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绘】衣褶画法七种模式一网打尽

不久前写了一篇衣褶画法的文章有关衣服褶皱画法的一点思考,有读者说不够全面,想了解不同情况下的衣服褶皱有没有什么规律。


我查了不少手绘的书,发现有一本书讲衣服褶皱非常全面,完全超过其他教材。


这本书叫做《Drawing People》,作者Barbara Bradley,是个老太太,在旧金山美院教书很多年了。她的画风很传统,不过画人的基本功特别扎实。


书的封面如图,目前没有中文版,在美国的小伙伴可以考虑买一本,挺实用的。


老太太在书里把衣服褶皱的产生模式总结成七大类,我从她的全书中搜集了这七大类的图例,再结合我上一篇文章的一些理论,做了一个汇总,在此与大家分享。


第一类 半封锁式(half-lock folds)


这种模式据我估计占了衣服褶皱的一半。


产生的原理是一个物体上面套了一层布,当这个物体朝一边弯折的时候,弯折的地方就会产生“半封锁式”的褶皱。


比如当手肘微微弯曲的时候

如果弯的很厉害(如下图),“半封锁式”褶皱会彼此堆叠,这种情况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讲过,没看过的可以看一下。有关衣服褶皱画法的一点思考

膝盖内侧得情况也类似。

这种情况从前面看是这样的,这里裤子比较宽松,“半封锁式”褶皱被挤压向外扩展,从前面仍然可以看见一部分。


要注意这时候从膝盖被撑起的部分往下会产生另一种褶皱,叫做“垂坠式”,后面会讲到。

还有躯干弯曲也会产生,但是没有前两种情况明显。


不仅是布料衣服,皮革类的制品,比如皮靴,有时候也会产生这种“半封锁式”的褶皱。



根据这种褶皱的产生原理,一边压缩另一边必然拉伸,所以“半封锁褶皱”往往和一些拉伸型褶皱式同时出现的。(这一观点我的另一文章也有讲到)


而拉伸型褶皱种类比较少,Barbara总结基本有两类“管风琴式”和“垂坠式”。下面我们就分别看一下这两种情况。


第二类 管风琴式 (pipe folds)


“管风琴式”褶皱是由织物的两端被固定而且相互拉扯产生的,如下图。


尤其当两个固定端都对织物有收聚作用的时候,“管风琴”的效果更明显,比如下图。

衣领的缝合方法以及束腰带都对织物进行了收聚,产生明显的一股一股的形态。


下图是一个“半封锁式”和“管风琴式”组合的例子。


躯干向右侧弯曲,右侧布料出现“半封锁式”褶皱。另一边身体拉伸,浅蓝色两个小圈式两个拉伸的着力点,由此产生了“管风琴式”的褶皱(深蓝大圈)。


下面介绍另一种拉伸型褶皱。


第三类 垂坠式 (drop folds)


这种褶皱产生的原理是织物一端被固定,另一端受到重力影响自然下垂。比如一块布的一角被钉在了墙上。


或者是宽松的裤管被膝盖顶起,多余的布料下垂。紧身牛仔裤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下图中篮圈的位置是垂坠式,红圈的位置是半封锁式褶皱的反面。这两种褶皱一为拉伸,一为挤压,经常同时出现。


有的时候垂坠式褶皱也会被衣料的缝合方式影响。比如这种裙子从腰部开始衣料就被人工打了褶皱然后用线钉牢,下摆就会出现折线形的边缘。



第四类 螺纹式(spiral folds)

这种褶皱一般出现圆筒状物体周围。和半封锁式不同,它不是一边压缩一边拉伸,而是围绕圆筒均匀地压缩,而且压缩幅度很大以至于产生了贯通褶皱。


为什么我强调“贯通”,是为了和第六种“锯齿式”相区别。


螺纹式褶皱很常见,比如家里的浴帘拉起来的时候就是典型的“螺纹式”

下图中Barbara教授解释了“螺纹式褶皱”的一个变体——“斜螺纹式”,就是布料在沿着圆筒长轴方向压缩的同时发生了扭曲。

当我们捋起袖子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螺纹式褶皱”,请注意下图右边的手臂上端,由于手臂的扭转产生了“斜螺纹式”褶皱。


第五类 尿布式(diaper folds)

这个名字暴露了原作者的年龄……她那个年代估计还是手洗尿布的(心疼一下)。


我们姑且用这个名字吧,“尿布式”褶皱就是一块布的两端被固定,且有一定距离,其余部分受到重力下垂,会产生几组V字形的褶皱。越往下褶皱越松散。


从侧面可以看到褶皱几个面的转换

如果两个角的高度不一致,褶皱也会向低的那个角移动。

妹子们佩戴方巾的时候就会看到这种褶皱。这时候请忽略它的名字吧。

“尿布式”褶皱在西方古装戏中经常出现,比如这种“希腊领”。

或者布料厚重而且宽松的长裙被两个膝盖撑起的时候,

或者当贵族小姐需要行礼,拎起维多利亚长裙的时候,


或者当古罗马贵族穿上层层叠叠的“托加”的时候,都会出现“尿布式”褶皱。(如下图中红圈)


不过这种复杂的衣服往往是褶皱展览馆,比如你可以同时找到“管风琴式”(绿圈)以及“半封锁式”(蓝圈)。


第六类 锯齿式 (zigzag folds)

这种褶皱可以看做“螺纹式”的轻微版。也就是说当包裹圆柱体的衣料只是轻轻地压缩时会产生“锯齿式”褶皱,而不是贯通的“螺纹式”。


比如直立的双腿后侧。

又比如胳膊插在口袋里的时候衣料会轻微挤压,产生锯齿式褶皱。请对比“螺纹式”里面袖子摞起来的状况。

第七类 静止式 (inert folds or dead folds)

这种褶皱是布料自身堆叠形成的,也叫做“死褶皱”,一般是一块布丢在地上产生的无规则褶皱。

“静止式”褶皱虽然难寻规律,但画得时候一定要注意反映布料下方的支撑表面的形态。


衣服褶皱的七种模式就介绍完了,希望你看了有所启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布料褶皱类型,衣服褶的基础画法! ...
布料褶皱练习
【动漫绘画学习】人物褶皱的画法技巧详解
「推荐」出布料质感怎么画?裤子衣服、窗帘桌布的褶皱画法
布料褶皱素描教程
漫画人物衣服褶皱画法|褶皱|衣服|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