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子传音话北管,此曲只应天上有!

北管音乐一般简称“北管”,又名“小调”“小曲”“曲仔”“北曲”等,是一种丝竹类音乐,它传入后经素有“峰尾三九”誉称的北管名艺人刘阿九、刘进九、刘扣九等人的努力,使之传及于泉港区的山腰、坝头、安兜等地。

北管是怎么传入的

你知道吗?

在过去,福建省著名的湄洲湾南岸有一个叫峰尾的小镇,这座小镇被称为“小上海”。因为这座小镇曾经是福建沿海北上南下的一个重要港口,莆仙地区众多的人口和丰富的物产造就了这个港口小镇的昔日繁华。

正是因为峰尾曾经的繁华,繁衍了北管这一乐种。

在清朝光绪年间,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民间音乐,通过海上运输、南下盐兵、淮河决堤难民等渠道,北管传入了峰尾等莆仙及惠安沿海地区(现在的泉州市泉港区)。

为了与同地域南管(南音)的旗号“御前清音”相区别,北管称自己为“天子传音”

这个地区是闽南语和莆仙语两语系的交汇地带,也是福建民间音乐闽南色彩区和莆仙色彩区的过渡地带,既有南音、高甲戏、芗剧、木偶戏,又有莆仙戏等民间音乐形式,北管正是成长在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和艺术氛围中。

北管的繁衍之路

据说,光绪八年,北管一代宗师刘永赖(别名阿九)受邀参加泉州“送孔子”南音北管出游活动,他的笙声深深打动了当地听众,尤其是泉州府府台,后经申报上宪(指上司),赐予“佾生”,送他入孔子学府就学,并为其取“前程”名“舞庭”。一年一度的泉州送孔子活动,“舞庭”师都要受邀赴会,从此,北管受到了地方官吏、文人学士的欣赏和推崇,更加风行。

北管一代宗师刘永赖(别名阿九)曾经传习北管的场所

为别于南管(南音),当地人们就把这一源于省外的民间乐种取名为北管。2004年4月和2006年5月,北管分别被文化部和国务院确定和公布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项目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它源于省外,繁衍于泉港,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渗透,演化成既保留有发源地——江淮一带民间音乐的风格,又揉进了闽南莆仙音乐的某些特色,兼有泉港地方特色的新乐种。

北管这一流行于福建南音腹地的一个乐种,能与当地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乐种一南音相抗衡,并得以长期存在,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艺术感染力的巨大。

北管的独特风格

北管恰如一块调色板,把各种色彩(外来曲调、莆仙和闽南的唱奏风格)渗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从咬字行腔演奏看,北管有着闽南、莆仙音乐的一些特点;从演唱的语言看,它沿用了当年的官话(相当于现代的普通话),有别于闽南、莆仙音乐;从乐队的编制及乐曲的调式、调性、内容分析,北管的前身又是江南丝竹乐。

双清是本地乐器,也是北管音乐中的主要乐器之一

北管音乐的形式存在包括曲、谱两大类,所谓曲即声乐曲,谱即器乐曲,曲一般由五六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和男孩来演唱,演唱时都配之以伴奏,典型的地方特色是,小孩子边唱边执打打击乐器为某些乐曲伴奏,给曲子增添了很多生气。

女孩边唱边执打打击乐器

在北管曲中,歌词以叙事抒情、写景抒情居多,在乐句、乐段、乐曲结束处,常有衬词“哎哟”,保留了江淮一带民歌的某些特色。

北管后人在演唱

演唱时,常采用提高八度的演唱方法,使歌声高亢、有力,并借鉴了莆仙音乐的波音奏法和南音演唱中将某些特殊字的“声母”与“韵母”适当间隔的读音,使歌声更为悠扬、柔婉和秀丽。

北管乐队被当地人称之为“弦管”或“弦箫管”队,在受邀参加演奏(唱)时,叫“出馆”或“出乐”。早时,乐队参加化妆造型游行、迎神等活动,以鼓担(鼓担里有板鼓、小堂鼓、板、木鱼等打击乐器)居中领先,紧接是钹、锣、品箫,依次成对分居左右,之后,右侧是提弦、鸣胡、月琴,左侧是瓢胡、双清、小三弦。乐队前面打着“天子传音”的旗号,与南音的“御前清曲”相辉映,显得蔚为壮观。

从北管唱奏的艺术特点和风格看,大体可分为“南”与“北”两大流派。

南派,也就是今泉港区山腰镇、前黄镇、涂岭镇以及山腰盐场的北管乐队。这里方言偏重于闽南语腔,人们比较习惯欣赏演唱南音、芗剧,不太习惯欣赏演唱莆仙曲。因此,南派艺人唱奏北管的同时,不知不觉、或多或少地融入南音芗剧的唱奏方法和风格。南派以山腰北管乐团最具代表性,其乐队中常配有小唢呐、琵琶等闽南十音常用的乐器,音乐高亢、有力,色彩较为明亮。

北派,也就是今泉港区峰尾镇、后龙镇、南埔镇、界山镇的北管乐队,这里方言大多是“头北话”(闽南语系与莆仙语系过渡地带的一种方言,本地人称为“头北话”),另有少数地城已属莆仙语系,这里大部分区域的人们习惯欣赏演唱莆仙曲。因此,北派艺入唱奏中融有莆仙风格特点是在所难免的。北派以圭峰北管乐社最具代表性,其乐队中常配有伬胡、双清等萧仙十音常用的乐器,音乐纯朴、柔和,色彩较为暗淡。

百姓一边进行着娱乐活动一边听着北管音乐

春色艳,日融和,暖气喧

景物的飘飘美霄新

花开三月天

娇娇嫩蕊鲜

……

让我们听一曲北管

透过历史的云烟

去体会那个年代的一种优雅

感受民间世俗的生活图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泉州南音的海洋性文化特征
闽南听曲
闽南文化与泉州南音
南安市非物质文化--音乐奇葩南音
福建南音的魅力
厦门翔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