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机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农药的产量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一些新兴的生物技术公司和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型化学农药集团都意识到天然产物特别是珍贵而丰富的植物资源是人类今后开发农药的重要来源和方向。植物中蕴藏着数量巨大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天然产物。
    当今世界上有近50万种植物,只有约10%的植物经过了化学成分研究,这表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已发现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约4000余种,其中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达2000余种;具有杀菌活性的植物约有1400余种;具有除草及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有数百种,这些植物赖以生存的活性物质,无疑成为新农药开发的宝贵资源或成为农药开发的钥匙。
原理一、植物源农药作用于害虫的消化系统
    破坏害虫口器化学感受器,可致使昆虫拒食;或胃毒麻痹作用,致使害虫拒食,最终导致消化系统破坏,虫体死亡。活性物质影响消化酶系,使虫体的脂肪酶活性下降20.6%39.1%;从而影响食物的利用。
原理二、植物源农药作用于害虫的呼吸系统
    植物活性物质能破坏害虫的呼吸,导致虫体窒息而死。鱼藤酮是呼吸作用电子传递链中位点的抑制剂,进入虫体后阻断从辅酶到辅酶Q的电子传递,导致害虫呼吸减弱、行动迟滞,最终麻痹而死亡,蔡酚类作用于线粒体复合体,抑制呼吸作用。
原理三、植物源农药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
   植物有效成分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干扰神经的正常功能。烟碱是乙酰胆碱受体的激动剂,低浓度时刺激乙酰胆碱受体,使突触膜产生去极化,与乙酰胆碱作用相似。苦皮藤素Ⅳ是典型的神经毒剂,能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明显抑制了EJPs。
原理四、植物源农药能与害虫离子通道载体蛋白结合,阻止或刺激离子转运
    胡椒素和除虫菊酯都能与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蛋白结合,延长通道开放时间,引起虫体休克死亡。天然产物鱼尼丁能与肌质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蛋白结合,促进离子大量涌入肌细胞内,很快引起细胞死亡。

    除上述几种作用外,植物源农药还具有引诱、熏杀及驱避等的生物活性。最常见的是植物精油类,如芸香油、肉桂油及猪毛蒿精油等。

附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吡虫啉和啶虫脒的科学使用
杀虫剂中主流复配产品——联苯菊酯·噻虫嗪,一文读懂它!
哪些植物中含天然产物农药最多
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溴虫氟苯双酰胺
农药产品介绍
啶虫脒主要杀什么虫,属于哪一类农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