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说“汗”(一)

无汗

无汗:多见于风寒感冒,如《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酸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这条就是在讲人体受到风寒侵袭以后,全身皮肤肌肉收紧,致毛窍闭塞,阴液郁滞,身体汗不出,故称表闭;而在风热感冒中,当体温升高,本来需要出汗,但这时候不出汗,这种就是表证的卫分为证,即由于风热邪气,阻滞卫表气机,使卫气宣发失常,不能布散津液到体表,故无汗,称为表郁辨别无汗是否风寒风热,还需要看病人本身细微状态,如风寒感冒无汗,身上是干烫无汗,并伴有严重怕冷,身痛骨节酸痛,舌淡,脉弦浮紧等症状,用方可用麻黄汤、九味羌活丸、荆防败毒散等方剂治疗;而风热感冒无汗,皮肤是潮润,伴有咽喉红肿,疼痛,咳嗽,舌尖红,脉浮数等症状。用方可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治疗风热感冒的方剂治疗。

另外一种无汗,是在一些温热病的中后期,出现身热,无汗,如温病的营分证,身热,体温较高,却无汗,原因是血中津液不足,阴液汗源不足,无汗可出,这种则需用大剂量清热养阴,以滋汗源,才可使汗出热退。

时而出汗

时而汗出:时有汗出,汗出热减,继而复发热,这种情况临床较为常见,特别是小儿发热过程中,家长看到发热,心存担忧,超38.5度,立马给用退烧药,服药后一会全身汗出,发热退,小儿精神甚好,过一会发热又起,又服退烧药,又汗出。这样连续循环数次,有些患儿一天多用5、6次退烧药,结果把小儿体质搞差,即使后续感冒发热恢复,患儿身体抵抗力迅速下降,以后每次有流行感冒,小孩必定中的,家长苦不堪言。这种汗是通过西药解热镇痛药物之汗,所以家长切忌盲目使用退烧药让小儿出汗,否则遗留后患。这种情况可找专业的中医辩清风寒风热,里热外寒,对症下药,方为稳妥之法;

另外一种时而汗出是湿热病,这种病人是持续发热,起伏不定,在热势达到高峰时,就有出汗,汗出量少而粘,汗出后体温稍有降,后续反复不已,看病人舌头,白苔布满,脉濡,此类病人辩证为湿热郁蒸,热邪弥漫体内,蒸动湿邪,通过毛孔渗出体表而出汗,是一种排湿的结果,但湿邪粘腻,不可能一汗而解,所以汗出热减,继而发热,缠绵不已。这种病况的治疗可用三仁汤、竹叶薏苡散等化湿清热等方剂治疗。


三 

大汗


大汗:人在生病过程中,若出大汗,可有几种情况,是可见阳明病的实热证,蒸蒸汗出,伴见高热,面红,喘急,烦渴,脉洪大有力,这种大汗是肺胃实热,鼓动体内津液,使津液大量外渗,汗出如雨,热迫津液,故为热汗,临床可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另外一种大汗,较为少见,虚脱亡阳重症出汗,可见大汗淋漓,神形衰惫,脉微细欲绝,这种由于高热或其它原因大量出汗,严重损伤人体津液,阳气随津液而脱,不能固摄津液,所以大汗不止,随着阳气的虚脱,症见肢冷汗出,故又称冷汗,最终导致虚脱亡阳。中医可用大剂量生脉散、参附汤等治疗。由于现代输液技术的发展,一般津脱亡阳较为少见,因为病人稍有脱液之象,输液补充血容量即可解决此类问题。

总之,汗出异常类型较多,无汗须分风寒风热。大汗,需要分清虚实,大汗伴高热,蒸蒸而出,属于实证;冷汗淋漓,肌肤肢冷,伴见全身虚寒之象,属于虚汗。临床还需注意出汗的量,出汗的时间规律性,甚至出汗的部位,都是临床辩证细微之处,给医者提供重要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会这四招,你也是治疗小儿感冒的专家
中医这样论治“汗”,你的“汗”正常吗?
王四进老师漫话小孩儿发烧(三)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10)
问汗
感冒中成药您选对了么?——风寒风热感冒的鉴别与中成药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