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过程与方法” 提升语文综合学力
关注“过程与方法” 提升语文综合学力
文章作者:郑明江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2005-5c 2009-4-27 15:46:41

  一、如何理解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
  “过程与方法”作为教育目标是一种全新提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对此,人们理解不一,困惑颇多,甚至有一些人反对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的提法,认为“过程与方法”只能属于“走路”“过桥”“乘车”,是“行为”,不是“目的地”和具体目标。由于认识上的不一致,因此在落实三维目标方面必然会出现一些行为上的偏误。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人们对教育目标的多维性和高层次要求已日渐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维教育目标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目标体系,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是维度不同而已。“知识与能力”是学科基础层面的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学习能力层面的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育人层面的目标。从上述角度看,“过程与方法”能不能够和应不应该作为教育目标来认定已不言而喻。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具体理解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呢?笔者认为,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规律、特点等,这样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本源,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培养相应的技能。二是让学生掌握获取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即通过关注学习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等来掌握学习策略,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
二、落实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尤为重要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对于学习而言,方法的重要性早已为善于学习且大有建树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们所深刻认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是达尔文从事学习和科研的经验之谈;“当所学会的东西都遗忘了时候,保留下来的就是教育”是麦克斯·冯·劳尼(德国)的教育名言。“保留下来的”究竟是什么?理应是方法,是技能。可见,“方法教育”在教学中举足轻重。现代教育要求我们要培养善于学习、适应性强、富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方法教育”更需要着力强化。
  关注过程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结果。学习和做其他事情一样,必须注重结果。而学习又和做其他许多事情不一样,仅有结果是远远不够的。那种无视过程和对过程了解甚少的“结果”是空虚的,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了解真正意义上的结果,要获得有价值的结论,就必须关注过程、了解过程、熟知过程。换句话说,关注过程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结果。因为学习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掌握了多少知识,获得了多少结论,而在于在认识和明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中,发现知识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
  传统语文教学忽视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与其他学科一样,就大面积而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确较为严重地存在着忽视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关于语文知识的教学是如此,关于语文学习的策略也是如此。如教师提出一个阅读理解的问题之后,总是一个紧接一个地指名解答,以得到一个自己认为最满意、最高明的答案而告终,很少关注每一个学生(包括答案令教师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思考解答的过程。二是只重教法,不重学法。即只考虑教师怎样教,不考虑学生如何学和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让学生掌握学法。三是只重“学会”,不重“会学”。即只考虑如何让学生认会、记熟、学懂,不考虑如何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自能读书的金钥匙。这样的语文教学只能是高耗低效。由此看来,落实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是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落实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的几个要点
  1.让学生关注过程与方法
  要落实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除了教师本身要强化意识之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也做这方面的有心人。怎样做“有心人”呢?一是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要训练学生学会观察自己学习的“足迹”,并善于总结和发现:哪些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是较为有效和高效的,哪些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从而学会学法的选择与运用。二是关注同伴的学习过程与方法。通过倾听同伴的学习汇报和教师的反馈评价以及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来了解他人是怎样学习的,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借鉴。三是关注教师导学的过程与方法。对于一个个教学内容,教师都是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有哪些程序和步骤,用了哪些方法,如何紧扣重点、突破难点等等,这些都要让学生留心听、看、思、记,并逐步从中发现学习的规律,悟出学习的真谛。
  2.加强学法研究
  要落实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就必须加强学法研究。关于学法研究,我们不能仅限于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还须拓展深化,赋予新的内涵。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法,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①学法指导——学前提示,学后归纳。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导学前提示相应的学习方法(要求、要点、步骤等);学习一篇课文或进行一个教学片段之后也可总结归纳学法。只是,这种“学法”不能过于抽象,要因文定法,有针对性。②学法渗透——学中暗示,潜移默化。学法除指导明示外,也可以进行渗透性训练。如在导读课文的过程中经常相机暗示有关学法,多让学生感知。长此以往,学生自会明晰开朗。③学法自悟——学时感悟,学后反思。学习贵在“自能通解”“自求得之”(叶圣陶语)。因此,要训练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自我感悟相应学法,自学之后及时进行反思归纳。④学法交流——展示思维,沟通学路。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思维过程,进行学路的沟通与交流,能够迅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学力。
四、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
  这里仅从阅读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几个层面谈谈如何具体落实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
  1.识字教学
  一是要让学生意识到汉字的音、形、义密不可分。可通过一些典型例字(尤其是最为普通的形声字)让学生在识记过程中感知其音形义的密切关系。要让学生明白,即使是只要求会认的字,也必须了解其字形结构,同时尽可能了解字义,只有这样才能牢固掌握读音。长期引导,学生就会对汉字形成的过程与方法有所领悟。二是多让学生发现——“我发现这个字……”“我用……的方法记这几个字真灵”“这个字容易和×字混淆,它们的区别是……”三是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观一篇课文的识字过程。如经常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我们采用了哪些识字方法?”“哪一种(几种)方法最有效?”“哪些字我记得最快、最牢?”“我究竟是怎样学会这些字的?”经常反观总结,学生就会对识字的过程与方法有所认识,并会逐步掌握规律。
  2.朗读教学
  “读”,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而朗读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读法。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至关重要。首先,要引导学生读中自悟,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经常提醒自己:“我读得准确流利吗?”“我读出情感了吗?”“我怎样才能读得更好些?”通过多诵读、多思考、多比较来追求朗读的满意效果。其次,要引导学生读后评议:好,好在哪里;不好,什么原因,如何改进。当然不是每读必评,但对于一些有共性或有代表性的个读适当进行评议,在读法上会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第三,可结合具体内容提示相关读法。如怎样把握喜怒哀乐、激动紧张等情感基调,怎样进入语言情境,注意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高低柔刚等等。
  3.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引导学生关注理解的过程,逐步掌握感悟理解的有效方法。一是提示理解方法。教师可因文而异,在导读课文的过程中适当提示相关的理解方法,如按什么顺序学,用什么方法学,抓什么要点学,带什么问题学等等。二是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展示阅读理解时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深层次的学法指导。导读理解时,教师可对学生的解答适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谈谈你的想法。”“能说说你理解错了的原因吗?”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启迪,形成“互感”。三是介绍学习经验。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可安排学生交流阅读理解的经验和感受,让学生说说怎样读思画议,扣词析句;怎样把握中心,体悟情感。
  此外,还可以运用媒体提示学法。
  媒体提示学法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阅读水平,将一些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的学习方法进行归纳之后,通过电脑课件、投影、纸片、板书等形式出示的有关文字或符号。可以是学习思路、学习方式的提示,也可以是学习手段、学习符号的提示。板书提示与体现课文主要内容或框架结构的“主体板书”配合使用,则更加直观有效。媒体提示学法可以为学生的阅读自学提供示范。通过对一篇篇课文、一个个问题的学法提示,学生自然会领悟到针对所学内容该采用哪些不同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形成技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研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重在学法指导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课型设计的艺术7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学习方法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