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著名城堡今日模样——高欢的玉璧城,哥舒翰的石堡城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

高欢的“快乐城”,玉璧城

在东西魏对峙的6世纪,有一座坚城让雄主高欢抱憾终生,最后遗憾离世。这就是位于山西省稷山县的玉璧古城。

公元530年后在宇文泰和高欢分别稳定了关中和河北后,沟通两地的河东之地就成了双方争夺的要点。

河东方向(今山西西南部)蒲坂渡口是黄河的重要渡口,从此渡河,可避开潼关天险,直接进入关中。因此西魏特别注意河东方面的动向,公元537年,西魏骁将杨东渡黄河,攻占了东魏的邵郡 (今山西垣曲故城),进入河东。

今天玉璧城向下俯瞰

玉璧城遗址纪念碑

538年西魏东道行台王思政以蒲坂附近的玉壁险要,上书请筑城得到同意。玉壁成为西魏在河东地区的桥头堡,玉壁位于当今稷山县西南 6公里,是一个高耸的黄土台塬。西魏当时还削平了悬崖的边沿,只有南面才能允许出入。提议在这种“鬼地方”筑城的王思政也真是一个鬼才。

一带雄主在这座坚城下黯然落寞,现在很多网友把玉璧城调侃为高欢的“快乐城”。

543年邙山大战后,西魏军队主力遭遇毁灭性打击。高欢在经长时间准备后,再次攻打西魏希望一举灭亡西魏。这次高欢决定以河东为主攻方向。

今日玉璧城卫星地图

玉璧周边的深谷(深色颜色标记)

东魏进攻路线,比如要拿下玉璧城

546年高欢亲率主力15万人包围玉壁。另外一路由侯景率领进攻潼关——豫西一线。

当时守城的将领韦孝宽仅仅带领了1万守军。但是玉璧城高,峭壁陡峭。攻城的部队根本没办法施展兵力。东魏士兵猛攻,用了各种办法拿不下来,最后挖地道也被守军发现无疾而终。

玉璧城悬崖一角

玉璧城航拍,古代还有城墙和防御工事,进攻方极为难打

11月东魏军已攻城五十多天,死伤惨重但是毫无进展。此时,冬季来临,许多士卒冻伤冻死。统帅高欢病倒,另外一路侯景的部队被击败,西魏派出援军增援玉璧。

“伤及病死者十四五......死者七万人”。

西魏还杀人诛心编了歌谣讽刺高欢:“高欢鼠子,亲犯玉璧。剑弩一发,元凶自毙”。

撤军前,高欢命令将死亡士卒在玉璧城下就地掩埋,留下累累白骨。这些遗骨经过了千年的雨打风吹依然可以看见。

留在山涧中的东魏士兵遗骨

一代雄主高欢远征失败后,感慨有生之年已经不能消灭西魏。高欢遂于11月1号解除对玉壁的包围,撤军。回军途中高欢感慨一辈子征战却壮志未酬,咏唱敕勒歌以表心智。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回到晋阳后,他一病不起于次年正月死去。

UP主“安州牧”在B站有详细的探访视频,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这里感谢B站著名UP主“安州牧”的访古视频。通过他的视频让我能在千年之后亲身体会到这让高欢痛不欲生的“快乐城”。

今天的玉璧已经看不到1500年前的城墙了,整个内城大部分都种地了,南面的坡下是白家庄。当地的老乡不少还知道当年的战斗。还给访客指明了东魏军撤退后留下的万人冢。1500年过去,土中掩埋的尸骨还清晰可见。

玉璧城上,基本都种地了红线以外都是悬崖陡壁

从航拍来看西魏选在这里筑城实在是太绝了,整个玉璧城不大,呈现不规则的四边形,除了南面可通行人全是陡峭的崖壁,今天经过经过雨水冲刷很多墙体坍塌了,但是人还是很难徒手爬上。1500年前被特意削平的土坡那更是没办法爬上,所以西魏十几万只能从巴掌宽的正南面进攻。而且韦孝宽存储了足够的粮食,在对耗的情况下也完全不怵。

玉璧古城在晋西南,从西安或者洛阳开车4、5个小时能到,是一座绝佳的访古地点。

石堡城

石堡城遗址位于今天青海省湟源县,日月山口的东南山头上。这里其实有两座山头城堡,称为大小方台。历史上唐和吐蕃在这里曾经展开了多场战斗。吐蕃在吞并了吐谷浑故地后,马上就看中了这里优越的地理环境,开始修筑堡垒和防御工事。

4镇节度使王忠嗣因为不同意打石堡城被玄宗猜忌。

唐军从西宁出发,一定要经过日月山口。在这里修筑城堡唐军没办法忽略

首先这里地势高耸,进出只有一条道路,极其易守难攻。石堡城位于日月山口的出口位置,而且站在山头向北就能俯瞰山谷的唐军行动,向南可以看到广阔的吐蕃腹地。唐军从湟水进攻这里几乎是唯一的道路。

而且石堡城是两座互为犄角的城堡,大小方台。是2个面积不大的山中平台,正好方便吐蕃人修筑防御工事,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日月山口位置,走出豁口就是吐蕃腹地。

小方台遗址

吐蕃不单单只修筑了这座城堡,在山下的湟水河谷还修筑了一系列的工事。所以每次唐蕃在此交战都是伤亡极大。

石堡城的具体位置,这里想进攻只有山腰上一条陡峭的小道

山下眺望石堡城大小方台堡垒,可见唐军仰攻难度有多大

开元十七年(729年),唐玄宗命朔方节度使信安王李祎攻取石堡城,众将都认为石堡城据险而道远,如果不能攻克,大军将无法归还。信安王则力排众议,率军突袭石堡城,一鼓而下。

但是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盖嘉运没守住城堡,石堡城再次陷于吐蕃。随后陇右节度使皇甫维明、王忠嗣、董延光等攻打石堡城,均不敌吐蕃。

期间王忠嗣还极力反对玄宗硬攻石堡城所说:

“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今顿兵其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

这番态度惹毛了皇帝,不久他因为卷入李林甫炮制太子党一案,最后被免职,几年后郁郁而终。

哥舒翰接替王的职位,继续准备进攻石堡城。

接替王忠嗣的哥舒翰攻下了石堡城

天宝八年(749年),玄宗命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率“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东兵,凡六万三千人”,大举进攻石堡城。除了石堡城,哥舒翰率领的唐军还在和吐蕃援兵,山下守军进行着艰苦的战斗。

最后哥舒翰“以三日为期,不然将斩”严厉督促下,裨将高秀岩、张守翰才攻下石堡城。

唐军最后阶段强攻拿下石堡城

这一仗后不久,河西唐军还收复了黄河九曲之地,对吐蕃的战略压制到了新的高度。

不过随着安史之乱爆发,河西陇右唐军主力回援,这片土地全部被吐蕃人轻松笑纳。

今天青海的湟源县不是一个工业县,人口也不多。我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这里的文广部门也很重视石堡城的宣传。可能是知道这里的人不多,加上这块地方也不靠近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来的人不多吧。

小方台上的古代工事遗址

今天的石堡城在山上还依稀可见当初吐蕃人修筑的城墙残垣,但是山下的遗址几乎看不到了。山下不远就是进藏的京藏高速公路和青海省的国道,如果天气好的时候,自驾的朋友可以爬上高山看看,体会一下哥舒翰拿下这座堡垒的艰难。

随便提一下,我们熟知的函谷关在先秦时代,关后是茂密的树林,所以六国联军只能死磕关口。但是到了汉代树林基本就被砍光了,可以直接从函谷关背后的山垣翻过去,这里的险要也失去了意义。现在人很难感受当年的古战场氛围。

今天湟源县附近的高速,从西宁开车非常方便

由于西北国土地广人稀,除了近几十年搞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里的环境和地貌不像东部,改变的不多。忽略掉现在的村庄和道路基本就是1300年前的地貌环境,真的是绝佳的访古地点。

如果对历史有兴趣,时间和资金也比较充裕的朋友可以去观摩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史之乱爆发的政策性诱因
石堡城: 唐朝帝王心里的痛点, 多少名将退却过
盛唐』王忠嗣的陨落对安史之乱的发生有什么关系?[玄宗]
(转载)石堡城之战
盛唐边庭:血战石堡城
为什么说王忠嗣不死,安禄山不敢造反?其实反了也没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