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法律有“冷漠罪”:抓罪犯行人不帮忙将获罪

古代法律有“冷漠罪”:抓罪犯行人不帮忙将获罪


0人参与 0条评论

核心提示:现今法律,无法将这些冷漠的旁观者绳之以法,人们只能在道义上对他们进行谴责。但在唐代,这些冷漠的旁观者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唐律疏议》资料图)

弘善抑恶、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然而自古至今,也有一些人,面对邪恶势力及危害社会安全的现象,无动于衷,或缩手缩脚,如今更是屡见不鲜。现今法律,无法将这些冷漠的旁观者绳之以法,人们只能在道义上对他们进行谴责。但在唐代,这些冷漠的旁观者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唐律疏议·贼盗律》规定:发生强盗及杀人案件时,被害之家及邻舍,“同伍”(五户为一伍)及“比伍”(邻近的五户)都必须立即向官府报告,“当告而不告,一日杖六十”。若是盗窃罪,则比照这一刑罚,减刑二等。当罪犯劫持人质时,“部司及邻伍知见,避质不格者,徒二年”。意思是说:当看见有犯罪分子劫持人质时,“警察”及邻居不冲上前去搏斗捉拿犯罪嫌疑人者,判刑两年。

《唐律疏议·捕亡律》规定:“公安人员”在道路上追捕罪犯,当追捕者因势单力薄而无法制服擒拿罪犯,因而求助于道路上的行人时,“其行人力能助之而不助者,杖八十”。邻居之间也有挺身而出抓捕犯罪分子的义务,“诸邻里被强盗及杀人,告而不救助者,杖一百;闻而不救助者,减一等。力势不能赴救者,速告随近官司,若不告者,亦以不救助论”。

如果看见发生火灾,却不报告不扑救,也要治罪。《唐律疏议·杂律》载:“诸见火起,应告不告,应救不救,减失火罪二等。”其刑罚比照失火罪减二等执行。假如说失火罪徒刑二年,那么发现火灾不报告或不扑救者则要判一年徒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曾有冷漠罪:发现火灾不报告、不扑救也要被治罪
失火罪取保候审申请书范文
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是什么意思,不用坐牢了吗?
江西奉新故意撞人案罪犯胡家兵今被枪决,撞学生致4死18伤
《天道》:如果是旁观者都能看出来的意思,那就没意思了
司机一时冲动,故意碾压碰瓷者,法律将如何判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