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产主义风格的震撼摩天楼——七姐妹楼和苏维埃宫

共产主义风格建筑是一种在苏联斯大林时代发展起来的建筑风格,特点是在一座建筑中融合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和帝国风格的各种元素,力求在审美上呈现出强烈且明显的共产主义特征。这些建筑气势磅礴,高耸雄伟,布局对称,装饰富丽堂皇,以显示共产主义的革命激情与荣耀。

这种建筑风格对曾经的东欧各卫星国、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很大影响。在前东德首都东柏林、波兰首都华沙、中国北京以及朝鲜平壤等地,受此影响的建筑物在今日仍随处可见,其中最著名的有莫斯科七姐妹楼、华沙科学文化宫、北京十大建筑等。这些建筑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内容,同时也展示了苏联对其盟友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本文将详细介绍位于莫斯科的七姐妹楼。


七姐妹楼

这是一组位于莫斯科的七座高耸入云、气势恢宏、风格独特的建筑群,它们是斯大林时代最后十年间建造的,也是斯大林式建筑的巅峰之作。它们结合了巴洛克式城堡塔、中世纪欧洲哥德式与美国1930年代摩天楼的特色,展现了苏联的强大和自信。按照高度,它们依次是:

莫斯科国立大学主楼

这是七姐妹楼中最高、最壮观、最著名的一座,高240米,36层,耗费了4万吨钢材和13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大学建筑,也是1990年之前欧洲最高的建筑。它坐落在莫斯科地势最高的麻雀山上,由苏维埃宫的设计者约凡设计。它以轴对称的秩序、雄浑不失优雅的比例和崇高感而闻名。它在1953年竣工时,成为了世界上除了纽约市以外最高的建筑。它也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标志灵感来源。

乌克兰酒店

这是七姐妹楼中第二高的一座,高198米,34层。它位于莫斯科河畔,对面是俄罗斯政府所在地白宫。它从建造之初到1975年为止,都是世界上最高的酒店。它曾作为前苏联以及俄罗斯的国宾馆使用,见证了苏联的解体、军队炮击白宫以及俄罗斯的重生。现在,它已经被私人资本收购,成为莫斯科丽笙精选酒店集团的一部分。

劳动模范公寓

这是一座相对较小的斯大林式建筑,高176米,32层。它主要是许多苏联艺术家的住所,著名的乌兰诺娃同志就曾住在这里,她的公寓现在被当做博物馆。它有一个六角形的裙楼,带有一个12层高的哥特式尖顶。它在二战结束时,被用于集体宿舍,而不是计划中的高级公寓。

外交部大楼

这是七姐妹楼中第三高的一座,高172米,27层。它现在仍然是俄罗斯联邦外交部的办公地点。它由一系列立柱装饰的浅色石材构成外立面,据说灵感来自于纽约的哥特式建筑。它的内饰由华丽的石材和金属装饰。它的设计并不像其他六座斯大林式建筑逐渐向上加速的增高,相反,它是向上逐渐减速的。这样的设计显示出了内敛、沉稳的形态,仰望起来让人觉得此建筑异常威猛。

文化人公寓

这是七姐妹楼中最早建成的一座,高160米,22层。它位于莫斯科河和尤扎河的交汇处,原本被设计为一座精英住宅大厦,但之后被改为公用公寓。据说设计从莫斯科大都会酒店汲取了灵感。

列宁格勒酒店

这是一座相对较小的斯大林式建筑,高136米,26层。它位于列宁格勒车站旁边,是从圣彼得堡来莫斯科的旅客的第一印象。它相对应之下,更加纤细优雅。现在,它已经被改造成为希尔顿莫斯科列宁格勒酒店。

重工业部大楼

这是七姐妹楼中最低的一座,高133米,24层。它由莫斯科地铁设计者,著名的阿列克谢·杜什金设计,是七姐妹楼中最低的一座,装饰也比其他六座要简单。它由一系列立柱装饰的浅色石材构成外立面,据说灵感来自于纽约的哥特式建筑。它的建造反映了苏联时代对于重工业和军事的重视和依赖,也展现了苏联在这些领域的成就和贡献。

这就是苏联的七姐妹楼,它们是苏联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也是苏联文化和历史的见证。它们不仅美丽而雄伟,也富有意义和象征。每一座都代表了苏联在不同领域的成就和贡献:教育、外交、文化、工业、交通等等。它们也反映了苏联人民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热情,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苏维埃宫

这是一个曾经让苏联人民激动和骄傲的计划,也是一个永远没有实现和完成的计划。它是一个被设计成世界最高、最壮观、最华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也是一个被战争、政治、经济、技术等各种因素所阻碍和终止的建筑物。

苏维埃宫计划始于1931年,当时苏联政府决定拆除莫斯科市中心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以建造一座能够容纳2.5万人的巨型宫殿,作为苏维埃最高会议的所在地,也是苏联社会主义的象征。这座宫殿被设计成高415米(含列宁雕像),共100层,顶部有一个高达100米的巨型雕像,是列宁的形象。它的外观和内饰都充满了苏联的民族风格和革命精神,预计耗费10亿卢布和10年时间建造。

然而,这个宏伟的计划却遭遇了各种困难和挫折。首先,由于技术上的问题,建造过程中出现了多次结构性的崩塌和裂缝,导致工程进度严重滞后。其次,由于经济上的问题,建造过程中出现了多次资金和物资的短缺和浪费,导致工程质量严重下降。最后,由于政治上的问题,建造过程中出现了多次领导层的更迭和意见分歧,导致工程方向严重偏离。

在二战爆发后,苏维埃宫计划被迫中止,所有的建筑材料和设备都被转移到战场上使用。在战争结束后,斯大林对苏维埃宫计划失去了兴趣,转而投入到其他项目中。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对苏维埃宫计划进行了批判,认为它是一种个人崇拜和浪费资源的表现。在1958年,苏联政府正式取消了苏维埃宫计划,并将已经建成的部分拆除。在1960年,苏联政府在原来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的位置上建造了一个露天游泳池,名为“莫斯科河游泳池”。苏联解体后,政府在原址重建了救世主大教堂,并于2000年重新对外开放。

这就是苏维埃宫计划的悲惨结局,它是一个曾经让苏联人民激动和骄傲的计划,也是一个永远没有实现和完成的计划。它是一个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理想和现实矛盾的计划,也是一个展示了苏联社会主义风光和衰落的计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穿越俄罗斯 ·85· 莫斯科七姐妹与俄罗斯建筑风格极简史
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怎么修不那么“奇奇怪怪”的建筑?
七姐妹:俄罗斯莫斯科的一系列建筑群,苏维埃宫成了传说
他们炸了一座很牛的建筑,要建一座更牛的,结果成了烂尾楼
世界最大烂尾楼,历时117年,竟又回到原点···
震撼世界的“莫斯科七姐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