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典型性猪瘟流行情况及预防措施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猪群在受到猪瘟病毒感染后屡屡会发生非典型的温和性猪瘟.

2004年以来, 我们采用进口酶标法对规模养猪场送检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规模化猪场猪瘟阳性率达27%,用间接血凝的方法对样品检测猪瘟免疫抗体, 合格率仅达69%.

非典型性猪瘟常并发或继发呼吸道综合症等其它传染病,引起的猪只大批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1发病特点 主要发生于经猪瘟1-2次免疫过的猪群或免疫情况不明的外来仔猪,以10-20日龄和40-60日龄这二个阶段的仔猪多见,外购仔猪易发.

以零星散发为主,跳跃式传播, 发病后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死亡率相对较低.

病程较长,可达10-30天,有的长达1-2 个月,较大的猪一般能耐过,耐过猪在一二个月后甚至可终生带毒/排毒,引起健康猪感染发病.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会发病,仔猪发病后的死亡率高于成年猪.

2临床症状 仔猪发病一般病情严重,尤其是外地调入仔猪呈急性经过.

在发病初期,病猪精神沉郁,头低耳耷,尾巴摇摆不停,体温升高在40.5-41.5℃左右,饮水增加,喜饮臭水,食欲不振或废绝,起初出现便秘,以后持续腹泻, 粪便稍带黄绿色,具有明显的恶臭味,上面附有粘膜,耳后及四肢下皮肤有出血斑点,有的连一片,压指不褪色.

后期极度消瘦/四肢麻痹站立不稳,最后衰竭死亡.

母猪引起繁殖障碍,出现不孕/流产,胎儿木乃伊/畸形,死产,产出有颤抖症状的弱仔等症状.

子宫内感染的分娩仔猪皮肤出血较多见, 且初生死亡率高.

新生胎儿衰弱,精神沉郁/吃奶无力或不吃奶,拉稀, 陆续死亡.

猪体内长期带有猪瘟病毒,持续向外排毒,使用疫苗免疫, 不产生抗体,增重非常缓慢或者形成'僵猪'.

成年猪症状不大明显,体温略高,40℃左右,食欲不振/身体消瘦/被毛粗乱/精神萎顿/行走无力呈摇摆状,终日打堆挤卧,便秘和腹泻交替,体表通常没有出血性的变化.

3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猪症状大部分不太明显,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不典型性, 需仔细观察.

仔猪可见到皮下水肿, 腹腔积水.

病猪全身脏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粘膜和粘膜器官/浆膜有出血点.

喉头及胃底部有出血点, 肾脏颜色变淡,肾表面有出血点,脾脏稍肿大,个别猪有黑色突起梗死灶.

胃腺区有弥漫性出血点,肠道粘膜有出血点,在回盲部有的病猪有溃疡,淋巴结水肿并有出血点,切面周围出血,有的呈大理石状.

4预防措施 目前对非典型猪瘟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

适当而合理的免疫/有效的接种方式/良好的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是防制该病的关键.

4.1加强饲养管理实行科学饲养管理,确保有足够的饲料营养,提高猪群的抗病力和免疫力.

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从出生到出栏采取分阶段饲养,不可同舍混养.

4.2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从外地引进猪源,应在场内单独区域隔离饲养观察2周以上,经过确认为健康的猪,方可按生产安排进行饲养,并及时进行预防注射疫苗.

4.3适当合理的免疫使用合格的疫苗,要选用猪瘟单苗,并从出厂到使用时全程冷藏贮运;疫苗稀释后4小时不能再使用.

每注射1头猪应换1个经煮沸消毒的针头.

在一个猪场内,猪瘟的免疫注射应达到头头不漏.

4.4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在猪 20日龄及65日龄左右各免疫1 次,每次注射疫苗1-2头份.

繁殖母猪在配种前15天或在仔猪断奶时注射疫苗3头份;配种或怀孕期不要注射猪瘟疫苗.

种公猪每年注射 2次猪瘟疫苗,每次均为4头份.

4.5做好消毒和环境卫生工作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消毒要用对病毒效果较好的消毒药,如消毒威/聚维酮碘/百毒杀等.

人员/车辆进出猪舍要注意消毒,定期对栏舍/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

猪舍空舍后用 2%-5%苛性钠或20%热石灰乳涂白消毒.

粪尿要定点堆积发酵,病死猪要做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4.6做好猪场隔离工作要严格禁止无关人员,尤其是贩猪者进入猪场,离场猪不得返回场内.

4.7搞好免疫监测不定期进行随机抽样的抗体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确定适时免疫.

5治疗措施 5.1及时准确诊断发现可疑疫情,立即采集血清和病料,送正规诊断机构作抗原和抗体检测,确诊疾病.

5.2紧急接种疫苗在患病初期, 将出现症状的猪全部隔离饲养,全场2周龄以上的仔猪/种猪和育肥猪紧急免疫接种猪瘟弱毒疫苗,免疫剂量按育肥猪10头份,仔猪15 头份,种猪20头份肌肉注射,先注射无症状猪,最后注射有症状猪.

5.3病猪隔离并采取辅助治疗连续1周用抗菌素和解热镇痛药物及VC肌肉注射,以防继发细菌感染.

病重猪结合用轻度导泻盐,加补液/补糖和维生素等治疗.

5.4增强抵抗力/促进康复猪群感染猪瘟病毒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力下降,可用一些免疫增强剂和营养物质,常用的有电解多维/活力健/VC等,连续用药5-7天.

5.5染疫猪场猪瘟的净化扑杀病猪和疑似病猪及消毒,实施超前免疫方案,坚持三年.

全群种猪逐头检测猪瘟抗体,淘汰猪瘟持续感染种猪,加强免疫,然后再检测猪瘟抗体,反复多次直到完全淘汰猪瘟持续感染种猪.

5.6超前免疫在仔猪出生后马上注射猪瘟疫苗,并隔离1小时再吮初乳,由于猪的产程一般都在2~ 3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所以疫苗稀释后要置于带冰的保温杯内,超免的剂量是注射1头份.

在保证超前免疫成功的前提下,要让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

6发病原因分析:一是疫苗在运输/储藏过程中因方法不妥造成疫苗效价降低.

二是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密度过频繁,在仍有较高水平的抗体(HI在1:80以上)就接种疫苗而发生中和接种的疫苗产生拮抗作用,抑制了免疫抗体的产生,不能抵制猪瘟病毒的入侵;免疫密度过低, 抗体水平在1:40以下仍长时间不接苗.

三是疫苗剂量应用不当.

每头猪一次免疫剂量应不低于600个兔体感染量(相当于4头份),但有的猪场盲目加大或减少.

四是长期大量使用疫苗,带毒猪产生免疫耐受性.

五是免疫抑制疫病的干扰.

PRRS/PCV- 2/猪流感等.

六是长期饲喂霉菌污染饲料,猪群猪瘟抗体水平也参差不齐.

七是猪群中有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带毒母猪持续散毒,慢性猪瘟病毒长期存在,造成免疫耗尽,病毒重新扩散,反复感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猪会得猪瘟吗?如何给猪免疫猪瘟更高效?
养猪打疫苗必须重视的10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做好了收益翻倍
值得收藏:详解猪圆环病毒
当前猪瘟发病原因特点、与防空对策
猪高热病后期治疗
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