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易与儒家、佛教的区别
儒家文化相信和肯定人性的善,认为只要自省、慎独、内修、自律,就会有善的结果。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不谈“性”与“天道”。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孔子说“天命之谓性”。孔子不谈天道与性的关系,但到了孟子,曾经发生与告子的性善、性恶之辩。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所谓“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则认为人性“无分于善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认为以儒家的仁义来规范人心,就像要把杞柳制成桮棬。 

    这正是《周易》文化失落后的境况。 

    《周易》是卜筮之书,是神道设教的产物,是原始宗教的产物。儒家不是宗教,与人的问题,追究不出究竟。后来的佛教呢? 

    《周易》文化与佛教文化,解决的是两个问题。《周易》解决的是生命的来处,佛教解决的是生命的去处。《周易》是将人性之善解决于出生之前,佛教是将人心向善寄托于人可贵的生命旅程中的修善心、行善事,以期解决生命的终极问题。这是人生前死后的两道门槛,不是同一道门槛。两道门槛之间,是儒教、是基督教。 

    《周易》是一整套具足操作性的方法论,不是空泛的道德。甚至可以说,《周易》不相信道德,不相信修心、修善、修行道德。《周易》解决人之善恶,是运用天道与地道,解决人道的一切问题。我们前面讲了,《周易》的天道是节气时令,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人格神化的天,也不是宇宙太空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天。《周易》的地道,就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地理风水选择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讲,严格地讲,不懂得地理风水的人,就不会懂得《周易》,就不会进入《周易》的大门。在另一种意义上讲,不懂得《周易》而自称懂得地理风水的人,遍地都是,他们是哪一种人呢?当然同样是《周易》门外之人。 

    《周易》地理风水的原理,认为人的生命是从大地上站起来的,是从山川河流上站起来的,人的生命来自地理形态影像。甚至仔细到一个人的眉毛的形态、鼻子的形态、嘴的形态……都是从一定的地理位置上刮出的一个影像。乃至一个人额头上出现疤痕,也是一个人生命的来处的自然地理上遭受到损害。中华民族上古圣人发现了这一规律,他们所发现的,是生命的真谛,是真理,并由此创立了易经八卦,创立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圣典《周易》。依据《周易》原理,善的自然形态,得到的便是善的生命,恶的自然形态,得到的便是恶的生命。人性善恶,取决于受孕之时、受孕之地。人生福报,也取决于受孕之时,受孕之地。进而取决于以先人骨骸为种子,实现成仁、成圣、成佛的生命的选择的大自由。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背后是《周易》的方法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易》与儒家
郭沂:受之以荀 纠之以孟
儒家修身功夫概述
生命自觉及其审美精神
陳宇先生:答復臺灣林學長關於儒家文化與佛教之信函
“性”与“天道”——儒家哲学告诉你,如何成就生命的理想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