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操火箭,全景天窗,敌人缴获续研又被盟友摧毁,这是法兰西的浪漫

在本期“奇葩而又无用的武器”盘点中,胖兵接着给大家说“奇葩飞机”,因为上次已经预告过了这次要说法国~所以这期就直入正题~

01.飞行的涡扇发动机?

在“美国奇葩战机(上)”那期胖兵曾经给大家介绍过XFV和XFY两款“竖着起降”的垂直起降战机,而在它们之后,法国也研制过一款类似机型,就是下面这款C-450“鞘翅目”(Coleoptere) ,这个“鞘翅目”是昆虫纲中的第一大目,通称为“甲虫”~

从外形上看,它最奇葩的地方就是机身后部的这个圆形机翼了,航空上称为“环形机翼”(wing of the ring type),而要说为何将机翼设计成这样,则是法国设计师认为它可以像喷气发动机那样,将气流集中在环形机翼的内侧。

这其实就好比C-450是一个涡扇发动机,其中机身就相当于发动机的内涵道,然后机身外侧到环形机翼内侧的这个区域就相当于发动机的外涵道~

而比XFV和XFY先进的一点,也是C-450配备了一台 TRD 10IE '阿塔尔(Atar)'涡喷发动机,可以看到进气口在机头的两侧,而飞行时的俯仰则由环形机翼外侧的四个舵面控制。

1954年,法国BZT和斯奈克玛(SNECMA)两家公司联合启动了这款机型的研制,在1955年到1958年之间,先制造了两架无人验证机试飞,称为C.400P1和P2。

而C-450则是正式的载人原型机型号,在1959年6月5日实现了首飞,并试验了垂直起降和水平飞行之间的过渡。

但在6月25日的试飞中就出了事故。当时,C-450在75米的高度突然失速并坠落,虽然在坠落到20米高度时又恢复了控制,但飞机还是坠毁了,飞行员也受了重伤。而在事故调查中,虽然认为这和环形机翼的气动布局无关,但也迫使项目遭到了终止。

虽然C-450比较短命,但它相对于XFV和XFY的一些更先进的设计思路也值得说一说,首先就是涡喷动力,让它可以达到8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这虽然也已经比不上同时期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但也不至于让它像XFV和XFY那样因为是螺旋桨动力而淘汰。

其次就是它的弹射座椅,在垂直起降姿态时以能让飞行员以45度的角度弹射出来。第三个就是它的运输——起飞拖车,它可以像弹道导弹发射车那样先以水平姿态让飞行员登机,然后再起竖让战机起飞,这比XFV和XFY的登机梯也更实用~

02.驾“导弹”飞行?

如果说C-450是飞行的涡扇发动机,那下面这款名为“莱杜克“(Leduc)0.21的验证机,看起来是不是就像一枚人操的巨型超音速导弹?而且它搭载的还是冲压发动机…

注意看,它的座舱就位于头锥部分,而且还是全景式玻璃座舱~只是飞行员不管是进出还是驾驶姿势,看起来都很难受,但开起来时想必会非常刺激~

而制造它的目的,则是为了验证冲压发动机的实际性能,Leduc0.21的设计师雷内·莱杜克(René Leduc)也被认为是第一个将冲压发动机实用化的人,它的目标是达到2马赫。

我们知道,冲压发动机最擅长超音速飞行,但因为没有压气机和涡轮,所以无法在静止时启动,必须有高速的气流先进入涵道,通过减速来增压,进入燃烧室点燃后再高速排出产生推力,所以Leduc 0.21也就需要由“母机”先携带升空,达到一定速度后再将其投放,以便达到冲压发动机的启动条件。

而Leduc 0.21的搭载方式也比较独特,它是由一架SE.161型格朗多克(Languedoc)客机以背负的方式运载升空的。1953年8月7日Leduc 0.21成功首飞,在客机达到332公里/小时时两者分离,然后冲压发动机启动,达到了0.95马赫(1163公里/小时)的速度。

而除了Leduc 0.21外,雷内·莱杜克也先后研制了三款验证机,在这个0.21之前还有一个Leduc 0.10,是1947年成功首飞的,而0.21则是它的30%放大版。

此后在1956年12月26日,更大的Leduc 0.22又成功首飞了,它的外形看起来相比前两枚“导弹”就更像是一架正经飞机了,改进除了配备有35度后掠的机翼和头锥整体逃生式座舱外,还配备了一台推力3.2吨的涡喷发动机用于起降,这样它也就不需要再用客机来搭载了。

但问题是,不管是0.10、0.21还是0.22,都因为在跨音速时产生的阻力太大,所以从没有超过音速,再加上后期研究资金短缺,最终导致项目在1958年被取消。

不过Leduc 0.22的涡喷+冲压发动机的“混动”系统倒是用到了法国北方飞机公司(Nord Aviation)研制的“狮鹫”(Griffon)战斗机上,在1957年1月的首飞中,还成功让这架战机的速度达到了2.19马赫(2683公里/小时)的最高速度,完全能满足法国空军对于2马赫截击战斗机的需求。

但在后续的试飞中问题也很快出现,首先就是制造原型机所用的轻质合金材料不耐高温,然后就是冲压发动机在加速过程中运行不稳定。

更致命的,1956年7月首飞的幻影III战斗机就已经能通过采用加力式涡喷发动机就已经能达到2.2马赫(2695公里/小时)的速度了,而且不管是复杂难度还是成本都比“狮鹫”便宜的多,所以“狮鹫”的命运也就只有走进博物馆~

不过从“莱杜克“到“狮鹫”,也让我们看到一项新技术从验证机到实用型作战飞机的发展过程。

03.喷气式纸飞机?

接着再看一款验证机,这个外形让你想到了啥~是不是小时候常玩的折纸飞机?

这款型号为Payen Pa-49的机型,是专门为了试验无尾(tailless)布局而制造的,它的设计师尼古拉斯·罗兰·佩恩(Nicolas Roland Payen)也是无尾布局和三角翼的先驱。

而这架飞机不仅是法国第一架采用无尾布局的飞机,也是当时最小的喷气式飞机。

从它和试飞员的合影就能感觉到它的尺寸有多小了,它的总长度只有5.1米,翼展也是差不多的5.16米,全高2.5米,总重只有457公斤。

再看看它的机翼,从三视图上它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垂尾了,从座舱上方一直延伸到了机尾,还有一个75度的大后掠角。另外它的水平翼面后掠角也比较大,前后缘分别达到了55度和30度。

性能上,它由一台150公斤推力的透博梅卡“帕拉斯”(Pallas)涡喷发动机提供动力,最高飞行速度可以达到500公里/小时。

Pa-49在1954年1月首飞,各项验证进行的都比较顺利,然后在4月就又朝着特技飞行的方向探索了一下,增加了垂尾后缘的空气制动器和起落架整流罩,成为Pa 49B型,之后参加了1957年的巴黎航展,到1958年完成一系列研究后,就送到了博物馆陈列。

04.让敌人完成首飞的奇葩战机

除了上面Pa-49外,佩恩在二战前还设计过一种看起来更奇葩的竞速/轻型战斗机,就是下面的这款Pa-22。看下图这个外形,几乎肯定会让你陷入迷惑之中~而胖兵之所以先说前面的Pa-49,也是为了让大家先适应一下佩恩的设计思路…

而对于这个奇葩的设计,也得一点点来说:

首先说机翼布局,Pa-49的这个其实还是属于串列翼(tandem wing),和胖兵在“英国奇葩飞机(上)”那期中给大家讲过的M.35“蜻蜓”相同。这种布局就是看着像鸭翼但又不是鸭翼,判断的依据就是看前翼的尺寸,前翼肯定比后翼小,但如果差别不明显就是串列翼。

而这种布局的优势就是升力更大,飞行稳定,同时能让翼展可以做的比较小。

具体到翼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前翼的后缘带有副翼和襟翼,而后翼则带有升降舵,同时还有一个67度的后掠角。

而就上面这张三视图要说明的一点是,佩恩在设计它时本来是想采用涡喷发动机的,但因为推力不达标所以才改用活塞式螺旋桨动力,并且围绕着安装的那台180马力6B-01型六缸风冷活塞式发动机又重新进行了设计,所以机型也从Pa-112变成了Pa-22。

除了机翼外,Pa-22最奇葩的地方就是座舱了,居然和垂尾融为了一体…位置也靠后的不能再靠后了。而在尺寸上,它的长度也比Pa-49还短,只有4.16米,高度也只有2.11米,但6.74米的翼展要更大一些,不过空重也只有554公斤。

研制上,Pa-49本来是也是作为一种竞速飞机研制的,但在制造了两架PA112 CI后,佩恩就将其中一架改成了轻型战斗机方案,并在1938年向空军提交了这一设计。

按设计,这款轻型战斗机的最高飞行速度可以达到580公里/小时,并且可以配备至少两挺7.5毫米机翼机枪,螺旋桨中线可以配备一门20毫米机炮。

但不管是竞速还是轻型战斗方案机,都没能在二战就爆发前首飞,而且还在风洞测试时,德国就已经击败法国并将其缴获。但没收后德军却对Pa-22的奇葩设计产生了浓厚兴趣,又开始研制,然后在1942年10月由德国飞行员完成了首飞。

此后德国人也是在法国境内继续鼓捣它,还进行了一些改进,换装换装可变距的螺旋桨,还有外挂油箱。但Pa-22和所有的配套设备,都在1943年在盟军对法国境内工厂的一次空袭中,被全部摧毁了…

一架飞机让敌人完成研制,然后由被盟国摧毁,这个经历估计除了Pa-22外也是没谁了…

05.奇葩的双头?三头?客机

双头+单发?下面这款机型的奇葩程度,大概率会刷新你对飞机…或者说是对客机的认知~这款机型名为布里斯托125(Blériot 125),是1930年巴黎航展上首次亮相的一款客机。

看这个双头外形,你是不是在疑惑,究竟该在哪边驾驶呢?但如果你再仔细看,就会发现位于机翼中央的螺旋桨后方其实还有一段机身,驾驶舱就在这里,等于这是一架有三段机身的飞机~

所以就整体的结构来说,与其说是两个机身之间顶着一个驾驶舱,不如说是一架巨大的单翼机下面吊着两个对称的客舱~

再仔细看看它的剖面图,还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首先就是它其实也不是单发,而是双发的,在中央机身尾部还有一个向后的螺旋桨,形成了一个“前拉后推”的布局,然后驾驶舱内有3名机组,包括两名飞行员和一名领航员。

再看它的两个对称的“吊挂”客舱,每一侧可以容纳6名乘客,后面有卫生间和行李舱。这两个客舱同时也是一个大浮筒,可以让客机在水上起降。

性能上,它前后的两个螺旋桨分别由一台550马力的希斯巴诺-苏莎(Hispano-Suiza)12Hbr型液冷活塞式发动机驱动,最快飞行速度可以达到220公里/小时,航程为1000公里。

但就这款客机的试飞记录就很少了,只知道它在1931年首飞的,但马上就因为飞行性能糟糕而投入了改装,但直到1933年都没改装好,最后在1934年就彻底报废了~

至此,本期的法国奇葩飞机,胖兵就给大家盘点完了,而下一期,就该轮到德国了~但因为机型太多,所以还得分至少两期说完,所以还是请大家继续关注胖兵的更新吧

媒体来源:铁血胖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火中催生的飞翼飞机(转)
极速烈鸟——梅塞施密特Me 209高速验证机
米格-15诞生记(上),传奇的开端
俄罗斯的新大客机梦——第二架MS21首飞成功!
“滴滴飞行”来了,这台会自动驾驶的飞机首飞成功!
Zenair Zipper---折叠机翼小飞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