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郝万山讲《伤寒论》笔记 二十五集

郝万山讲《伤寒论》笔记   二十五集

            第 25 讲  心阳虚证

太阳变证的第一组证候——热证

1、热扰胸膈的栀子豉汤证;

2、邪热壅肺的麻杏石甘汤证;

3、协热利的葛根芩连汤证 ;

4、太少合病下利的黄芩汤证。

讲义第 51 页,原文 172 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太阳与少阳合病,是太阳和少阳病同时出现,临床表现除了太阳病的特征、少阳病的特征以外,最突出的是“自下利”,病机是少阳胆热内迫阳明胃肠。

少阳病涉及到少阳经和少阳胆腑以及三焦,少阳受邪以后,特点是常常经腑同病。少阳病篇讲少阳病的特点,第一个就是经腑同病。太阳病经表受邪和太阳病的腑证是分开的。 阳明病的经证、热证和阳明病的里实证、腑证也是分开的。少阳病比较特殊,常常经腑同病,172 条的“太阳与少阳合病”是有太阳表证,同时又有少阳经腑同病的临床特征。少阳腑就是少阳胆,胆热特别容易内迫阳明胃肠,如果胆热犯胃就是少阳病喜呕多呕的问题;如果胆热下迫肠道,就是自下利。

对于少阳病来说是禁用汗法的, 因为少阳是个小阳,弱阳,如果用汗法、用吐法、用下法,对于少阳的邪气不能起到驱除的作用,只能白白的耗伤少阳的正气。少阳有三禁:禁汗、禁吐、禁下。太阳和少阳合病,明显是少阳邪气重,胆热内迫出现了下利,太阳邪气比较轻,单独用汗法解太阳表邪就违犯了少阳的禁汗。所以在治疗上,仲景用黄芩汤,以清胆热,治热利为主。

黄芩汤方: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胆热内迫胃肠:胆热迫肠可以下利,胆热迫胃可以出现呕吐。“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如果胆热迫胃,胃气上逆见到呕吐的,在黄芩汤的基础上加上半夏和生姜,和胃降逆、止呕,这就是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的方义。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PS:成无己云: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可与承气汤下之,此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呕者,胃气逆也,故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黄芩芍药之苦酸,以坚敛肠胃之气。弱而不足者,甘以补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固肠胃之弱。琥按上黄芩汤成氏既云: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及其注方中药味,止云坚敛补固肠胃之气弱。而不及解表,何也?盖太少合病,而至自利。则在表之寒邪,悉郁而为里热矣。里热不实,故与黄芩汤以清热益阴。使里热清,而阴气得复,斯在表之阳热自解。所以此条病若太阳桂枝。在所当禁。并少阳柴胡。亦不须用也。

刘渡舟:本条论述太少合病下利的证治。合病为两经以上同时发病,而无先后次第之分。即太阳与少阳的病证同时俱见。“自下利”,即未经泻下而自发的下利,为本条合病的主证,乃因少阳火郁不伸,邪热内迫阳明而下趋大肠所致。又因少阳疏泄不利,气机不畅,其下利则往往兼有大便不爽、下重难通、肛门灼热,甚或有红白黏秽的特点。此条合病之治,若发汗以解表邪,则有伤津化燥之弊;若泻下以除里热,则又有导致表邪内陷而成结胸之虑。唯以黄芩汤先清少阳之热,则肠胃之热方能解除而下利可止。下利止则肠胃之气和,反过来又有利于少阳之气的疏泄。少阳枢机畅利,则太阳之邪也得以向外宣泄。

黄芩汤用黄芩之苦寒,以清肝胆之热;芍药能养肝胆之阴,同时能于土中伐木,以制肝胆木气之横逆,两药相合,为治热利之主药。甘草、大枣益气滋液,而顾护正气。

若少阳邪热逆于胃,胃气上逆并挟有痰饮而作呕的,于黄芩汤方中加半夏、生姜,和胃降逆,蠲[ juān  清除,疏通]饮止呕。黄芩汤加半夏、生姜亦可看做是小柴胡汤的变方,因热已不在半表而入于半里,故去柴胡而仅用黄芩,证非胃实,然亦非胃虚,故不须人参之补。】

黄芩汤药物组成,只有黄芩、芍药、甘草、大枣。黄芩清胆热,芍药缓急解痉止腹痛,再加甘草和大枣甘缓和中,调和诸药。方子药少力弱。但是用黄芩,用芍药,特别是用芍药,治疗热利,这是仲景提供的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后世张洁古的芍药汤,以芍药为主要药物治疗热利。

芍药汤方《保命集》:芍药一两,当归黄连各半两,槟榔 木香 甘草炒,各二钱,大黄三钱,黄芩半两,官桂二钱半上药哺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清如血痢,则渐加大黄。

太阳变证中的热证,其中栀子豉汤证,麻杏石甘汤证,在临床上都是非常常见的,还有葛根芩连汤证, 治疗痢疾,或者肠炎的初起,里热下利兼有表证,也是非常常见的,应当是学习的重点。

太阳变证,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在脏或在腑,变化多端,错综复杂,举完热证的例子,下面举虚寒证的例子。

虚寒证:

上焦的心阳虚,讲义第 52 页,原文 64 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桂枝甘草汤主之。” 《说文解字》:“冒,蒙而前也。”引申为蒙蔽,遮盖,按压, 在《伤寒论》中,“其人苦眩冒”,“眩冒,”就是头晕目眩,指脑袋上像蒙着东西一样。“其人叉手自冒心”,两手交叉按压在心前区。

汗出太多,伤了心阳,为什么不伤脾阳, 不伤肾阳?这和身体素质有关,平素心阳不足的,汗多就伤心阳,心阳不足,动力不足,心脏失充。心脏的正常功能,既需要心阴滋养,也需要心阳充养。 动力不充,就出现心跳心慌的症状,这是虚性的症状。两手交叉按压在心前区,动都不敢动。所以“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这描述的是心脏病心慌心跳忽然发作的被动的症状。

虚则喜按,实则拒按,手交叉按压在心前区,这也提示是虚证,用桂枝甘草汤来治疗。 桂枝甘草汤只有两个药 :桂枝四两 60g,甘草二两是 30g,要注意这个方子,“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一次吃下去。这个量用得是够足的,够猛的,为什么用这么大的量一次吃?是为了急救心阳。救急的方子,药少力专,量大力猛,不能常吃。先让心脏跳起来,后面慢慢的减量应用,给他善后。

《黄帝内经》:辛甘合化为阳。所以桂枝甘草组合起来在这里,不是用桂枝解表的功能,而是用的补心阳,温通心阳的功能。补心阳,用桂枝甘草;补脾阳,用甘草干姜;补肾阳,用附子干姜;肝胃两寒,散肝胃的寒邪,用吴茱萸和生姜。所以不同脏腑的阳虚寒盛用药是不同的。

桂枝甘草汤是补心阳最基本的方剂。是第一次遇到顿服的方子,以后要特别注意还有哪此方子是顿服。 看方子是在什么情况下顿服,然后找出他的规律。

讲义52 页第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火逆”就是误用火疗,是指的像火针、火熨、火熏、火灸这类的,用火热的疗法。这类火热的疗法,治疗沉寒痼冷的疾患,治疗顽固性的寒虚痹证是有疗效的,但对于外感病来说,特别是有热的时候,用火疗的方法,来强迫发汗,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下之”是病人经历过泻下的方法,“因烧针”,烧针是火疗的方法之一,就是火针,经过错综复杂的治疗,导致了心阳被伤。心的功能主血脉,也主神志,心的神志是靠心阳,心阴,心气来充养的。《黄帝内经》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所以人的精神状况,需要由阴阳气血来充养。现在心阳不足,心神就不能够潜敛,导致心神浮越而出现了烦躁。这种烦躁就是心里头一种空虚的,好象是“没着没落”的感觉。心神浮越是心阳虚,心神失养,心神不能潜敛所造成的,所以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用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补益心阳,再加龙骨牡蛎潜镇安神,功能是:补益心阳,潜镇安神。方子用量,桂枝一 两,甘草二两,牡蛎二两  熬,是煅牡蛎,龙骨二两,“上四味,以水五升”, 就是1000ml,“煮取二升半”,那就是煮取500ml,“去滓,温服八合”是三次治疗量。折合成今天的量,桂枝一次5g,甘草一次10g,牡蛎一次 10g,龙骨一次10g, 所以是一个很轻的证候,只是心阳虚,心神不能潜敛,有点没着没落的,注意力不能集中的现象,是心主神志功能失调,或者说是轻度的神经衰弱,这个病治也行,不治也没大碍。

桂枝甘草汤证,心阳虚损程度更严重一些,是心阳虚,心主血脉功能的失常,是心脏病的急性发作。

一轻一重,一个是心主神志功能的失常,一个是心主血脉功能的失常,区分得很清楚。

第 112 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牡蛎五两(熬)  蜀漆三两(洗 去腥)  龙骨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因为病人 有脉浮,那是有表证,有表证就会有发热,为了退热,用火疗的方法强迫发汗导致亡阳。 造成了阳气的损伤,心阳损伤以后,出现“惊狂,卧起不安”的症状。什么叫惊狂,就是因惊而似狂,经常在睡眠状态下,精神惊怍不宁,睡着睡着觉,似睡非睡的时候,突然大叫一声“噔”一下起来了,没准儿 开开门还跑出去,等他清醒过来,你问他干吗呢,他说哎哟,我刚才做了个噩梦。因惊而似狂,实际上不是狂,这种证候叫做惊狂。正因为有惊狂才“卧起不安”。病机是心阳被伤,心神失养。和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适应证中“烦躁”的病机是一样的。

阳不足者, 阴必乘之。当阳气虚的时候,就容易生痰、生水、生饮,所以痰水饮这些阴邪都是乘人体阳气虚的时候,气化机能低下的时候,水液代谢就容易失调,或者生痰,或者生水,或者生饮。对于这一条来说,不仅仅是心阳虚,心脏失养,心神不能潜敛,更有心阳虚导致的痰浊内生,痰浊扰心,出现了精神惊怍不宁的临床特征。在治疗上单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就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就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去芍药汤去掉酸敛阴柔的芍药,剩下的四个药是纯辛甘化阳,温补心阳的基础方。加龙骨牡蛎,潜镇安神。很有意思的是加了蜀漆,蜀漆是常山的幼苗,常山治疗疟疾又有除痰、化痰、涤痰的作用,现在药房里找不到蜀漆,用常山代替。问题在于,蜀漆,常山吃完了容易使人恶心,呕吐,现代选择化痰药的时候不再用常山。遇到心阳虚,心神失养,心神浮越,进一步导致痰浊内生,痰浊扰心,惊狂,卧起不安的证候时,这个方子不用蜀漆,经常配合温胆汤来治疗。陈皮、半夏、茯苓,方子里就有甘草,还觉得不够的话,可以加瓜蒌类的药。这是治疗精神惊怍不宁常用的一个方子。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药方是三次治疗量,一次治疗量:桂枝15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四枚,牡蛎25g,蜀漆15g,龙骨 20g。和现代一副药的常用量大体是相近的。

三个治疗心阳虚的方证区别:

1、最重的是桂枝甘草汤证,是心阳虚,心脏失充,出现了心慌心跳的急性发作,是心主血脉功能的失调,所以它用桂枝甘草,量重、急煎、顿服。

后面两个方证,都属于精神神经系统的疾病,都属于心主神志功能的失调:

2、最轻的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是一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坐卧不宁,烦躁,临床上经常见到。

3、稍重一些的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是睡觉的时候,精神惊怍不宁。心阳虚的情况更重一些,还兼有痰浊扰心。

关于心阳虚,还有一个方证,讲义的54 页,第117 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方: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 切,甘草二两 炙,大枣十二枚  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烧针就是火针,古代用金属针,缠上棉花,棉花蘸上棉油,点燃以后,烧令通赤,如果针烧得不红容易导致感染。“烧针令其汗”,病人有发烧不出汗,用火针,针刺的刺激,加看见针就害怕的精神上的恐摄,再带针的作用,病人就出了汗,结果造成了两个并发证:

第一个并发证,每一个扎针孔的地方都被感染了,“针处被寒”。“谓邪而为寒,盖古义也”寒就是代表邪,“针处被寒”就是 针处被邪毒所感染。火针烧得不够红,表现是“核起而赤”,核起就是肿起来了,有个硬结儿,“赤”,就是红肿热痛。“灸其核上各一壮”,说明扎了好几针,每一针都给感染了,不是扎了一个部位。所以对于针处被感染,出现红肿热痛的现象,仲景用灸法,“灸其核上各一壮”,把小艾柱放在这里,点着就得了。既然是用火针导致的红肿热痛,再用灸法,是不是违背常理啊?古代的灸法,即使是保健灸,最少也得灸七壮,一直要把皮肤烧成一个焦痂,使焦痂下面有增生,有渗出,有现代说的炎性反应,这样才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机能,调动机体的免疫能力,调整机体的健康状况,即使保健灸也需要灸七壮,如果是治病灸的话,得灸,二七一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壮那么多。现在仅仅是灸一壮,这个灸法,充其量是热敷,这是仲景处理局部被感染以后出现红肿热痛的一种方法。热敷利于红肿热痛的消散,改善周围的血液循环,利于炎证的吸收,利于消散。在临床上要注意,有时候实在局部太热了,太疼了,临时用一点冷敷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常用冷敷,冷敷常常导致炎证包块不能吸收,不容易消散,而用热敷倒容易吸收,消退。 这是第一个并发证,每一个针孔处都被感染了,仲景采取了热敷的方法。

第二个并发证,由于用火针强迫病人出汗,再加上火针本身带有一种精神的恐吓和威胁,所以,汗多就容易伤心阳,心阳被伤,下焦寒气上冲,引发奔豚。奔豚是古代的一个病名,“豚”专指小猪,大猪叫“彘”。这是自觉症状,《金匮要略》云:“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这是奔豚的临床表现,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向上冲,冲到胃脘部,胃脘部有胀满,有恶心的感觉;冲到胸部会胸闷,憋气,心慌,心跳;冲到咽喉部的时候,就好像有人掐住脖子,窒息欲死;还有极个别冲到头部时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但这种情况不是太多,所以每次发作的时候非常恐怖。所幸发作时间不长,气又回归本位,他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复还止”,好如常人。到医院做各种检查,没有任何异常发现,所以西医认为是神经官能症,中医叫做奔豚。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导致奔豚的病机:

1、下焦寒气上冲,心阳被伤;

2、心阳不足,水邪上冲;

3、《金匮要略》里提到的肝气郁结,郁火上冲。

寒气上冲,水邪上冲, 郁火上冲,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关于奔豚的成因或者病机的分类。其中水邪上冲导致奔豚的最多见,水邪上冲的用苓桂剂;郁火上冲的用奔豚汤;而寒气上冲的用桂枝加桂汤。

【PS诸解:曹颖甫:烧针令发汗,此本桂枝汤证,先服桂枝汤不解,针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即愈之证也。先启其风邪从入之门户,然后用桂枝汤宣营分之郁,使血热达于高表,迸风邪而外出。阳气外盛,针处又何从而被寒乎?乃治法不密,未能发肌腠之阳热,合卫气而固表,艾火既熄,寒气乘虚闭其针孔。夫风池本少阳之穴,风池为寒邪遏抑,则少阳之气不受,热势必抗而上行。风府本督脉之穴,属肾之奇经。风府被寒邪闭吸,则少阴之气不平,亦且郁而欲动。以少阳之升发,挟少阴之冲气,此所以一见针处核起而赤,即气从少腹上冲,欲作奔豚也。

恽(yùn)铁樵:若不因烧针之奔豚,则固曾见之。大约患此者,以女子为多,病属肝肾两经,故《金匮》谓从惊发得之,《灵枢》谓是“肾之积”。其病状,脐右一块突然而起,起则痛甚,其块似吹猪脬,顷刻由小而大,大至五六寸许,则为峰极。此时痛甚,胸脘间亦有块坟起,若与相应。于是痛不可忍,气闷欲绝,按之作响似有水者。然于万无可忍之时,乃能忽然消散,块消痛止,来不知所自来,去不知所自去。其坟起时,块中所有者,当然是气。此在腹膜之外,肌肉之里,决非在腹腔之内,脏器之间者。肝肾病而有此,实不明其所以然之故。所可知者,肝肾之病理,有如此形能而已,此奔豚病之大略也。】

为什么用“豚”来命名这种证候呢?在五行的归类中,豚属于水畜,由于水邪上冲导致的奔豚在临床上最多见。所以命名为奔豚,我想这是从病机的角度来命名的。另外小猪奔跑的时候常常是一跳一跳的。农村遇到一个奔豚的病人,他说有气从少腹向上冲,冲到咽喉就觉得活不了啦,过上一会气下去了,他又好啦。我说你这个气儿往上冲的时候,是匀速直线运动啊,还是不匀速啊?他说不均匀,一拱一拱……我 心想,这正像小猪奔跑的时候,一跳一跳,一起一伏的状态。这恐怕也是叫做奔豚的一个原因。我后来又问你这个气的感觉是细细的一条线啊,还是占满了整个肚子啊?他说气不是细细的一条线,也没有占满了整个肚子,就像这么粗吧,他比了茶杯那么粗。一股气嗯嗯嗯拱上来了,憋得就不得了,拱到胸口就觉得停止了呼吸,停止了心 跳,实际上是心率加快了,拱到咽喉就觉得要憋死了。我想小猪的肚子也就是这么粗吧。所以用豚来命名。我想正是因为在病机上,水邪上冲居多,他用豚属于水一类的水畜,用奔豚来命名,另外,它上冲的这个节奏像小猪奔跑的形态,另外,这个气的宽度像小猪腰部那么粗,因此,综合起来,古人把他叫做奔豚,这是我的推测。

治疗奔豚以桂枝加桂汤,在桂枝汤中把桂枝的量由三两加到五两,加重桂枝有两个作用,一是加强温补心阳的效果,或者说温通心阳,另外桂枝本身也有降逆平冲的作用。所以桂枝加桂汤里桂枝的作用不是解表,而是温通心阳,降逆平冲。

桂枝在伤寒论中的用法:

1、解表邪,在桂枝汤里,在麻黄汤里,在大小青龙汤里,在葛根汤里用桂枝都是解表邪的。

2、补心阳,在桂枝甘草汤里,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里,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里,还有桂枝去芍药汤里,以及桂枝加桂汤里, 都用来补心阳。

3、降冲气,桂枝加桂汤里,除了用桂枝补心阳外,还平冲降逆来降冲气。4、开结气, 桃核承气汤是治疗太阳表邪入里化热,和血结于下焦的太阳蓄血证,证候是热邪和下焦的瘀血初结,热邪重而且急,瘀血刚刚形成,瘀热互结。桃核承气汤以调胃承气汤为底方,以泻热为先导,加桃仁来化瘀,但是它毕竟是血热互结,在一派寒凉药之中,用温通的桂枝来开血热凝结之气,利于活血化瘀。

已经讲到的方剂中,桂枝有:解表邪,补心阳,降冲气,开结气的作用。

关于心阳虚的临床证治涉及到了四个方证,

1、桂枝甘草汤的适应证,

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4、桂枝加桂汤证。

这四个方证都是心阳虚。桂枝甘草汤证治疗的心阳虚是心脏病,是心主血脉功能的失调,而后边的三个方证所治疗的心阳虚,是心主神志功能的失调,都属于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一类,在临床上应当区别清楚。

心阳虚的证候就谈完了。

阳虚兼水气的证候:

1、下焦是水液代谢的重要场所,水液的代谢需要肾阳的温煦功能正常,下焦的水液就能够正常的气化,正常的参与水液代谢,就不至于产生水邪。

2、还需要脾阳的运化功能正常,脾主运化,既运化水谷精微也运化水湿,在水液代谢过程中,中焦的脾阳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古人把脾比作拦河的大坝,只要脾阳不虚,下焦就不会有水邪,即使有水邪,脾阳这个拦河大坝的阻拦也不会导致水邪的上冲

3、在《伤寒论》中,关于水液代谢失调的,还涉及到心,强调心阳的镇摄功能。下焦是水液代谢的重要场所,水液要参与正常的代谢,需要心阳心火在上焦的镇摄,这是在《中医基础》里没有提到的,心阳不虚,对水液代谢起到镇摄的作用,下焦的水邪就不能够上冲。 一旦心阳虚,镇摄不力,下焦就会有水邪上冲;一旦脾阳虚,运化无力,下焦的水邪也会上逆;一旦肾阳虚,温煦功能失调,下焦就会产生水邪,然后水邪泛滥。以下要讲的水气病,从正气的角度,涉及到了心阳虚的,脾阳虚的和肾阳虚的。心脾肾三脏阳气虚衰造成的水气病,在临床治疗上用方是不一样的, 具体内容下次课再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25 讲 心阳虚证
《伤寒论》之第一章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二)
经方杂谈
六物黄芩汤,王不留行散
谈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甘草汤
六经辨证太阳篇小结 要好好阅读喽。太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