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大画家王冕的故事

说起元代大画家王冕的故事,人们很容易联想到“王冕放牛”、“王冕孝母”等民间广为流传的名人传说,确实,历代名人之中,大画家王冕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王冕画像

王冕本为浙江诸暨人氏,出身寒门,却自幼勤奋好学,常趁帮父亲放牛之际跑到学堂躲在窗下倾听学生读书,久而久之,老师讲课的内容被他尽数记在心中,但因忘记放牛这回事,幼小的王冕没有少挨父亲的责打。母亲见儿子如此痴迷念书,索性准许他寄宿到佛寺之中安心学习。于是,每晚上王冕都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借着微弱的烛光彻夜苦读,直至天明,这便是大画家王冕“僧寺夜读”的故事。

少年王冕靠着天资聪颖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在诗书和绘画方面都展现出惊人的才华。尤其是他的画工,极为出色。在王冕的诸多画作之中,以画梅花与荷花的技艺最为高超。相传为了力求将荷花画得逼真,王冕可以整日趴在池塘边细心观察荷花的造型神韵,丝毫不知疲倦。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江南水边多有蚊虫出没,然而满心系在画作之上的王冕却浑然不觉,依旧手持画笔细细揣摩如何进一步捕捉水中荷花柔美高雅的姿态,路过之人目睹这少年如痴如醉的作画神态,无不啧啧称奇。

多年后,王冕成为远近闻名的大画家,前来向他求取字画的文人络绎不绝,功成名就的他依旧保持着虚怀若谷的品性,并将孝心奉养老母作为行事准则,由此,大画家王冕孝心侍母的故事终成千古美谈。

王冕的作品有哪些

元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王冕,祖籍浙江诸暨,是一位儒雅俊秀的江南才子。王冕早年出身贫寒之家,幼时生活困苦,却生性乐观豁达,酷爱书画创作,他寄居僧寺,草堂灯下刻苦读书的故事曾激励了无数莘莘学子奋发求学,王冕的作品亦受到后人广泛的赞誉。

王冕的作品

今人提起王冕的作品,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传世名作,《墨梅》与《白梅》两幅画作。据说王冕素喜梅花高洁,很早就开始研究梅花画法,在他的诸多画作中,也以画梅见长。王冕笔下的梅花栩栩如生,风格独特,在其成名之后,上门求画者络绎不绝,许多人就是专门为求一幅梅花图而来。

至今依然流传的王冕作品中,以《墨梅》与《白梅》这两幅梅花图造型最为优美,笔法亦十分出众,尤其是画作之上配以咏梅诗句,给人以无限美的遐想,无愧为王冕作品中最为得意的代表作。

除此之外,被称为“诗画双绝”的王冕,在诗歌创作方面也颇有心得。相传他所创作的诗,大都收录《竹斋诗集》里,其中,尤以咏景诗的创作功力最为深厚。王冕的诗讲求“借景抒情”,下笔如有神助,其作品往往寓意深刻,意境悠远,字里行间包含对社会底层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以及淡薄名利、蔑视权贵的傲然心性。王冕的诗作大都内容朴实,通俗易懂,其中《吴姬曲》、《墨梅》、《江南妇》等,皆为脍炙人口的上佳之作。

王冕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元朝著名画家王冕是个怎样的人?据明代散文家宋濂的《王冕传》记载,王冕出身贫寒,却素来勤勉好学,一生酷爱诗画,首先是一位在人生逆境中保持豁达与上进心态的乐观主义者。

王冕画像

《王冕传》中有少年王冕夜宿僧寺,坐于佛像膝盖上挑灯夜读的故事。佛像多为泥塑,形象狰狞,加之在夜晚微弱烛光的笼罩下,整个佛堂的气氛更为阴森恐怖,然而即便如此,专心读书的他依然毫不在意,足见王冕不仅是个勤学苦读的寒门学子,更是位心怀坦荡,不信鬼神的真君子!

民间传说中有关王冕的故事很多,关于王冕是个怎样的人,说法也各异,然而有一点几乎是世人的共识,即王冕是位以仁孝之心无怨无悔侍奉老母的大孝子。

据说王冕幼年听从父命放牛期间,常跑去学堂偷听学生念书,一听便如痴如醉,将家中耕牛忘到了九霄云外,为此常受父亲的责打。母亲看在眼里,有感儿子勤奋好学,是读书的好苗子,于是欣然允许他搬进寺庙刻苦攻读,这才有了王冕僧寺夜读的感人故事。可以说,王冕日后成为一代诗画名家,与母亲的理解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生性善良,又颇为懂得仁孝与感恩的王冕对母亲的感情自不必说,于是,功成名就后,他尽心尽力照顾母亲至百年归老,王冕孝母的故事因此而成为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千古佳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冕从一个放牛娃如何成为一代国画大师?
王冕
元王冕墨梅圖
经典咏流传:《墨梅》
品梅:思与境偕格韵生
元代画家王冕其人其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