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案说糖—为何胰岛素打少了,血糖反而降了?!
我经常听到有糖友说:“我胰岛素使用的最大量,一天要打七、八十个单位的胰岛素,但是血糖还是降不下来?这肿么办呀?!”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解析一下,但您必须要耐心看完这个较长文章,必有收获!
一、以案说糖——

1胰岛素打到70多个单位,他已经失去了控糖信心!

在我充当糖尿病义诊筛查志愿者时,也经常遇到许多患者胰岛素越大越多,但血糖却越来越高,比如就有这样一位姓周的老先生。那天清晨,我们6点多就到了预定的社区免费血糖监测点,刚支好桌子摆好板凳,一位老先生来到义诊现场,他姓周,我们为他测了血糖,空腹血糖达到了12mmol/L,问到他的治疗方法时,他说他打胰岛素已经有10年多了,胰岛素从原来的一天10几个单位打到了现在的70多个单位,但血糖还是越来越不好控制,在附近的社区医院、三甲医院也看过,血糖还是没降下来,他说:"都说打胰岛素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而我打这么多都控制不好血糖,看来我的糖尿病已经发展成了顽固性的了!"听着他无奈的语气,透过他失望的眼神,我看出周先生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


2热心激励——他决定去制服顽固的血糖!

我们是真心的想帮助每一位糖友,希望他们的血糖都能控制好!于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给周先生做了半天思想工作,并初步分析可能是他胰岛素注射方法不对,让他到瑞京去试试,看着我们是真心为他健康着想,加上被我们大热天还出来免费为居民测血糖而感动,他决定到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试试看!第二天,周先生真的拿着我们发给他的爱心体检表来到了医院,而且她的二姑娘也陪来了,鉴于他的血糖长期居高不下,加上肾脏受损,他同意住院治疗。

3收获结果——5天胰岛素量从74降到24个单位,血糖好了!

住院部医生诊查后,原来周先生主要的问题就是出在“胰岛素注射”上,还有也的运动饮食都不太规范!周先生注射胰岛素10余年,但从末正确的轮换过注射部位,而且是一个胰岛素笔的针头一用最少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他的腹部已经出现了脂肪增生,在家里每日注射4次,每日胰岛素用量74单位,但血糖控制还是不理想,而且经常出现低血糖,肾脏也已经损伤——尿蛋白出现了两个+号。


入院后,医生给他制定了“强化治疗方案”,护理师、营养运动师等全班人马共同照护周先生的健康,这就是传说中的“台湾糖尿病共同照护!“,5天时间一晃而过,周先生血糖控制平稳了,更重要的是胰岛素已改为每日注射4次,每日胰岛素用量25单位,而且主治医生谢大夫说还可以再逐渐减一减,他的尿蛋白+号也消失了,其它指标也恢复正常!
为了感激医护,他嘱咐女儿做了面锦旗送给了主治大夫谢主任和所有医护!当然,他也非常感激我们义诊测糖人员给他创造的健康机会!他说我们是“幕后英雄”!


在这里,我要郑重的告诉广大糖友,没有顽固的血糖,只是我们暂没找对方法!
二、故事解析——

1为什么打胰岛素会出现脂肪增生?

采用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点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那就是注射技术不规范。”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谢良梅大夫说,“在胰岛素注射技术不规范可能导致的众多不良影响中,脂肪增生尤其需要受到关注。脂肪增生是胰岛素注射治疗一项未被深入研究的合并症,会影响胰岛素吸收和血糖控制。根据最新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脂肪增生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显示,在被纳入该研究的401例患者中,总体的脂肪增生患病率高达53.0%。与没有脂肪增生的患者相比,脂肪增生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更高,但每日胰岛素剂量却多出11单位。这表明他们反而消耗了更多的胰岛素。但血糖控制却不理想!”

2应该如何避免脂肪增生呢?

谢大夫指出,由于在增生处注射疼痛小,不少患者喜欢在同一块增生部位注射胰岛素,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相反,若按照正确的方法大面积轮换注射部位,能有效避免产生脂肪增生现象,帮助胰岛素更好地吸收。注射部位的规范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以及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不同注射部位的轮换是指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间的轮换;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则要求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约1手指宽度的距离进行下一次注射,应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结等现象,应立即避开该部位直至上述现象消失。

一张图,四种方法,快速学会胰岛素腹部轮换注射!



关键点:

1.肚脐周围5厘米,不能注射胰岛素;

2.每个注射点之间至少间隔1厘米的距离。

3用短针头能降低肌肉注射风险

对于针头的使用,谢大夫还指出:“使用较短的针头如4mm超细超短型针头能降低肌肉注射风险,也能更好帮助患者轮换注射部位,预防脂肪增生。此外,作为胰岛素规范注射技术的九个步骤之一,注射时正确捏皮的方法以及进针的角度,是胰岛素注射过程中的另一大难点。若操作不规范,较长的针头容易注射过深,到达患者的肌肉层,影响胰岛素的发挥。”

4一针一换也重重要!

专家还特别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除了掌握规范的注射技术,一针一换也很重要。目前市场上的胰岛素笔用针头是按照一次性使用的标准设计制造的,重复使用会影响注射胰岛素剂量的精确性,导致针头堵塞,出现打空针的现象,甚至还会引起脂肪增生。

三案例延伸——用好胰岛素这把双刃剑

通过这个案例,我想说说自己使用胰岛素治疗近万例病患的临床经验。

1
不是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都需要用胰岛素。

大约有20%的2型糖尿病患者终其一生会在某个时刻开始胰岛素治疗。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先使用口服药,当口服药已加至足量和足够多种类时,才可以考虑使用胰岛素。使用胰岛素后,原有的口服降糖药并不撤掉,或只部分撤掉。在使用胰岛素时,只要肝肾功能尚好(血肌酐水平在正常范围,即使尿蛋白高一些也可以),就应与口服药联合使用,最常联合使用的是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对70~80岁的老人来说,如果一直使用,并且肝肾功能尚好,仍然不必停药。但有时需适当减少剂量。

2
合用二甲双胍的患者胰岛素量要控制

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即使需要使用胰岛素,每日剂量常常不超过30~40个单位。单纯用胰岛素患者如加上足量的二甲双胍(1.5克/日,分3次),原有的剂量常需减少至少三分之一。

3
胰岛素调整过程应低起步,慢加量。

加量过快,虽然血糖降低较快,但有时易导致低血糖,随后会有剂量耐受,常常产生反跳性高血糖。

4
胰岛素使用不是剂量越大,效果越好,患者切勿盲目加量。

胰岛素每日总量超过每公斤体重0.8单位时,常常不能提高降糖效果,有时反而使血糖更高,间或夹杂餐前较严重的低血糖。

5
单次皮下注射超过20单位胰岛素时,要谨防下一餐餐前的低血糖。


总结

胰岛素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还可能会增加低血糖,增加体重,甚至增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病疾病发生或加重。它并非像有些人认识的那样是“早晚都要用,越早用越好”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一种降糖药,只有使用得当,才会成为我们战胜糖尿病的利器。而且,在治疗中需要努力实现个体化、动态化(剂量需要调整)。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不必紧张,只要耐心、细心,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您一定会成为驾驭胰岛素战车的英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联合国糖尿病日 专家呼吁: 糖尿病饮食控制 应从早餐开始
糖友这样做降糖效果好、少受罪
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人打胰岛素或致脂肪增生
「知识」 注射胰岛素需要注意什么?刘瑞娟
打胰岛素是个技术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