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熊海军大型战舰介绍——1134B型反潜舰:卡拉级

         1965年10月,前苏联部长会议在《855-3310文件》中将1134B工程予以确认,后经过北方设计局的设计努力,次年9月工程细节和预算报表被提交造船工业部。1967年,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市61个公社社员造船厂着手进行1134B工程准备。1969年12月19日,就在1134A型首舰完工一周后,以造船厂所在城市命名的尼古拉耶夫号作为1134B首舰下水。又经过了3年半的舾装、准备和验收,该舰终于于1972年2月被编入黑海舰队第70反潜舰支队服役。很快,北约就在黑海观测到了这一新型舰艇,并将其命名为卡拉级

        作为1134平台的第三代衍生舰型,金雕B是全系列中舰体尺寸最大,排水量最大者。其标准排水量达到6670~7710吨,最大排水量8505~8890吨。舰体总长173.4米,型宽18.54米,吃水5.74~5.9米,设计水线长161.9米。

         动力系统终于从蒸汽轮机换成了强大而紧凑的2套燃-燃联合动力(COGAG)M-5型发动机组。每套发动机组包括2台总功率29419千瓦的M-8主燃气轮机、和1台总功率4413千瓦M-62巡航燃气轮机,最高航速32节比1134A略有下降,但续航力提升到了7100海里/18节或者3000海里/30节。

       1134B的舰体与上层建筑沿用了1134系列模式,不过在规模上进行了明显的扩大。舰艏两层甲板主体构型不变,但之后的桥楼变化较大,长度和体积均有大幅度增长。舰桥内部和甲板下指挥中心空间因此都显著增大。在苏联海军的技战术指标的限制下,设计局尽了最大努力加大1134B的内部空间和甲板面积,以容纳更多的武器和电子设备,同时对舰体构型上做了许多调整以保证全舰甲板整洁,设备布置紧凑有序,外观的大幅改变也是北约称其为卡拉而非克列斯塔Ⅲ的原因。

         作为反潜作战舰艇,1134B除了继承1134A反潜导弹、重型反潜鱼雷和反潜火箭弹等武器配系之外,还在使用MG332T(泰坦2T)舰壳声呐之余,加装了革命性的MG-325(织女星)变深度拖曳式声呐(VDS)。该声呐通过控制拖缆长度调节声呐拖体入水深度,可以越过相当部分的水声跃变层,直接在北约潜艇活动的水温层上工作,从而克服各种不同的声速层和密度层,最大工作深度可达200米,兼有主、被动工作模式,可用于中、近距探测潜艇噪音,并可使用主动方式定位目标,自身也可以作为舰艇攻击声呐进行测距测向。

          防空武器方面,负责中远程防御的M-11依旧是必备的装备,在后几艘下水的1134B上则升级为了改进型M-11防空系统即风暴M,在弹药性能大幅度强化的基础上,还改进了火控系统,使得10000米以下跟踪目标最大值增加到了20个,当处于5000米时可打击其中17个目标。

        为了与M-11有效地配合作战,苏联海军同时准备了由路基型9K33(即萨姆8)改型而来的4K33黄蜂M近程导弹系统(北约编号SA-N-4)。采用9M33型导弹,弹长3.2米,直径0.21米,翼展0.64米,射程14.8千米,射高40~6000米,ZIF-122伸缩型双臂导弹发射装置分布于塔形主桅两侧,在非作战状态下可以收缩入弹药库,每个弹药库共保存有20枚导弹,2部导弹发射装置面向舰艇两侧方向共可进行20次拦截(2枚导弹拦截一个典型目标),主要针对低空突防的固定翼作战飞机。

       速射舰炮方面,苏联海军终于再也无法忍受AK-725孱弱的对面杀伤能力,设计局刚一腾出来空间,海军立刻就用AK-726替换了前者,安装位置也被移至桥楼和主桅杆之间的以增大射界。

        与此同时,4座全新的AK-630也被装设于主桅杆两侧,该炮采用转管加特林原理,炮弹发射时产生的发射药爆燃气体,推动弹链前进并自动上弹,旋转炮管由水冷系冷却,作战全重仅3.8吨(备有榴弹、燃烧弹和杀爆弹2000发),炮口初速900米/秒,理论射速4000~5000发/分,实际3300发/分以上,对空中目标作战斜距大于4000米。这种20世纪70年代诞生的近防速射炮,极具开创性和先进性,直到半个世纪后依旧被相当数量国家的海军装备。

        在1971年到1979年的九年间,尼古拉耶夫市61名公社社员造船厂共完成了7艘1134B的建造工作,这一数量虽不如1134A的10艘,但也着实不少了。其中,第四艘1134B亚佐夫号幸运地成为了S-300F型远程舰空导弹的试验舰并获得了1134BF的编号。

        为了安装这一新系统,该舰拆除了后部的4P60制导雷达和M-11发射架,换上了顶罩雷达和6座四联装ПУ-203发射装置。另外为了设置导弹库,两侧的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都换成了双联装发射管,这一措施使得B-500P远程防空导弹的翻倍为了48枚。亚佐夫号也成了前苏联海军唯一一艘集成了三种防空导弹系统的大型反潜舰。

        在1976年到1983年的7年时间内,亚佐夫号进行了大量新型防空导弹的试验,直到1984年S-300F在基洛夫号核动力巡洋舰上通过国家测试并交付使用。

港口中并排停泊的1134B型,右侧为亚佐夫号

基本性能

  • 舰员编制:540人

  • 标准排水量:6670~7710吨

  • 满载排水量:8505~8890吨

  • 舰艇尺寸:173.4×18.5m×5.9m

  • 动力系统:2台M-62巡航燃气轮机(10兆瓦),4台M-8E加速燃气轮机(80兆瓦),双轴推进

  • 续航力:7100海里/18节

  • 航速:32节

武备

  • 两座四联装暴风雪反潜导弹系统(备弹8枚)

  • 两座双联装风暴舰空导弹系统(采用B192发射管,备弹提升至72枚)

  • 两部RBU-6000 龙卷风2型12联反潜火箭发射装置(备弹114枚)

  • 两部RBU-1000 龙卷风3型6联反潜火箭发射装置(备弹60枚)

  • 两部PTA-53-1134型五联装533毫米鱼雷管(备弹10枚)

  • 两座AK-726型双联装76毫米炮

  • 四座AK-630型30毫米近防炮

  • MP-600全向搜索雷达

  • MR-310A型三坐标空情雷达

  • MG-332T舰壳搜索声呐

  • MG-325织女星变深度拖曳式声呐

  • 一架Ka-25/Ka-27舰载直升机

        20世纪60-70年代前苏联海军在新建大中型舰艇的分配上,大幅度向黑海舰队倾斜,7艘1134B中有4艘被分配给了黑海舰队,亚佐夫号刻赤号尼古拉耶夫号奥察科夫号四舰,分别于1972年4月、1974年3月、1975年4月和1976年4月进入黑海舰队第30反潜舰师第70反潜舰旅(另有三艘56型、两艘56M型以及两艘30改进型),与同师的第21反潜舰旅(核心主力为两艘1123型载机巡洋舰莫斯科号于列林格勒号)共同担负在黑海南部和地中海东部海区的反潜作战任务,以2个主力反潜舰旅的兵力规模在地中海实施反潜,在苏联四大舰队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搜寻美国第16战略导弹核潜艇大队在东地中海的活动规律与发射阵位,实施不间断的追踪动作,以便在战时迅速消灭。

正在同时进行海上补给的1134B与1135

        20世纪70年代,凶猛的金雕纷纷进入远洋,它们身上的红色标志显示了一个传统陆权超级大国对海洋的初步探索,它们翱翔的身影,不仅进一步让红海军看到了真正驰骋大洋的希望曙光,也惊诧了一众对手。然而,仅仅二十年过后,这些骄傲的猛禽就随着红色帝国的崩溃一一陨落,七艘1134B仅有两艘驶入了二十一世纪,实在是令人唏嘘。

       两艘中的奥恰科夫号在1994年发生了一次火灾,然后勉强拖到了2011年退役,2014年俄乌克里米亚冲突,该舰被俄军凿沉在了乌克兰的港口,使得5艘乌克兰海洋军舰在港内动弹不得后被曾经的同僚打靶。最后一艘1134B刻赤号也在同一年发生了失火(毛熊战舰失火数量实在有点多),并最终于2020年正式退役,结束金雕家族的历史。

相关链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熊海军大型战舰介绍——1155型反潜舰
小国海军志——印度海军(上)
参加青岛海军节的外国军舰大曝光(组图)
孟加拉再秀二手中国护卫舰!保养状态极佳,再用20年也没问题
红色弯刀护卫:克里瓦克级护卫舰
深海幽灵——潜艇发展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