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州一村民:2000年挖到地下1米就出现带油水|污水|排污

兰州一村民:2000年挖到地下1米就出现带油水


来源:东方早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3日,西固区,施工队挖开被污染的自流沟,背后为该区域化工厂的输油管道。早报见习记者丁毅图

原标题:“石化摇篮”的环境困局:兰州石化油污总干管近2/3已弃用

兰州自来水苯超标

连日来,早报记者走在西固区街道上,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尘土较大,空气中弥漫异味。采访一天下来,头发便如毡片一般。桃园社区贾家堡、牟家堡紧邻兰州石化厂区,多位村民向早报记者反映,白天还能好点,到了夜里,石化厂经常排放废气,“气味难闻得很,门窗都不敢开。”

而看不见、闻不到的污染,已然深藏于土壤和地下水中。

早报记者王健 徐其勇 发自兰州

兰州,又名金城,意寓“言城之坚,如金铸成。”但在近日,这座“固若金汤”的城市,却因输水管线4号自流沟而危如累卵。

携带苯的地下水,潜伏多年后,侵入了“年近六旬”的4号自流沟,导致兰州城区唯一的供水企业水质污染。这个位于兰州西固区的威立雅水务公司,承担着兰州城区90%左右的生活饮用水供应任务。

苯,无色、透明,有毒,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其可导致白血病。因此,自来水中苯含量严重超标的消息传出后,兰州全城陷入惶恐之中。

在兰州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张明泉看来,此次水污染事件,是存在多年的环境污染的极端表现。而据兰州官方通报,造成水污染事件的元凶,可追溯至1987年——原兰化公司发生事故,34吨渣油渗入地下。

此次事故发生地位于兰州西固区,该区是甘肃省和兰州市的核心工业区、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有“西部石化明珠”“石化工业摇篮”之称,其炼油、橡胶、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居西部首位。

但同时,占据西固区GDP总量半壁江山的石化产业,亦威胁着兰州的公共环境安全。除了在日常生产中排放含有硫化氢、烃类、苯类污染物的废气废水外,这些石化企业还屡屡发生事故。仅以兰州石化为例,在过去的近十年里,其至少发生过6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事故中外泄的有毒有害物质,或散布于空气,或渗入地下。张明泉告诉早报记者:“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一旦形成,其影响将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而在地下的隐秘空间,则存在着供水、排污、工业、燃气、电力等各类管网。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称,这些管网最早的铺设于上世纪50年代,一定程度上存在老化破损的情况。

据兰州当地媒体报道,在2011年3月20日至7月18日间,仅安宁东、西路便发生自来水爆管28起,除了市政施工挖断管网外,自来水管老化破损也是爆管原因之一。

如此一来,被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便有可能入侵管网污染饮用水。此次水污染事件,便是一个例证。

威立雅水务公司宣传部长表示,(污油)长时间(对自流沟)的浸泡,突破了临界值。据该水务公司人士介绍,这条自流沟系1955年安装,为水泥材质,将近60年时间从未更换过。而这条自流沟,也只是众多地下管网中的一条。

近日,早报记者前往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城建局、环保局等部门,试图了解兰州市地下管网种类及分布、老化破损管网占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等情况,但上述各部门负责外宣的人士给出的答复均为,相关处室人员不在,无法作答。

但目前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埋在兰州城下半个多世纪,在2004年就被认定超过了使用极限的兰州石化油污总干管,因与正在建设的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冲突,部分已被拆除。

“双面”石化城

兰州,是中国西北的重工业中心。而西固区,则是甘肃省和兰州市的核心工业区。该区工业经济总量占兰州市工业经济总量的近2/5、甘肃省的近1/10。占据西固区GDP半壁江山的,则是石化产业,其GDP占比达到了47.4%。

据西固区政府官网介绍,西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素以‘西部石化明珠’‘石化工业摇篮’闻名遐迩”。始建于“一五”期间,享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便位于西固。

石油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三大板块”是西固工业体系的支柱。该区炼油、合成树脂、橡胶、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居西部首位,而涩宁兰、兰成渝、兰郑长等输油输气管道亦从西固经过。

但光鲜的产业规模背后,却是严峻的环境形势。西固区“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如是描述:高排放、高耗能和资源消耗型产品比重较大……生态环境建设和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还很艰巨。

毫无疑问,造成环境恶化的元凶之一,便是区域内众多的石化企业。除了在日常生产中排放含有硫化氢、烃类、苯类污染物的废气废水外,这些石化企业还屡屡发生事故。仅以兰州石化为例,在过去的近十年里,其至少发生过6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2006年5月,环保部以“环函[2006]176号”文件,通报了国内20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结果。其中,存在问题最多的,便是中国石油兰州化学工业公司7万吨/年苯胺生产装置。

上述文件显示,其主要存在问题为装置区的初期雨水、地面冲洗水收集和处理存在问题,消防水收集处理系统不完善,排水口较多且规范不够等六项。

当时有媒体形容这些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就有可能出现第二个“松花江污染事件”。解决的办法是修一个大型缓冲池,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含有毒性的消防水就可以暂时存在缓冲池,防止直接流入黄河。

但事实上,在环保部2006年通报上述问题时,污染已然形成多年,并在8年后成为此次水污染事故的元凶之一。兰州官方日前通报事故原因时称,2002年4月3日,原兰化公司原油蒸馏车间泵B-113出口开裂着火,泄漏的渣油和救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消防水渗入地下,是造成此次水污染的原因之一。

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员王金生称,因为此地土壤中渗入的油污没有得到清理,最终溶化了自流水沟的伸缩缝填缝材料,污染了自来水,最终酿成自来水苯污染事故。

而连日来,早报记者走在西固区街道上,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尘土较大,空气中弥漫异味。采访一天下来,头发便如毡片一般。桃园社区贾家堡、牟家堡紧邻兰州石化厂区,多位村民向早报记者反映,白天还能好点,到了夜里,石化厂经常排放废气,“气味难闻得很,门窗都不敢开。”

而看不见、闻不到的污染,已然深藏于土壤和地下水中。

被污染的水和土

此次自来水被污染的地方,位于兰州石化厂外。近年来,此地曾多次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此地的土壤并未完全得到治理。

近日,早报记者在位于西固区的威立雅水务公司周边走访发现,这里工厂企业与居民区混杂并存,并无明显的功能区域分隔。有媒体报道称,这一带与化工有关的公司,大大小小就有200多家。

张明泉告诉早报记者:“只要是化工企业长期存在,不可避免地都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张明泉的这一观点,在西固区便可找到佐证。

据环保部环函[2006]176号文件显示,2006年,位于西固区的兰州石化2.4万吨/年苯胺装置、2.7万吨/年硝基苯装置已停产,但需拆除,并根据监测评价结果制订污染消除与土壤修复方案,组织实施。

中国环境修复网的一份资料介绍了上述土壤修复项目。该资料称,“由于该地块长年用于石化生产,土壤苯含量严重超标。”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承接了此次修复,并于2008年12月完工,该项目处理污染土壤4080平方米,修复后的地块作为兰州石化物流仓储中心用地。

而兰州大学苗东阳撰写的《某石油化工厂区土壤有机污染评价及污染治理》一文中称,“各种有机污染物均已对土壤造成污染,上层污染严重,尤其是苯污染异常严重,随着深度的加深,污染程度逐渐降低,至2米深处土壤未受污染。”

虽然该论文并未直接点名,但论文中透露出的区位及面积等信息显示,该论文描述对象即为前述兰州石化拆除的苯胺、硝基苯装置。

一位石化行业人士告诉早报记者,石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很常见,泄漏的化学物质或工业废水,难免会污染企业周边的土壤及地下水,继而造成苯等化学物质含量超标。

兰州官方通报称,造成此次水污染事故的元凶是自流沟周边地下含油污水,而含油污水形成原因为,原兰化公司原油蒸馏车间曾在1987年和2002年发生两次事故,大量渣油跑料和消防水渗入地下造成污染。

从4月11日下午3时开始,事故处置组在被污染的4号自流沟两侧开挖了26个探坑,对坑内含油污水进行采样,从坑内发现大量含油污水,仅从11日的12个深坑内就累计抽排含油污水约800吨。

但这仅是在此次水污染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张明泉告诉早报记者:“兰州的地下水大范围被污染了。”不过,他补充道,很多城市的地下水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污染。

张明泉介绍,兰州最早的水源地在“三滩”:马滩、银门滩、翟家大滩,抽的是地下水,三滩水源从解放初用到2000年左右。“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大概还有二十眼井在供水,后来地下水被污染了,就不用了。污染物主要是油污、苯、氨氮等。”

也就是在2000-2002年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全国地下水资源进行了摸底评价,并绘制了《中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图》,以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为依据,将地下水污染程度分为污染严重、污染中等和污染较轻三级。调查结果表明,兰州、西安等城市污染较重。而环保部2013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中,水质呈较差或极差级的监测点占总数的57.3%。

张明泉说,造成兰州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则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和下渗,以及石化企业化学品的泄漏。

近日,早报记者在4号自流沟附近的贾家堡村采访时,一位村民反映称,他家在2000年盖房的时候,地基挖到1米深便渗出了地下水,上面就浮着一层油。

昨日,兰州市政府承诺,针对周边地下遗留的渣油隐患问题,将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勘查论证,制定和实施封闭根治和恢复生态的方案。

兰州自来水危机事件发生后,有人质疑关系整个兰州城市400万市民的饮水生存大计为何由外资企业掌控,而且没有第二水源。

昨天,兰州市政府回应称,法国威立雅水务集团是2006年引进的外资合作项目,“合资后确实存在监管不够到位的问题,也暴露出城市管理上的一些薄弱环节”,兰州市政府同时表示,“将深刻吸取教训,完善体制机制,依法依规加强监管,坚决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目前,兰州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第二水源的省会城市。兰州市政府表示,一直在谋划第二水源,去年已经启动了从刘家峡水库引水的第二水源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原计划今年3月份开工,但因为投资方的原因,没有如期实施。甘肃省委、省政府对此也非常重视,兰州将尽快开工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安全供水问题。

脆弱的地下管网

在分析造成此次水污染的原因时,威立雅水务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污油)长时间(对自流沟)的浸泡,突破了临界值,进而造成污染。据悉,这条自流沟系1955年安装,为水泥材质,将近60年时间从未更换过。

而地下管网的老化破损,是存在于很多城市的共同隐患。但对于地处黄河河谷中的兰州来说,其地下空间和地面一样狭窄逼仄。给排水、燃气、热力等各类管网纵横交错,更为拥挤。此外,对于从解放以来就以石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兰州来说,埋藏在其地下的,还有数目众多的各类石油化工管道。

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外宣负责人称,这些管网最早的铺设于上世纪50年代,一定程度上存在老化破损的情况。而城建局一位处室负责人则告诉早报记者,爆管现象时常发生。据兰州当地媒体报道,在2011年3月20日至7月18日间,仅安宁东、西路便发生自来水爆管28起,除了市政施工挖断管网外,自来水管老化破损也是爆管原因之一。

爆管导致停水或路面塌陷,只是人们可以切实感受到的危害。而诸如4号自流沟等供水管网,其长期被遭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所包裹侵蚀。如果有老化破损现象,土壤及地下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将通过管道,进入数百万市民家中。

2006年9月,兰州市政府办公厅曾发文,要求有关部门,对城区地下管网进行全面普查以便弄清城市地下管网现状,力争到2008年底全面掌握和摸清地下管网分布情况,建立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实现对地下管网全方位动态信息化管理。

14日,早报记者前往兰州市城建档案馆,试图查阅上述普查结果,但该馆工作人员表示,馆里没有这些档案。随后,记者又来到负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和综合管理的市政规划管理处,该处外宣负责人表示,他们只掌握着雨水和污水管道情况,热力、工业、燃气等管道由各自主管部门分别负责。

在上述负责人的“指点”下,记者又前往负责全市城市供水、排水、供热、市政等公用事业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兰州市城建局,但城建局外宣负责人也只向记者提供了两组数据:截至2012年底,兰州地下共有供水管道669.54公里,排水管道802.12公里。但该人士并未透露这些管道的铺设年份及老化破损管道占比等情况。

那么,兰州耗时逾两年的地下管网普查成果究竟如何,是否实现了对地下管网全方位动态信息化管理?我们不得而知。

但据当地媒体2012年报道,兰州市各类地下管网加起来总长度3000公里左右。这些管网分布在兰州城区221平方公里的地下,平均每平方公里地下埋有13.6公里管网。

上述报道称,由于各类地下管线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资料存放较乱。这种“各自为战”的做法,使得工程施工单位很难查到所有地下管网的详尽资料,地下管网的频遭破坏也就不足为奇。

油污总干管已弃用16公里

在此次水污染事故发生后,一条由东向西贯穿兰州城区的油污干管,亦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该油污干管属于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全长27公里,1960年投入使用。

这条油污干管是一条横贯兰州市区的大型钢筋混凝干管,主要用来输送西固地区经过处理的化学污水、炼油污水和其他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因年久失修、腐蚀严重,这条干管已发生多次塌陷,被省、市两级环保部门列为兰州市的重大环境安全隐患。

早在3年前的2011年5月,早报就刊发题为《兰州政企博弈七年拆不掉地下“定时炸弹”》的报道,报道指出兰州石化油污干管超期服役,存在安全隐患,是兰州城下的“定时炸弹”。

报道刊发后,这一问题引发舆论关注。据甘肃电视台报道,2011年6月15日,省委常委、副省长石军召集兰州市政府,省、市环保部门,中石化兰州总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就中石化兰州油污总干管超期服役问题进行研究,石军要求尽快拿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此时,兰州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也已上马,其部分区间与油污干管重合。对此,兰州市政府结合轨道交通工程,彻底排查油污干管的走向、埋深以及当时的质量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其安全状况等级等,制定了相关替代方案。

14日,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办相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由于该排污干管与正在建设的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存在16公里长的重叠,因此需要拆除报废,但“拆除工作由环保和城建部门负责,他们有方案呢,你去他们那问问”。不过,该人士透露:“与地铁线路重合的这16公里管线已经不用了,西固到秀川段的油污干管还在使用,从秀川接了条管道通到黄河里了。”

而据当地媒体2013年9月9日报道称,油污干管替代方案已通过环保部门审查,由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委托兰州市城建部门实施废弃施工,按计划将在当年9月底前完成。

[责任编辑:PN041]

标签:污水 排污 生活污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威立雅承压:兰州水污染谁之过?
兰州举行“坚持绿色环保 推广降解塑料”主题宣传活动
世界水资源状况
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食品安全——自来水
[转载] 兰州石化,功臣缘何变“罪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