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读帖? ​

书画森林
立足书画,传承经典,弘扬文化,从这里开始
关注
心有一禅
一段情,一句话  不浮躁,不安逸   禅自在心
关注

读贴,拿着古代碑帖读。有人说“看”帖和“读”帖一样,其实完全不然,一字之差,却相隔万里之遥。


看,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

读,才是体味其中奥妙。


读帖不能像看小说,不动脑,更不能不动手。动脑,就是要琢磨 “帖”,也就是专业术语里讲的 “形质”,帖上的字的点画、结构和章法,都是看得到的。那么,如何读?




一、对于“字”,

看它的提按、顿挫、

疾徐、藏露、方圆的用笔技巧。


着重体会书家的“笔力”。古人对此又叫“骨力”或 “骨气”。但是,我们在“三余”动手在宣纸上“临”有困难,那就用手指在空中比着画,也有叫“空临”。这样更易于反复体会每个字的用笔。


▲顏真卿楷書麻姑仙壇記


二、还要看每篇的章法,

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首尾相应,

上下承接,左右顾盼,递相映带,

参差错落,伸缩抑扬及和谐统一。


就是要熟记每一个字的笔法。每周起码要记住一个字。这样时间久了,每个字都达到相当熟悉时,你再临帖或创作时,就会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了。除此之外,就是逐渐领会和掌握碑帖的主人在写帖的“气”和“神”。这里的“气”也就是专业术语里的“贯气”;一看“形连”,即字与字之间的有形连接;二看“引带”,即上个字的末笔与下个字的首笔锋芒是如何呼应的,也叫“意连”。






▲米芾 《萧间堂记》


三、看“势连”,

即字与字之间的俯仰顾盼,

笔断意连是如何衔接的。


至于“神”,由于才疏学浅,不敢妄谈。只能说一点点体会,就是书法史上每个书家都有每个书家的各自的特点和风格。康有为讲过一句话“观千帖,方能帖”。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一定要多看。看得多了,你的视野就开阔了。中国有句古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断的相互比较,眼睛就会锐利起来,眼力自然就会增长。


读帖从一点一画入手, 仔细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笔、结字、章法及气势、韵味之妙处。通过阅读,眼观神会, 潜移默化, 以加深理解, 锻炼视觉记忆,丰富、积蓄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赵孟頫《大学帖》


有句话叫“帖临一本,书观百家”。读帖不仅限于一两本, 古今许多书法家的实践经验证明, 读帖胜于临帖。学习古人,首先要继承和领略书法大家的各人风格,在这个基础上,再去逐步寻求变化。在领略的基础上去寻变化,时而久之日积月累,你的书技定会有很大提高。

重磅推荐:七紫三羊宣笔工艺,适合工笔画勾线、瘦金体和多种小楷、抄经,属于外表朴素,实惠实用的一款不可多得的小楷笔。

【品牌】问心堂

【型号兔毫小楷

【笔头材质】兼毫笔

【笔头毛种】出锋2.1-2.2厘米
【笔头规格】小楷
【毛笔种类】宣笔

适用:各类小楷、瘦金体、心经、工笔画勾线
材料:传统青竹杆、笔腰羊毫、笔锋兔毫
笔头出锋:2.2厘米   笔肚直径:0.45厘米    笔杆长度:20.5厘米
这支笔看起来非常朴素、普通,但它的笔锋却是不可多得的精锐,七紫三羊,笔锋采用野兔背部黑尖,外围的羊毫可含墨更多,包裹在里面的是上好的山野兔黑尖毫,尖锐耐用,竹质笔杆古朴大方、成本都放在笔头上。

如何购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笔记:读书论琐语(31-39)
“蒜头笔”是什么笔?你知道吗?书法佳品,很多书友都在选用
为何古人写字喜欢用鸡距笔?
写书法的基本技巧是什么?
话说米芾的“八面出锋
关于小楷学习的几个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