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湿交替,草莓白粉病频发,减产又减质!如何解决?【蔬菜卫士报 2532】
草莓白粉病病原为羽衣草单囊壳(Sphaerotheca aphanis), 是由羽衣草单囊壳侵染所引起的一种发生在草莓上的病害。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草莓叶片、幼茎、花蕾、花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上覆盖一层白色菌丝,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叶片 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灰色斑点或白色粉状物,后期变为红褐色病斑。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正常开放。幼果表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不能正常膨大,干枯成为僵果。

白粉病病原菌侵染叶片

有些品种侵染后出现红色斑

叶片上出现典型的白粉菌菌丝体

菌丝扩散到成熟果实

菌丝体侵染的未成熟的果实

图1 草莓白粉病发病症状


一、干湿交替有利于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传播
草莓白粉病发生适合的温度范围广,干湿交替有利于白粉病的传播。该病害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适最适宜的温度为20℃左右,在气温15 ~ 25℃范围内蔓延快,温度低于10℃或者高于30℃病菌繁殖受抑制,低于5℃或高于35℃白粉菌孢子均不萌发。病原菌侵染24小时后,孢子萌发率达到最高值;孢子萌发后,病原菌在24~48小时渗透并寄生于草莓叶片组织内草莓白粉病菌对于高温非常敏感, 接种后寄主植物仅仅暴露于30℃,2小时后,侵染率会减少至50%,如果在极端温度下 (超过39℃)会导致白粉菌全部死亡空气温度大,特别是相对湿度80%以上,十分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定植后如果遇到连续阴、雨、雾、等少日照天气,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时有利于孢子的不断产生,反复浸染发作。草莓生长期间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父替出现时,发病加重。
入冬以来,我国很多地区的气温逐渐降低,相对湿度不断增加,温度忽高忽低,低温、高湿时有利于孢子不断产生,反复侵染,致使草莓白粉病暴发。

二、草莓白粉病主要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采用地膜覆盖加滴灌技术,覆膜时要求垄、沟全覆盖到,以降低温室中的空气湿度,防止早晨棚内起雾;适时通风,阴天也要坚持适当通风。采用无滴膜、防雾膜以降低棚内湿度;要深沟高畦,勤摘老叶病果。当天的病叶老叶要及时清出温室,减少侵染源。后期一定要注意摘除过多叶和小果、病果,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害的严重发生。
2.化学防治。病害发生时,选择化学药剂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氟吡菌酰胺、苯醚甲环唑、四氟醚唑、乙嘧酚等药剂喷雾防治。经常使用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性。
3.喷粉法防治可选用中蔬微粉白粉病专用方案进行防治。中蔬微粉可以有效的降低大棚湿度的同时,防止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傍晚关闭封口后进行施药,280g/亩,药剂喷出后,在静电作用下粉粒之间互相碰撞,快速弥散,每亩仅需几分钟,轻松实现整棚无死角杀菌,施药后药剂可在棚室内进行弥散24个小时。
作者:古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莓白粉病应如何防治?5项技术措施有效防病,促进产量质量提升
黄瓜白粉病防治好办法!
观赏植物病害防治各论
山楂白粉病有什么发病特征?(附防治方法)
国内白粉病防治药剂分析及草莓白粉病详解
正值春夏之交,白粉病强势来袭,别等植物布满白粉才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