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元春省亲时点的四出戏到底啥意思?答案来了!

杜丽娘剧照

《红楼梦》中有很多看戏点戏场面,按照曹雪芹的写作手法,每个人点的戏都符合他们身份,暗伏他们之后的命运,不是随便想点哪一出就点哪一出的。那么,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分别是《豪宴》、《乞巧》、《仙缘》和《离魂》,暗示了怎样的命运呢?我们分别来看一看吧。

第一出戏《豪宴》

《豪宴》来自于清初李玉的《一捧雪》传奇中的一出,剧中内容是写明代莫怀古因为“一捧雪”玉杯,被奸邪害得家破人亡的故事。

关于《豪宴》,脂砚斋加评语是:“《一捧雪》中,暗伏贾家之败。”为何会暗伏贾家之败呢?

《一捧雪》的情节是莫怀古家里有一块玉杯叫一捧雪,严世蕃,严嵩的儿子,就向莫怀古要,莫怀古就找了一个复制品代替,给他送了去了,而莫怀古的门客汤勤,就向严世蕃告密,这个玉杯是假的。严世蕃就把莫怀古一家害得家破人亡。

《豪宴》这个折子戏,就是写莫怀古因为补官到京城,以世交的关系去拜谒严世蕃,他就把自己的门客汤勤推荐给了严世蕃。他们在一块看戏,一边喝酒一边看,他们看的戏,那就是个戏中戏了,叫中山狼,这就是暗示汤勤是个中山狼。

元妃省亲的日子是元宵节,在中国传统里,元宵节应该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在这样欢乐的气氛中,点一些开开心心的戏多好呀,可是元妃点的这四出戏,每出都是悲剧。

按说贾元春不应该点这样的戏,但是她偏偏就点了,这是因为将来贾府要发生和一捧雪相似的事件,那就是贾赦看上了石呆子的扇子。石呆子偏偏一万两银子也不卖,贾琏没有要来,被贾赦大骂一顿,后来贾雨村利用手中的权力,说石呆子欠了官府的银子,把他的扇子抄来,白送给贾赦了。贾赦为了几把扇子,导致石呆子家败人亡,这就是贾府被抄的原因之一。所以说,《豪宴》伏贾家之败。

第二出戏《乞巧》

《乞巧》则来自于洪升的《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

关于《乞巧》,脂砚斋说是“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为什么这么说呢?

《乞巧》长生殿里面的杨贵妃在七月七日乞巧,唐明皇对天发誓愿意和杨贵妃生生世世共为夫妻,永不分离。不久之后,安史之乱发生,唐玄宗逃难,到了马嵬坡,六军不发,要求先处死杨国忠,再处死杨贵妃。唐玄宗就只好下令把杨贵妃吊死。

第五回贾宝玉看到的元妃的图册,又听到的元妃的曲子: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荡悠悠”实指灵魂在那里飘动,暗示一个活人被白绫给吊起来了,所以元妃最后的结局应该是自缢而死。至于后来高鹗所续的后四十回,与曹雪芹的初衷是悖谬的。而《乞巧》就是借了杨贵妃之死来预伏元妃之死,而元妃之死又成为贾府败落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三出戏《仙缘》

《仙缘》出自于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邯郸记》。这出戏,脂砚斋的评语是:“《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邯郸记》讲的是吕洞宾下凡度卢生上天,代替何仙姑天门扫花的故事,大致内容是卢生梦中大富大贵,出将入相,又因为官场里面互相内斗,贬到了云南,到卢生醒来的时候,才发现如此泼天的富贵,不过是黄粱一梦,就看破了人生,被吕洞宾引渡上天,接过了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手里面的花帚扫花。

《仙缘》是最后一出。在戏中,众仙齐聚点悟“痴人”卢生,用六首《浪淘沙》将卢生梦中经历逐一点破,每首曲子的最后都有一句“你个痴人”。在众仙的点醒下,卢生终于说道:“弟子老实醒也。”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这一出戏跟“甄宝玉送玉”有什么关系呢?

关于这个问题,段启明先生曾说:“由此看来,脂砚斋在《仙缘》这里写下‘伏甄宝玉送玉’的主旨就是‘点醒’梦中人!”

周汝昌先生也曾说:“《仙缘》剧情是八仙会集,点度‘痴人’卢生。可见这里暗示宝玉出家的事,有人来相牵引。所以我想也许是甄宝玉后来来找贾宝玉,真假会和,这才‘悬崖撒手’的。总之,‘送玉’是送宝玉出家。”

第四出戏《离魂》

《离魂》同样是出自于汤显祖之手,是最为著名的《牡丹亭》中的一出, 脂批对此点评为:《离魂》伏黛玉之死。

其实《牡丹亭》原著中没有《离魂》,脂砚斋提到的《离魂》是《牡丹亭》的昆曲演出本。这一出在《牡丹亭》原著中是第二十出《闹殇》,写的是杜丽娘在一个中秋之夜因伤春、思念成疾而逝,而临终前嘱咐侍女将自己生前画像藏于太湖石下,后柳梦梅机缘巧合得到画像与丽娘团圆!

那么脂砚斋为什么说《离魂》”伏黛玉死“呢? 因为,《离魂》的戏文中,多处能看到黛玉的影子,杜丽娘之死,显然在暗示林黛玉之死。

下面我们对照一下戏文与《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描写。  

戏文        ——        《红楼梦》对林黛玉的描写

连宵风雨重——黛玉诗“连宵脉脉复飕飕”由此脱化;

多娇多病愁中——正是黛玉的写照,黛玉本身就病重;

仙少效,药无功——贾菖在药上做手脚加剧了黛玉的死亡;

颦有为颦,笑有为笑。不颦不笑,哀哉年少——黛玉字颦儿;

哀哉年少——黛玉早夭    
拜月堂空,行云径拥,骨冷怕成秋梦——黛玉也死在夜晚,冷月葬花魂,悲悼寂寞骨;

枕函敲破漏声残——黛玉《秋窗风雨夕》得益此曲文;

是不是听女孩儿一言。这后园中一株梅树,儿心所爱。但葬我梅树之下可矣——薛宝琴诗中有“不在梅边在柳边,一别西风又一年”,指的是黛玉死在柳叶渚边,宝玉回来时已过了一年;

则分的粉骷髅向梅花古洞——宝玉在树洞里找到了黛玉上吊前放在其中的手帕。

……

总之,戏文中无论是唱词还是情节,与林黛玉重合甚多,足以印证脂砚斋的批文:《离魂》伏黛玉之死。

至于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红学界众说纷纭,因不是本篇讨论的重点,就不再提及了。

脂砚斋在点评《红楼梦》中就说,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豪宴》是伏贾家之败,《乞巧》是伏元妃之死,《仙缘》是伏宝玉出家,《离魂》是伏黛玉之死。元春省亲点的这四出戏,就对整个贾府的命运以及主要人物的命运,贾宝玉、林黛玉、贾元春都做了预示。

后面几出戏说明

四出戏之后,元春特别欣赏龄官,又点了《游园》《惊梦》两出。龄官以“非本角之戏”为由拒绝了,定要作《相约》《相骂》两出,元春甚喜,说“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还额外赏了两匹官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然后撤筵。

无论是《游园》《惊梦》也好,《相约》《相骂》也罢,都不是文章主旨,并没有别的用意。需要说明的是,龄官拒演《游园》丶《惊梦》,其实与古人点戏的规矩有关。那时,如果点了一本传奇的某一出,之后就不会再演此出之前的戏,若点戏的人犯了这个错误则会被人取笑。书中元妃已点了《离魂》,在它之前的《游园》丶《惊梦》就不可以再演了。龄官本身不好言语,加上对她贾蔷的爱护,使她对这梨园旧习只字不提,以“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贾蔷扭他不过,只得依她作了。”此举不但“贾妃甚喜”,更保存了贾蔷的面子。因此,龄官说的“非本角之戏”,不过是一个藉口,并不是她真的不会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元春省亲时点的四出戏,有什么深意?
趣说红楼她是乌鸦嘴,借一段戏文,预言贾宝玉要出家当和尚
元春省亲时点了四出戏,告诉了我们贾府和林黛玉的结局!
《红楼梦》里的戏曲
露珠说红楼(四):山中高士晶莹雪——说说薛宝钗(下)
【蕉窗梦呓】叹宝钗:高处不胜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