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莓定植后,小心炭疽病在作怪!【蔬菜卫士报 2430】
近年来,设施内高温高湿环境导致草莓炭疽病发生日益严重,草莓炭疽病已和灰霉病、白粉病一起,成为制约中国草莓生产的三大病害。草莓炭疽病能造成草莓减产25%至30%,严重时甚至达到80%以上,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减少经济损失,对草莓炭疽病病原菌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草莓炭疽病病原菌
草莓炭疽病是由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真菌侵染所致,病原菌主要包括3种: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agariae)、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 和尖孢炭疽菌(C. acutatum)。
草莓炭疽病发病规律
草莓炭疽病主要分布在温暖地区,我国东部如浙江、上海等地区发生较重。草莓整个生长期均可受炭疽菌的为害,通常以育苗期、移栽成活期发病最重。病菌可为害植株的各个部位,而以短缩茎、匍匐茎、叶柄最易受害,发病后所造成的损失最大。该病发病适温28℃-32℃,属高温型,6月中下旬-9月下旬草莓越夏期间,炭疽病高发,且危害严重。
草莓炭疽病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呈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红棕色。茎、叶柄上的病斑可扩展环绕成一圈,病斑变为褐色,其上部组织萎蔫。天气潮湿时病部可见粉红色黏稠状物,为病菌成堆的分生孢子。叶片受害产生油渍状斑点,病组织常不坏死,当一张叶片上病斑多时,叶片生长受到严重的限制而僵化,质地硬而脆。

图1 草莓炭疽病发病症状
草莓炭疽病和草莓细菌性叶斑病如何区别?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与草莓炭疽病的叶部症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草莓细菌性叶斑病是由黄单孢杆菌属草莓黄单孢菌(Xanthomonas fragarice)引起的。草莓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首先是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病斑照光呈透明状,但以反射光看时呈深绿色。病斑逐渐扩大后,融合成一体,渐变淡红褐色而干枯;湿度大时叶背可见溢有菌脓,干燥条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叶尖或叶缘处,叶片发病后常干缩破碎。严重时使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 

图2 草莓叶斑病发病症状

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草莓株间湿度。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防止植株长势过旺。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老叶等带病残体,并妥善处理。
2. 药剂防治
在草莓炭疽病发病初期,可选用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可以使用中蔬微粉502喷雾防治。另外中蔬根保302,对草莓炭疽病、死棵等防效显著。

作者:王少骅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片】草莓种植:草莓叶斑病该怎么防治?草莓叶斑病图片
幸福树发生叶斑病,教你2招,绿油油猛窜个!
叶斑病惹人愁,到底该咋办?
草莓炭疽病预防很重要
深度解析炭疽病,学会这一招,炭疽病轻松搞定
兰花炭疽病和叶斑病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