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喜欢一个人和爱一个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

古往今来,从《红楼梦》、《聊斋》、《梁祝》,再到《泰坦尼克号》,世人惑于情感,迷茫于爱恋,又受制于生活的真相。

有些人天生能将情感、爱情、喜欢非常和谐地看透并统一,最终获得自我的价值。如:孔子、朱熹、老庄、王阳明等。

在西方的哲人中,柏拉图曾对他的老师苏格拉底问道:“老师,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说:“你去麦田捡麦穗,记住只能捡一次,不能回头。”没过一会儿,柏拉图回来了,却空着手。老师问他,“为什么都没捡到呀?
柏拉图答道:“我走到田间,看到几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着前面会有更大更好的,于是便没有捡。但是,当我继续往前走后,看到的麦穗,总觉得还不如从前的好,所以我最后什么都没捡到。
苏格拉底说道:“这就是爱情。

爱的艺术

作家弗洛姆有句名言:“爱情只不过是一种让双方感到满意的交换,双方在权衡了各自的价值后,都得到了自己所期望的大多数东西。
社会交换论视求爱者为理性主义者,人们总是更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和幸福的对象做伴侣,而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

从进化的角度上来讲,个体总是寻找有利于繁殖后代的配偶。而在抚养后代的过程中,女性的投入往往大于男性;女性则更倾向于寻找有能力与她一起养育后代的男性。
一直以来,爱情便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情感现象。人们都渴望爱情,在爱情中又总是存在许多非理性因素,似乎全凭自己的情绪做出的决定才叫做爱情。
但有时,我们坠入情网的感觉只是一场“幻觉”。

自我界限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界限”的概念,是指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认识到自己与世界是不同的,自己是有局限性的。
我们会不断渴望能够突破局限,让自己的“小世界”融入“大世界”,从而让自己更好的生存。
一些坠入情网的恋人,总是会听到他们信誓旦旦的表白“我爱他(她)!”,认为自己彻底摆脱了孤独,好像无比强大,拥有了整个自己,自己的“世界”与对方的“世界”融合,产生一种寻觅“灵魂伴侣”的感觉。

但这种融合只是短暂性的,尤其是生活中琐事越来越多时,会让双方逐渐意识到:我们根本不一样,我们的爱好、想法、人生态度通通不同。
这种幻觉会让人误以为自己是爱着他(她)的,坠入情网的感觉就是如此“不可理喻”,它只是单纯的喜欢,却无法带给双方成长和幸福,或许唯一的作用便是消除寂寞。

排他性

喜欢与爱之间最大的区别——排他性。
伦理学家罗国杰认为,所谓爱情,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状态下,两性间以共同的生活理想为基础,以平等地互爱和自愿承担义务为前提,以渴求结成终身伴侣为目的,并按一定道德标准自主地结成一种具有排他性和持久性特点的特殊社会关系

“喜欢”这件事本质上并不存在“爱”的约束性,如同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对一个人产生好感,可能最初是因为TA与自身的相似性。
比如:有相似的性格、处事方式、三观,或是兴趣相投的爱好,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很容易产生吸引。但爱,则是会主动性放弃与其他人之间的交往,并开始确定关系、固定对象,开始一对一的约会模式。
电影《心灵捕手》中曾说道:“人们将感情中对方的不足看作‘缺陷’,但其实不是。这些才是重要的东西,也正是因为这些东西决定了是否让一个人进入自己那脆弱的小小内心世界。

利他性
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利他性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
一段亲密关系中的利他,并不是单纯的像圣母那样牺牲,而是希望彼此都能享受这段爱情。
比如:当对方产生不愉快的情绪时,自己会希望让TA 开心,会自愿地为TA去做某些事情,并在付出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用松子的一句话结尾:爱就是,跟着他,即使是地狱我也会去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柏拉图式的爱情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爱情靠“四心”
婚姻·情人·红颜
要么不将就,要么不讲究
爱情和婚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