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之一
【原文】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第三十章》

  【大意】

  凡事物发展到了强盛的极点就会衰老,因为这违背了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则接近于灭亡!

  大自然的规律是物极必反,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太阳过了正午就偏斜,月亮过了十五、六就开始缺损。所以,老子认为,“凡事物发展到了强盛的极点就会衰老”,为什么呢?因为一直强盛下去就“违背了自然规律”。

  所以,花要半开,人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败的开始,况且,花全开了,把自己暴露在外,容易受到损伤,别人也失去了兴趣;人要全醉了,就不实自己了,腿脚和大脑就不听使唤了。

  如果用在为人处世上,就是不要过亲,也不能过疏,保持一段合适的距离为好。这就使中国人讲究的中庸之道。

    中国古代大圣人孔子说过一句话:“临之以庄,则敬

  这句话意思是说,领导者不要和下属过分亲近,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给下属一个庄重的面孔,这样就可以获得他们的尊敬。

    花要半开,人要半醉,并不是态度冷漠,而是在理解别人的基础上给人的一份尊重,在淡泊的关系中完成自我的人格。

  懂得适可而止,可以避免遭受凶险,如此可以长久。大千世界的自然规律是物极必反,富贵到了顶峰,接着就走下坡路了,甚至是倾覆了。

  《中庸》云:“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列宁说:“真理走过一步,那怕是向同一方向走过一小步,即成谬误。”所以,我们一定要随时小心谨慎地检察我们的一切理论、行为,切忌勿过。

 

庆国庆:解读“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老子》三十章的结尾,有这么一句话:“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很多人将这句话理解为:“事物壮大了,就会走向了衰老,这叫做不符合道。不符合道的话,就会很快地消失。”

这种理解,是基于“物壮就一定会变老”这么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而进行的。

在自然界,不论是动物或植物,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之后,紧随而来的,便是渐渐地衰老以至死亡。因而会让人认为,老子是说,事物(生物)生长到了壮年期以后,就肯定会衰老,这不合乎道,便会死亡。既然事物壮大了就会衰老、死亡,那么让它壮大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乎,很自然地就会认为,人应该放弃自身的努力,顺其自然。

有些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是颓废的、消极的,是不可取的,将之弃如草芥,不屑一顾,这也是根本原因之一。甚至有些人,为了避免“不道”,为了不使事物走向衰老,而恐惧物壮,百般阻扰物壮。殊不知,这是更加离谱的“不道”,可能会使事物夭折——不壮而亡。

这样理解的人,一般都忽视了另外一种更普遍的现象:物不壮,就不会老、不会亡吗?也是会老而亡的,并且会更容易老而亡。导致老而亡的,不是物壮。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换一种说法,就是“物壮不老,是谓有道、真道”。也就是说,物壮不一定会变老,变老了就是“不道”,就会早早地结束、死亡。“不道”的是,物由壮变老,而不是物壮。

“物壮”之后,实际走向了哪里,走的过程是否曲折、是否多走了弯路,是判别是否“不道”的标准。现象和结果,与原定的目标和期望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判定是否“不道”最重要、最基本的标准。举例说来,“南辕北撤”,就是最严重的不道。

“道”是人们为达成自己的目的和目标,而选择的过程、“路线”和行为方式。不同的人即便是所要达成的目标和目的相同,由于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起点不同,对环境中的各种影响的要素的认识不同,每个人达成目标和目的的过程、路线和经历也就不同,即所行的“道”也就不同。

“不道”的意思,不是“不符合道”,而是指“不对的道”,不好、不利的道,是指所行的道,与所想达到的目的不一致,或不是较佳的。

“不道”也是道,是歧“道”、弯“道”,是让我们事倍功半的“道”。一般地说来,任何行为,都有其“道”,但这“道”,可能是通向与目的目标毫无关联的处所。这种状况下做事的人,通常是走一步,看一步;走上这样的“道”后,通常会“将错就错”,尤其是在“就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情况下。

应特别注意的是:

“不道”,是指的行为和行为过程,指形成现象和结果的行为和过程,而不是指已经形成的现象和结果。

任何现象的形成和结果的出现,都有它的“道”。

现象和结果,不存在符不符合“道”的问题,只有符不符合目标和期望、符不符合要求、有没有用、适不适用、好不好用的问题。

一般说来,我们追求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只要能够达成结果,又没有什么后遗症和副作用,这就是好道、正道、真道。在这样的前提下,越简单的道,越好。

研究“道”,了解“道”,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循道而行,以便更好地达成目标,以最小的成本和代价获得更理想的结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老子的无为观念及其修养目标
《道德经》第23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教...
读透《老子》10句话,安身尘世间,做个明白人
老子道论
112. 为什么“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转载]交易的道德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