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嘈杂正轻者治胃,重者治脾(李佃贵)

嘈杂一证,临床经常遇到,古人多言此病属于胃,治当以和胃为主。其实未必尽然。《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又云“脾与胃以膜相连耳。”二者互为表里,合而为后天生化之源。本证症状虽然表现在胃,但病机与脾也有密切关系,临床上不能单纯治胃而忽视牌。年轻体壮者,脾胃升发之气与肾阳皆充盛,食易消磨,临床表现多食易饥而,得食即止,症状轻,病程短,此多属胃中燥热太盛,治当以清胃为主。其重者,病程较久,以致脾胃阳虚,而致痰饮内聚,水气泛溢,似酸非酸,似辣非辣饮食减少,乏力倦怠,治当温补胃。笔者遵此辨证规律治疗本证多例,效果尚较满意。

曾治中年男姓王某,因吃辣椒较多而致胃中嘈杂难忍,口中干而有臭味,便结,困倦,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时有春酸,微烦,眩晕少寐,似饥非饥,舌红苔黄燥而厚,脉洪有力。此乃辛热伤阴,胃津不充,难以自润。当以甘寒清胃,养阴濡润。方用生石膏、石斛、知母、大生地黄、玄参,水煎服,同冲鸭梨汁200ml,连服3剂。二诊:患者杂减,便通渴止舌红苔薄黄而润。继用上方加柏子仁、酸枣仁各、乌梅、浮小麦,服7剂而诸症悉除。

又治70岁老张某,胃中嘈杂难忍十余年,多方医治,效果不佳。每于午后自觉胃中似酸非酸,似辣非辣,难以名状,饮食减少,倦怠乏力,便溏时有不化之物、有时吐清水,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而滑,脉沉细无力。此乃牌胃阳虚,痰饮内聚,水气泛溢。治宜温中健脾和胃,稍佐降痰化饮之品。方用二陈汤合理中汤加减,药用陈皮、清半夏、获苓、甘草、党参、白术、干姜、葶苈子、竹茹,连进3剂,患者吐清水已止,杂略减,但仍倦怠,便溏。又以上方加黄芪、桂枝,连服10剂其病渐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受湿邪,因脾失健运
嗳气 。多因脾胃虚弱,胃气不和,或夹气、食、痰、火,致使清气下陷,浊气上泛而嗳气 也有因肺气不降而嗳者 治宜和胃降逆为主 ​胃虚者,旋覆代赭汤;脾肾虚寒者,理阴煎;胃虚气滞者,十味保和汤;胃有宿食者,
嘈杂的问诊
《高手过招》系列之:慢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浅议【草根一生】
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脾胃病治疗八法(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