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潘玉良近乎文盲,又矮又胖,为何能如此幸运一生遇4位贵人?

在香港苏富比四十周年晚间拍卖中,潘玉良的《青花红菊》以1450万港元落槌;

2014年中国嘉德(香港)春拍上,潘玉良的《海边三裸女》以1667.5万港元成交;

潘玉良在1959年荣获巴黎大学多尔烈奖,她的作品在比利时、英国、德国、希腊、日本巡展,大获成功,她还是中国第一个作品进入卢浮宫的画家。

一代画魂——潘玉良一生创作了4000余件艺术品!

可谁能想到,她曾经不过是个任人践踏的雏妓!

8岁父母双亡,14岁被舅舅卖入青楼

潘玉良原叫张玉良,父亲在她一岁时去世了,母亲是刺绣女工,在她八岁的时候也离开了人世,孤苦无依的玉良到了舅舅家。

可舅舅嗜赌成性,玉良寄人篱下,生活得谨小慎微。

在玉良14岁的时候,一天,舅舅神色怪异地回了家,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玉良,说道:“我在芜湖给你找了个活儿”。玉良很高兴,她以为终于可以逃离这个火坑了。可随着舅舅到了芜湖,才知道入了另一个火坑。

原来,舅舅为了偿还赌债,以两石大米的价格把玉良给卖给了青楼。倔强的玉良不肯接客,惹得老鸨大怒,换来了一顿毒打。之后玉良趁人不注意逃跑,可青楼看管森严,眼线众多,还没逃出100米就被抓了回来,紧接着就是一顿暴打。

十几次逃跑失败后,玉良不堪虐待侮辱,不惜毁容,甚至跳河,想要了结自己的生命,可都被救了回来,之后又是一顿更残暴的毒打。

老鸨看年纪尚小的玉良如此有骨气,便允了她只卖唱不卖身。于是玉良在青楼做些杂活,学艺唱曲,但稍有不慎还是会被打。

这段经历,导致玉良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尊严抗争。

频遇贵人,成为民国逆风翻盘第一人

1、 一遇潘赞化,逃离苦海,读书写字

一日,芜湖商界的几个商人在青楼举行盛宴,为新上任的海关监督潘赞化接风洗尘。

商会会长为了讨好潘赞化,便让老鸨安排人来唱曲助兴。玉良和另外一个同年纪的女孩儿被喊了去,玉良低垂着头:潘大人请点曲子。潘赞化头都没抬,随口应了句:拣你熟悉的来。

玉良唱起了京戏李陵碑,唱到杨继业那段高潮,大厅里萦绕着她苍凉却又不同于其他女子般浑厚的声音,潘赞化没料到一个风尘女子能把杨令公的悲壮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终于抬头看了眼玉良,竟还是个小姑娘,潘赞化提起了几分兴致。

同行的商人,把潘赞化的表情看在了眼里。为了拉拢潘赞化,他们联合老鸨在宴会结束后把玉良送到了潘赞化的府邸。

到了潘府之后,潘赞化却命人把玉良送了回去,只说:明天上午如果有空,陪我去看芜湖风景。玉良有些发愣,应了下来。

第二天,潘赞化一路与玉良分享芜湖的历史和典故,对她没有任何身体上或言语上的侵犯,更没有丝毫的看轻她,聪明的玉良明白潘赞化与青楼那些男人不同,实乃真君子,对潘赞化产生了仰慕之情。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眼看到又要回到青楼,玉良突然双膝跪地,边哭边向潘赞化恳求道:“潘大人,求求您留下我。如果您直接把我送回去,老鸨定会打死我的“

潘赞化有些心疼,把玉良留了下来,把床让给了玉良,而自己打了个地铺。

第二天,潘赞化又去青楼为玉良赎了身。他本想把玉良送回老家,可在得知玉良舅舅的为人后,还是决定把玉良留在家里,还教了她读书写字,知事明理。周围的人都嘲笑别人都是带小妾回来,只有潘赞化弄了个女儿来培养。

可其实,潘赞化从来没有把玉良当成小妾。相处一段时间后,他愈发觉得玉良出淤泥而不染。

可在当地人眼里,玉良始终是个青楼女子,潘赞化又长期把她独占在家。一时流言四起,拉拢他不成的商人还跑到潘赞化的海军办事处闹事,导致潘赞化无法正常工作。潘赞化一气之下便登报结婚了。

他对玉良说:玉良,我比你年长12岁,总是不忍委屈你,但现在,我已经没有办法了。

玉良又怎么会不懂潘赞化的为人呢?况且,早在潘赞化为她赎身的那一天起,她便决定这辈子都要呆在他身边了,为了表明自己的心意,她甚至将自己的姓改为潘。

婚后,潘赞化为保护玉良,将她安置在了上海,并请来教师教她文化课。玉良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每天都孜孜不倦地学习着,进步飞速,让老师都称奇。

其实,通过玉良长得并不好看,还又矮又胖,那她为何能让潘赞化不顾自身名誉,鼎力相助呢?或许,是她倔强不认命的气质,也或许是潘赞化痛心玉良的悲惨身世,最终为玉良赎了身,还与她结了婚,当然,玉良身上的灵性和才情,绝对是最让潘赞化心动的。

对玉良来说,潘赞化无疑是玉良的贵人,他给了玉良一个可以摆脱悲惨命运的支点,而玉良紧紧抓住了这次重生的机会,她把它当做起跳点,奋力向上跃起。

2、二遇洪野先生,学画画,考美专

在上海,潘玉良的邻居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洪野先生。

或许是从小看母亲刺绣,培养了潘玉良在美术方面的兴趣,玉良经常观看洪野先生作画,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洪野先生看到玉良对画画的渴望与天赋,决定免费教潘玉良画画,他还郑重其事地写信给潘赞化:已收其夫人为学生,免费教学。

在洪野先生的带领下,潘玉良进步神速,洪野先生鼓励她报考了上海美专。

当时参加考试的人很多,玉良没有怯场,选择了最难画的素描,全程泰然自若地挥动着画笔。对这次考试,玉良充满了信心,因为她偷偷看了其他考生的画,她知道自己的实力远远超过了他们。

一周后,到了学校发榜的日子,玉良挤到了人群前,仔细看了好几遍也没有在录取名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她隐隐意识到学校没有录取她,是因为她卑微的青楼出身。

洪野先生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跑去学校找那些先生们理论。一位老师告诉他,玉良专业课成绩第一,可因为她的出身,学校担心会引来麻烦。洪野先生气愤不已,又找到了校长-刘海栗,直言不讳地说道:国家用人,只认人才,学校录学生,也该认成绩。以出身作为取舍的标准,是对艺术家的不公平,更是对艺术的扭曲。

刘海粟听到这话,拿起了潘玉良的画,看了一眼,点了点头。之后走到榜文前,在第一名的左边空隙处写下了“潘玉良”三个字,还在上面加盖了个学校的公章。

潘玉良被校方破格录取了。

在洪野先生眼中,潘玉良不仅在画画方面有着极大的天赋,她的拼劲更是让洪野先生震撼,当然,玉良自身惊人的敏锐能力和他人少有的接受能力,也让洪野先生非常看好。

作为一个出身低微的女性,潘玉良有幸遇到了挖掘她绘画天赋的洪野先生,她不屈不挠,以艺术为支点,为自己撑起了一片天空。

3、三遇刘海粟,留学、办展、聘任为母校教授

到上海美专后,潘玉良学习非常刻苦。

第二学年,班上开设了人体素描课。第一节课,玉良就被教室里的人体模特吓楞了,全程羞怯地画完,可想而知这节课上的作品也差强人意。

不服输的玉良不允许自己在绘画领域有弱项,便跑到浴室去观察别人的身体,偷偷地画,被人大骂流氓,有次还差点儿被打出来。

回到家里,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忽然想到:我自己不就是很好的模特吗?想到这里,她赶紧脱掉衣服,对着镜子开始画。当时的她完全沉浸在艺术创作的兴奋中,却又因此遭到了社会人士的唾骂。

在当时,人们对人体素描以及上海美专的学生都有着极大的偏见,认为画裸女伤风败俗,还说干这事的女画家是疯子。

没多久,亲自招她入校的校长-刘海粟找了她,潘玉良明白自己给校长增加了压力,正当她感到不安时,刘海粟校长安慰她道:“潘玉良女士,西画的画风在国内有诸多限制,毕业后争取去法国吧,我给你找个法语教师教你法语。”潘玉良感动地点了点头。

果然,刘海栗校长给她找了个法语教师教她学法语,之后,当上海美专有了公费留学海外的名额时,刘海栗校长第一个推荐了优秀的潘玉良,让潘玉良成功拿到了留学法国的机会。

1923年,在经丈夫-潘赞化的同意和支持下,潘玉良进入了巴黎国立美专学习。这期间,她与徐悲鸿、邱代明等大师成为了校友。

1925年,她结束巴黎国立美专的学业,进入了罗马国立美专。

这期间,不仅刘海栗校长给她提供了诸多人脉上的支持,潘赞化也定期给她寄生活费,还会写信鼓励她。

后来,国内政局不稳,潘赞化丢掉了海关监督之职,没了奉禄的他没法寄钱给潘玉良,潘玉良的留学津贴也时断时续,经常食不果腹,但潘玉良哪怕是饿着肚子,也要去购买油彩和纸张画画。

“有一次,四个月没收到家信和补贴了,我饿着肚子画罗马的斗兽场,画威尼斯,我仍然觉得很快乐,从来没有那么快乐地找到过自己!“

1929年,国内局势稍微太平一点,在异国他乡漂泊了七年的潘玉良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刘海粟校长邀请潘玉良到母校-上海美专出任教授,潘玉良欣然同意了。

可就在就职发言后,原本一片沉默的会场响起了一个嘲讽的声音:我们美专是凤凰死精光,野鸡称霸王了么?潘玉良上前就给了挑衅者一记响亮的耳光,然后昂首挺胸地离开了会场,回家后,玉良写了封辞职信,交给了刘海栗校长。刘海栗校长感到很痛惜,可他也拿倔强的玉良没办法。

之后,刘海栗校长支持玉良举办了几次画展。

可祸不单行,画展也遭到了恶意破坏,被高额拍卖掉的《人力壮士》,还被贴上了一行大字:妓女对嫖客的歌颂。

玉良彻底明白,这里没有她的立足之地。留在这里,只会受尽侮辱。

如果玉良收敛点,安心在家相夫教子,或者画风不那么大胆,她原本可以留在国内,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

可是潘玉良理直气壮地画人体,办画展、当教授,毫不瑟缩,这就惹怒了那些社会主流们。

连潘赞化的大夫人也来嘲讽她:“不要以为你当了教授就可以和我平起平坐了。在这个家里,我永远是大的,你永远是小的!”

1937年,42岁的潘玉良再一次只身一人前往法国。

4、四遇王守义,相伴相守,将画作运回国内

在法国,玉良将所有的时间和心血都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之中。

这时,她的生命中出现了第二个男人-王守义。

王守义是早年去法国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开了一家中餐馆。王守义热爱工艺,他一直将所挣的钱财来资助留学生中的艺术家们,这其中就有潘玉良。王守义不仅仅在生活上照顾她,还帮她接洽画商、保管画作。

正是这个男人,给了在异国他乡的潘玉良一些温暖。

1977年,82岁的潘玉良在弥留之际,相守在她身边,晚年一直照料她的王守义交代了三个意愿:第一,死后为她换上旗袍,因为她是中国人;第二,将她戴着的有着她和潘赞化结婚照的项链,以及潘赞化送的怀表交给潘家后代;第三,一定要把她的作品全部带回祖国。

如今我们能见到的4000多件画作,都是王守义不惜重金、费尽千辛万苦从法国运回祖国的。 1984年,这些作品被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直至今日。

生活,有它不公平的一面。有的人,从生下来就万事顺利,心想事成;而有的人,生下来就是个倒霉鬼,生活艰辛,事业受挫,情感失意。

诚然,潘玉良是不幸的:14岁被亲舅舅卖入青楼,参加上海美专入学考试时,即使专业成绩第一名仍被拒收!在母校任教时,被恶意的校友联名抵制,誓不与她为同事!作品更是遭到无数人的攻击与谩骂!

但潘玉良又是幸运的。她的一生不乏贵人相助:潘赞化带她脱离了青楼那个苦海,洪野先生教他绘画,帮她伸张正义,刘海栗校长对她有知遇之恩,王守义照顾她的生活,保存她的作品。对潘玉良来说,这些贵人都是渡她的人。他们不仅守护了她,更成就了她。

然而,仅有贵人相助,没有持之以恒的努力,也未必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玉良懂得顺着贵人往上爬,但攀岩的成功,从来不只是贵人的相助,对于出身卑微又相貌平平的潘玉良来说,其实她早已活成了自己的贵人。

她在攀岩中,在流言蜚语中,实现了真正的蜕变,她活得智慧又通透,一辈子拎得清又努力,她有着自己的价值标准,因此才会在生命中不断遇到贵人。

一代画魂-潘玉良的传奇一生告诉我们:只要你执着地坚持下去,终有一日,你会成功抵达理想的彼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潘玉良:从青楼走向世界的画家,离国40年,去世后留下2件遗物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丨潘玉良:从妓妾、教授到 “一代画魂”
从妓女到画家
1908年,13岁的潘玉良被舅舅卖到了芜湖城的怡红院
删减40分钟,巩俐演了妓女 ,还是传奇?
潘玉良:改变命运的青楼女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