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和王世襄唱反调的专家到底是何居心?

大概是近一年时间吧,王世襄这三个字在微信上可以说是火遍了天,甚至还有点消费过渡的意思。

不光是与古典家具相关、与红木相关的公号,甚至是一些文化自媒体号都争相来蹭这个热点,这等流量大V的待遇,恐怕王老生前是绝不会想到的。

王世襄热了,明式家具火了,这不过是外界对一个陌生领域的看法,而真正在家具圈内部,实则暗流涌动,专家学者们虎视眈眈,对王世襄先生的学术评价出入很大

如果是基于纯粹的学术商榷,可以发论文,可以供诸方家研讨,不过这是要有理有据的。

而现在的情况是,某些专家学者(甚至是家具爱好者),只提论点而没有论据,更不去论证,只是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单方面想要推翻王世襄先生的论著而另立山头。

跟王世襄先生公开唱反调,还是需要几分魄力的。不过通过和名人叫板来让自己也变得出名,确实的是一条终南捷径。

鲁迅先生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句话正是鲁迅先生说的,请参看《记念刘和珍君》)

我们同样可以用最坏的恶意来揣度一下唱反调的专家,为了论述方便,在这里我们先笼统地称之为“倒王派”

倒王派的人有个几个特点——

第一,是话锋一定要呛着王老说,一个说东,一个必然说西;

第二,把别人的短处无限放大,把王世襄先生在当时的研究局限性无限放大,看劣不看好;

第三,其著作或言论都是在王世襄的体系之外另辟蹊径,想自成一家诸侯,而实际上却是入了旁门左道。

实际上,倒王派才是对王氏家具体系研究理解最为深刻的人,不去研究,就没办法唱反调了。而唱反调的目的,自然是司马昭之心了。

我从来不担心倒王派会成为大势所趋,因为他们的目的很“单纯”,借说一句权威的坏话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从而再进行各项社会活动。

王世襄的地位,圈内的人大家都心知肚明。

那么肯定有粉丝朋友会问,王世襄为什么会在圈内有如此崇高的地位,王世襄到底伟大在什么地方?

王世襄的家具成就以《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赏》两本著作为代表,《明式家具珍赏》可以说是《明式家具研究》的简装本,王老的学术价值,当以《明式家具研究》为主

《研究》一书可以说是行业的圣经了,所有从业者、入门者必须要翻过的一座高山。

《明式家具研究》香港版

《明式家具研究》大陆版

《明式家具研究》英文版

但是《研究》并不是一本好读的书,一般的人读起来确实是很艰涩的,它不是畅销书,更不是科普书,而是一本实打实的学术专著

学术专著,就是在大学里老师可以用来评教授上职称的那种书籍,把它读通,确实不易,但只要能完全吃透,大小也是业内半个专家了。

(这里插播一个小调查,《明式家具研究》这本书全部通读过一遍的,注意,是全部通读,一字不落的读的,请在留言区举手)

《研究》一书的重要意义,是国内首部系统地研究明式家具的专著,王世襄先生创建了明式家具的研究体系

在此之前的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只是“图考”形制的版图出版,而杨耀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是一个论文合集,有分量但还没有成体系。

除此之外,王世襄先生在书中系统、客观地展示了明式家具的艺术成就,从人文、历史、艺术、工艺、结构、鉴赏等角度完成了对明式家具的基础研究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赏》首发仪式上

我们就拿王世襄先生创建明式家具的名词术语体系来说,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与制作自古都是由匠人们世代口传心授,沿袭至今,流传下来的术语支离破碎,没有完整统一的语言描述体系。

王老在研究清代匠作《则例》、校译《鲁班经匠家镜》和广泛收集整理工匠口头术语的基础上,结合大量传世家具的观察与研究,划时代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明式家具专业术语体系,包括家具造型、用料名称、构件名称、榫卯结构的命名以及制作工艺和图案的术语等共计1000余条,汇成《名词术语简释》,在书中以附录形式按音序呈现

自《明式家具研究》出版以来,王老整理的名词术语被业界广泛认同和应用,从此明式家具有了统一的语言和文字叙述标准,这项工作用“功德无量”来形容并不为过。

王世襄先生的田野考察和实物过眼经历也是当下研究者并不具备的研究条件。

“1945年他从四川回到北京,便已开始留意家具资料。1949年从美国回来,他更是一有时间便骑着车到处去看家具,从著名的收藏家到一般的住户,从古玩铺,挂货屋到打鼓人的家,从鲁班馆木器店到晓市的旧木料摊,无不有他的足迹。”(朱家溍先生语)

经他过目的明、清家具,或整或残,数量当以万计。他收集到的实物,只不过是所见的极少一部分,而经过十年浩劫,幸存下来的尚有八九十件,就全国乃至世界上的私人收藏来说,世襄所藏即使不是数量最多,也是质量最好、品种较全的。

王世襄先生捐赠上海博物馆家具陈列

1979年冬,王世襄先生到苏州地区的洞庭东山,1980年冬,去广东之后再度到苏州地区。尤其是后一次,见到“广式”家具六七千件之多。而洞庭东、西山则是在当地人士的带领下,几乎逐村、逐户进行采访的。

像这样目的明确、态度认真的家具调查,似乎做过的人不多,并且当下的情况也没有再去做田野调查的条件,地皮都已被刮的干干净净。

王世襄先生在书中第一章节开创性地论述了明及清前期家具生产的时代背景,根据传世及出土的实物,结合多方面的史料,他第一次提出明代家具的质和量达到历史高峰是在明中期以后的论证。

《研究》第二章“明式家具的种类和形式”,先分门类,再分品种。而且同一品种的器物排列,从最基本的造型开始,由简到繁直至其变体

这样就不仅比较完整而系统地展现了明及清前期家具的概貌,而且还显示了形式的发展和变化。这种编写方法,前人不仅不敢这样做,恐怕连想都不敢这样想。

我们可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论及案类家具的时候,王老先分“平头”、“翘头”两式,然后述及“夹头榫”“插肩榫”两种造法,其中夹头榫分三类:四足着地足间无管脚枨;四足着地足间有管脚枨;足下带托子。

由此,“四足着地足间有无管脚枨”“足下带托子”两式再细分装“圈口”和“挡板”两种,并绘制简图,清晰可辨。

这种让人看了醍醐灌顶的功力,非日夜思考而不得。

王世襄先生关于案的分类示意图

就是经过像以上案子这样每一款每一造型家具的分析和归纳,王老将传统家具分为无束腰、有束腰两大体系,这也是创造性的归纳,并通过上溯其源来解释何以在造型上各具特征。

这是对家具造型规律的探索,把表面现象提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体现了他精湛的研究成果。

“榫卯结构”一章也是关于小木作家具结构的第一次整理。

王老将部位和功能近似的榫卯归纳到一起,故只须参较异同,便能触类旁通,辨认何种造型使用何种榫卯,使深奥繁复的结构浅显易懂。

同时书中还有专门论述明代家具装饰的章节,分为:选料、线脚、攒斗、雕刻、镶嵌、附属构件等六个方面详加阐述,这是迄今所知对家具装饰的技法工艺、花纹题材最全面的总结。

而家具用材一章,王老以科学态度的态度审视每种用材的渊源及特征,对于那些所谓用经验学眼学并不容易辨识的用材,他提出有待植物学家来作出答案,其治学严谨由此可见一斑。

王世襄先生(左)与胡德生先生(右)

《明式家具研究》写作前后耗时30多年,收录700多幅图篇,成书近30万言,毫不客气地说,放眼今日之中国,不管是研究的条件上还是研究的深度上,还没有一人能超越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领域的成就。

自《明式家具研究》出版至今的30多年间,新出后出的传统家具研究书籍也不在少数,请问,有哪一本跳脱出了王世襄先生建立的研究体系?

倒王派们不过是抓住几个细小的点反复咂味儿,类似于王世襄断代偏早、王世襄的十六品八病老套、王世襄的家具审美过时、王世襄的……

请问这些倒王派者,您的家具研究有什么成果?是发现了有束腰无束腰两大体式还是引领了家具审美新风尚?退一步,您有学术专著么?您的专著销量如何?

通过和名人叫板来让自己出名,真的挺恶心的。请各位对号入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快乐星球?什么是《明式家具研究》?
质胜文则野319 风华绝代·上博 210413林海微澜
【编号111044】 无束腰直足直枨长方凳
什么是一木连做,说道说道王世襄书中所题家具
朱家溍:两部我国前所未有的古代家具专著
香几: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中唯一用古文描述的家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