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俄译《史记》的研究特点与内涵

史记不仅在中国广为人知,而且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史学名著。不但在日韩以及东南亚等地享有盛誉,就是在遥远的法、德、美等国家和地区也是声名远扬。但相对而言,它在俄罗斯的翻译情况却论及甚少。

2011年,俄罗斯举行了中国经典著作的俄译本推荐介绍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史记》的俄译本第九卷的出版,这标志着它第一个欧洲语言译本的问世。在本文中,笔者将对俄译版《史记》的研究特点及内涵做出浅要分析。

一、影响力及其在国外的翻译

根据我国史册记载,早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它便已经传出国内。首先是与我们毗邻的高丽,就是今天的朝鲜地区。在古书《北史·高丽传》和《旧唐书·高丽传》中都有着相关记载,我国的不少汉籍被传播到高丽地区之后,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与追捧,甚至有不少人直到今天还在研读着《史记》。

而在公元前600到604年之间的时候,当时的日本圣德太子下令委派遣唐使前往中国学习先进文化,而此间的第一批遣唐使便将其带回了日本。此后,它便马上在当时的日本上层政治集团中造成了轰动,给在为统治者们带来了不少的经验与知识。

明清之时,则是它东传日本最鼎盛的黄金时期,不仅传入日本的数量极多,而且所包含的品种例如全本、选本、注释本等也都十分全面。在《史记》传入日本后,便受到了当时日本社会各界的极大重视,并且在政治、教育、史学等各个方面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而在西方国家,不少美、英、德、法等国家的汉学家也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美国的汉学家瓦特逊著曾写过相关研究的传记,魏汉明教授也选择它作为专攻来进行研究,而英、德的汉学家也译过其中的名篇。

法国学家沙畹曾把其中的大部分篇章译成法文并加以注释,后来这个译本在法国成为了一个具有非常大影响力的书。巴黎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中心,征集了众多博学多识的人才对此进行研究,这是国际上第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它对法国汉学家们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组织与推动的作用。

二、俄译本种类较多且区别很大

最早在著作中提及俄译情况的,是北京大学的李明斌先生。据他所说,实际在帝俄时代就有两种译稿,而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据不完全统计有11种。

在俄罗斯,相关译作都是在19世纪时期。最早涉及俄译的应该是学者比丘林,他在晚年编纂的资料集中译过其中的两篇列传。1950年,莫斯科出版作品中收入了两篇译文。56年,由帕纳秀克译的相关文选问世。58年,苏联科学院编制的《中国古典散文》,其中包含13篇整篇内容。

58年,汉学家佩列莫洛夫在汉学杂志发表了部分译文。59年,《中国文学文选》一书中选录了两篇列传译文。60年,著名历史学家施泰因的著作中选译了部分内容。63年,斯特鲁夫编选的《东方古代史文选》收录了10篇作品的译文。68年,匈奴史专家塔斯金在其研究资料中选译了相关内容。73年,《世界文学文库》一书中收录了一篇译文。

72年和73年,苏联这学院监制的《中国古代哲学资料选编》中选译了一篇文章。79年,史学家波梅兰采娃在一本东方杂志上发表了《司马迁文选》。82年,俄罗斯古汉语专家们主编的汉语文选上选入了部分文字,并进行翻译。84年,东方文献选集收录了4篇的译文。据上统计,不完全俄译本至少有12个选译本,翻译篇目在50篇左右。

除此之外,俄罗斯学者也译出了完整的俄译本,全册共九卷。出版时间从1972年到2010年,足足跨越了两个世纪才诞生于世。

三、俄译研究方法及特点

在研究方法及其特点上,从很多角度进行对它进行研究。首先从历史背景上研究,结合出土文物、考古资料以及相关时事,对过去的史事会有新的见解。参考历史人物的研究,以及与其他文献的比较,使其视野更广阔,材料繁简得当,人物更加形象,褒贬态度更加鲜明。以及对人物进行比较研究,还可以在各个列传中对人物进行纵论研究。

此外从体例方面进行研究,俄罗斯学者们认为书、表、本纪、世家、列传等是其研究的起源。通过与其他典籍的比较进行研究,同时针对实际中的某些话题展开研究,得到诸多启示与感悟。

在它的语言修辞以及文学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司马迁以生动笔法担当历史叙述,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承担博大精深的历史哲学观,提出了新史学追求的目标,大大改变了先秦史学与旧有的结构。在历史叙述真实性基础上,用充满文学气息的笔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关注他们在历史中的价值。

同时在实际的地理方面进行研究,司马迁对秦蜀栈道进行的系统考察和完美展示,对构建以栈道为轴心的西部文明生成发展体系起到了重要的印证和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其中的神话传说以及民俗进行研究。

四、相关研究的发展

虽然现在《史记》研究和其他学科研究一样,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在取得一些良好成绩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一,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和史料两个方面的基础都十分薄弱。还是需要掌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让理论与史料不再脱节。第二,研究队伍涉猎者多专精者少,应当学习法国,在俄罗斯也组建一个专门研究中心来系统的研究司马迁思想。

五、总结

学者们对于《史记》的研究水平还不够高,相关研究的专著也很少,它在我们中国的文学史上地位本就很不相称,所以在俄罗斯翻译研究中也是不够精细。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逐步培养和发展俄罗斯研究队伍,加强对它的综合研究,争取把研究水平提高一个水平。

参考文献:

1. 《西方翻译理论通史》刘军平 武汉大学出版社

2. 《翻译:思考与试笔》王佐良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史记》司马迁 中华书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记》法文版译者:司马迁是全世界第一位全面论史者|史记|法文本
《史记》英译 || 朱振武、黎智林:同史不同译,个中藏玄机 ——《史记》英译的策略异同比勘和文化立场审视
上古荐书|康达维译注《文选》(赋卷)出版
【金瓶梅解读】高玉海:《金瓶梅》在俄苏的翻译、传播和研究[1] ​ | 古典名著
近10多年来美国的《史记》研究
《史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传播与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