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误区】小建中汤,如果是很甜的请你倒掉。

我不知道遇到了多少一有齿痕便被经方大夫开小建中汤的,喝了几天后病情加重,齿痕小了湿气却多了很多。其实小建中汤的配伍并没有问题,而是小建中汤的君药饴糖出了问题,但是经方自学风气的兴起的小学生们不清楚就开始滥用小建中汤。用食物级别的饴糖去替代药用饴糖,自然漏洞百出。中医就变成了有意无意的骗子,明清的医家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针对真正的气血亏虚的人用饴糖,而不能滥用食物级饴糖,因此从宋元开始,脾胃论就已经放弃饴糖这个药了。

今天我们来喷一下小建中汤,经方协会的资深老同志们其实心里是有数的,小建中汤怎么补虚?桂枝加芍药甘草汤再加胶饴。 

小建中汤原方: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次

胶饴跟现在的饴糖是两码事儿,因为饴糖本身就不是来治病的,就是调味品,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工艺的进步,我们已经淘汰掉了张仲景的那个饴糖。

在经济困难的年代,有一种饴糖叫做高粱饴。粘而且还不是太甜,治病的饴糖其实比这个还难吃。用的是黄黍(大黄米)做的饴糖,一点儿都不甜的。

大黄米做的糖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但是黍子面窝头就是用黄黍磨成的面。如果说糯米粘度是1,黄黍面的粘度是7。都快能赶得上502了。用这个东西做的饴糖根本不可能多甜,但是可以当热熔胶。这种黍子面窝窝头,吃多了那叫个难受。蒸粘豆包的时候都要用白面跟黍子面搀着蒸才不至于吃完了难受,所以当大家发现用小麦做的麦芽糖比这个东西做的糖甜度高很多而且也不那么粘腻吃多了不烧心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淘汰掉黄黍做的饴糖。

如今台湾人把经方搞起来后,却不了解内经,也不了解历史,用现在的饴糖去治病,治一个坏一个,如果用这种不甜的胶饴,很轻松的就能制止消谷善饥的患者猛吃东西,甚至可以给糖尿病患者使用,现在的饴糖是麦芽糖怎么可能这么用,还有不少饴糖已经用玉米芯做了。

但是现在是个物质丰富的年代,口感差的黄黍种植面积越来越少,古代的主粮现在成为了杂粮,逐渐脱离了我们的食谱内。真正脾虚的患者反而是吃多了吃撑了吃的营养过剩导致的虚损,怎么能让小建中汤包治百病,真正的脾虚,多吃点儿黍子面才能补虚而不是一个劲的吃麦芽糖加重湿热。

品一下自己碗里的小建中汤,如果非常甜,还不如买个粘窝头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尖上的中医 | 小时候吃的饴糖,是怎么做出来的?
小建中汤中饴糖品种考释
麦芽糖
饴糖
小建中汤治感冒
【经典中药】说说饴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