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病已为什么给他冤死的祖父刘据起“戾”这样极有侮辱性的谥号

(刘病已,在处理爷爷刘据的问题上,他似乎是个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中国古人最在意的无非就是个生荣死哀。生前锦衣玉食,尽享荣华富贵,死后则万古流芳,受百姓歌颂。

(范仲淹谥“文正”,所以后人也用“范文正”指代其人)

于是谥号就成了中国独有的产物,它发扬了中国人惜字如金的传统,在人死后以一到两个字对其一生的功绩盖棺定论。

古人有贤有愚,谥号自然也有好有坏,一般来说谥号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美谥诸如文、武、忠、睿、庄这些好词;而平谥则不上不下,如怀、悼、哀、闵、思、殇这些,听起来就惨兮兮的;至于恶谥,什么灵、厉、炀、神、谬、丑、幽等等,都不用详细去了解他们一生究竟做了些啥,光从谥号上看就知道这些家伙不是什么好鸟。

(楚成王,由于儿子给他拟了个恶谥,已经死了的他愣是不闭眼)

您别认为人死万事空,这虚无缥缈的谥号有啥用?其实古人对谥号的看重远超我们的想象,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楚成王和李东阳了。

春秋时期,楚成王被儿子商臣活活逼死,要说这商臣也真是心黑手狠,要了老爹的命不说,还要往他头上扣屎盆子,打算给老爹定个“灵”的谥号,这在古代算是超级臭谥了,毕竟按照《周礼》的解释:不勤成名曰灵;不遵上命曰灵啊!这不就等于向世人宣告我爹是个王八蛋么!也不知道是不是地下有知,成王尸体都凉透了这眼睛还一直不闭,这明显是死不瞑目嘛,商臣胆子再大这下也害怕了,赶忙和老爹商量:不给你谥“灵”了,给你谥“成”你看咋样啊?安民立政曰成;刑民克服曰成,这好歹是个美谥,成王这才安心闭眼。

(李东阳,得知杨一清会为他争取文正的谥号后,重病将死的他从病床上支撑着向杨磕头致谢)

后一个则是明朝首辅李东阳,明朝谥号文官以文正为尊,在李东阳之前还无人享此殊荣,李东阳重病将死时好友杨廷和前去看望他,并拍着胸脯为他保证,老兄你死后我会为你争取到文正的谥号。您猜怎么着?奄奄一息的李东阳竟然激动的从床上爬了起来对着杨廷和磕头感谢,能让死人不闭眼,能让将死之人爬起来磕头,可见一个美谥对古人来说是多么大的诱惑。

(光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戾”这个字是典型的恶谥)

今天咱们来聊聊“戾”字,光从字面意思上就知道这是个典型的恶谥,毕竟用它组不成什么好词(暴戾、戾气),《周礼》上对“戾”字评价也极低: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总结来说就是人恶心坏外加头铁,圣人也救不回来。

盘点中国历史,曾有两人得此恶谥,不过很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两人既不恶,也不坏,甚至还颇有一番作为。

(大明景泰帝朱祁钰,朱祁镇复辟成功后对朱祁钰进行政治清算,给他定的谥号就是“戾”)

头一个是大明景泰帝朱祁钰,他得这个谥号很好理解,土木堡事变后英宗被俘,朱祁钰被群臣拥戴登基为帝,可没过多久英宗又被放了回来,这下朱祁钰不高兴了,品尝过权力美妙滋味的他当然不愿意交出还没坐热的皇帝位子,于是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变相将其软禁了起来,朱祁镇就这么过了七年名为尊奉,实为软禁、缺衣少穿的囚徒生涯。

趁着景泰帝病重,英宗谋划“夺门之变”重登帝位,朱祁钰的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为了强调复辟的正义性,朱祁镇开始竭力向死去的朱祁钰头上泼脏水,他先是下诏斥责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接着又废黜朱祁钰帝号,赐谥号“戾”以示羞辱,朱祁钰的谥号虽然难听,但这明显是朱祁镇挟私报复,咱们毫不夸张的说,朱祁钰的皇帝当得比哥哥要称职的多,所以这个谥号,并不具有公正性。

(第二位就是汉武帝的太子,含冤而死的刘据,他死后的谥号也是“戾”)

而另一个被谥为“戾”的则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刘据是武帝和皇后卫子夫之子,与雄才大略的父亲相比,刘据性格仁厚善良所以并不太得汉武帝欢心,随着卫子夫年老色衰,父子、夫妻之间情分更见淡薄。武帝晚年信奉方士邪说,宠信流氓江充,这也就为父子反目埋下了种子。

(武帝晚年宠幸巫师、酷吏,父子情分淡薄,这也奠定了太子刘据的悲剧)

江充本是江湖游医,靠着打小报告行酷吏之事发迹,由于行事狠毒,太子对其所为多有不满,再加上两人曾有私怨(当年太子使者私用武帝专用驰道,江充不顾太子说情把这事捅到武帝面前),这小子生怕汉武帝死后被太子清算。

于是趁着武帝在甘泉宫休养的间隙,江充决定先下手为强,他煞有介事的向皇帝禀告说陛下近来病痛缠身皆是因为皇宫有蛊气,一定有人试图下蛊谋害陛下!而武帝晚年多疑,听了这番话后他马上命江充为绣衣使者,专事专办,不分前朝后宫仔细搜查,务必要找到这个下蛊之贼。

江充本来就想碰瓷太子,有了武帝给的这个权力更加肆无忌惮,于是一场针对太子刘据的阴谋就此展开。在江大人的仔细检查下,不但整个后宫被翻得乌烟瘴气,就连皇后和太子宫也没能幸免(史书记载连床都没地方放了),而搜查很快有了结果,江充得意洋洋的宣布:在太子宫中搜出的巫蛊木人最多,除此以外还有诅咒皇上的绢布,没想到太子竟然意图不轨,试图用这些旁门左道诅咒皇上!

(巫蛊之祸,皇后、太子皆受牵连身死,天下冤之)

当然了,甭管是不是江充一边挖一边放,但终究是在太子宫里发掘出来这些玩意,你作何解释?

得,这下刘据算是浑身是嘴都说不清了,他本想亲往甘泉宫向父亲申诉,但江充哪会给他这个机会,他一面派人控制住太子,一面飞速将检查情况上报皇帝,而一旦武帝看到这个结果,一切都完了,于是刘据就这么被逼上了绝路,他虽然仁厚却并不想当扶苏,于是在老师石德的建议下铤而走险,起兵自保。

由于信息不通,还在甘泉宫养病的武帝不明就里,只得到了太子谋反的消息,也赶忙调兵遣将镇压叛军,在朝廷正规兵马面前,刘据临时收拢起来的人马终究只是些乌合之众,太子的反抗终因人马不够连吃败仗一哄而散,包括刘据在内,皇后卫子夫、刘据的妻妾、两个儿子都在长安遇害,只剩下一个几个月的小娃娃刘病已逃过一死,不过也被关在了监狱里,这一关就是五年。

(而刘据的这个带有侮辱性的谥号却是他的亲孙子刘病已所赐)

尽管刘据身背莫大奇冤,甚至还无辜而死,不过从他“戾”字谥号来看,似乎后世对他的所作所为评价并不高(毕竟给了他一个恶谥)

而更为黑色幽默的是,刘据的这个谥号正是被被自己的孙子,后来的汉宣帝刘病已所赐。

对,您没看错,给刘据恶谥的并非别人,正是他的亲孙子,同为巫蛊之乱受害者的刘病已,元平元年刘病已即位,次年皇帝便颁布诏书,不过不是给爷爷平冤昭雪,而是给刘据拟谥号为“戾”(所以刘据又被后人称为“戾太子”)

这就让我们搞不懂了,别人不了解,你刘病已作为直系子孙难道不知道爷爷和父亲的冤屈?为什么还要给他这么一个近乎于羞辱的谥号呢?难道你刘病已是个白眼狼,当了皇帝就把以前的历史都抛之脑后了?

当然不是,刘病已这么做,着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1)刘据造反是实,且无从辩驳

天下人都知道刘据是个好太子,也都知道太子冤屈,但站在汉武帝和朝廷的角度来说,不管目的如何,太子调兵明显就是一场叛乱。

(尽管刘据是逼不得已,但他这种行为却并不受朝廷和主流价值观的肯定)

古代就讲究个“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如果父亲生气了要揍你,你应该站在原地不动,让父亲给你大嘴巴子,直到他消气为止;而如果是父亲脑子糊涂了,下手没轻没重,你就应该赶快逃走,不过您别自作多情以为是要保护你的人身安全,而是如果你还傻站在那里不走,活活让父亲打死,就会让父亲蒙受“不义”的恶名,终身留下遗憾,说了半天始终都站在父亲的角度,至于儿子如何,谁在乎呢!换句话说就是,第一条:父亲永远是对的。第二条:如果父亲错了,请参照第一条,这也就为古代的“孝子”们确定了行为准则,就算是父亲错了,作为儿子也只能听从,不能有任何反抗。

而刘据还就反抗了,而且这动静还不小,如果说太子最初还只是单纯的为了自保,但他在杀死了江充后的一系列行为就不太好解释了。刘据先是带兵攻打丞相刘屈氂,刘屈氂作为李广利的死党,两人一直谋划立李广利的侄子刘髆为储君,平时没少给太子下绊子,刘据恨他也能理解,但在巫蛊之乱前期,刘屈氂并未做任何对太子不利之事,刘据悍然带兵攻打刘屈氂无非是泄一己私欲而已。而随着叛乱的不断进行,为了扩充兵力,刘据还假传圣旨将长安的囚犯全部赦免,接着又想调动长水和宣曲两地的胡人骑兵和长安北军部队,这些行为早已超越了帝国的底限。所以西晋学者在《汉书·宣帝纪》如此说道:“太子诛江充以除谗贼,而事不见明。后武帝觉寤,遂族充家,宣帝不得以加恶谥也。”没法子,爷爷擅自调动军队是事实,所以刘据再怎么冤屈,再怎么令人惋惜,刘病已也根本没办法给自己的爷爷定上一个美谥,毕竟他也成为了一个帝王,要是儿子不分青红皂白,感觉受了冤屈就造反,谁受得了?所以从刘病已自身角度出发,他对爷爷的行为也未必认同,“戾”字虽然是个恶谥,但却很符合刘据的行为:不思顺受。

(2)即位后的刘病已与刘据再无关系

虽然是刘据的直系血脉,但刘病已并不是以刘据之孙登基,而是以汉昭帝嗣子的身份即位(包括前任皇帝,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的刘贺,也是以汉昭帝儿子的名义先被封为皇太子,接着再登基称帝)所以登基后的刘病已不但从辈分上来说涨了(由刘据的孙子变成了刘据弟弟的儿子),而且从宗法角度他和刘据再无关系。对于刘病已来说,他即位的合法性来自于汉昭帝,权力来源则来自于托孤大臣霍光,这两位是汉武帝晚年政策的积极推行者,尽管刘据死后武帝知道儿子的冤屈,又是修建思子宫寄托哀思,又是修建归来望思之台希望太子魂魄归来,但官方上却没有为刘据翻案,刘据仍然是朝廷定义的“罪人”和“反贼”。这个时候刘病已如果为刘据翻案,那岂不是打自己的脸?刘病已是个聪明人,为了让武帝、昭帝朝的老臣们安心,他毫不犹豫的给了刘据恶评,也就代表着他对汉武帝晚年政策的坚决拥护,与此同时刘病已还积极谋划给太爷爷刘彻立庙称宗,以此来证明自己皇权的合法性。

既然为汉武帝立了庙,那就更没办法为刘据翻案了,毕竟汉武帝是有着伟大功绩的英君明主,你总不可能再向世人宣扬是刘彻晚年头铁糊涂逼死了儿子刘据吧?所以只能将刘据定义为反面典型,刘病已还得带头踩,这也许就是刘据为什么被谥号“戾”的原因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病已给自己祖父用“戾”作谥号,用意深刻,足以看出他的为人
废太子刘据居功至伟,为何汉宣帝坚持不给祖父一个好一点谥号
汉昭帝刘弗陵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是什么?
西汉」汉宣帝登基后为何给祖父刘据的谥号是“戾太子”?
每天了解一位皇帝 | 西汉牢房中走出的皇帝-汉宣帝刘询
汉武帝第一个儿子,为何沦落到全家惨死的地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