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2师战老山 挫败越军围靠战

罗际明《南疆战事》

  1984年4月28日,我昆明军区14军40师收复了老山。越军不甘心失败,重新调整部署,准备发动大规模的反扑,夺回老山。中央军委根据对敌情的判断,指示昆明军区把作为军区战略预备队的11军32师派往老山。 前线吃紧,军令如山,32师紧急出征,秘密开上老山,接管了40师防守的72个阵地。全师官兵通过战斗动员,士气高昂,抓紧备战,只等着与来犯之敌较量一番。 就在32师从滇西营房开拔的那一天,老山爆发了“7.12”大战,我军以雷霆之力碾压越军,粉碎了敌人精心组织的“MB-84战役”。二军区司令武立将军气急败坏地发誓:“一个团打光了,一个师上!一个师打光了,一个军上!一定要把失地夺回来!” 现在,32师掌握的情报是,越军在第3次“北光会议”上,制定了大规模进攻老山的计划,在我当面部署了313师和356师,还有配属的特工部队和保障部队,有3—4万人。敌人发动进攻的战役名称和日期尚不清楚。

  此时,越军进攻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他们的计划是发起新的“重大的进攻行动”,即“围靠战役”,进攻日期是11月20日。战役由越军二军区前指司令黄丹将军指挥,由渭川战场(我军称河江战区)司令部直接组织实施。 "围靠”,是越军在我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创造的一种战术形式,来源于50年代攻打法国军队的奠边府战役,是对敌人坚固阵地采取逐步包围、消耗、破坏、侵占的进攻方法。我军把它称为“堑壕延伸贴近战法”。越军在“7.12”惨败后没有马上发动大反扑,就是因为掘壕辟路工程巨大,费时费力,而堑壕没有延伸到我方阵地跟前,就没法实施突袭。 从8月开始,越军派出工兵部队,利用夜暗和大雾天气,从清水向那拉、松毛岭方向的我军阵地前沿,挖壕掘洞,逐段延伸,步步逼近。同时,以小股特工部队袭扰我军,并对我方阵地进行炮击,企图保持对我军的压力,掩护他们的掘壕行动。

  相对平静的战场形势,对32师是个大考验。很多官兵本来以为会痛痛快快地打一仗、快打快撤的,没想到只是小打小闹,很不过瘾,还天天蹲猫耳洞,防炮击、防偷袭、防雷伤,吃苦受累不说,还弄得神经高度紧张。部分官兵产生了厌战盼撤的情绪。 32师党委因势利导,在部队中反复宣传上级制定的作战指导方针,让“英勇顽强、独立作战、长期坚守、寸土不丢、大量歼敌”这5句话在官兵头脑中深深扎根。部队还广泛开展建设“模范阵地”活动和“神枪手”“神炮班”杀敌竞赛活动,最大限度避免非战斗减员,寻找战机积极打击敌人,积小胜为大胜。宣传部门的同志创作了歌曲《我爱老山兰》来激励官兵们的斗志。在3个月的时间里,全师涌现了大批能打、能藏、能生活、能机动的模范阵地和杀敌功臣,取得了很大战果。师侦察连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设伏,在友邻单位的配合和师团炮群的掩护下,对正在向我方掘伸堑壕的敌工兵分队进行阵前出击,20多分钟结束战斗,歼敌40余名,捕获敌少尉排长一名,我无一伤亡。这个战例被列入我军教材。

  正是由于我侦察连捕获了一名敌排长,越军渭川战场司令部担心进攻企图暴露,于是决定提前2天发起进攻,出动的部队是356师153团和313师14团,876团和149团分别担任2个进攻团的预备队和运输任务,另外还加强了特工部队和渭川战场2个炮兵群。 11月18日凌晨4时,越军名为“围靠战役”的第三次大反扑开始了。霎时,大炮、导弹和高射机枪向我老山主峰至八里河东山的一线阵地全面轰击,主要方向的那拉和松毛岭一片火海。32师指挥所所在的曼棍洞周边也落下了100多发炮弹。 师指挥所里,紧张而有序,上通下达的声音响个不停。师首长分析,敌人的炮击有3种可能,一是试射,二是破坏,三是侦察,到底是什么企图,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于是下令,前沿官兵除了担负警戒任务的坚守哨位,其余人员全部进入掩蔽部和猫耳洞,师、团炮群保持沉默。 从早晨到下午,敌人的火力攻击一波又一波。至下午6时,共发射炮弹3000余发,我方44个目标被击中,部分堑壕和猫耳洞被炸毁。我前沿官兵虽然进入了地下,还是亡1人、伤29人。我炮兵对主动挑衅的敌人恨得咬牙切齿,但是只有忍耐,没有还击。 第二天上午,越军对我前沿阵地继续炮击,有迹象表明步兵部队会向我进攻。下午2时,前指向各部下令:对敌炮击,准备打敌反扑!” 憋了很久的炮兵部队立即开炮,一发发炮弹愤怒地呼叫看,准确地砸向敌人阵地,有效地压制和摧毁了敌人一批重点目标。越军占看这次战役火炮比我军多,再次对我炮击。我军以牙还牙,与之对打。一时间,双方的炮弹飞来飞去,空中“嗖一嗖一”声,地面“轰一轰一”声,方圆几十公里的战区,地动山摇,火光冲天。

  连续两天的炮击后,20日凌晨,越军向那拉、松毛岭方向96团阵地发起进攻,同时从侧冀攻击老山主峰方向的94团阵地和八里河东山方向的友邻阵地。主要方向的进攻部队为356师153团和313师14团,每个团都加强了特工分队。从军官到士兵,全部换发了硬壳帽(以前是软帽),使用了不少新武器,有美式M一79、M一60重机枪和国防部调来加强的M一72化学武器弹。渭川战场司令部还下令,谁搞到对手的番号,谁抓到俘虏,给予放假10天的奖励。 越军采取围靠战术,利用8条纵横成网、长约15公里的堑壕,快速、隐蔽地逼近我方阵地。进攻团都是一个营攻击,1个营运输,1个营作为预备队。当一股敌人摸上我96团2营的警戒阵地时,被我哨兵发现,即刻报告了上级,各前沿阵地的官兵迅速各就各位,进入战斗。 敌人分3路发疯般向我6个阵地扑来。我防御分队依托阵地,顽强地与敌人展开短兵相接的争夺战。很快,前沿阵地形成了敌我犬牙交错的状态,不利于炮火支援。师前指首长下令炮兵对敌人的后续部队猛轰,将敌人阻断在离我阵地100米以外,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前面的敌人没有了后援,往前又拱不上去,不得不掉头逃窜,败退途中又被我远程火力打倒一批。 通过3小时激战,我军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

  21日凌晨2时,越军不顾阴雨绵绵,气温骤降,组织了第二次反扑。他们使用包括萨格尔反坦克导弹在内的各种火炮,向我军进行全方位、大规模炮击,曼棍洞外面和纵深炮兵阵地落了8000多发炮弹。 我军官兵步炮密切配合,英勇顽强进行还击。全师所有的前沿阵地都发生了战斗。那拉口子的几个阵地,双方反复争夺,几经易手。这场战斗从当天早晨一直持续到次日晚上,我军歼敌约800多名,粉碎了敌人5个波次的反扑,牢牢守住了阵地。· 越军损失惨重,老实了几天,除不间断地对我各阵地进行炮击和小规模偷袭外,没有大的动作。为了稳定我军防御态势,师下令94团,对距老山主峰1000米远的越军968高地进行出击。28日凌晨6点40分,32师向越军各个前沿阵地、指挥所猛烈炮击,给敌人造成我军要全线出击的错觉,然后,94团4连及其配属作战的官兵在师、团强太炮火的掩护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乘势扑向与我军1072高地同在一条山梁的越军968高地,仅用70分钟,连续攻克5个山头,全歼守敌49名,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和物资。当天越军一个营企图偷袭我那拉阵地,正好被我佯动、蒙蔽敌人的炮弹击中,敌人以为被我军发现才挨打,仓皇逃走。 战后,越军总结11月中下旬的作战,认为“这次战役可以视为渭川战场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越军高层指挥官不得不认怂:“第三个浪头碰在了石头上!”

后话 32师完成作战任务后,奉命于12月9日回撤,将接手的老山地区所有阵地,一寸不少地交给了换班的南京军区1军1师。1师经过1984年12月20日和1985年1月15日、2月11日、3月8日等多次战斗,挫败了越军多次反扑,并适时出击,前推阵地,连连获胜,先后歼敌2600余人,击毁敌大量技术兵器和阵地工事,粉碎了敌人夺占老山的企图。 从1984年10月20日准备,到11月18日发动,至1985年3月10日结束,越军拼死一搏的重大的进攻行动一围靠战役,在我11军和1军〈主要是32师和1师)接力奋战、重拳出击之下,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此次战役后,越南国防部解除了黄丹将军对渭川战场的指挥权,也撤销了主攻师356师师长裴清廉大校的职务。越军放弃了大规模进攻,转入防御。

【说明】 本文对越军作战情况的介绍,参考了越南解封的资料和越军参战人员的回忆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12大战后,我国为何要用火焰喷射器将战场上的越军尸体全烧掉?
越军请求停火后,我军派出士兵前去侦察,结果却让军长彻夜难眠|炮火|步兵战术
对越自卫反击战,如果这东西做好了,或许战争就不会长达十年之久
滇南往事05:老山战役中我国坚守的李海欣高地,1999年为何划归越南?
“7.12大捷“胜利33周年时,”老山防御英雄连“参战老兵祭战友
老山大战他第一个火线立功,一个人击退了越军一个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