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取为茶,晚取为茗”,读懂《茶经》——茶之造

茶之造,概述了采制茶叶的节气时令要求,制茶的工序,以及成品茶的外形特征与鉴别方法。

陆羽首先明确采茶的时间是在二、三、四月之间,主要是春茶。在陆羽之前,晋郭璞虽有“早取为茶,晚取为茗”,即春茶秋茶皆有记载,不过从晋杜育《荈赋》所言“月惟初秋,农功少体”来看,似乎还更重视秋茶一些,因为秋天农事——主要是粮食生产已经完成,此时采茶,不会妨碍农事,可见茶叶完全是农业的附属。

《茶经》讲究采制春茶,完全是从茶叶的本质特征出发的,因为春茶正如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所言蒙顶茶:“春时,所在吃之皆好”。

陆羽在对采制茶叶的第一步——采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幼芽如春笋,长大四五寸。一定要在有露水的清晨去采摘,当天有雨不采,晴天有云也不采,只有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才能采摘。从手工制茶的条件来讲,这是非常实用的经验之谈,适当的温度以及湿度对于手工制造好茶而言,是最基本的环境条件。

采摘的茶叶,进过几道工序加工制造形成茶饼。唐代蒸青饼茶的全部生产流程工序:“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与《茶经》——茶之器中相应的生产工具相互印证,简洁而清晰。

印象深刻的是“茶之源”中曾提到“采不时,造不精”,在这一章节相互呼应。《茶经》“凌露采焉”即带露采茶的要求,曾经在宋代北苑官焙茶园的生产中达到无以复加的极致地步。为了保证鲜叶中带有露水,必须在日出之前就完成采茶。

为此,监造官在凌晨击鼓开采,在日出之前鸣钲收工:“采茶不许见日出”。但是这样就使得能够采茶的时间极短,为了达到一定的采茶量,就要求有大量的采茶工,这只有不计成本的官焙茶园才能做到。而带露采茶实质上也只是保证了鲜叶的滋润(湿度),在此后对露水对于茶叶作用的认识趋于理性,茶叶生产规模日渐增大的情况下,这项要求逐渐不再为人讲求。现在人们对茶叶湿度的要求逐渐转移到了茶叶嫩度上来。

现代对于茶叶好坏的鉴定逐渐体现在:茶叶的时期、茶叶的条形、茶叶的鲜嫩度、茶叶产地的海拔,以及他们在口感上体现出的或淡或浓、回甘、香气、耐泡程度等。最重要的是不同人群因喝茶的年数、个人喜好、场合需要等因素形成的真实需求,适合大于一切。

期待下次一起分享“《茶经》——茶之器”

越瓷、岳瓷都是青色,易于呈现茶的汤色。茶色淡红,邢瓷是白色,使茶汤呈红色;寿州瓷是黄色,使茶汤呈紫色。。。这些都不适合饮茶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羽《茶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采摘时间与茶叶品质有联系吗?【图】手机说茶网
茶经到底讲了些什么?
茶的鉴别
【茶友话茶】外观辨春、夏、秋茶
选茶必备时间表,一定要收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