、切割等),想让电流别乱转。

目前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碰到手潮儿的医生就会更差些。还有心包填塞和肺静脉狭窄的风险。费用不算少,行善堂碰到很多射频失败的患者,说北京大医院做一次基本上接近10万,天津大约是9万,自费4-5万不等,这比网上公开宣传的要多一些,网上说的很多是手术费,我们说的是包含住院、手术、耗材等为了射一次频花的总体费用。

在2015年6月6日,中国房颤日的会议上,胡大一教授表示不赞成老年人过于积极地接受射频消融,胡大一教授是北京行善堂中医创始人马宝琳的研究生导师。

胡老师在中国房颤日见面会上

古代中医治房颤

房颤不是个新病,古代就有,古代不叫房颤,叫“脉结代”,就是脉搏不齐,属于“心悸、怔忡、脉结代”的范畴,也就是“心慌、心里乱跳不踏实、外加脉搏不齐”,有很多名医治这个病,也有很多经验。

但是有一条,因为古代不叫房颤。所以,研究的时候对不上号,想从浩如烟海的中医书中找到治疗房颤的办法,不是一翻书就能查到,而是慢慢品、慢慢琢磨、慢慢领悟。

行善堂怎么治房颤?

北京行善堂对于房颤的发病原理、治疗目标、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都是创始人马宝琳用了接近20年的时间自己研究的,和目前几乎所有大医院都不一样,包括国外的有名医院。所以,您在别的地方没听说很正常。

马宝琳的研究也不是从石头缝里凭空蹦出来的。

2001年1月4号马宝琳研究生论文答辩前与导师胡大一在教室外合影

2016年3月1号胡大一教授为马宝琳新书题词

马宝琳从1990年就研究神经和经络的关系,研究中西医结合,1998年考取我国心脏病专家胡大一教授的研究生,进入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从事临床工作,当时就会做射频、做起搏器、做支架,并且从那时起就在胡大一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研究中西医结合的心脏病治疗,这么多年一直持续研究,一直在治疗。

以下都是独家观点:

  • 房颤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心脏神经乱放电,心房神经从一根电线变成一堆乱麻,电流在这堆乱麻里乱转”。
  • 人体有五脏六腑、有神经、有经络,五脏六腑都是互相连着的,不是孤立的,房颤是心脏病,但心脏是全身的一部分,所以治房颤的时候既要直接针对房颤本身,也要针对五脏六腑。很多房颤伴随着失眠、多梦、打嗝、腹胀、恐惧、爱生气等多种表现,这就是五脏六腑都不协调了,这些不协调导致了心脏神经乱套,表现为房颤。
  • 治房颤既要直接针对房颤本身,治疗心脏的神经乱套,又要治疗经络(经络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又要协调五脏六腑。五脏六腑是发病的土壤。
  • 射频只是把神经打断一些,不打断的地方还是乱的,并且不解决为什么乱的问题,不解决产生乱的土壤也就是五脏六腑不协调的问题。

行善堂的治疗手段重点包括:生物针和中药

生物针重点解决心脏神经乱套的问题,捎带解决经络的问题;中药重点解决五脏六腑的问题,也捎带解决经络的问题。

这个治疗是不但治房颤,还治产生房颤的基础,所以结果是逐渐进步,治一次就好一些,患者本人能明确的感受出来,病情逐渐变好,虽然不快(有很小一部分约10%的一次就不颤的),但比较巩固,基本上好了不复发。而且不开刀不手术不麻醉不用住院,比较方便。

疗程是6次,每月来一次,来之前要预约,预约后可直接买往返票,当天就可回家。

我们给房颤定的治疗目标有4个:

  • 一是不难受,从一看就是个“病人”变成看起来是个“好人”;
  • 二是心室率不快,停了倍他乐克、心律平等西药仍然不快;
  • 三是彻底不颤;
  • 四是减少出现血栓、猝死等可能性。

治疗效果

上面说的第一二三个目标总体管事的在90%多,其中不难受和心室率不快在96%以上,不颤的60%多一点儿。这是指的一个疗程6次治疗的结果。其中不难受和心室率不快见好比较快,有的一次见好,有的两次见好,当然也有三次以后才见好的。

不颤的问题,有大约10%的一次就不颤或者基本不颤,基本不颤的意思是患者自己觉得有一下或者1-2秒针好像是颤或者想颤但又没颤起来的那种感觉。有不到40%的治疗6次后还颤。中间有2次不颤的,有3次不颤的,也有4-5次不颤的,和每个人的年龄、体质、发病年头长短都有关系。

然后说说第四个目标也就是减少出现血栓、猝死等可能性的问题。刚才说了,经过6次治疗后总体管事的在90%多,在96%以上,但有将近40%的还颤,这些还颤的是个什么情况呢?

虽然还颤,但只是做心电图发现是颤,自己感觉和好人一样,原来的头晕、胸闷、心慌、做梦、打嗝、腹胀等等若干难受全好了或者基本好了,倍他乐克、心律平、胺碘酮全停了,平时心室率70左右,而且心室率比较整齐,房颤的心电图心室率是不齐的,大多数一会快一会慢,很不齐,不齐了心脏里的血就会有漩涡,就像开车一会急踩油门一会急刹车一样,坐在车上肯定不舒服,心脏里的血有漩涡就容易形成血栓,另外,通过我们的治疗,患者感到全身舒服了,很多伴随的高血压也降下来了,有的血脂也比原来低了,感到全身顺溜通畅了,这样从逻辑上推断应该不容易形成血栓。这方面没法拿出证据,但逻辑上是这样。

另外,根据我们大量的观察,房颤不治都会越来越重,上述还颤的最起码不加重了,而且全身情况变好了,只是颤没彻底解决。

在6次还颤的患者中,有相当部分是治疗到10多次以后才不颤的,整个过程中是总体趋势上一次一次变好,但中间有波动。

每年我们会碰到2-3位完全不管事的,治疗后完全没有反应。因为有些房颤是从第3次治疗后改善才逐渐明显,而这几位完全没管事的有的是治疗2次没改善就不治了,所以现在不知道他再多治几次是否会有改善。

关于疗效的问题,请大家记住:

  • 第一,行善堂希望患者快点儿好,如果我们能让患者一次好,绝对不会故意拖成3次,如果都一次就好的话,医生更自豪、患者更高兴、行善堂更牛,这是基本常识。
  • 第二,事实上咱行善堂不是神仙,患者病情也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总有好的慢的,不要看到同时来治的有的1-2次好了就着急,着急上火是不利于治疗的。
  • 第三,行善堂一直是、肯定是尽心尽力、全心全意努力让患者快点儿好的,实在达不到的,大家要认了,不要委屈。

射频失败后的房颤能不能治?

能治!在我们治疗过的房颤患者中,射频失败的占到30%多,最多的做过4次射频。

射频失败不影响我们的疗效。

效果慢的

不是效果差,而是慢,需要多治几次的。

  • 持续房颤、没有症状、心室率不快,不做心电图不知道有房颤的,这是由于身体适应了房颤这种状态,理论上比到处难受、心室率快的见好慢,另外,我们评价治疗效果就是难不难受、心室率快不快、颤不颤,而这类患者没治的时候就不难受、不快,所以只能等着不颤,看不出一次比一次见好的过程来,只能等着某一次突然不颤了、好了,在此之前什么都看不出来,这类没有症状心室率不快的大约占到不到5%,如果来行善堂治疗,要先明白这个道理。只能等质变,中间看不出量变。
  • 体质非常虚弱,体质极差。比如极度阳虚、浑身没劲、三伏天冷入骨髓等。这些人自己基本都知道是体质差。这个差和有些房颤症状多不一样,大多数人症状多、很难受,但体质不这么差。

不治的

注意:以下涉及病名的,必须是正规三甲医院明确诊断,一字不错,就是这么写的,口头传的不算。要一字不错的和下边一模一样。

  • 急性心肌梗死刚出院三个月(这要去大医院);
  • 射频刚做完不足1个月(还处于不稳定期,满1个月后再来);
  • 扩张型心肌病(简称:扩张心。要一字不错!彩超说心脏大、心房大的不算);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彩超说心肌有点儿肥厚不算);
  • 尖端扭转室速;
  • 室速(明确的是有过“室速”,必须是这两个字,请去大医院);
  • 有过室颤历史(被电击除颤过);
  • 风湿性心脏病(嘴唇紫、脸蛋儿红、腿肿,明确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的;只是说“有点儿风湿的”不算);
  • 先天性心脏病(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法四-法乐氏四联症,即使治疗过也不治。房缺的可以来看看);
  • 肺栓塞;
  • 癫痫病;
  • 严重心衰;
  • 癌症(是癌症都不治);
  • 有过脑出血,脑梗塞的不治(偏瘫,行动不便、言语不清、脑子迷糊);
  • 严重糖尿病不治(如双脚溃烂、糖尿病已经导致尿毒症);
  • 心包炎;
  • 心肌炎急性期(过了急性期的可以治);
  • 其他还有一些不治的情况,比如年龄很大、活动不便等,具体可打行善堂的电话咨询。

再次声明:以上必须是一模一样、一字不错的这几个字,和大医院住院诊断的一模一样、一字不错,书面的。很多人把“心肌炎”说成“心肌病”,把“心肌缺血”说成“有点儿心梗”,把“心肌肥厚”说成“肥厚型心肌病”,一字之差,差别十万八千里。而很多正规大医院也愿意把病往重了说,随便说,随口说,很容易引起恐慌和误解,很容易耽误实际治疗。

本文到此结束,这是一篇总论,虽然该说的都说了,但是不详细,太详细了就太长了,我们分开单独的文章来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主治疾病 > 心房颤动
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连载(7)房颤是怎么回事?
房颤知识:
除了华法林 房颤患者还能选什么药
年龄53岁,持续性房颤,左右心室增大,为什么不能做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