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阿卡贝拉团队的基本训练

阿卡贝拉( A cappella )是近年来在国内迅速走红的一种合唱形式, 它不同于人们以往概念中的任何合唱,既不是混声四部的大气磅礴,也不是重唱、对唱的清新优美;既没有管弦乐队烘托气氛,也没有电声乐器从旁助兴。它是一种仅仅依靠人声就可以完成一首包含主唱与伴奏声部作品的演唱形式。在此,笔者就一支优秀的阿卡贝拉演唱团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做深入的探讨。

一、精确把握音准的能力

对音准的把握可以说是任何从事音乐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无论演奏或演唱,就像文学中的字符,音高就是音乐语言中的字符,表达错误,我们便无法抒发胸怀,表情达意。阿卡贝拉的演唱相对于其他演唱形式来说,尤其强调对把握音准的能力。


(一)个人的音准把握能力

阿卡贝拉与其他演唱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没有任何乐器伴奏的,也就是说所有声部的音高(包括主唱与合音声部),都要依靠自己的音高概念迅速抓住自己声部的音高。这就对所有的团员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即音高概念、音程概念都要非常强。另外,阿卡贝拉的作品通常以流行风格居多, 这也意味着在演唱中变化音不协和和弦的频繁应用,这同样是对团员能否具备精确把握音准能力的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在日常训练过程中, 应把对音高准确度的把握作为一项常规训练内容,丝毫不能松懈。具体练习方式可以从唱音程开始,将所有的自然音程进行带唱名的构唱,要求在任意音高上都可以快速准确的构唱出所有的自然音程。如果每个团员都能具备这样的能力,那么在演唱作品时遇到需依靠其他声部的音高唱出本声部音高或演唱临时变化音时便不再会构成障碍。另外,由于阿卡贝拉作品中大量不协和和弦的运用, 演唱和弦连接的训练也应纳入日常训练计划之中。对于和弦的训练除了要唱之外,听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每个团员在练习和弦时可以采用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方式, 即既要以横向旋律线的方式唱出自己的声部, 又要以纵向和弦的方式了解这个和弦的所有音高, 并在琴上弹出和弦的整体音响,从感性上把握和弦的整体效果。只有掌握了和弦的整体音响效果, 才可以在演唱中通过密切监听来调整自己声部的音准, 以达到和其他声部完美配合的目的。假使脑海里没有一个和弦“样貌”应该如何的判断,即便唱错却不自知,必将直接导致刺耳的后果。


(二)团员之间音准相互配合的能力

演唱阿卡贝拉作品, 除了每个团员自身要形成极好的听觉能力外,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倾听、长期磨合也是相当重要的。这样一种情况大家在练习中可能常常会遇到:个人单独练习时原本认为唱得很“准”的音在集体合音时却变得“不准”了。那是因为人耳的听觉习惯是允许出现上下几个音分差异的,单独练习时,耳朵接受了这几个音分内的差异,而形成和弦时,却往往就因为这几个音分的差异而使和弦听起来“不纯”。因此,团员之间的相互倾听和配合就显得相当重要。每个团员都应当在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去倾听其他声部,倾听合音的整体效果, 只有这样才可以时时关照各声部的音准是否正确,合音效果是否纯净优美。当然,在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去倾听其他声部, 既不能被其他声部干扰,还要做到音高之间的相互参照,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即便是对于一些阿卡贝拉团员来说也未必能做到, 但这却是演唱合音作品尤其是演唱无乐器伴奏的阿卡贝拉作品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想获得这种能力最好的练习方式便是自己弹一声部演唱另一声部,独立完成一首二声部的练习曲。因为在这种练习的过程中,由于两个声部都要兼顾(一弹一唱),必然会慢慢形成一种纵向思维方式。待这种思维方式养成习惯,便有能力在合音过程中几个声部同时兼顾,达到卓越的和声效果。


(三)精神状态对音准的影响

人在兴奋时,语音语调也会高八度的随之上扬,而在灰心沮丧时,语调也会低八度显得黯淡无光。精神状态对音准的影响也是如此, 假使在演唱时整个人不兴奋不积极,直接的反应便是音高偏低,音准出现错误。由于阿卡贝拉是纯人声的演唱, 这更要求每个团员在演唱时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以最好的精神风貌演唱出最优美的声音。

二、精确掌握各类复杂节奏的能力

现代的阿卡贝拉作品,基本以流行风格为主,即使采用民歌或戏曲作为演唱素材, 在伴奏声部即合音声部的编配上,仍然是把流行风格融汇其中,而此中的节奏恰恰是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大相径庭之处。传统音乐之中,以基本节奏型的运用为主,并严格遵循各类节拍的强弱规律。而流行作品中,由于受到各类音乐风格的影响,节奏呈现出一种千变万化的姿态。如爵士风格中的“爵士八分节奏”及切分节奏的频繁使用,摇滚乐中强调第二拍和第四拍的反拍重音效果等。这些都打破了传统音乐中强弱分明,节拍规整的模式,模糊了强拍弱拍的重音概念, 并由于重音的移位使得节奏动感强烈。想要在演唱中准确掌握各类复杂节奏,显然课后的功课也是必不可少。


(一)在掌握基本节奏型的基础上逐渐掌握复杂节奏

虽说阿卡贝拉的作品由于音乐风格的原因节奏复杂繁琐,但这些复杂节奏也都可以分解为一个个基本节奏。原因很简单,再复杂的节奏都是由一个个基本节奏构成的,只不过由于连音线的频繁使用,使得它已经完全失去了本来的样貌。这就犹如一个戴了面具穿上戏服的小丑,让人无法辨别他的真面目。但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阿卡贝拉团员来说,总是能拨开云雾,还原它最初、最原始的状态。例《 Somebody That I Use To Know 》中多个声部出现的节奏:

这种节奏乍一看让人不知所措, 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不过是小切分与前八后十六相连。但小切分的重音由于切分音的特殊性转移到了第二个音上,而与之相连的前八后十六中处于强位的音, 也由于连音线的关系消失,重音自然落到了原本处于弱位的音上。在演唱此类节奏时,如果不能立刻掌握,不妨先忽略连音线,把两个节奏分别演唱,熟悉之后,再加上连音线进行练习。再如《月亮代表谁的心》中 Bass 声部多次出现的节奏:

这个节奏是小附点和八分音符的时值融合, 在流行风格的歌曲中非常常见。演唱时同样可以先忽略连音线,分别演唱这两个节奏,尤其是对小附点节奏中占据后四分之一时值的音出现的时间节点要把握得非常精准,才能保证加上连音线之后节奏的准确性。另外,由于连音线的运用, 这个节奏中除第一个在强位的音是常规重音之外, 另外两个在弱位的音也由于重音后移而要唱出强的效果, 即这个节奏中出现的三个音都是强音。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 无论流行风格的节奏多么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它都是以基本节奏型作为其常规语汇,辅以连音线的运用,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既然如此,对基本节奏型的熟练掌握,自然也就成了每一个阿卡贝拉团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熟练掌握了各种基本节奏型,才有可能在众多连音线之下透过表象抓住本质,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准确唱出所有节奏。


(二)通过多听作品熟悉各类流行节奏

对于复杂节奏的掌握, 除了熟悉各种基本节奏型之外,感性的认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想要了解一首作品一种风格,听恐怕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了。对于流行音乐中的各种复杂节奏, 通过大量地聆听各类风格作品,会在脑海中建立起初步的感知,再结合对其中节奏型的具体分析,二次反馈到大脑,便会加深对此类节奏的印象。而且在听一首作品时,其中的强弱处理直接进入人耳,再结合谱子及理论上的分析,对节奏的掌握便会更加准确无误。

阿卡贝拉作为近年来风靡中外的一种演唱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与喜爱。而作为我国本土的阿卡贝拉团队,必须打牢基本功,扎实演唱功底,才能将更多动听的曲目奉献给广大喜爱阿卡贝拉的听众们。相信随着我国本土的阿卡贝拉团队逐渐增多, 水平逐步提高, 这种古老的演唱形式必将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崛起,大放异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论合唱训练中的 “唱、想 、听、看 ”
【吾唱吾“行”】请记住,合唱是和谐的艺术!
音乐基本常识100条
视唱练耳课教案---二声部节奏;学习d音;二、三、四、五度音程
如何指导孩子们识谱
合唱排练中容易产生的问题【理论探讨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