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程回顾丨文富强:2018年GOLD更新解读

GOLD 2018指南有哪些更新?“呼吸百家讲坛”带你一探究竟!


来源丨医学界呼吸频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2018年修订版于2017年11月15日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日发布,2018年1月18日的“呼吸百家讲坛”特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大内科主任、内科学系主任、呼吸内科主任文富强教授关于GOLD 2018指南进行解读。


文富强教授主要就COPD的定义和概述、诊断和初始评估、预防和维持治疗的证据支持、稳定期COPD治疗药物推荐、急性加重的评估与治疗、COPD共患疾病等内容进行了简介和解读。


错过直播的朋友们不要急,现小编将课程回顾带给大家,干货满满,精彩同样不容错过哦~


1

定义和概述


在2018年GOLD指南中,COPD的定义更改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


文富强教授点评

现有定义突出了当前症状对患者的影响,以及气道和/或肺实质的病理改变在COPD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在新版本指南中,对于COPD的病理机制也做了修改,肺部及全身性炎症被定义为慢阻肺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慢性炎症导致肺结构性变化, 小气道狭窄和肺实质破坏,最终导致肺泡与小气道的附着受到破坏,降低肺弹性回缩能力。


COPD的病理机制与临床表现


新报告同时对发病危险因素进行了补充:肺生长发育问题颗粒物暴露也会是COPD的“导火索”。


新报告指出,吸烟、幼儿期呼吸道感染及早年住房过度拥挤史与43岁时的肺功能之间,有一个协同相互作用。


而一直困扰国内人群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最终定性——根据中国一项临床横断面分析显示环境中的颗粒物水平与COPD患病率之间有联系,在1990-2014我国≥40岁人群COPD患病率呈现缓慢上升;患病率的上升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2

诊断和初步评估


最新指南在诊断方面基本没有更新。肺功能的诊断标准保留了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0.7的诊断标准


FEV1/FVC介于0.6-0.8之间该如何处理?

建议复测

研究显示,FEV1/FVC≥0.7的患者在1年后再次检测肺功能,其中约12.5%的患者其FEV1/FVC<0.7。


男性、老年人群、现有吸烟者及基线FEV1%较低者,似更易出现自非阻塞性气流受限变为阻塞性气流受限。


本次指南更新的亮点在于综合评估工具的更新:


在强调评估的全面性(包括气流受限,症状、远期风险、同患病)的同时,把肺功能(气流受限)损害程度的分级(Ⅰ-Ⅳ级)单独列出,而患者的ABCD分组是根据患者的症状、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 对一个COPD患者,我们给予诊断的时候,需要同时给出气流受限的级别和分组。例如:GOLD 级别IV,分组D。


■  “急性加重史”更新为“中到重度急性加重史”


文富强教授点评

 最新评估方法的优势


· 把气流受限程度与分组独立开来,可以避免用气流受限程度与急性加重频率双重评估对分组的混淆


· 可以用于没有肺功能检查的地区或临床情况(例如夜间急诊),更加简便易行


· 在COPD治疗的决策中,更加强调症状和急性加重这两方面的问题,与COPD治疗的目标一致


■ 新评估方法并未弱化肺功能在COPD诊治中的作用


·  肺功能仍然是诊断的金标准


正常人与COPD患者肺功能对比图


· 肺功能(FEV1)损害程度在COPD严重程度评估中仍然是重要的指标,通过气流受限分级来体现


· 肺功能仍然是疾病进展、特殊治疗选择(例如肺减容术、肺移植等)和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


· 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的值介于0.6-0.8建议复测以明确诊断

3

预防和维持治疗的证据支持


2018年GOLD指南在2017基础上,新增并删除部分证据,进一步强调COPD患者需要维持治疗,维持治疗药物如下:


注:LAB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MA:长效胆碱能拮抗剂;ICS:吸入糖皮质激素


在稳定期用药的选择中,文富强教授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


■ 与ICS/LABA相比,LABA/LAMA对频繁急性加重者无显著优势


FLAME研究中,仅有19.3%的患者过去1年内出现了≥2次的中重度急性加重,而这些人群未显示出LABA/LAMA治疗方案的优势 RR=0.89 (0.76, 1.05)。


FLAME研究结果


GOLD 2018已删除 FLAME研究如下表述:另一项研究证实有急性加重史的患者使用LABA/LAMA比ICS/LABA更大程度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 ICS/LABA较单药相比与更少的急性加重风险相关


一项Meta分析中,共纳入15项随机、双盲研究的7814例COPD患者。评估ICS/LABA单一吸入装置与ICS单一成分治疗成人COPD患者的疗效。主要终点为急性加重、死亡率和肺炎。


一项Meta分析中,共纳入14项随机、双盲研究的11794例重度COPD患者。评估ICS/LABA单一吸入装置与LABA单一成分治疗成人COPD患者的疗效。主要终点为急性加重、死亡率和肺炎。


联合用药与单药对比研究结果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与单用噻托溴铵相比,与更低的COPD急性加重风险相关


CLIMB研究是一项为期12周的、随机、双盲、平行分组、多中心研究,纳入660例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FEV1≤50%预计值预计值、有需要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生素的急性加重史的COPD患者,随机接受信必可320/9 μg bid联合噻托溴铵18 μg qd(n=329)和单用噻托溴铵18 μg qd治疗(n=331),评估信必可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CLIMB实验结果


 与噻托溴铵单药治疗有急性加重史患者相比,含ICS的三联方案与更少的急性加重发生率、更长的至首次急性加重时间相关


一项双盲、平行组、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纳入吸入支扩剂后FEV1<50%,过去1年至少1次急性加重史,CAT评分小于10分的患者,以2:2:1的比例接受含倍氯米松/富马酸福莫特罗/格隆溴铵复方制剂、噻托溴铵和倍氯米松/富马酸福莫特罗复方制剂加噻托溴铵的给药方式,评估患者治疗52周后中度、重度急性加重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为第52周FEV1较基线的变化。


噻托溴铵单药治疗与ICS的三联方案结果对比


 ICS治疗可增加肺炎风险


使用含丙酸氟替卡松 (如TORCH研究) 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报告发生肺炎的概率更高.


另有研究亦证实,维兰特罗中添加糠酸氟替卡松治疗(低剂量)会增加COPD患者的肺炎风险


TORCH研究结果


稳定期COPD抗炎药物列表


4

稳定期COPD药物治疗推荐


对于COPD患者来说,稳定期的治疗至关重要,正确的药物治疗会降低急性COPD发作风险和减缓病程进展。对于COPD患者来说,稳定期的管理原则主要以减轻症状和降低风险为主。


稳定期管理原则


■ 治疗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同时药物治疗选择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药物的选择需考虑多方面因素


新版COPD稳定期治疗方案

GOLD 2018 推荐COPD稳定期治疗方案


ABCD分组推荐方案进行初始治疗,随后根据个体化的症状和急性加重风险评估,进行升级和/或降级治疗。


C和D组的首选治疗药物方面,总的来说研究依据并不充分,仍然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 与噻托溴铵初始治疗相比,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更少的COPD急性加重率及相关就诊率相关


研究结果


一项真实世界研究中,纳入美国HealthCore Integrated Research Environment中心报告的≥40岁的、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噻托溴铵初始治疗的COPD患者(合并或不合并哮喘),随访12个月,评估其急性加重发生风险


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对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COPD疾病严重度进行匹配,最终每组各包括1198例患者。主要终点为至首次AECOPD时间,次要终点包括AECOPD率、医疗资源使用情况和治疗费用。


■ 长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与氟替卡松/沙美特罗相比,与更少的各种COPD急性加重相关


PATHOS研究结果


PATHOS研究,基于人群的、回顾性、观察性、配对(1:1)队列研究,纳入的COPD人群包括确诊为COPD的任何年龄、性别的患者,无预先定义的排除标准。


从瑞典76家医疗中心入选9893例1999-2009年间诊断为COPD的患者,其中7155例使用信必可治疗(平均日剂量为568 μg),2738例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平均日剂量为783 μg),经过倾向性评分配对后,每组各筛选出2734例基线特征类似的患者,使用Poisson回归分析法计算急性加重与肺炎的年事件率。


主要是比较信必可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C的疗效和安全性。

5

急性加重的评估与治疗


COPD急性加重后,应尽早开始维持药物的治疗,以减轻当前急性加重的负面影响和预防急性加重再次发生。


急性加重的药物治疗

■ 短效支气管扩张剂作为起始治疗


■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以改善肺功能和缺氧情况,缩短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 抗生素的应用可以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早期复发风险、治疗失败率和住院时间


■ 考虑到茶碱的副作用,推荐在急性加重期应用茶碱类药物


急性加重出院后应做到早期随访和定期随访,并做好相应预防措施。


6

COPD和共患疾病


COPD患者常共患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抑郁症等,COPD患者共患肺癌是死亡的常见原因。对于存在共患病的患者,文富强教授强调,治疗共患疾病时不应改变对COPD的治疗。


7

结合中国国情,探索中国患者的治疗策略


GOLD 报告中,依据中国的研究报道提出的诊治意见不多,目前我国COPD患者主要有三个特点:


■ 明显症状、反复急性加重才到医院就诊


■ 我国农村地区没有接受过吸入药物为主的长期维持治疗


■ 目前中国没有双重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药物上市,缺乏这类药物在中国患者中使用的临床经验。


文富强教授针对报告的建议,认为在临床中应进行应用研究,探索其疗效,优化应用指征,最终建立COPD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适合中国COPD病人的临床诊治指南。 




专家介绍


文富强 教授,博士、博士后导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大内科主任、内科学系主任、呼吸内科主任(2005-2013)、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病学研究室主任、我国首位呼吸病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球COPD诊治策略委员会成员及中国负责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生理学会呼吸生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委、COPD学组副组长。


科研成果:在国际专业学术杂志发表英文SCI论著一百篇,被包括New Eng J Med 、Nature、JAMA 等国际杂志引用一千余次、Crit Care Med,Eur Respir J,Respirology等国际杂志审稿人、编委或副主编、主编出版专著两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GOLD 201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解读
一文读懂:慢阻肺(COPD)的治疗要点
COPD急性加重防治最新进展
【CACP2019】热点与思辩:慢阻肺稳定期支扩剂基础上是否需要联用ICS?
COPD基层诊疗指南,10分钟带你读完!
GOLD 2018 中英文对照版:独立完成的指南翻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