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州地区人文精神的渊源与内蕴

城市人文精神是以城市为核心的地区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沉积下来的跨越时代发展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的总称。古城徐州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特色,既贯穿于悠久的历史沿革中,也蕴含在当下和未来的发展中。

历史源流

徐州所在的江苏北部地区是中国古文明最早发达的地区之一。邳州的大墩子文化、新沂的花厅文化都是6000多年前徐州先民在此劳作的明证。原始社会末期,尧封黄帝后裔、颛顼玄孙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即自此始,后来还成为夏商时期的五霸之一。大禹治水时,将全国划分为九州,徐州位列其一,故有“彭城自古列九州”之说。

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道、儒、墨家等创始人出生地均在徐州周边地区。老子晚年曾在沛地活动,孔子曾“南之沛,见老聃”而问道。道、儒、墨等先秦诸子思想的文化浸淫为以后该地区的人文发展打下了亮丽的“底色”。秦汉之际,崛起于该地区的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的楚汉相争,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这种楚风汉韵一直成为徐州人文精神的独特标志和基本内蕴。

在这片古老大地上,孕育出了张良、陆贾、刘歆等诸多历史名人。在沐泽前世文明的同时,他们也以其事迹和思想为后世增添了人文启迪和宝贵遗产。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徐州地区又涌现出灿若繁星的仁人志士。他们为了追求真理,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甘洒热血荐轩辕,以大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奋勇进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更有大批的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脱颖而出,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也不断为新时代地域文化和城市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独特的地理和文化条件

地区文化圈是由多种要素综合构成的共同文化空间,其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徐州传统人文精神在千百年长期的积淀过程中受到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

从地理环境上看,古代徐州地区曾是物华天宝、五谷丰登的沃土,直到现在还流传有“丰沛收,养九州”之说。如何在承继优秀传统、利用好优质地理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持续开发,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从历史上看,徐州地区战火频仍、水患不断,历经磨难。“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徐州自古以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在近6000年的历史中曾经发生过大小战争300多起。水患亦是徐州地区的一大灾难。12世纪末黄河决口,改道经徐州城下,肆虐而向东南夺淮入海,徐州水系被彻底破坏,致使该地区水患不断,洪水泛滥。几百年水灾亦成了冲刷、雕塑徐州人不屈不挠、与灾难抗争的人文精神带有悲壮意味的自然工具。

从文化的影响上看,楚风汉韵是徐州人文传统中抹不掉的烙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一曲《大风歌》响遏行云。西楚霸王项羽,虽四面楚歌,兵败垓下,最终自刎乌江,却也留下了一首荡气回肠的人生绝唱。正是楚汉相争的风云变幻构成并演绎了楚汉文化的深厚底蕴,在道、儒、墨等先秦诸子思想的“底色”上,涂抹了一层瑰丽壮观的蓬勃色彩,使楚汉神韵深烙在徐州及附近广大地区的人文思想之中。

深厚内蕴

在时空演化的悠悠岁月中,积淀而形成了具有地区性的共同的传统人文精华。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胸襟开阔,敢闯敢干,开拓性强。历史上徐州地区人杰辈出,曾出过九个开国皇帝,故有“九朝帝王徐州籍”“龙吟虎啸帝王州”之称。最出色的当数出生于丰县的汉高祖刘邦。至今世界各国称中国文化为汉文化,称中国的主体民族为汉族,称中国主体语言为汉语,应该说都与刘邦建立的汉朝有着一定的关系。

坚忍不拔,勇武刚强,粗犷豪爽。徐州地区多山少水、丘陵绵亘。在悠悠岁月中,更是洪水侵扰、战患不断,这些灾难反而磨砺了徐州人坚忍不拔的意志。在与天灾人祸的搏斗中,徐州人逐渐形成了倔强耿直、豁达率真、不屈不挠的人文精神。

讲义气,守诚信,“重然诺”。徐州人在接纳南来北往的人群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热情好客、诚实守信、重情谊、任侠尚气的人文素质。与人交游中,尚诚信,守诺言,讲求“以心换心”、以诚为本、以信为上。这种品质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徐州人的人文精神,至今仍在徐州人民中广为体现。

兼收并蓄,开放包容,融汇整合。徐州“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贯穿该地区的大运河起到了沟通南北、交汇文明的重要作用,使得徐州地区自古就得广纳博采、融汇百家之利。先秦、两汉的道家、儒家、墨家等学派无不在徐州地区广泛交流、碰撞、传播、融合。而该区域的楚汉文化更与关中秦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相交融、整合,由此积淀出徐州地区的传统人文气质。同时,徐州地区在汉代就有了吸纳外来文化的传统。从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的文物看,带有中西亚人文风格的装饰品、器皿及大批铁制兵器等,均已被徐州地区所吸纳。这种对中外文化的兼收并蓄,既促进了徐州的发展,也大大充实、丰富了徐州人文精神的内涵。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两汉文化'看'徐州? 地理人文告诉你
走进澧州▪人文澧州‖澧州古城墙:视觉的盛宴,精神的朝圣,文化的寻根
原来“文明”与“文化”’是这个意思!
赵庄镇金刘寨又上中央电视台了《发现之旅》汉之故里
两汉文化看徐州
对汉高祖本质的再认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