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麦纹枯病年年发生,播种前进行防治,才是最佳的防治期

小麦纹枯病,又称小麦立枯病,俗称尖眼病,是小麦上发生范围最广,时间最长,最难防治的一种土传病害。尽管每年都进行了防治,但是,防治效果并不理想,每年都有大量地块发生严重,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该如何防治呢?

危害特点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茎基部,发病初期,在小麦茎基部1~2节的叶鞘上出现黄褐色的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为梭型或长椭圆形的病斑,年前年后,主要引起幼苗发黄,生长缓慢,分蘖减少,返青拔节后,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田间湿度增大,病斑逐渐向内部发展,危害茎秆,引起茎秆腐烂,造成植株提前枯死,形成枯孕穗或枯白穗。湿度较大时,在病株中部或中下部叶鞘的病斑表面产生白色霉状物。一旦遭遇的大风和强降雨天气,常常造成大量植株倒伏,引起更大的减产。

发生规律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的形式,附着在病残体上,随秸秆还田,留在土壤中越夏,成为初次侵染源,秋季小麦播种后,残留在土壤中的病菌开始萌发,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小麦幼苗,入冬后,病菌处于休眠状态,不再危害,春季,随着温度的回升,处于休眠期的病菌开始萌发,继续危害小麦的基部的叶鞘和茎秆。

防治方法

小麦纹枯病尽管已经发生了几十年,但是目前抗病品种很少,仍然以药剂防治为主,在纹枯病发生前进行预防效果最好。

(1)药剂拌种:纹枯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在小麦播种前,每亩15公斤小麦种子,用50%苯甲·咯·吡虫啉悬浮剂50~60毫升,加水500毫升充分混匀后,进行拌种,可有效预防病菌危害种子和幼苗。

(2)喷雾防治:在纹枯病发生初期,可用50%噻呋酰胺·己唑醇悬浮剂8~12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淋幼苗的茎基部。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麦纹枯病要高发,看完赶紧防!
麦苗不长,这几个病害正在发生,错过防治期至少减产30%
注意防治小麦土传病害
小麦拔节前后查治纹枯病
麦叶黄枯,得了茎基腐病
【科学种植】小麦纹枯病有哪些危害,在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