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勤儉


  勤儉是世間的美德,很多腳踏實地的人藉此白手起家,甚至致富。在一般人看來,勤儉只是世間法,很難與出世法扯上關係,其實不然。只要對佛法不外行的人,當可發現勤儉和修行關係極為密切,而且還是修行成敗的關鍵。

  勤儉以世間法來解釋,是著重於物質財富的累積,但以出世法來解釋,則是累積心靈的財富,亦即累積安祥、累積功德財、累積修行的本錢,勉強言之,也可說是蓄集生命的能量(生命力)。

  古德說:「未有一法從懶惰懈怠中生。」可見勤的重要性。

  至尊 耕雲恩師開示:「一念外馳,允名放逸。」可見儉的重要性。

  牛頓的萬有引力揭示:宇宙一切的存在皆具有引力。情人若不相互吸引,勢必走向分手之路;公司若沒有「薪水」的吸引力,員工必然跳槽……,凡此種種,皆是吸引力的緣故。如果修行人沒有「安祥」、「生命能量」的本錢,如何擺脫六根對六塵的吸力,如何抗拒一切的誘惑呢?又如何「即相離相」呢?再者,佛法人格化的陶冶和鎔鑄,須要靠著強大的能量。如果煉鋼爐中不具有強大的熱量,試想如何將雜質陶冶出來,又如何鎔鑄成鋼呢?修行也是這個道理,君不見「般若如大火聚」,如果沒有強大的生命力(能量),如何熔化我執,又如何放下呢?

  所以安祥的本錢極為重要,是了脫生死的憑藉和依靠,難怪古德說:三藏十二部總歸一句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安祥就是摩訶般若的發露。是故至尊 恩師開示:「保持安祥就是真修行。」古德亦曾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來比喻點燃心燈的重要性。

  小乘和大乘的差別就在於安祥本錢的多寡,本錢多就是大乘,本錢少就是小乘。當安祥多到不得了的時候,可施捨給很多人,可救渡很多人,就是大乘;如果安祥很少,勉強只可自救;若安祥時有時無,那麼連自渡、自保都有問題,更別談救渡別人了,這就是小乘。如果連一點安祥也沒有,即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縱使做了很多利他事業,也只能得來世福報而已。

  修行人獲得安祥之前的修行謂之前方便,也可謂之假修行,亦可謂之門外漢。得了安祥之後的修行才謂之真修行,才謂之「上路」、「相應」、「種下菩提因」、「途中即家舍」。王陽明先生的弟子九川說:「良知何事繫多聞?妙合當時已種根。好惡從之為聖學,將迎無處是乾元。」他講的「種根」指的就是「種下菩提因」。

  修行人的「勤」就是勤於累積安祥,「儉」就是減少安祥的損失或漏失。

  修行未悟之前,勤於各種修行的前方便,例如觀心、自覺、參禪、窮理、冥想、反省、修行……。當摩訶般若發露(悟道)以後,也就是展現安祥的時候,則勤於保任安祥,例如觀心、自覺、修正偏去個性……。儉就是除了生活日用及克盡責任義務的正常消費以外,不隨便浪費自己的生命力、精神力,心不外馳,不隨便發散自己的生命。

  真修行猶如做生意,必須有本錢,才能將本求利,才能生意盎然,否則生意就做不長。修行人的本錢就是安祥,也就是摩訶般若發露以後的心靈感受。

  修行人有了安祥的本錢之後,勤儉更形重要,因為累積心靈的財富就從此刻開始;換句話說,就是累積功德、儲蓄生命的能量、培養心力。若不懂得勤儉,安祥的本錢就會虧損殆盡,甚至負債累累。不但不可能累積財富,而且還會被負債拖垮。

  修行人如何才能得到本錢呢?最簡單、最快速、最幸運的方法,就是得到祖師的「傳心」,也就是《六祖壇經》所言「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不過這種機緣「百千萬劫難遭遇」。儘管在任何時代和地點都有很多的宗教家說道理、講佛法、傳福音,幾乎隨處可遇。但是具有傳心力量的人卻寥寥無幾,簡直是幾億人中難得一人。縱使現在地球上有這樣的人存在,您也不一定遇得上。假使遇上了,不知珍惜的人,還是大有人在。

  如果您是一個想真實修行、求解脫的人,看完我前面的描述,您必定會覺得很氣餒,自認自己不可能遇到具有傳心力量的人,你說了等於白說。不過您如果是安祥禪的讀友,我要告訴您一項秘密和福音:只要您誠心地抄、讀、聽至尊 耕雲導師的講詞,就會得到傳心,而且這還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各位一定要相信我,每天抄寫一小時,試作一個月,如果不靈驗,頂多也只浪費一點點時間和生命,並不會讓您損失金錢、名譽或耽誤前途。

  如果您照著我前面的建議確實勤勞去做,您必將獲得安祥的本錢。障礙輕者,當下相應;障礙重者,亦能消業障,久久也能相應。而且在上路的過程中,安祥的本錢若不幸虧掉了,可再藉此獲得本錢。若本錢猶在,則可藉此快速致富,疾證菩提。您看這樣的交易是不是大佔便宜,穩賺不賠,而且還是免費贈送呢!其實這是至尊 恩師的大慈大悲,否則那有那麼便宜的事。

  安祥擁有宇宙間最高級的生命能,祂來自於金剛界,來自於佛陀的心。因此累積安祥即是累積生命能。如果累積的不是高級的生命能,就像一個儲油槽儲存的不是汽油,而是一池廢水,當然就沒有價值。因此這裏講的生命能專指安祥。

  累積安祥的方法就是勤儉,也就是開源節流,方法固然很多,筆者謹提供數項供大家參考,至於更精細的和高深的法,則須參考至尊 恩師的開示和講詞。

  修行人勤的內涵是甚麼?

  一、讀、抄、聽 耕雲導師講詞。

  二、吟唱安祥禪曲。

  三、尊師重道。

  四、親近善知識。

  五、親近安祥禪的道場。

  六、保持安祥的心態。

  七、多做法供養。

  八、多發動光明的想念,如感恩、祝福、喜悅……。

  九、求心安:不可告人之事不想、不做。

  十、常觀心自覺。

  十一、掃除執著。

  十二、常反省錯誤。

  十三、多做思維修。

  修行人儉的內涵是甚麼?

  一、交往簡為宜,堅守獨行道。

  二、心不攀緣外馳。

  三、不發動黑暗的想念和情緒:恐懼、懷疑、矛盾、灰色、忌妒、猶豫……。

  四、杜漏:不多說話、不胡思亂想、不軀殼起念、不取相認同……。

  五、慎交遊。

  修行人如果時常保持豐沛的生命力,那麼心力很強,意志力堅定,具有強烈的決心和誠敬心;精神旺盛,神清氣爽,注意力集中,容光煥發,辦事效率提升;頭腦清醒,思路敏捷,寫文章文思泉湧,下筆如行雲流水;思考問題,猶如刀鋒快利,迎刃而解;身體健康,疾病不容易侵入;他的生命充滿陽光、朝氣、喜悅和幸福。反之,若意態闌珊,精神頹靡,欲振乏力,不專心,頭昏腦脹,甚至產生悲觀和灰色的思想、情緒,這些都是修行退轉、生命墮落的現象;原因就在於生命力(能)的退失。他的生命充滿晦澀、暗淡、悽涼、痛苦,甚至沒有明天,更甚者,容易走上自殺之途。

  筆者保任安祥有個小小的心得,那就是:疲累是修行退轉的徵兆,感冒是大退轉的象徵;神清氣爽、內心輕鬆安適是心靈進步的跡象,心靈寂靜、禪定、如夢如幻是大進步的象徵,百試不爽。

  如果我們的本錢很少,那麼生活的安排就儘可能保守,因為僅有的本錢只足以用來自救,自救為當務之急。如果我們的本錢很多,那麼可用來成就一番大事業,例如宏法渡生、立德立功立言。如果我們僅能挑五十斤,卻自不量力,勉強挑一百斤,那一定會被壓垮。所以一切行之中道,古德說「各隨自家豐儉」,就是這個道理。當然修行人發心發願要遠大,但是實踐的腳步卻必須踏實,一步一個腳印,「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絕不可眼高手低。

  道家(真正的道家,非燒丹煉汞之流)有「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說法,值得修行人玩味。但安祥禪友倒不必學習或深究其法,只須保持安祥不漏失,則精、氣、神自然飽滿,功德自然圓成,妙不可言,根本不須用個「練」字,因為禪乃無為法。安祥禪的妙處誠如《六祖壇經》所言「結果自然成」。

  安祥是修行人的生命,古德說「暫時不在,如同死人」,安祥一丟失,法身即已死亡。但很多修行人卻常常粗心大意,連安祥丟失的原因(在何時、何地、何種情境、接觸何人……)都無法明確了知,這就是無明、愚昧,這樣的修行障礙很大。

  修行人擁有安祥的時候,妄念很少,因為《六祖壇經》說「若起正真般若觀照,剎那間妄念即滅」。對生活和周遭的壓力,抵抗力將增強,其抵抗力的強弱全視安祥(功德)的多寡。可是失去了安祥的本錢以後,非但妄念叢生,甚至不好的想念和個性就會不斷地冒出,壓都壓不住,而且精神、說話、寫信、辦事……的品質都降低很多。這是生命開始墮落的象徵,不可等閒視之。

  失去了安祥的本錢時,當儘速想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回復,否則時日一久,回復的可能性就愈來愈小,縱使將來可回復安祥,其所花的力氣和時間將愈來愈多。尤其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安祥,其情況更是艱難。

        保任安祥是一件非常艱鉅的工程,其困難度遠超過人世間所有的事業。往往數十年過去了,安祥還是常常走失,修行人絕不可小看。君不見香林遠禪師說「老僧四十年才打成一片」,禪宗古德說「湧泉四十年尚自走作」。因此勤儉為修行人最起碼的要求,如果連這個基本要求都達不到,更別談其他的素養、氣質(根器)了,諸如「此是大丈夫事業,非將相所能為」,「學道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君不見古德為了此事,坐破七個蒲團、長年古廟青燈、芒鞋踏破嶺頭雲、立雪斷臂……,可見此事大不容易,切莫輕忽是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耕雲導師法語銘言-2
【转载】誦五萬《金剛經》紀六祖
杜漏
幸福之道 耕耘先生 主講
耕耘导师法语
一日禅:话不可说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