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解读:萨尔浒之战,明王朝和后金的实力消长,至关重要的一战

今天我们要讲的萨尔浒之战,是历史学家们公认的影响到明与后金兴亡的关键一战。后金军此战的胜利,不但使其政权更加巩固,而且从此夺得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明军遭此惨败之后,在战略上则陷入被动,不仅使辽东局势顿形危机,而且动摇了明朝对辽东的统治。

战争背景

辽东是明朝京师的屏障,辽东失则京师危。明朝政府为了安定辽东,彻底的消灭后金,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剿灭后金的战争,从各方面进行了战争准备。

万历皇帝朱翊钧认为兵部侍郎杨镐,曾经担任辽东巡抚,'熟谙辽事',所以任他为辽东经略。当时驻守辽东的明军,虽说有八万余,但是精壮能战的却只有一万多人,分散在各地防守。而且'其步军皆不习弓马'",'一切器械皆朽钝'。

明朝政府的此时的吏治,已经不似洪武开国时期的了,官员和将领肆意刻剥士兵,各仓军粮'被官吏掺和沙土糠秕等物',使得士兵'终岁嗷嗷,日见逃窜'。这样的军队自然无法作战,明朝政府只得征调福建、浙江、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军队赴辽。又加派辽饷,以资军用。

由于需要远程调兵,调兵募丁就显得更加迟缓。明廷先后调其他八镇及南京、山东、浙江及各土司兵,但到九月加募兵在内只有7万,而这些'调到援兵,皆伏地衰号,不愿出关','人鲜精壮',士气不振。

不仅是士兵们士气不振,将领们也是'心怯而忌,气骄而妒'。闰四月下诏起用将领杜松、刘綎、王国栋、柴国柱、官秉忠,六月就开始催促杜松、刘綎星驰出关,可是一直到了九月,才只有杜松出关,刘綎、柴国柱、官秉忠等人还均在关内。即使是将帅之间的关系,也是盘根错节,刘綎素与杨镐不和,而贺世贤又与杜松有隙。

明廷还命令朝鲜、叶赫出兵助战。朝鲜原说出兵3万,但是由于努尔哈赤的使者游说,最后只肯出兵1.3万;叶赫心存疑虑,也不积极。经过半年多时间,所调兵力才大部到达沈阳地区,但是准备不充分,粮饷也未备齐。万历皇帝朱翊钧恐'师老财匮',就一再催促杨镐出兵攻金。

战役部署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经过近十个月的准备,明朝各路援辽兵马终于抵达了集结地点。'主客出塞官军共八万八千五十余名',连同胁迫来的一万三千余名朝鲜兵,共约十万余人,号称大兵四十七万'。

杨镐的作战意图是以赫图阿拉为进攻目标,采取分进合击,四路会攻的战术,一举围攻后金军。按照这个意图,和诸将议定,分四路进军:

东南路,总兵官刘綎率军出宽甸,会合朝鲜军一万三千余人,从东南面向赫图阿拉进攻。

南路,辽东总兵官李如柏率军由清河出鸦鹘关,从南面向赫图阿拉进攻。

西路,山海关总兵杜松率军由沈阳出抚顺关,沿浑河从西面向赫图阿拉进攻。

北路,总兵马林率军由靖安堡趋开原、铁岭,从北面向赫图阿拉进攻。

总兵官秉忠、李光荣各率一部,分别驻扎辽阳、广宁(今辽宁北镇)为机动部队。经略杨镐为四路军总指挥,坐镇沈阳。明廷对这次军事行动抱着盲目乐观的态度,认为'数路齐捣,旬日毕事耳'。

大学士方从哲、兵科赵兴邦,既不懂军事也不了解后金的情况,'发红旗催战,从哲复遗镐书促之'。杨镐则是庸懦昏聩。

明师原定二十一日先后出师,因连日大雪,改为二十五日。杜松和刘綎都是久经战阵的宿将,也了解后金的情况,认为'敌未可乘',不可轻易出师。杨镐怒曰:'国家养土,正为今日,若复临机推阻,有军法从事耳!'并悬挂一剑于军门。杜松和刘綎也就不敢再有异议了。

后金的准备

努尔哈赤率军攻陷抚顺、清河之后,就决心'与明国为敌',积极扩军备战,加强防御。他考虑到同明军交战,路途遥远,补给线过长,这样就需要在与明辽东都司交界处,设一个前进基地,以备牧马歇兵之用。

于是努尔哈赤派遣夫役1500人赴铁背山(在今辽宁新宾西北),修筑界凡城,并派骑兵400守卫,扼住明军西来之路。在明军将要进攻的东路,砍伐树木,设置路障,派兵防守;在西路明军要渡河的要冲上游,堵塞河流,诱敌深入。同时派遣间谍刺探明军行动情况;封锁消息,不准后金人擅自出界。而且还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派使者去朝鲜和叶赫,瓦解他们的联合进攻。

其实明军尚未出师,但各路军事行动的秘密早已泄漏。其军'进剿,出揭发抄,略无秘密',皆为努尔哈赤所知。

'不但辽左事机,尽为窥瞰,而长安邸报,亦用厚赀抄往,盖奸细广布,则传递何难'。

努尔哈赤探知明军出师的日期和战略部署后,根据地形条件正确地分析敌情,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办法来对付明军,并把这一战略计划,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南北二路皆山险且远,敌不能即至,宜先败其中路(西路)之兵。''明使我先见南路有兵者,诱我兵而南也,其由抚顺所西来者,必大兵也,急宜拒战,破此,则他路兵不足患矣。'

战役过程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ニ十九日,后金军首先发现明刘綎军先头部队已由宽甸北上;又探知杜松军已出抚顺关东进。就根据杜松军进展过速,形成孤立突出的态势,以原驻防南路之兵500人,迟滞刘廷军北进;集中八旗主力,乘明军其他各路进展迟缓的有利时机,首先西进迎击杜松军。

杜松为人莽勇轻敌,平素以久经战阵、身多创伤夸耀于人。这次他急急的想争头功,当得知后金在界凡筑城时,便亲自率领明军二万余渡过苏子河进抵吉林崖攻打界凡城,留一部分驻扎萨尔浒。

皇太极等人商议以右翼四旗兵(后金军的半数)增援界凡。但是努尔哈赤认为:'今分右翼四旗之二与左翼四旗兵合,先破萨尔浒山所驻兵。此兵破,则界凡之众自丧胆矣。再令右二旗兵遥望界凡明军,俟我兵吉林崖驰下冲击时,并力以战。'

努尔哈赤的作战意图很明显,就是先以主要兵力歼灭留驻萨尔游的杜松主力,然后再解决进攻界凡的明军。

努尔哈赤立即令大贝勒代善、四贝勒皇太极率两旗兵援界凡,自己亲率六旗精锐攻萨尔浒。萨尔浒的明军遭到多于自己几倍的后金兵的凶猛袭击,又不熟悉周围形势,后金兵则熟悉地形,所以接战不久,后金兵就'逾堑拔栅',冲破了明军的阵营,全歼明军。

杜松接到萨尔浒的败报,十分震惊,当他还没有清醒过来的时候,努尔哈赤就乘胜直扑界凡,与代善、皇太极两军会合,原来守在山上的守军也从山上驰下,四面围攻,把明军切割成数块,加以歼灭,杜松、王宣、赵梦麟战死。明军'死者漫山遍野,血流成渠,军器与尸冲于浑河者,如解冰旋转而下"。明朝的西路军全军覆没。

明军主力杜松部全部被歼,使得开铁、清河两路更加形孤势单,处境极为不利。此时,进至尚间崖(在萨尔游北)的马林部,得知杜松战败,不敢前进,遂就地扎营,转入防御。派监军潘宗颜率部分明军驻于斐芬山,游击龚念遂率部分明军驻于斡辉鄂模,各相距数里之间,为犄角之势,互为声援。'环营三壕,火器列濠外,而骑兵继后'。

马林无将才,临出师时,潘宗颜就曾上书杨镐说:'马林庸儒,不堪一面之寄,乞易别帅,而以林遥作后应。'"杨镐没有接受这一建议。这时,马林只想在尚间崖驻守,他把本来就不多的明军又分作三处扎营,正好为后金军各个歼灭提供条件。

努尔哈赤在歼灭杜松军后,乘胜挥军北上,迎击马林军。后金军先与明军龚念遂部相遇。皇太极率千騎横冲其阵,接着以步兵从正面冲击,大破明军车阵,龚念遂等战死。之后,努尔哈赤率主力急驰尚间崖,马林指挥发射火器迎击后金军。努尔哈赤以骑兵一部迁回到马林阵后,以主力从正面进攻。前后夹击,大败明军,夺占了尚间崖。马林仅以身免,仓皇逃回开原。后金军接着又击败驻扎在斐劳山的潘宗颜部。此时,叶赫军闻知马林兵败也退回。

刘綎率领的东南路明军,出宽甸后,与姜弘立率领的朝鲜军会师,继续向赫图阿拉前进。刘綎所率明军,虽然出师较早,于二月十五日出宽甸,但是因道路险远,'重冈叠岭,马不成列',加之后金多处设置路障,故行军迟缓。三月四日才过栋鄂河,到阿布达里冈附近,距赫图阿拉约五十里。朝鲜军到富察,离刘军约十里。此时西、北两路明军已经败没,然而刘綎却毫无所知。

努尔哈赤在连续歼灭沈阳、开铁两路明军之后,转兵南下迎击宽甸路明军。他亲自率兵四千留守赫图阿拉,防备李如柏、贺世贤的南路明军,命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率军南下迎战刘綎军。

努尔哈赤深知刘綎治军严整,行止有法,炮车齐备,火器精良,颇有战斗力,就采取了诱其速进,设伏聚歼的战术。他事先以主力在阿布达里岗(赫图阿拉南)设下埋伏,另以明军降卒持杜松令箭前往刘綎军,诈称杜松军已迫进赫图阿拉,以诱其速进入伏。

刘綎信以为真,急令部队轻装速进,将所部一分为四,自率一部精锐先行。四日,进至阿布达里岗,突遭伏击。刘綎企图抢登阿布达里冈制高点时,后金军'亦登冈,出其上',先明军抢登冈上,'自高驰下,奋击军'。另一路后金军自明军西边'从旁夹击'。这时,皇太极率右翼兵据高下击,代善则引左翼兵穿着明军衣甲,打着杜松旗号,自岗西突入明军营阵。明军大溃,刘綎仓皇应战,兵败身死。

消灭了阿布达里冈的明军以后,代善和皇太极等乘胜移师富察,四面包围朝鲜军。朝鲜军装备极差,纸甲柳冑,军粮短缺,士卒饥馁。都元帅姜弘立在'欲走则归路断绝,欲战则土心崩溃'的情况下投降后金。明监军乔一琦投崖殉国。

经略杨镐坐镇沈阳,虽然掌握着一支机动部队,但对三路明军没做任何支授和策应。及至明军三路丧师后,,他才慌忙下令李如柏回撤。然而李如柏却因行动迟缓,当接到撒退命令时,才进至虎拦岗(在清河东),他不作任何部署,就急忙传命回师,后金军只有20余人,发现李如柏军后,登高鸣螺,佯作大军追击之状。李如柏军不知虚实,惊恐溃奔,自相践踏,死伤数千人而逃回。

'哨兵二十人见之,登山鸣螺,作大军追击状,如柏军大惊,弃走相蹴死者千余人'。

战役影响

萨尔浒战役,前后只有四天时间,明朝的四路大军,除李如柏所率南路军不见后金兵全师撤还以外,其他三路皆被后金军各个击破,损失惨重。

据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说,明军阵亡军官'共三百一十余员名,并印信一颗,阵亡军丁共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名,阵失马骡驼共二万八千六百余匹头只'。当然还有大批的战车、火器和其他装备。

萨尔浒战役开始时,明朝有军队十万余人,后金的总兵力约为六万人,几乎相差一倍,明朝的军事力量占着明显的优势,但战争的结局,明朝失败得那么快,那么惨。这固然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原因,但直接导致战争胜败的主要原因,则是双方统帅的军事才能和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明军指挥失误是重要的原因。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力量互相消长的关键一役。从此战之后,明朝彻底无法控制女真族的发展,不得不从进攻转为防御;而后金力量猛增,由防御转为进攻。

参考资料:

《明史》《国権》《明神宗实录》《三朝辽事实录》《栅中日录》《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明史纪事本未》《满洲实录》《辽广实录》《明通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以破解的萨尔浒大战,大明王朝的军事实力遭遇空前摧毁-今日头条
萨尔浒大捷
6万对20万,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何败得一塌糊涂
萨尔浒之战:给大明王朝心脏沉重的一击!
明亡清兴六十年7四路丧师
萨尔浒之战:关乎明清国运的一场战略决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