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大晋国的卿大夫死后头颅被做成酒器,这些因素注定了智氏的灭亡

春秋末期的晋国王室衰弱,当时的晋国实权实际上由四个卿大夫把控,即智、赵、魏、韩四个家族。而四大家族中,智氏一家独大,当时智氏的家族领袖是智伯,也叫智瑶,他对外大败齐郑,对内带领韩赵魏三家灭掉中行氏、范氏家族,瓜分两家土地。他拥立新君,把持晋国朝政,是当时晋国最有权势的人。智伯智谋过人,志向很大,想要灭掉韩、赵、魏三家,独霸晋国。不得不说,当时的智氏也有灭掉韩、赵、魏的实力。

智伯

但是,最终智氏却被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一族被杀光殆尽,智伯的头颅还被做成酒器,结局令人唏嘘。那么,为什么曾经独大晋国的智氏会消失在历史舞台上呢?个人认为,智氏的灭亡主要是这样几个因素造成的:

1、智伯狂妄自大

智伯的狂妄自大,从这样几件事可以看出。

赵毋恤

公元前464年,智伯和赵氏的世子赵毋恤(后来的赵襄子)一同攻打郑国。期间两人一起喝酒,智伯喝醉了,强行向赵毋恤灌酒,赵毋恤以不胜酒力拒绝,结果智伯用酒杯砸赵毋恤。赵氏的家臣受不了智伯的侮辱,要求杀了智伯,结果赵毋恤忍了。打完郑国回去以后,智伯对赵简子说:你这个儿子不行,胆小懦弱,喝酒也不行,你还是废了他吧,不要让他做继承人了,当然赵简子没有听他的。赵毋恤是赵简子的接班人,也就是未来的赵氏家族的老大,智伯说话这么不注意,只能说太狂妄了。

水灌晋阳

公元前453年,智伯联合韩、魏两家围攻晋阳,联军引晋阳城外的晋水,水灌晋阳。根据史书的记载,晋阳的城墙快要被淹没,晋阳城内的老百姓只能把锅吊起来做饭。智伯巡视战场,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陪同。这时的智伯得意忘形,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天我才知道大水的威力,原来它可以灭亡一个国家。当时陪同的韩康子和魏桓子知道智伯在打他们的主意,立马警惕了起来,因为韩氏的都城和魏氏的都城外都有河水。智伯有独吞晋国的野心,但他敢毫不避讳地在韩、魏两家老大面前说出内心的想法,说明他太自大了,根本没把这两个人当回事。

2、智伯刚愎自用,贪财好利

一次,智伯在宴会上羞辱韩氏家族的领袖韩康子和谋士段规。智氏家族的家臣智果就对智伯说:你这样侮辱人家,以后会遇到麻烦的。智伯回了一句:难将由我,我不发难,谁敢兴之!意思是说,有麻烦也是我找别人的麻烦,我不找别人麻烦,谁敢找我的麻烦!这件事可以看出,智伯是既狂妄自大,又刚愎自用。

智氏家族

智氏和韩、魏围攻晋阳的时候,赵毋恤派家臣张孟谈去游说韩、魏两家,三家密谋共同灭了智氏,瓜分智氏领土,结果被智果发现了。智果就告诉智伯了,说:韩、魏两家要叛变了,赶紧杀了他们。智伯认为韩、魏不会背叛他,听不进去。智果又说:如果不杀他们就要拉拢他们,韩、魏两家的谋士段规和赵葭,在他们家族说话很有分量,如果你承诺灭了赵氏以后,给他们两人每人一个万户之邑,贿赂他们,他们可以说服他们主人不叛变。智伯回道:灭了赵,还要和韩、魏两家平分赵的土地,我们只能拿三分之一,如果还要从三分之一的土地中拿出两个万户之邑,那我们的战利品也太少了,就没同意。

智伯

可以看出,智伯这个人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智果多次提醒他都不听。智伯是胸怀天下的人,却如此贪财好利,这也是他后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3、智伯的对手太强大

当时的晋国是智氏一家独大,赵氏次之,韩氏和魏氏比较弱。智伯想要独霸晋国,就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势力,削弱其余三家的势力。于是他对韩、赵、魏说:晋国王室衰弱,我们作为晋国的臣子就要为晋国服务,我建议我们四家各拿出一百里封地献给晋国国君,让晋国强大起来,重振当年的霸主雄风。

当时的晋国地图

智伯的这个理由似乎冠冕堂皇,但是三家都知道,献出的土地肯定不会给晋国国君,而是全部落到智氏的口袋。韩康子和魏桓子因为力量太弱,不敢与智伯正面较量,只能顺从,都拿出了自己的土地献给了智伯。后来跟着智伯围攻晋阳的时候,临阵倒戈,找准机会和赵家联合,三家灭了智氏。韩、魏都了解智伯的为人,不与其正面对抗,尽力的迎合他,让他放松警惕,为打败智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三家分晋地图

智伯最大的对手是赵襄子赵毋恤。赵毋恤是赵简子的庶子,起初地位很低,并不受父亲待见,后来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赵简子的认可,一步一步爬到了赵氏老大的位子。

赵毋恤有勇有谋,也很有抱负,能隐忍却不怯懦。刚继位的时候,就用计吞并了代国,扩大了家族势力。赵毋恤曾面对智伯多次挑衅,但为了大局,都忍了下来。当智伯向韩赵魏三家要地时,韩、魏都给了,而赵襄子果断拒绝,并做好了和智伯开战的准备。

赵毋恤

赵毋恤采取谋士张孟谈的建议,把作战根据地选在了晋阳。面对联军水灌晋阳,赵毋恤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三年。后来派家臣张孟谈劝说韩、魏,和两家约定共同对付智氏。韩、魏两家趁智氏不备,杀死守堤士兵,让晋水改道,倒灌智氏大营,韩、赵、魏三家把智氏灭了。

三家灭智

因为这几个原因,曾独大晋国的智氏被灭族,智伯的头颅还也被赵毋恤做成了酒器。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智氏土地以后,实力大增。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被周天子认可,各成为了一方诸侯,而智氏则永远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国序幕:韩、赵、魏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
为什么《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开篇?而三家分晋又是怎么回事?
晋国原本有六卿,为何最后是三家分晋?另外三家卿大夫呢?
中国历史上的“三家分晋”是怎么回事?
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