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摘抄//乔治.斯坦纳

<一>

乔治.斯坦纳是当代真正的人文主义者,拥有伊拉斯谟式的博学与现实关怀。在他看来,语言衰落,被数字和图像所取代,从而日渐与人的生活失去紧密联系,是20世纪政治非人道化的一个侧影。有感于此,他反对当今批评界剥离文学作品的背景与诉求的碎片化做法,坚持要求文学担当起伦理的功能,将人文主义悬于一切美学的理想之上。对于影响了他而又有着他难以接受的政治倾向的那些人(海德格尔或卢卡奇),他既有深入的分析与赞许,又保留自己的立场;此外,他对文学与历史、生活之关系的感受力非比寻常,这对于文学日益边缘化的弊病而言是一剂良药。

<二>

乔治·斯坦纳反对文学理论。在他看来,人文学科中只有“叙事”而无“理论”,文学理论是科学占据主流之后,人文学科为了反击数理学科而发展起来的“自我欺骗”,文学批评是直觉的叙事,而理论是人类失去感知耐心的堕落表现,不仅简化了语词的丰富性,它还剥夺了文学鉴赏和阐释功能的独特尊严。

<三>

研究这个概念用于文学,本身就有问题。当需要编辑的重要文本(这是文学博士研究的原初意义所在)越来越少,当有待廓清的历史问题或专业问题变得越来越不实,整个论文产业就变得越来越空洞。寻找真正的题材已是困难任务。许多博士论文,尤其是四平八稳的论文,研究的是琐碎的东西,狭隘的东西,以至于学者本人也对研究对象失去了尊重。

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面对莎士比亚、济慈或狄更斯应该说点儿深刻重要的新东西;这不但自相矛盾,而且令人困惑。对于文学经典,很少人能发出新见;年轻人就要发出新声,这几乎是吊诡的想法。文学包含了丰富的人生,理解文学也需要丰富的经验。那么,究竟选择走哪一条?在日渐荒芜的文学大地寻找可怜的碎片,还是追求宏大、不安、含混、早熟的原理和判断?哪条才是学科正道?“英国文学”是不是打着学术的幌子?阅读他在日常生活中很可能会阅读、或阅读他自认为是有教养的社会成员应该阅读的小说、诗歌或戏剧,这时,究竟会发生什么?实现什么?

这些问题不只是在英国文学领域中出现。研究的问题,研究意义的问题,也适用于整个艺术领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摘录:乔治•斯坦纳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
江弱水:文学研究是怎样蜕变成文化研究的?
陆家羲
中国组合数学家——陆家羲
葛晓音:研究的灵感应来自古代文学自身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