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历代鲁王在兖州建祠庙寺观考

明历代鲁王在兖州建祠庙寺观考

杜心广  丁丽琼  李长友 

南宋时期的《三教出兴颂》卷首曰:“原夫三教圣人出行于世,实为天下帝王人物治道之主”。末章曰:“鼎分三足而还一,依斯言也,三教之道尽于是矣。儒、释、道三者并存于世,不可缺一也。天下不可无儒,不可无道,不可无佛,亏一教则损天下一善道也”。(注1)

明朝自开国以来,采取在文化政策上宽松和兼容并蓄的方针,历代皇帝都是儒、释、道并崇,而且尤为重视兖州这个儒家文化发祥圣地的地位。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出生两个月就被封为鲁王。封王后,朱元璋钦派朝廷重臣,代他到曲阜孔庙颁布《明太祖遣祭阙里孔庙文》。同时也代襁褓中的朱檀在兖州舞雩台上,颁布《封建鲁王祭告山川文》。并同时大兴土木重建孔庙和兖州鲁王府以及府县署官府建筑。

明洪武十八年(1385),朱檀就藩兖州鲁王府,从此兖州废州设府辖四州二十三县,开启了明王朝时期兖州府的繁荣昌盛时代。

武定侯郭英在扩建兖州府城,建鲁王府时,根据金陵都城的建筑规划特点,贯穿封建礼制思想,重新设计了兖州府城的规划布局。在城中心中轴线的位置上建鲁王府,中轴线两侧按左祠庙、寺观,右府县官府衙署格式布置设计,象征人神共治的理念。而且无论是祠庙、寺观,还是官府衙署都分府、县两级,分别建设和管理。兖州府所在地的滋阳县城里陆续建起了“东兖道”、“兖州知府”、“仪卫司”等府衙门和“滋阳县署”县署衙门、府文庙、府学和县文庙、县学。在释道建筑方面,除了原有的城东部的兴隆寺、天仙庙、万寿观之外,又形成了一个大建儒、释、道三教祠庙、寺观的高潮。先后建起了府县两级的城隍庙,历代鲁王们陆续建起了天仙庙、天仙行宫、府关帝庙、三官庙、诸天寺等祠庙、寺观建筑,这些建筑并不断重修和扩建。在兖州城乡形成了“抬头见牌坊,处处有庙宇”的特殊景观,兖州城一度被称之为“庙城”。当年大多数人都是“人人有信仰观念,个个怀敬畏之心”。宗教信仰成为明朝治理天下的政策之一。兖州府、鲁王府建的祠庙、寺观都由鲁王主祭,府县官员陪祀。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版《兖州府志》祠庙志中属兖州府的有18处,属滋阳县的有4处。寺观志中滋阳县18处。属鲁王府和鲁王建设的众多祠庙、寺观中,规模最大,历史悠久的当属建在城东的天仙庙、天仙行宫和兖州府关帝庙,又称为息马地关帝庙。

一、天仙行宫和天仙庙牌楼

原兖州城东北的天仙行宫,亦称为天仙庙、娘娘庙,为明朝鼎盛时期鲁王命王府的工匠所建。

根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十八年(1385)朱元璋15岁的第十个儿子朱檀作为首任鲁王。鲁王就藩兖州前,朱元璋将开国元勋信国公汤和之女与其第十子完婚,封为鲁王妃。

据《明史》卷一一六《诸王传》记:“鲁荒王檀,太祖第十子,洪武三年生,生两月而封。十八年就藩兖州。好文礼士,善诗歌。饵金石药毒发伤目,帝恶之。二十二年薨,谥曰荒。子靖王肇辉,甫弥月,母妃汤,信国公和女。抚育教诲有度……。”

该传中所说的母妃汤,即明朝开国元勋,信国公汤和之次女,而不是出身平民,朱肇辉的生母鲁王妃戈氏。这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鲁王妃汤氏以超人的智慧和胆识撑起危局,既要与王府的官员们处理内外政务,又要抚养教育幼子成才,至肇辉14岁袭封第二代鲁王。

这一时期正逢明王朝的永乐盛世,朱肇辉在母亲和王妃的辅助下,承先启后,励精图治,政绩卓然,很得成祖皇帝的赏识,永乐十四年(1416)成祖朱棣赋《敕赐侄鲁王肇辉诗》褒奖鲁王。朝廷调拨金银让他扩建王府。鲁王把这一切视为是上苍派泰山碧霞元君来保佑他,而鲁王又是大孝之人,时常感念母亲的养育之恩和王妃的辅佐之功。所以他仿效祖父朱元璋以孝治天下,要在王府以东建一座很大的娘娘庙来供奉她们。这就是天仙庙村老人讲述的天仙庙碧霞行宫大殿里,供奉着碧霞元君和母妃汤氏及靖王妃的缘由。

整个天仙庙行宫占地约12亩,分为天仙牌楼、庙门楼、九间碧霞行宫大殿、正殿后面为藏书楼、五间殿,内有关帝殿、三皇殿,还有火神庙、土地庙、东西廊坊、道院、跨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天仙庙古建筑群。天仙庙素以牌楼的精致、庙门楼的高大、正殿的宏伟和一年一度的骡马大庙会而著称,天仙庙为当年兖州府辖内最大的庙宇。当年,从兖州城东关的神桥至天仙行宫有五里石板神道,神桥和神路街因位于神道之上而得名。

高大宏伟的天仙庙牌楼,坐北朝南建立在天仙庙村丁字路口中央,由砖石砌成的高台上。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15米,高约10米,占地约300平方米,为全木石基础结构建筑。从路面上牌楼有五步石阶。朱红色的牌楼主柱粗大雄厚,直径约1.5米,主柱和侧柱下各有精雕的1米多高的石鼓柱础。两主柱前后两侧各有一个巨大的抱鼓石坊脚用铁箍连在一起。

天仙庙牌楼的主体、侧柱和额枋之间搭配均衡匀称,叠梁重架彼此章制,浑然一体。牌楼为六柱、三间、二楼式、歇山顶,是用金丝楠木等珍贵木料建造而成。斗拱飞檐、递进起翘、势若飞鸿。那脊背上坊面上的琉璃瓦和螭吻,狮驮宝鼎等各种走兽金碧辉煌、耀眼夺目。正间额枋间是透雕的木雕二龙戏珠,坊柱与横梁之间的额枋前后,两面都嵌有绘有神话和民间故事的木雕彩绘图案以及龙凤、花鸟等图案,如《二十四孝》图等等。那立柱与横梁之间饰以透雕的雀替,枋檐下的五层出云头状斗拱上,都有鲜艳的勾金沥粉彩绘,远远望去富丽堂皇,甚为壮观。

牌楼正中两面各悬挂着两块匾额,正面上边是蓝地描金的大篆体“东鲁具瞻”四个字;下面是蓝地白字的魏碑体“天仙庙”三个大字,此三字据说为明代礼部尚书王铎所书。背面两块匾额上书“碧霞仙境”,下书“朝山胜槩”(音:概),其中一匾据说为当年某兖州知府所书。四块匾除“天仙庙”三字是刻在坊额上,其他三块均为悬匾。

整座天仙庙牌楼均用明代各种高超的榫卯工艺相扣,偌大的牌楼上没用一根钉,整个牌楼既精美华贵又稳固牢靠。虽经几百年风雨侵蚀和几次中强级地震破坏,仍巍然耸立。

每个翘角飞檐下都悬挂着八角风铃。风起铃声悦耳,为牌楼增添不少灵气,亦为人们起到观测风向的作用。

天仙庙的庙门楼外是八字形影壁墙,门两侧各有一个大石狮子。高大的庙门楼下有三个拱券式门洞,红漆庙门上镶嵌着馒头大的铜钉。庙门楼为城门楼式,宽敞的三间带出厦的绿琉璃瓦门楼。天仙庙二门上有一镏金字大匾上题“固若金汤”四个大字。

九间碧霞行宫大殿又名“金汤阁”与曲阜大成殿相仿,建在宽大的四周围有石栏杆的石板平台之上。正间佛龛里供奉着碧霞元君(即俗称的泰山老奶奶)的镏金铜像,铜像前有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牌位。左右两侧的泥塑金身像,左边的是鲁王的母亲,右边是鲁王的夫人。铜像和塑像的大小如同真人一样,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每个塑像都有木雕的神龛。娘娘像眉清目秀,雍容华贵,形象逼真,貌似天仙,极富端庄之美。庙因此而得名,村因庙而得名,并延续数百年至今没变。天仙庙为明代皇家道教建筑,采用皇家专用的金丝楠木等名贵木料建成。

正殿后面的二层楼内供奉着关帝神像,三皇殿供有伏羲、神农、黄帝三位先祖的神像,各殿都供奉着神采各异的塑像。天仙行宫由道教管理,道长为周围十几个县的道教总管。

天仙行宫的门楼和大殿上都是重梁起架、八砖登顶、五脊六兽,五颜六色的琉璃砖装饰墙面。上有绿琉璃瓦覆顶和脊背上的螭吻。飞檐下的彩绘斗拱,显示着皇家建筑的尊威和华贵。院内有御敕龟趺螭首碑和明清两代各界名人捐款修庙的功德碑。庙内建筑上石雕、砖雕、木雕的造型图案随处可见,做工十分精湛。内墙上布满各种劝人向善的壁画。整个天仙行宫建筑群具有鲜明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

几百年来,在天仙庙村还流传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故事。传说鲁王在修天仙行宫时,他的孝行善举感动了上苍,神灵特地来帮助他,所用的木料都是从庙东的一口古井里冒出来的,一直到庙建完,木料也不往上冒了,一根不少,一根不剩,恰到好处。

据明朝《兖州府志》记载:“鲁王建天仙行宫,香火云集,每年四月十八庙会,数郡毕至,南北商贾多辐辏焉。”

清康熙版《滋阳县志》记:“天仙行宫建在城外东北隅,神路长有五里。四月朔日(农历每月的初一)起,至十八日止南北商贾多幅辏焉”。(注2)

清光绪版《滋阳县志》记:“天仙行宫在城东北里许。明鲁王府建,香火云集,每四月十八(日),远迩毕至。年久失修,倾圮殆尽,历年官绅每拟修葺,因公巨费繁,辄叹中止。光绪十二年,邑侯李兆霖,捐廉筹款,克期兴建,越一年工竣。轮奂均瞻,几复旧制。閤邑绅民为之立石,纪盛德焉”。(注3)

清光绪十二年间,滋阳县县令李兆霖捐廉筹款,请能工巧匠,修复因年久失修、工序繁重的天仙庙建筑,历时一年竣工,修旧如旧恢复了天仙庙的盛貌,全县乡绅、民众集资为其立碑树传,歌颂他的盛德。当年,有“神鲁班李兆霖巧修天仙庙”的传说。

近年在天仙庙村出土了一通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立的《重修天仙庙会茶社碑》,碑文记:“郡城东关旧有天仙庙一座,为圣母行宫,每年四月十五日演……”此碑的出土印证了天仙庙村老人们的口述“天仙庙庙会,会期共八天。”明清三部府志、县志中,只有康熙十一年县志记述天仙庙会为一十八天。庙会会期开办的天数不同,与当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关。滋阳县各商户、乡绅们捐资办茶社,免费为前来赶会的人们供应茶水的善举保持了数百年之久。

每年一度的四月十八娘娘庙骡马大会,前后会期八天,庙会上可谓商贾云集,人山人海,买卖兴隆。百里之内,周围十几个县客商都来兖州赶会。庙会上设有骡马牲畜市、农贸物资、生产资料市,一切生产、生活、日用品应有尽有,各种小吃、饭馆一应俱全。庙会上既有打拳卖艺、玩杂技的,也有专设的日夜场戏楼,演出山东梆子等戏曲。

庙会期间也是天仙庙香火最旺盛的时候,众多善男信女年年来此上供进香,求子祈福,祈求避祸消灾,许愿、还愿,岁岁香火不断。庙会延续至上世纪末期后中断。

日伪统治时期,滋阳县知事汉奸金甲一为霸占天仙庙娘娘像内藏的宝物,以将娘娘像移至城内观音堂保护为名,在迁移中,将宝物从像内盗出,这是汉奸金甲一在兖州犯下的又一罪行。

高大的天仙庙牌楼、庙门楼等建筑也是人们纳凉休闲的好去处。每当泗河决堤发水时,这里也成为人们的避难场所。天仙行宫古建筑群,大多都毁于多年的战乱,解放初期只剩下一少部分房屋,被用来办学。

1936年,梁思成的学生建筑学大师刘敦桢先生,与梁思成夫妇在来兖州考察兴隆塔的同时,考察天仙庙牌楼,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从这张照片上依稀可以看到明代天仙庙的宏伟建筑(见图1)。

1953年前后,滋阳县政府文教科孙科长曾多次到天仙庙村考察,设计维修牌楼,终因找不到技艺高超的维修古建筑工匠而放弃维修。

1966年8月底,“破四旧”狂潮席卷兖州,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天仙庙牌楼与范氏牌坊同一天被拉倒。当年的天仙庙村生产大队负责人,将牌楼上拆毁的金丝楠木等珍贵木料,按每户人口数量,锯断按堆分给各户社员们,作以煮饭的烧柴之用。据兖州铁路老干部回忆:当年他们住在天仙庙村附近,每当做饭的时候,天仙庙村上空的炊烟里,飘荡着烧金丝楠木时散发出的一种特别奇异的香味。珍贵的明代文物建筑惨遭如此命运,是兖州历史文化中悲哀的一页。现天仙庙村街道上仍可见其庙柱上的柱础遗留在地面上。

二、息马地关帝庙

原中御桥西府河北的息马地街,是因为明代鲁王梦见蜀将关羽在此息马,遂在此建关帝庙,祭关帝坐骑赤兔马。而后人便将此处称为息马地街。

息马地街中段的关帝庙坐北朝南,占地约五千平方米,石牌坊、庙门、关帝大殿与大拜殿、春秋阁四组建筑全在一条中轴线上,布局严谨、庄严肃穆。大门内有透雕的龙琉璃照壁,院内青砖铺地,殿堂楼阁等建筑130余间。关帝大殿左右为东西辕门,各有一对旗杆高五丈有余,两侧有戏楼。整座息马地关帝庙建筑群都是以绿琉璃瓦覆顶,大门、大拜殿、春秋阁、戏楼、厢房正脊上都有大小不同的螭吻砖雕,戗脊上的人物走兽也都是雕工精细,气势恢宏。钟楼、鼓楼左右相衬,东钟楼上曾有一高约五尺、两千斤重的古方铜钟,还有一金代铁钟。钟上列有捐款的人名和官衔,有铭文九行,落款日期为宋正隆三年十月十一日记。西鼓楼上悬一面大鼓,直径五尺。

关帝庙建成后,鲁王向庙内施玉圭、玉灯、铜炉各一。玉圭为绿玉,上尖下方约25公分长,约10公分宽为古代帝王或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玉器。玉灯为鲁王曾用过的,用和田白玉制成的碗状带盖的油灯,直径约15公分,高约10公分。(注4)

至明朝崇祯年间,邑人苏志宁在此倡议扩建息马地石坊、文昌阁等建筑。建成后,此庙为当年兖州知府祭祀关帝之庙,亦称为府关帝庙和汉寿亭侯祠。因府衙东邻关帝庙,清代以前的府前街,称为“武圣街”。

传说,该庙建设时,曾受我县山西移民的大力赞助,并请来关公故乡的工匠来帮助施工。

庙门前的息马地石坊为四柱三间式,通体雕琢。四柱顶端各刻有一个坐狮,主柱两侧基座上有两只前立后蹲的石狮,两侧柱前后为抱鼓石坊脚。石坊正间额坊上有楷书体“息马地”三个大字,两旁题字一边是“圣神文武”,一边是“亘古一人”。石牌坊有一四方雕花石柱,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八字(见图2)。

进入息马地石坊后的关帝庙门,正中是关帝大殿。关帝大殿又称大拜殿,是关帝庙的建筑中心,为歇山顶、重檐、广殿式建筑。前廊檐下并列一排有大石鼓柱础的廊柱,廊柱和雕花门窗上都以朱红罩漆。大殿里方砖铺地,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殿檐下有精雕细刻的木雕《西游记》、《封神榜》等人物图案,做工精细,形象逼真。殿内四壁上有彩绘的壁画、山水亭台、人物鸟兽、渔樵耕读,动态传神,惟妙惟肖。尤其那左墙壁上彩绘的“十八学子上赢州”巨幅壁画,形象生动,将十八学子分布于陡峭的奇峰怪石之间的蜿蜒山路上,象征着学子们学无止境、勇攀高峰。

关帝大殿里供奉着“汉寿亭侯关云长之神位”的木雕大牌位和关帝塑像。关帝大殿是关帝庙的中心,重檐翘角、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内墙四周有各种彩绘壁画。大殿东为药王殿,西为马王殿,陪殿前有东西廊房。

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六记:

“汉铜钟,在息马地春秋阁,无铭。古铜方鼎,在城西北隅天医庙。有二,各重千斤,一完一缺。道光辛丑(二十一年,1841),迁其完者于息马地关帝庙前,无铭。”金铁钟,在息马地钟楼,(金)正隆三年(1158)十日十一日记,上列官衔,题名九行(注5)。

关帝大殿前是清朝道光辛丑年间,邑人从城西北天医庙移来的一只无铭文,双耳、四足、通体雕有纹饰图案的千斤重的大古铜方鼎。

关帝大殿前一侧有一个高约1.5米直径约30公分的石刻拴马桩,相传为当年关公在此拴过马。

关帝大拜殿两侧的东西廊房马厩内,各有一匹石雕的红马和白马。石马下有石座,如真马一般大小,雕刻精致、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廊房边设有栅栏,既便于观瞻,又起着保护石马的作用。

据樊英民《兖史考略》记:药王庙铜香炉(在城西北隅。据碑,鲁世子病,妃祷于庙,愈后,铸炉以赛。今移息马地。)

铜炉久无香,惨淡对斜阳。

炉边野老坐,犹自话鲁王。

由此可知,鲁恭王所建天医庙亦称为药王庙。庙年久失修后,庙中铜香炉与大铜鼎被人同时移往息马地关帝庙。

息马地汉钟,(鲁王之国,梦关帝于此息马,因建祠并献玉磬、铜钟。磬久失去,此钟尚悬春秋阁)(注6)。

此两段有关息马地珍藏文物的记载,源自清光绪年间的济宁人潘遵鼎的《鲁门杂咏》诗。从中的“鲁王之国”可知应为鲁王朱檀就藩兖州之初,梦关帝于此地息马,朱檀在此建息马地汉寿亭侯祠并献玉磬、铜钟。至清光绪年间玉磬久已失去,铜钟尚悬于春秋阁内。此记再次印证了关帝庙中的春秋阁里悬挂有鲁王献的汉铜钟。

关帝大殿后的春秋阁为庙内最高的二层楼阁砖木结构建筑。歇山重檐,雕梁画栋,斗拱层层叠立玲珑奇秀。春秋阁前,有一四方四足重沿式古代铜鼎和汉铜钟。据说是鲁王建春秋阁时,因有此铜钟而得春秋阁之名。古鼎后面正中有一二米多高的汉白玉经幢,经幢上铭文为正书体,年款为宋天圣七年(1029)(见图3)。

春秋阁一层基础为巨大的条石板,前檐下廊柱都有石鼓柱础承托,廊柱和雕花门窗上都是朱红罩漆。二楼正间宽敞精致的木雕神龛里面,供奉着关帝木雕坐像。关帝红脸、美髯、身穿绿蟒袍甚是威武。该像是关帝夜读春秋像,关公左手托书右手扶髯,左有关平秉烛,右有周仓扶青龙偃月刀侍立两旁。那铁铸的青龙偃月刀足有200多斤重。据传说关帝木雕像设有机关,人一按动膝盖,关帝像就站立起来。春秋阁旁的侧殿内各供奉着一排头上布满螺髻发饰的铜佛坐像。

息马地汉寿亭侯祠,自古就是兖州名胜之一。为历代官员祭祀关帝之公祠。老百姓更是敬仰关帝忠义,并将其神化,认为来此有求必应,以至大旱之年求雨的祭礼也在此举行,求雨时,百姓抬关帝木雕像和关公大刀在城内游行。年年在此祭祀,岁岁香火不断。据传说春秋阁旁原有一千年古槐,树不高而粗,五人合围合不拢,周长约七米多,已朽裂中空,仅靠皮层支撑全树,仍枝繁叶茂。树中大洞内曾有巨蛇,有人看见蛇出洞缠树三圈,而蛇尾仍在树洞中。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孔尚任曾赋诗赞此古槐。

清光绪版《滋阳县志》记:

“息马地庙,在县署西北,内塑关帝像,奇伟如生,与他庙异,相传为关帝真像。今为府县秋祭关帝之公祠。又有文昌阁,苍松数棵,盘曲如龙。清同治六年二月,春秋阁毁于火,经邑人乔溶、房建瓴等人募资重修,至秋工竣如旧制焉”。(注7)

春秋阁前有一古井,是当地的一眼甜水井,几百年以来息马地街上的居民都到井里打水吃。石井圈周围那十一道被井绳勒出的深沟,象征着古井年代的久远。百姓们传说井内有一灵石,大旱之年淘井时,将灵石搬上来晒三天必定下雨。

关帝庙内原有东西戏楼,规模差不多大,为单层建筑,高12米,宽10米,进深8米。斗拱叠立,木、石雕刻彩绘华丽。脊背和戗脊上的琉璃螭吻及人物走兽,做工精细。关帝庙建成后,每逢春节、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日和十一月关公生日,庙内到处披红挂绿、张灯结彩在戏楼迎神唱大戏,逢大旱之年求雨得上苍普降甘霖下雨后,也要唱戏三天,以示酬谢。唱戏期间,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清代滋阳知县夏晓春赋诗《息马地祈雨有应》,被收录县志中。

清康熙版《滋阳县志》记:

“息马地庙在县西北,内祀关帝、文昌。有苍松数本,卷曲如龙。又有玉圭一,执温玉灯、汉钟,存供。”

此志又记:

“关帝庙,建在韦园,乃鲁荒王从驾之形象”。(注8)韦园关帝庙为明初所建。

清乾隆版《兖州府志》记:“汉铜钟在息马地关帝庙,并执瑥玉灯一事同供于庙,今存。关帝玉圭在息马地关帝庙,今无。龙蟠松,在息马地关帝殿前,枝柯卷曲如龙,太守吴中立立石以记之。”(注9)从历代志书中可知息马地关帝庙是兖州历代鲁王和明清两代官府、民众收藏最重要文物的集中珍藏之地。

汉寿亭侯祠旁有文昌祠,两祠内有古松等树数株,古松铁干擎天,蟠曲如龙,枝繁叶茂,四布如偃,蔚为壮观。石坊、古祠、苍松在此连成一片,引来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赋诗填词、大加赞誉。清代知县高其任赋诗赞《息马地汉寿亭侯祠古松》,诗曰:

息马孤松立,苍龙拱殿门。

天空横老干,地脉启灵根。

顶曲盘如盖,枝垂覆若盆。

经霜常有色,凌霄浩气吞。

英风千载聚,劲节万年存。

但识刘为汉,焉知曹与孙。

扶疏昭圣貌,磅礴郁忠魂。

功在三分定,名流百代尊。

祠因光鲁国,敬仰共乾坤。

清代文人邹县知县王尔鉴赋诗赞《息马地古松》:

古殿苍烟罥古松,擎天铁干几经终。

涛惊星斗闻嘶马,枝袅风云看化龙。

饱雪依然持汉节,拂尘自尔耻秦封。

月明不敢棲凡鸟,鹤唳一声催暮钟。(注10)

清代文人李悦心著《息马地古松》赞曰:

有松如建标,有松如偃盖。

飒尔天风来,万壑生灵籁。(注11)

而每当暴风雨来临之际,那呼啸的狂风撼动着松枝,传来阵阵海浪般的松涛声,仿佛是那赤兔宝马嘶鸣着,在呼唤它的主人。

明代初建,清代多次重修过的兖州府关帝庙,是境内最大的关帝庙,其砖木结构和彩绘、雕刻工艺,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风格,反映了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红墙碧瓦,巍峨崇峻的殿宇在古松的掩映下,更显得古朴典雅、神圣壮观。古城人民在关帝庙晨钟暮鼓声中,度过了六百余年的沧桑岁月。

自明初鲁王建息马地关帝庙之后,兖州城乡到处建起关帝庙。至清末城中街道以庙宇命名的有22条,其中关帝庙占6条。

1939年,滋阳县道教分会成立,会址设在息马地关帝庙,会员55人。汉寿亭侯祠最后一个道士叫苑丙坤。民国年间县西北隅太和镇政府和县民众教育馆曾设在此,并办过小学。1956年后县图书馆设在此,馆负责人将千斤古铜方鼎和铜佛等珍贵文物卖给废品收购站了。把春秋阁木雕花棂门窗换成玻璃门窗,当做馆办公室使用。那珍贵的宋代汉白玉经幢不知移到何处。

此庙解放前就已破坏严重,解放后被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958年曲阜与我县合并后,明鲁王施的玉圭、玉灯被曲阜文管会收藏。1986年县电视台在此建电视发射塔后,这座兖州府最大的关帝庙中的息马地石坊、春秋阁等建筑全被拆除。

三、诸天寺

清康熙十一年(1772)版、光绪十二年(1886)版《滋阳县志》分别记载“诸天寺在泗水桥旁,鲁敬王建”;“诸天寺在南关迤东、舞雩台西、明鲁敬王建”。敬王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袭封鲁王,在位仅四年,诸天寺的建造年代应在1594年至1597年之间。

1989年版《山东省兖州县地名志》记:“诸天寺……本村建于唐代之前,古名临泗里……后村中建诸天寺,供奉诸天佛像,村遂更名诸天寺”。

诸天寺村自古流传着鲁王先建诸天寺,后建泗水桥的传说。说的是鲁敬王信奉佛教,心系民生,他为历朝历代都想在泗河官道渡口修建大桥,因洪水泛滥修不成而烦恼。经高僧指点,须在建泗水桥的地方先建佛寺,求佛祖保祐才能建成泗水桥。

敬王谨遵高僧指点,请风水大师选择建佛寺方位。在修建泗水桥的河堤正北位置,东西大道路北,坐北朝南建一座规模宏大的诸天佛寺。据多位诸天寺村老人讲述,该寺南北长约90米,东西宽约70米,占地约10亩。从山门往正北沿中轴线,依次建有前后各五间大殿和前后院东西厢房,后大殿是高僧墓塔,前后大殿两侧各有走道。前后院里各有地穴出口,地穴为青砖拱券式,出口能钻进人去。

诸天寺的建造规模是按照皇家寺院的建制,庙内外苍松翠柏,古木森森,红漆山门、窗户、红院墙,绿琉璃砖瓦。红墙碧瓦的诸天寺,在松柏掩映下,殿宇巍峨,闪闪发光。诸天寺建成之后十多年后,敬王的弟弟宪王终于建成了泗水桥,实现了王兄的梦想。

诸天寺大殿和厢房的建筑规格为明代砖木建筑,先立梁柱,后以明城砖砌墙,前后五间大殿各有十二根立柱和重梁起架,方砖铺地,八砖登顶,上覆绿琉璃瓦,屋脊和戗脊上置绿琉璃螭吻和蹲兽、人物砖雕,山檐和屋檐处均有绿琉璃砖装饰,远远望去,富丽堂皇,威严神圣。

山门内两侧原有两尊高大的护法神像,两侧是钟楼、鼓楼。前大殿前有一大卷棚,里面供奉着一尊高大的南海观音塑像,背后墙壁上绘有波涛汹湧的海水景观壁画,所以诸天寺又名“南海大寺”。

前大殿正中供奉着高大的佛祖塑像,像前有一个大供案,案上有铜烛台,案前有一石雕大香炉。佛祖像两侧供奉诸天佛像。据《辞源》注:“诸天、佛家语、佛书言三界共有三十二天,自四天王天至非有想非无想列,总谓之诸天”。据此可知,当年鲁敬王建诸天寺时,前大殿佛祖塑像两侧共供有三十二尊诸天佛像。

后大殿院正中有一双耳三足汉白玉石鼎、圆鼎上雕有精致的云龙图案,三足为虎爪,象征着皇家的威严和权力,石鼎重约两千斤,粗可二人合围。

后大殿略比前大殿矮,其长宽略同。正中供奉佛像,两边各塑十八罗汉像。佛教称佛的上足弟子为罗汉,即:坐鹿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骑像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等。前后大殿的佛像高大,造像形态丰满,耳轮垂肩,眉如初月,慈眉善目,螺发右旋,袈裟博大。罗汉像如真人一般,有的和颜悦色,有的呲牙咧嘴,面目狰狞、姿态各异,有站着的、坐着的、躺着的也有骑在动物身上的,人与动物都塑造得造型逼真,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堪称为明代佛教的上乘工艺水平。

据诸天寺村老人说:前大殿也曾供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和天兵天将二十八宿以及墙上还有孙悟空大闹天空的壁画。这种说法与明代建诸天佛寺的规制不同,恐为后来重建时而为。比如后大殿墙上的壁画和题写的鸟巢禅师、道通禅师的题字,据说是民国年间在后大殿教学的三河村私塾教师刘诗荣所为。此人书画俱佳,原诸天寺庙内民国年间的一通重修寺庙的碑文,即是出自他的手笔,说的是颂扬一位姓沈的善士捐资修庙的功德。

诸天寺后大殿后约十米处,有一高僧墓塔。该墓塔为多个圆鼓形石雕重叠垛起而成,底层为四方型明城墙砖砌成的地宫平台,平台为两块厚大的石板扣成,上平台有三级石台阶。墓塔的底层石雕粗可六人合围,往上垛起逐层递减收分,共约七层,塔顶有石雕葫芦型塔刹,高约70公分。石鼓型墓塔有人说高约七米有人说高约十米。据佛学典籍记载:高僧的墓塔建造形状是根据高僧圆寂的时辰不同而分别是晨钟、暮鼓、昼方等形状而建造。诸天寺的墓塔呈圆鼓形,说明这个高僧是在暮鼓响起时分圆寂的。能建造如此高规格的墓塔,很有可能是在明代诸天寺鼎盛时期,为寺内德高望重的住持高僧建造,从该墓塔的建造高规格上,也可知诸天寺在明代是何等的辉煌,诸天寺墓塔也是迄今兖州境内所发现的唯一高等级的墓塔,从中也可以看出明代兖州佛教的繁荣的盛况。

诸天寺建成的年代约在明万历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之间,寺建成之后鲁敬王率鲁王府以及兖州府各级官员按时前来祭拜,祈福还愿的香客云集,终年青烟潦绕,香火不断。鲁敬王在鲁王任上仅四年薨,却是一代有作为的贤王,清《滋阳县志》中除记载他建诸天寺外,还记有:(鲁)王城南门旧有义学一所,鲁敬王立,今废。另有记载:吕公堂和天医庙里的大佛殿为鲁敬王妃何氏建。清康熙版《滋阳县志》中,只记载了鲁敬王与其父王鲁恭王“有贤行”。(注12)

清代文献中没有有关诸天寺的任何记载。

清末民初,兖州佛教活动萧条,许多佛寺转为道教人士或有家眷的连家道人管理。诸天寺里不知什么年月来了一家孟姓连家道人,当年寺里还有不少庙地,以维持祭祀活动或者不时有僧人来此挂单,据村中老人说曾见过诸天寺里有僧人在此扯上布帘子为圣物开光时,不准外人观看。一位叫孟广四的道士曾为丧主家做过丧事活动的道场,收费以维持生计。

民国年间,兖州一带战乱频繁,许多外地的官员、富户在这里去世后,因交通不便等原因,不能运回原籍安葬,有不少大型的棺材被人寄存在诸天寺院内用青砖、石灰砌成棺木形状的丘墓或直接把棺材寄存在寺内,准备将来起走运回原籍。代人存放棺木也是寺里道人的一项收入。当年诸天寺里存放了十几具棺材和丘墓,阴气森森地瘆人,一个人平常大白天也不敢到庙里游览。

1946年,第一次解放兖州战役期间,诸天寺附近的泗河堤防、铁路、公路大桥是国共双方激战的前线。战火中,诸天寺山门、前大殿被炮弹击中后摧毁,其大宗砖木有人说是用于修筑国民党军队工事,也有人说是修泗河大桥了。由于诸天寺山门、前大殿早在七十年前被毁,所以村中的老年人对其中的记忆也很少。

解放前后,诸天寺后大殿先后被当做私塾学堂和小学校、夜校、扫盲识字班使用,人民公社化后,被二生产队当牛屋使用。后殿内的佛像、罗汉像保存完好,钟楼里的铁钟与石鼎放在院里,孟道士一家居住的西厢房里还供有小一点的铜佛和烛台、香炉等物,西厢房里有与地穴相通的洞口。院子里有一株百年古树,据说此树有神灵之气,当年国民党五路军在城乡大肆砍伐树木时都不敢动这株古树,此树后来枯死。庙墙外有一株古杨树,从树洞里又长出一株柏树,形成了“杨抱柏”的奇观,庙的东南角有一口庙里的古井,石雕的井沿下的砖井井底,是用铜板做成的铜井盘。古时,人们在井上打柯篓、打水时、铜井盘就会发出一种美妙清脆的回音,这是劳动人民忙中取乐的一种娱乐方式。寺庙东厢房的屋墙下,有一石雕的槽形长条石,那是古代寺庙僧人加工、粉碎粮食的原始工具,其形状好似中药铺里粉碎加工中药材的工具,后来成了村民坐在那里闲谈的场所,古庙与古村和谐相处,在晨钟暮鼓声中度过了三百多年的沧桑岁月。

1966年,村里的社员们响应“破四旧”的号召,短短几天里就把后大殿的佛像、十八罗汉像等文物全部砸坏,填到古井中,那被砸坏的罗汉胸中还有用红绸子包着的铜质护心镜,从此诸天寺里的最后一部分佛像与古井同时埋入地下。紧接着把庙里的十几个丘墓里的棺材全都打开,棺材板打成了农具用了。混乱之中,有村民把寺内的汉白玉石鼎埋在地下,才幸免于难。

最后,又要拆除高僧墓塔。据在现场的老人回忆,他们从附近的石灰社借来了大铁锤和铁撬棍,用大绳拉倒墓塔后,圆鼓型墓塔石砸坏卖给石灰社烧石灰。正午时分开始撬墓塔台上的两块大石板,刚撬开一道缝,只见一道耀眼的亮光从石板缝里射出来,照得人睁不开眼,似佛光出现。两块石板被撬开后,只见一米多见方的地宫里前面有两扇石门,墙体是用青砖加糯米汁石灰膏砌成的,坚固异常,地宫中间有一陶质诸天寺全景微缩版的模型,由底盘和模型两部分组成,模型中间有一米黄色瓷器罐,高约20公分如茶壶般大小,瓷罐肚大口小,里面装着高僧的骨灰,罐口上压着一颗比弹球大一点的黑色珠子,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地宫撬开时发出的光就是这颗珠子的光。微型寺模型周围放着一些碗、盘、碟等瓷器餐具,可能是高僧的生前用具。地宫里出土的这些东西,被放在后大殿里,有人拿黑色珠子到人民银行鉴定后认为是比黄金还贵重的乌金,放在手里掂着挺压手的,黑珠子也没卖与高僧骨灰罐一起后来都下落不明。

地宫上的两块大石板又被人盖好了。塔刹葫芦型石雕高约70公分,重约百斤,有人说现在还埋在寺庙废墟中,也有人说被坏人盗走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大殿因年久失修逐渐倒塌,据说大殿全部倒塌之时,晴空里似乎响起了雷声。总之诸天寺里发生了太多的神秘和神奇。

自2008年,发现兴隆塔地宫文物之后,兖州兴起了佛教文化研究,笔者多次到诸天寺遗址拍照(见图4)。当年测量的后大殿为长约17.5米,宽约5米。

虽然诸天寺村民们没有人再敢动寺里的一草一木,但近几年来文物盗窃分子活动猖狂,诸天寺庙处于偏僻之处,时不时有人来此寻找什么值钱的东西。2015年夏天,有三个年青人来到诸天寺西山墙前徘徊,不一会一个人扒住山墙北的墙头,抓住树枝往上爬。一位村妇看见后,说上级快来修庙了,你们上去干什么?来人说庙修不起了,我们够下龙头来研究研究,说着就去够山墙尖上的螭吻,忽然一声巨响,西山墙往西倒下去一大块,把龙头摔成了三块,那个青年人要不是抓住树枝,也会摔下去。三个人抱着摔坏了的螭吻勿勿离去。

2016年6月,济宁电视台“家在济宁”栏目组,会同兖州民间文史研究会对诸天寺这个历史文化名村作专题采访,村支书兼村主任李永前向记者们讲述了诸天寺古庙的历史概况。现庙墙屋山上还有绿琉璃砖瓦和卍字型砖雕。记者在村民的帮助下,发现了埋藏在废墟里的明代绿色琉璃砖瓦、瓦当、滴水,并首次发现了凤凰图案滴水。

诸天寺自建成四百多年以来,先后经历了明朝初建时的辉煌时期和清朝的衰落时期,以及民国年间的战火摧毁,直至垮塌后成为一片废墟的凄凉景象。

诸天寺村因寺而得名,村中的老年人对古寺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耳熟能详,津津乐道。能把该寺的史话记载下来,传承后世将是对礼佛文化的一点奉献。笔者在此呼吁,为弘扬兖州的佛教文化,应在深入发掘诸天寺佛教文化底蕴的前提下,趁村中老年人还健在,重新发掘原寺的墓塔地宫寻找高僧的墓志铭、发掘寺内陆穴、汉白玉石鼎、有铜盘的庙井等诸天寺文物古迹,为重建诸天寺提供原始文物,恢复诸天寺明代皇家佛教胜地的景观。打造诸天寺佛教文化特色品牌,打造诸天寺佛教文化高地,努力形成诸天寺以“文化助力乡村旅游、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另外,清代康熙版、光绪版《滋阳县志》虽明确相同记载诸天寺是万历二十二年后鲁敬王所建,却另分别有相同记载:“明释道遐者,精内典,甚有戒行。入京授僧录司右讲经。正统元年(1436年)示寂于邑之诸天寺。朝遣礼部员外郎萧仪谕祭,鲁王为作像赞”。

以上记载比鲁敬王建诸天寺早了158年。另外诸天寺村还流传宋代穆桂英大战洪州时火烧诸天寺的传说。离鲁敬王建诸天寺的年代更早了。但不知当年什么地方是否还有一个诸天寺,至今在历代志书上没有发现。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人多次呼吁,政协委员们也在会上写提案,在诸天寺遗址上重修诸天寺。如果能使诸天寺重修,那将是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大好事!

诸天寺村至今还有老人记得流传了几百年的童谣:

“金口坝、黑风口、鲁王住在城里头。青莲阁、少陵台、李白、杜甫经常来。

诸天寺里佛像、罗汉有,也有俊来也有丑。府衙门、上马台、骑马坐轿城里来……”。

四、柿仙堂

原柿仙堂遗址在三河村以西,为明代鲁王府藩王滋阳王所建(见图5)。明代鲁藩滋阳王府在今少陵台以北地段。

据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十四记:“明滋阳王寝疾,梦一道人啖以红柿而甘,旦令人觅之郡城东门外,遇道人如所梦,持一柿求售。时春暮矣,芳鲜类初摘者,询其价须五十金,且曰:但持去,勿靳值也。王食之,病良已。如教酬以金,道人不受。遂入门去忽不见。乃题其门曰:柿子门。并于其地建吕祖祠,至今香火不绝。”

据此记说明滋阳王夜晚得病,梦一道人手拿红柿子,边卖边吃,吃得很甜,王爷也很想吃柿子。至天明,王爷差人去寻梦中卖柿子的道人。差人寻至城东门外,果见一道人手捧红柿求售,如王爷梦中境一般。时值晚春四月,而道人手中红柿,如同初摘下来一样新鲜,问其价,道人曰:五十金也。差人想买而钱没带够,作很为难状,道人曰:但拿去与人治病,没钱不要紧。滋阳王食其红柿后,病情立见好转,忙派差人去还钱。差人寻道人于三河村西还柿子钱,道人却不受,差人忙问尊姓大名,道人曰:“双口也”。遂入一门,拂袖而去。

差人回秉王爷,滋阳王这才恍然大悟,是纯阳祖师吕洞宾显灵,以柿疗人,治好自己的病。王爷感念吕祖之恩,遂在差人见吕仙之处建柿仙堂,内设吕祖祠,堂内有一门,门上有草书“柿仙门”三字。(注13)堂内有一明代古碑,碑上有线刻吕祖画像飘逸生动,吕祖长髯飘拂,广袍大袖,双手手心向上叠于胸前,足穿芒鞋。像的上方有赞像文字九行,行草书:“有唐鸿儒,妙参至道。点丹之金,恐误世而独嗟;画壁之鹤,聊皆俗自笑。疏疏者髯,婴婴者貌。波摹剑佩之形,固是逼真之描。逍遥之神,亦为酷肖。嘻!从来大吕之音,协于黄钟,即千百万祀而恒鼓吹于玄造!”

堂内大殿上有对联为证,赞吕洞宾以柿疗人,故云柿仙:“神而明之,以人治人,如是如是;医者意也,若药勿药,仙乎仙乎!”(注14)

祠外原有赞吕仙古碑数通,祠内外松柏苍翠,古木参天。

吕祖庙回庙门朝东,庙里最后一个道士叫李枝山。

古时,吕祖庙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有吕祖庙会,庙外大街上是庙会,庙会上前来烧香上供的善男信女纷至沓来,络绎不绝,香火旺盛。方圆数十里百姓都来此赶会,会上搭起戏台,日夜演出山东梆子,河南豫剧等戏曲,戏台外有玩杂技、耍猴和打拳卖艺的,既有饭馆、茶馆、早点摊、百货摊、杂货摊,也有卖糖球、捏糖人的等等。明清时期延续了几百年的古庙会也是古寺庙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兖州明清志书中还记载了多位鲁王创建、重修了多座分布在城乡的祠庙、寺观,或者在庙碑上题写碑文记载庙宇的盛貌,赞颂修庙鲁王们的功德善举。

清两部《滋阳县志》、一部《滋阳县乡土志》分别记载:“泰山神庙,建在城南泗水旁,明鲁(王)府建。”“玉皇庙(在)城东赞政桥一所,系鲁府建。”“三官庙,在城东金口坝上,系明鲁(王)府建。”“三官庙,一在西郭明钜野王建,一在东关明滋阳王建。”“铜瓦大士堂,在万寿观东,明泰兴王建。”“铜瓦堂碧霞宫,前明鲁藩东瓯王建,今残阙。”“(兖州府)真武庙,在城外西南隅,明邹平郡王建。”“玄帝庙一在县东,明邹平王建。”“元帝庙,在县署东,明邹平王建”。(注15)鲁靖王第三子邹平王朱泰塍笃信道教,在县域内和城东西两侧各建一座玄武道观。(真武即玄武,与朱雀、青龙、白虎为四方之神,玄武即北方之神,宋代避圣祖宋真宗讳,改真武为玄武)。

以上这三部志书中既有鲁敬王创建诸天寺,又记载了鲁敬王妃何氏在城西北隅建的吕公堂道观和在天医庙内建的弥勒佛大阁佛堂。

樊英民先生著《兖州历史上的佛教》一文记:“宁阳告山、蟠龙山后某庙中有明翼城王朱当沄撰《本空禅师碑记》。朱当沄为鲁庄王朱阳铸之五子。(注17)”

明正德年间出版的《陋巷志》卷六记:滋阳颜庙重修后,鲁王府长史、溧阳王朱贞撰《重修滋阳颜子庙碑》。清光绪版《滋阳县志》也记载了明钜野王辅国将军朱当赋《滋阳八景诗》赞“颜渊古庙”。

被朝廷敇建仁孝坊、谥为贤王的鲁恭王,还是一个重礼崇教之王。清代两部县志中,有关于他创建金口坝旁的三官庙和城西北隅的天医庙的记载:

“天医庙在西北隅城角,鲁恭王创建,内铸古铜大方鼎二座各重千斤。九天玄女殿在后,同前庙并建在圣水井旁,子孙眼光癍疹庙在西侧。”(注18)

明万历十七年十二月,明鲁王府左长史马相撰《创修天医庙碑记》,碑记中记载了鲁恭王五子泰兴王幼龄时多疾,医术莫能疹,祈求九天玄女下凡降福,其子果愈。鲁恭王自筹资金创建天医庙还愿的过程。鲁恭王创建的天医庙有正殿三楹、后殿三楹、厢房六楹、大门三楹、禅堂三楹、佛堂三楹,招募僧人朝夕焚纸、诵经,庙内挖凿一圣水井,正殿、后殿前各置一千斤的大型古铜方鼎。从此碑记中可知鲁恭王自建、由僧人管理的道观里建筑规模之巨,祭器之豪华贵重。

鲁恭王一生仁孝为本,捐俸禄赈灾济贫,修庙敬佛,而自己却节俭度日。神宗皇帝专为他修天医庙颁圣旨敇褒:“厚伦砥行,曰乐善亲。”

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十四记:

“天医元女庙,明万历十七年鲁王创建。先是,王第五子泰兴王幼有痼疾,百医莫能疗,已频危矣。王虔诚默祷于天医及九天元女之神,病遂愈。王乃立庙以祀之,民间病者往祷,辄应。”

明末清初天医庙香火鼎盛,清康熙初年,滋阳县知县李潆撰《天医庙记》,盛赞鲁恭王建天医庙之功德。康熙十一年,李潆主编的《滋阳县志》将天医庙的概况,马相撰《创修天医庙碑记》与自己撰的《天医庙论》共同收录县志中。(注18)

历代鲁王和鲁府宗室或捐款建庙,或为建好的庙宇撰书碑文,如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四记:明宗室朱鲁斋撰《重修大觉寺记》碑文。

兖州民间文史研究会会员李树玉,近年在日东铁路兖州城西五里庄段铁路路沟里发现了一通刊于明崇祯癸酉年(1633)的《鲁宪王建观音庙石碑》,随着考古活动的不断开展,将会有更多的鲁王在兖州修桥建庙的碑记出土。

兖州自古有崇礼重教的文化传统。兖州所在地的鲁国被古人称之为“峄阳之北、秉礼之国”,“兖州者,鲁国礼仪之邦也。”明代多任鲁王们在兖州兴起的大建祠庙、寺观之风,把崇礼重教的热潮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影响了一代代乡民们争相效仿。在兖州兴起了大建祠庙、寺观之风。有多个寺庙里同时供奉儒释道三教的殿堂,把三教文化高度融合在一起。民间的广大信众,尤其是家庭妇女们,纷纷到各个寺庙里贡献出自己省吃俭用的费用,参加一些寺庙里捐款、捐物、上香、许愿、还愿的仪式,来实现他们心中祈福消灾的愿望。

有明一代,兖州城乡兴起来的几十座祠庙、寺观,成为人们人心向善、净化、慰藉心灵的一方净土,是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注释:

(注1):《续藏经》第101册,第414页。

(注2):清康熙十一年(1672)版《滋阳县志》卷之一第50页。

(注3):清光绪十二年(1886)版《滋阳县志》卷六第4页。

(注4):1984年版《兖州县志资料》第1期第89页。

(注5):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六第2页。

(注6):樊英民著《兖史考略》第532页。

(注7):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四第3页。

(注8):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一第49页。

(注9):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版《兖州府志》卷之三十第2页。

(注10):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十二第18页。

(注11):清乾隆版《兖州府志》卷之三十九第49页。

(注12):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二第19页。

(注13):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十四弟2页。

(注14):樊英民撰“吕祖像碑记”。

(注15):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一第又55页。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四第3页《滋阳县乡土志》卷二第90~92页。

(注16):2011年版《兖州春秋》创刊号第190页。

(注17):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一第又55页。

(注18):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四下第61、62页。

(以上二文引用的明清等志书部分史料由甘益哲、郭景华、孔德河、高俊喜、许震江、胡凤林帮助辑录)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大同关帝庙
探寻遵化梨花小镇,始建于唐朝的东梁各庄村
白云山庙
2018国庆游关帝庙孔融祠
山西了不起的旅游城市,藏着中国第二古老建筑
关王庙、阳泉站旧址 【山西阳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