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扶阳要药论附子(中卌四)

(十)笔者应用附子的经验

傅文录(1960—)副主任医师,任职于河南省平與县人民医院(463400),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自2004年起涉猎火神派学术思想之后,理论推崇郑钦安阴阳至理学术精髓,临床上紧紧抓住阴阳辨证法则,辨识阴证,慧眼独具,感悟颇深,擅长应用扶阳药治疗疑难杂症且多有奇效,附子重用与广用灵活相结合,临床上附子与多药配合应用,多有体验与收获。曾先后出版火神派系列著作8部,受到众多人的关注与学习。

1.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个传说人们都不以为然,不过只是说说而已。其实,作为一个优秀的火神派医家,首先要有神农尝百草的精神,也就是要亲口尝一尝附子到底是什么味道,自己对附子的耐受程度有多大?到底教科书上说的是否都是千真万确的正确?当一个医者亲自尝试附子味道的时候,他就离火神派学术思想近在咫尺。

记得有一次,笔者的慢性阑尾炎犯了,为了尝试附子,自己就开了张仲景的薏苡附子败酱散三味药,都用60g,药熬好以后,先喝一半,看看自己有什么反应没有,半天以后,情况非常好,肚子不疼痛了,下午就喝下了另一半,3天下来,病好的真是迅速。感悟到经方的神奇疗效,让我们不可思议。

喝了含有附子60g的药方,再回头看看自己的舌与脉,这对附子应用才体会深刻。笔者不提倡大家都去冒险尝试大剂量附子,但至少自己应该尝尝附子的味道。这是笔者对神农尝百草传说的认识与理解。

2.应用附子剂量  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制附子的剂量,小剂量附子10g,中剂量附子30g,大剂量附子60~90g,感觉到75g左右是个比较好的剂量,一个是笔者的体会,另一个是国内有实验研究证实,这个剂量间可达最佳的疗效,而且毒副作用小。当然,对于特殊的情况,比如肿瘤类的疾病,为了控制病情我们也不例外要加大制附子的用量。如治疗癌症病人,有的病人一开始制附子剂量都用的比较大,同时边吃还要逐渐增加附子的剂量,一定要达到最佳剂量。如果制附子剂量已经很大,临床疗效并不理想时,也改为生附子,应用生附子一般从30g开始,也是采用逐渐加大剂量的方法,来达到最佳效果。由于生附子毒性比较大,一般最大剂量用60~90g,就能达到临床治疗目的。但这要有一个过程,千万不能盲目应用大剂量生附子,一般病人是不用生附子的,制附子能达到治疗目的的,尽量不用生附子,这完全是出于安全考虑。

制附子10g左右的剂量,一般走在上焦,正如《温病学》中讲,“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正是这个意思。治在中焦者,一般制附子剂量是30g,这个剂量笔者临床上应用最多,几乎凡用制附子者,起始量大都从30g开始,经治后看情况进行递增剂量,一般习惯是每吃3~6增加15g,直至达到最佳疗效;这也正好验证了《温病学》上讲的,“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而30~45g制附子的剂量,是可以达到目的的。大剂量附子,笔者一般从60g开始,依据病情,逐渐增加到75~90~120g;也有情况来得比较急的,一开始就用比较大的剂量;大剂量附子应用,正如《温病学》所讲,“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曾有一个肾病高度水肿患者,附子最大剂量用到180g,才慢慢起效。这样的重病人,小剂量是无法取效的。

附子开始应用的时候,一般是依据病人舌脉及全身辨证阳虚程度的情况,选择适合目前病人的附子剂量,服药3~6以后,看病人病情的反应,如果病重药轻,那就加重附子剂量,加附子剂量的方法,一般是每服药3剂后,加附子15g,再观察3~6天服药情况,若情况明显改善,那就不再增加附子剂量。如果服药后,仍然是疗效平平,还要继续加重附子的剂量,以至达到临床有效为目标。至于服附子后怎样是最大的疗效,那就是出现“瞑眩反应”,特别是一些重症或癌症病人,一定吃到出现“瞑眩反应”,才能达到临床上最佳的治疗效果。目前笔者临床上观察到病人服附子后的反应,有眩晕、乏力、站立不稳定、跌倒、呕吐、腹泻、全身热感、大汗淋漓、口舌麻木感、口齿不利索、健忘或忘事、迷迷糊糊、浑身没劲儿、全身有突然松绑感、病变处脱皮、重则有脱胎换骨的感受、病变部分突然疼痛剧烈而后又消失等等。如近治一例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服用大剂量桂附地黄汤加味方,制附子从60g开始,采用逐渐增加的方法,即每服3天增加附子剂量15g,最大量服到200g的时候,感觉良好,在第3天的时候,早晨突然出现迷糊不清的感觉,并去定点化验血糖,发现血色鲜红柔嫩,与过去紫黑暗色显然有别,化验人员再而三追问其吃了什么好药,能达到这样的血色,实属罕见;在中午突然又出现两次眩晕,当时误认为是血压升高,服用降压药后,其症状仍然没有彻底缓解,下午到诊室测血压120/80mmHg,很好,只是头脑有点迷糊。告诉他休息3天后,再服药,再服药时附子量减为170g,继续观察病情的反应。

3.附子煎煮方法  附子煎煮的问题,是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一点都不能疏忽大意,因为“水能浮舟,亦能覆舟”(《金匮要略》)。笔者在用制附子10g以下剂量时,一律都是和原汤药一起煎药,不需要先煎,经这么多年的时间证明,是非常安全的,未有一例因不先煎药而出现不良反应的。制附子应用的剂量比较大,为了安全起见,制附子应用30g剂量时,先煎1小时,若制附子用60g时,煎煮时间2个小时,100g制附子先煎3个小时以上。如果是制附子合在一起煎煮剂量在300g以上时,煎药时间在4个小时,基本上没有什么毒副作用。

为了充分应用好附子,笔者认为对我们所应用的制附子,一定要全面细致地进行了解,如附子来源、炮制过程、品种等。因为现在附子真的是有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很难应用上比较好的附子,大部分都不是川附子,经了解大部分都是陕西省的附子为多,如果说是川附子的话,那也可能是等级外品种,或者是次品的可能。所以,我们对附子的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

大剂量煎熬制附子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即使是煎药时间到了,也要尽量让吃药的病人亲自尝一下煎好的药液,看看是否还有麻味,如果没有麻味,就可以再下余药同煎。有时为了方便起见,笔者让病人将几天应用的附子,即3~6剂的附子一块儿都先煎2个小时后,然后再分次与余下药同煎,这样可省去很多的时间,经这些年的临床观察,也是比较安全的。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就是夏季附子同时煎好后,要注意冷藏保存,防止变质。

4.附子应用指征  笔者多年体验,临床上应用附子大凡两条最为重要,就是“舌淡、脉弱”。不管临床上任何疾病与病证,只要符合“舌淡、脉弱”这两条标准,就是应用附子的指征。这是因为舌脉一致性反映出“舌淡、脉弱”,就是典型的阳虚证之内外表现,故而临床上大举应用附子,多有良效。即使是高热不退,只要在辨证中加用附子,也能取得良效。

在临床上,笔者遵从“以三阴之方,治三阴病,虽失不远”(笔者心悟)学术理念,在“扶阳助正,回阳返本”(笔者心悟)之思想指导下,应用附子主要针对三阴病虚寒证者,即太阴、少阴、厥阴三证,但有时我们也很难辨清三阴病以何证为主次,但只要是属阴证之表现,就是应用附子的指征。

经过这么多年的临床观察,笔者认为在临床上,至少要有五成左右的病人属于三阴虚寒证,是可以应用附子的;约有三成的病人属于寒热夹杂证者,这类病人也是可以应用小剂量附子,但这还要弄清楚寒热二者之比例多少,这是应用附子剂量大小的关键所在;约有二成的病人属于热证、阴虚证,这类病人原不能应用附子,但根据笔者的经验,这类病人在辨证的前提下应用小量附子,如附子6g左右时,可以起到防止苦寒养阴药过度,达到就向张景岳所说的:“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不然的话,很多阴虚病人,我们单纯滋阴,有时很难改善病人的症状。

所以说,作为一个真正的火神派医家,还是借用郑钦安的话来讲:“用姜附亦必究其虚实,相其阴阳,观其神色,当凉则凉,当热则热,何拘拘以姜附为咎哉?”

5.服用附子后的反应  郑钦安在《医法圆通》服药须知中,详细地论述了凡服用附子方剂之后,常有“变动”之反应,用郑氏的话讲,“此道最微,理实无穷,学者当须细心求之”。要知道这些变动,有的是“药与病相攻者,病与药相拒者”,属于正常的药物反应,“岂即谓药不对症乎?”当然,在已出现服附子之剂后反应的情况,继续使用附子类方剂,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弄清楚服用附子后的反应,判断其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反应,是药效还是药误,病情是进还是退,这无疑是对一个合格火神派学者的考验。而郑钦安对此类反应掌握的可谓是胸有成竹,已成定见,确实可贵。

郑钦安认为这些“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之反应,并非人人都出现,可能只出现在某些人当中,或是服附子之剂的某个阶段之中。至于哪些人容易出现这些反映,郑钦安并未指出,依据笔者的经验来看,出现“阳药运行,阴邪化去”反应的病人,多半是久病难愈之人,或是重病难以用常法常量治愈的时候,多是一些病情深重,三阴寒证过重之人,才有可能出现这些反应。笔者临床长期系统地进行观察研究,发现部分病人服用附子30~60g以上之时,已出现的反应有腹痛、腹泻、全身性皮疹、眼睛肿痛、口角起疱、咽喉肿痛、疼痛加剧、咳嗽加重、鼻出血、小便灼热、呕吐痰饮、皮肤痛痒异常、局部或全身浮肿等症,这些反应随着据病进药或减停,均可逐渐消失,并无大碍。但有部分病人出现“药效反应”之后,全身反应比较剧烈,这时我们应积极顺势化解,以减少病人的药效反应与病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曾治一慢性肾病老年患者,服药之后,其几十年会阴部反复发作之痈肿,逐渐出头而向外排出脓血性分泌物。笔者告诉她说,过去所生病的地方一定要慢慢发出来,随着全身情况的好转,而肾病才会慢慢好起来。病人坚信不疑而守方继续用药治疗,果然不出所料,当天所出头之疮肿自动恢复如常。

笔者认为,阳虚阴盛之人,均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辛热之品进腹,必然要熔化阴寒凝聚之物,一定要出现体内的一些反应,如果没有反应反而证明药不敌邪,而只有在辛热之品熔化阴凝之物的时候,才是临床起效的反应。就如敌我双方在作战一样,只有枪炮声响彻一片,最后才能决定敌我双方的胜负;如果没有激烈的战斗过程,是不可能决定胜负的,战场上没有枪炮声是不可解决战争的。

服用附子之后,如何判断出是药效反应还是毒副作用?二者在生死之间,笔者从临床中观察到有3个简单的指标可以参考。即服药之后二便、饮食及睡眠三方面的情况都比较好,这正是药效反应,反此则为毒副作用

服用附子到什么程度是起效的标准呢?一般多认为视病情缓解、症状消退而定,难以确切地把握。在郑钦安多年的临床经验中,他在“服药须知”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原则,即“阳旺阴消,邪尽正复,方可了扶阳之品”。但临床上我们很难观察到此种情况发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笔者的感觉是经典的火神派医家出现这种情况较多,当代火神派医家出现的较少,这可能与我们配伍和用药习惯有密切的关系。

但近几年笔者发现,若服附子出现了“瞑眩反应”,才是药物达到最佳效果之目标,而且这种“瞑眩反应”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我们可以采用逐日增加附子的用量,直至出现“瞑眩反应”,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附子应用千年之余,历代医家均谈附子回阳,但却没有一人指出附子起效时的反应,而郑钦安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人,且他说“此道最微,理实无穷”,必须仔细推敲、精深感悟,方能识得真机。笔者近些年来屡用大剂量附子,在附子运用方面积累了不少的体验,确实感到郑氏所说“理实无穷”,实在是至理也。

观察应用附子后的药效反映,是火神派医家的药外一种功夫,特别是预先告知其将要发生的反应,并且成竹在胸,为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一个火神派医家一定要磨炼这种特殊本领,一定要越过这个门槛。

6关于患者出现口及身体发麻时的认识  在临床上,患者服用附子之后,最常见的反应就是出现口及身体发麻。关于这种现象的认识,笔者认为应该慎重考虑。按照以往的经验,大多数认为出现口及身体发麻时,是附子中毒的表现,但这种表现同时也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时的药物作用过程。临床上我们如何区别这是毒性反应、还是药物作用的问题,是衡量或考验火神派医家的一个重要门槛。

近几年由于服用附子的患者增多,有的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附子类药物,有的是病人自己在家看火神派著书中方法服用附子药物的,出现的反应可谓是五花八门,症状表现繁杂而多变。比如有的病人出现口及部分肢体发麻时,病人的心身感觉是比较舒服,这种表现的时间一般从半小时到2~4小时不等,停服药物以后,这种症状就会慢慢消失,如果再次服用与上次同样的附子剂量,还会出现同样的上述反应,但反应时间较短。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告诉病人,停药观察也行,只要这种口及身体发麻的感觉不扩散到全身,而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由远及近逐渐消失,这种情况问题就不大,不用解药也可自行消失。

一种情况是,部分病人服用附子剂后,出现口及身体发麻时,感觉到比较紧张或恐惧,同时由于病人反应之时加上精神紧张的情绪,病人会把这些口及肢体发麻时的感觉夸大,使我们医者无法正确判断其是药物反应,还是附子中毒时的反应。这时我们就要积极进行解毒处理,立即口服真正的蜂蜜,轻的也可以服用一些红糖水。服蜂蜜时不要加任何水进行稀释,直接口服就行,服药量要依据口及肢体发麻的程度而定。一般服用纯蜂蜜二两或三两即可

服用附子剂量,是否有累积量增加后,病人会出现反应。如有的病人开始服用附子100g之时,并没有什么反应,而是再服用7~10天之后,才出现口及肢体发麻。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认为很可能是服用附子剂后,药物的累积量达到最高极量,于是产生了瞑眩反应,这种剧烈的反应,病人开始出现口发麻,继之出现四肢发麻,严重时出现四肢抽搐,加之病人及家属紧张,病人比较恐惧。服用蜂蜜之后出现剧烈的呕吐,继续服用后仍然出现呕吐,随着呕吐物的增多,病人的反应慢慢地消失。剧烈反应消失之后,病人感觉到浑身轻松,病情消减大半。这种剧烈的反应,病人的感觉与医生感觉都是惊心动魄的。

引起服用附子发麻的剂量,有时看来也并非都是大剂,有的小剂量也可引起口或肢体发麻。如一例老年人78岁,服用常用附子剂量30g时,就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一侧肢体发麻的感觉,而且是消失比较缓慢,第二次服用同样也出现这样的反应。这侧反应明显的肢体是过去患者脑血栓形成后的患侧肢体,表明这侧肢体不通,而应用了小剂量附子扶阳之后,能够达到疏经络气血而产生反应,由于病人紧张而无法配合治疗,故而停药之后,这些症状反应都慢慢消失了。

口脸及身体发麻时,只要局限于上述部位,没有持续性加剧的表现,此外患者也没有感觉到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等心脏症状表现,这说明这样的发麻反应比较轻,只是局限于经络部位,没有涉及心脏,提示可以观察,或者进行对症服用蜂蜜也行。但患者一旦出现心慌气短、胸闷憋气等表现时,证明这就是附子的毒性反应了,因为附子的毒性反应与其有效性在一条水平线上,这点与西药洋地黄类药的作用类似,即附子的作用与毒性反应在一条水平线上。一旦出现心经症状表现,就要立即进行解毒处理,最快的就是服用纯蜂蜜,不加水直接服用,服后如果出现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后,继续服用蜂蜜,呕吐物越多,或者服后即吐的次数越多,病人的毒性解除越迅速。曾经有过一例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及四肢抽搐的表现,经口服蜂蜜之后,仍然没有彻底缓解,后来到我们医院急救中心进行观察及对症处理,半天以后症状才缓慢解除。不过病人经过这样大的瞑眩反应之后,到是感觉身体恢复比以前加快了。但是这样的瞑眩反应出现,我们还是要积极地面对并加强处理措施最好,防止意外的发生。

有人也许会认为,只有服用比较大的剂量附子后,才会出现这种口及肢体发麻的感觉。其实不然,笔者发现,有的病人长期服用附子很大的剂量,并没有出现什么口脸及肢体发麻的感觉,反而是有的患者服小剂量附子剂时出现口脸及肢体发麻的感觉。如有几个病人都在服用熟附子30g(并先煎1个小时以上)时,就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口及肢体发麻的感觉,而有的病人长期服用大剂量附子的时候,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反应。从这些情况分析来看,人体对附子的敏感性问题,以及病人的阳虚程度和对附子的依赖性,有可能是造成口及肢体发麻的关键环节。所以说,笔者非常重视舌脉阳虚程度及一致性问题,这是能否判断出应用附子剂量最重要的指征。

关于不同附子剂型所产生的反应,除了我们应用饮片剂附子之外,附子颗粒剂临床上也比较常见。如深圳三九制药厂生产的附子颗粒剂,每一包1g相当于附子原饮片3g,是直接可以冲服用的。近期发现病人服用附子颗粒剂9g及15g时,都出现口发麻,持续时间大约3~4个小时才能消失,或服蜂蜜之后才能解除口发麻。为了减少由于制药之时去毒不完全,不得不减量服用,同时还把四逆汤加味方颗粒剂,配好之后,加水煮10分钟左右,以去毒性。为了验证三九附子颗粒剂的毒性,笔者专门直接冲服1g附子颗粒剂(相当于饮片附子3g),立即感到舌尖边有麻木感,持续约10分钟仍然没有消失,最后口含蜂蜜之后才解除。

同样,也有服用香港生产的附子颗粒剂,每1g相当于附子饮片剂5g,同行医生自己服用15g时,也发现口舌及口有发麻的感觉,不过持续时间不长,就可自行消失。为了安全起见,笔者安排患者把附子颗粒剂与煎好之汤药再混合后进行煎煮10分钟左右,以减轻毒性。

有时为了安全着想,医院附子换了品种产地以后,必定要亲自煎附子试服,或者亲尝附子,看看附子的炮制是否到位。有一次,院外患者说他们买到了白附片,为了验证是否是白附片,笔者亲自口尝所谓的白附片,不仅发现这种附片软软的,还发现口尝之后,迅速感觉到很咸很咸的并牙咬部分及口舌脸麻木,严重时口齿说话都受影响,这样的情况大约持续了半个小时才慢慢消失。证明这种附子根本就不是什么白附片,经查对证明其为生附子。而且有患者服用同样剂量的附子都不产生发麻感,而用同样剂量非同一种附子却产生了明显发麻感觉。同样的事情,一湖北患者也遇到了,他在电话中告诉购买到了白附片,按煎药2小时后服用,突然出现呕吐伴口脸发麻及全身发麻,经口服蜂蜜之后,大约经过3小时这种反应才慢慢消失。

关于剧烈反应。个别病人服用附子剂之后,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阴证转阳的表现,表现比较轻的多类似于感冒、发热、浑身困乏等一般反应。也有的反应是比较剧烈的,曾有一例患者妇科病比较复杂,当服用含有附子的汤剂1个月之后,突然出现高热、阴道排异物及腹部不适等表现,经西医医院复查B超及化验血尿常规等,也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异常表现,经过几天的观察,患者体温有时达到39℃左右,但病人感觉没有什么,只服用生姜红糖水和必要的西药退热处理,这样的发热反反复复大约持续1周才慢慢消失。由于病人比较相信火神派扶阳理论,并对阳药反应早已是心里有数,故而病人只在西医医院观察,并未进行什么特殊的治疗。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离病人比较近的情况下,还是应用三阳方,顺势化解病人的反应比较好,减少病人的痛苦程度与表现,防止因阳药反应而出现的意外。

曾有一癌症患者,在大剂量服用含有附子的汤药之后,感觉到浑身都是疼痛,而且是比较剧烈的全身性疼痛,伴有身体麻木的感觉,大约经过数小时后,这样的症状才慢慢消失,并未进行对症处理。在反应过后,病人的感觉是身体像经过洗礼一样,有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感觉。这种反应过后,病人的全身情况明显改善,病情也进入到稳定阶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也谈服用扶阳药后可能发生的瞑眩反应:
药不瞑眩 厥疾弗瘳,服药起效,就会有瞑眩反应,而瞑眩反应差不多被近代医生忘记了,病人更是无法理解和接...
娄绍昆浅释瞑眩现象
服中药后,让人又怕又爱的“恩人”:中医独有的“玄冥反应”
中药方剂里不可不知的秘密
微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